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史上第一國產大片,不能就這麼輸了,歡迎閱讀。
最近,一部電影讓網友們操碎了心——
《封神》
眼見票房漲勢緩慢,無數觀眾化身自來水瘋狂奔走安利。
又是支招宣發團隊,又是神創表情包助力。
唯恐《封神》賠本,讓後續兩部上映無望。
可就在不久之前,《封神》還不被看好。
怎麼轉眼間口碑反轉,引得觀眾自發宣傳?
眾所周知,《封神》三部曲投資高達30億。
從籌拍到面世,時間跨度長達十年。
如此體量,在華語電影史上當屬首部。
但電影上映前,打着「史詩巨片」旗号的全明星爛片,早已有過多次詐騙前科,觀眾心有餘悸。
加之上映後,團隊前期的宣發方向又像剛插網線,不僅網感為零還幾次踩雷,引發觀眾反感,也導致電影首周票房慘淡。
但之後随着觀影人數增加,電影對封神IP的另類呈現,以及震撼的視聽質感打動了一大批觀眾。
主創團隊背後的故事,又讓人看到久違的「國產大片」誠意。
比如近乎苛刻的演員要求。
以及各方面精益求精的細節打造。
如此種種,都讓觀眾不忍電影埋沒,自發搞起安利。
與此同時,也牽扯出一波對「史詩巨片」「中國人的電影史詩」的讨論。
到底什麼樣的電影,才稱得上巨片?
魚叔想起一部老片。
真論起來,它才是華語電影史上第一部「巨片」。
但相似的,電影命運多舛,題材更是敏感。
而這部巨片留下的經驗,此時再看,更有别有一番感觸——
《鴉片戰争》
投資過億,對于如今的國產電影來說早已是家常便飯。
但在九十年代,這樣的投資金額簡直是天文數字。
可1995年,已經七十三歲的導演謝晉,卻對拍攝《鴉片戰争》有着超乎尋常的堅定。
這不止跟他對「中國巨片」(不僅指場面宏大,更注重内涵和立意的豐富與深邃)的堅持有關。
還因為這部電影的意義太過特殊。
兩年後的1997年,香港要回歸了。
作為第三代導演的領軍人物,謝晉的電影(《高山下的花環》《芙蓉鎮》《牧馬人》等)幾乎擁有最大基數的觀眾。
他自感電影人的責任,不能「空手迎接這個偉大的歷史時刻和民族的盛大節日」,于是主動請纓,擔下重任。
對于拍攝這部經濟文化雙重意義上的首部「國產巨片」,謝晉想過難,但沒想到這麼難。
首先是立意。
香港回歸舉國歡慶,電影卻要選取近代史上屈辱的一戰,阻力可想而知。
對此,謝晉不僅手書明志,還在電影開場便亮明立意。
「只有當一個民族真正站起來的時候,才能正視和反思她曾經屈辱的歷史」
緊接着,就是投資。
電影場景眾多,參演人數與服裝道具以萬計數,資金需求更是天價。
為此,謝晉開創民間集資方式,到處遊說拉投。
甚至不惜破釜沉舟,抵押房產,才推動電影上軌。
電影1995年立項,留給全部流程的時間也就兩年。
時間緊任務重,無意間竟逼出幾個奇迹。
比如五個月建出了一座影視城。
也就是後來的東方好萊塢,橫店。
還為了復刻當年英軍的裝備,上達海軍求批軍艦。
之後又專門派人去到英國考察百年前的炮艦真身,回來按圖改造。
同時,謝晉點将式地請來許鞍華在内的兩岸三地的電影人參與創作,寓意全民族攜手。
參演演員,更是像鮑國安 、林連昆 、郎雄、蘇民(濮存晰父親)這樣的實力派。
拍攝過程輾轉多個國家地區,又時值盛夏,條件十分艱苦。
虎門硝煙一場重頭戲時,年逾古稀的謝晉赤膊上陣。
看着揮汗如雨的演員們,與征調來的海軍将士,歉意與敬佩化作了無言的三鞠躬,令人動容。
電影上映後,确實引發轟動。
還以七千多萬元票房,創下了當年國產電影的賣座紀錄。
在香港首映後,現場鴉雀無聲。
其間況味,難以言明。
但遺憾的是,「巨片」的隐患自那時起便已現端倪。
票房雖高,但仍不敵同檔期好萊塢大片《侏羅紀公園》。
加上九十年代票房瞞報現象嚴重,金融危機導又導致海外賬款無法回收。
過億投資無法回本,讓謝晉的公司出現了嚴重虧損。
這場「巨片」的冒險,終究在經濟上以失敗告終。
時隔26年回望中國首部巨片的命運,不免唏噓。
也讓魚叔開始思考,到底什麼樣的電影,才擔得起「巨片」二字。
有天價投資、海量參演人數、和恢弘的特效場面,就是巨片了嗎?
而就在回顧《鴉片戰争》的過程中,魚叔發現謝晉導演早早給出了一個回答:
歷史巨片中的人物,是歷史意志的人格化。
歷史之所以值得後人以審美态度來面對,就是因為有這些負載着歷史意志的人格和靈魂。
如果沒有這樣深厚的人物,歷史片就成了空洞場面和遙遠事物的堆積。
我始終認為,中國電影的問題之一是缺乏個性魅力的人物,缺乏飽滿性格的張力。
我發現,電影說真話,就能得到觀眾的喜愛。
看來,巨片的「巨」,最後的評判标準在觀眾手裡。
電影人能做的,只有盡心在硬體之上,去塑造有信服力的角色。
比如《封神》目前最讓觀眾動容的,便是李雪健飾演的姬昌一角。
為國為子,孱弱卻志堅。
而在《鴉片戰争》中,也處處能看到導演對豐滿人物形象的刻畫嘗試。
比如這一版林則徐(鮑國安 飾),就「生動」了許多。
教科書中的林則徐,是中國近代開眼看世界第一人。
臨危受命,虎門銷煙,義不容辭。
但電影裡,他有了諸多顧慮。
都知鴉片兇險,但實則禁煙更是兇險。
接下禁煙之任前,林則徐設法确認皇帝決心,才走馬上任。
但只有欽差的權力是決計辦不好這樁兇險的差事的。
還要心思深沉,頗具手段。
他行蹤不定,面對等待迎接的廣州官員,林則徐早早下船。
只給出一份查實的煙販名單,下令立擒。
林則徐深知鴉片猖獗,與朝廷内部的腐敗脫不開幹系。
但真得到一本受賄的官員名冊,卻又犯了難。
清白者無二三,殺幹淨容易,誰來辦事。
林則徐宦海浮沉,知道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
他勒令讓官員靜坐三個時辰,暴露煙瘾者,先拿下。
而後殺一批,抓一批,留一批。
那份名單被林則徐先示人,再燒掉,恩威并施,拉攏人心。
電影給了林則徐形象上的深度,也并沒有避忌他的錯處。
林則徐在廣州集結兵力準備與英軍殊死一搏。
但因不了解對手,錯判英軍行蹤,眼睜睜放戰艦北上直逼京津,威脅到皇室安全。
而電影對歷史正面人物賦予血肉的同時,也試圖對「歷史罪人」的行為邏輯有所追溯。
比如面對英軍主和的琦善。
電影裡,與英軍交涉不平等條約的人正是琦善。
可想而知,他的歷史口碑自然離不開「賣國求榮」這等辱詞。
事實上,求和确實是「怕了」。
然而眼見強敵近在咫尺,又深知敵我差距,怎能不怕呢。
片中,導演給了琦善自我評價的機會。
除此之外點到為止,留給觀眾評定。
電影有戲劇化的考量,也有關鍵處尊重歷史的堅持。
不難發現,影片的筆觸相當冷峻。
不僅不掩己短,也毫不避忌英軍對彼時中國的态度。
電影中的英文對白,就近全片篇幅的三分之一。
決定對華戰争的議會争論,也盡可能還原歷史。
也因此,電影帶來的觀影感觸比炮彈更沉重。
因為現實的屈辱,往往有過之無不及。
對轟的炮,甚至夠不着敵人。
揮舞的長刀,在長槍面前也愈發壯烈與悲涼。
歷史上,清軍與英軍對陣,雖武器落後,但人格不輸。
定海一戰,清兵有死無降。
臨陣敢戰,是電影還給歷史人物的一份清白。
與此同時,也帶着觀眾再次一次天問。
「憑什麼敗得這麼窩囊,敗的人心裡出血啊」
而這份由各色人物形象與命運描畫出的帝國黃昏之景。
在片尾出現「香港回歸」字樣時,更添一份嘆息。
也正與謝晉導演的一段話遙遙呼應上:
「只有盡可能客觀、公正、深刻的展現出150年前的這出悲劇,這部影片才能在國際上具有說服力。越是由國際說服力,越能使我們的民族在世界上獲得歷史的公正。愛國主義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對民族文化理性的認識。」
說實在的,《鴉片戰争》算不上神作。
比起謝晉導演的《芙蓉鎮》等神作,它在當下的讨論不算多。
但如今再看,它确實為中國「巨片」的創作開辟了一個極具意義的前路。
比如宏大的成片規模之外,對完整叙事的堅持。
《鴉片戰争》裡人物眾多,幾方勢力更迭轉換頻繁。
一旦邏輯主線不清晰,變會讓電影神形散架,變成毫無側重的流水賬。
但看完全片,會感受到謝晉導演一以貫之的對電影的樸素态度。
先把故事講清楚了,這是基本。
九十年代雖然神作輩出,但國產院線片市場萎靡。
國外拿獎的電影一大堆,國内電影院裡卻一片荒蕪。
通俗化貼近人民的電影沒什麼人拍了,謝晉的堅持在彼時有些孤立無援。
後來他接受采訪,仍堅持刻畫人物是電影的要義。
「不要迷信得獎,有些電影手法很高,但内容上并不高,刻畫人物并不深刻」
張藝謀也曾談到這個現象,坦言剛畢業時不屑于講故事。
而到了考驗講故事的時代後,會發現很多導演根本講不好一個故事。
縱觀如今國產電影的叙事,可謂一語成谶。
其次,投資确實大,但也能看到錢都花在哪了。
《封神》也是實拍場景相當震撼,才讓觀眾服氣安利。
對比《封神傳奇》《阿修羅》等投資動辄上億,一頓操作豆瓣3分的國產「大片」。
有沒有實在做事兒,觀眾能看得到。
同時,《鴉片戰争》作為最早的「巨片」先行者,為後來《封神》在内的許多國產大片探索出一條產業化的新路子。
在謝晉之前,還沒有人敢在以民間籌資的方式,探索國產電影改革之路。
甚至以此投石問路,發現國内電影市場在發行機制的短缺。
相似的,《封神》導演烏爾善也想利用電影探索學習好萊塢工業化制作流程。
并引入到中國電影的工業化嘗試中來,為後來者開路。
而《流浪地球》導演郭帆,就曾在探班《封神》劇組,驚嘆于數千人劇組各司其職,運行有條不紊。
先進經驗也帶到了《流浪地球》中加以推行。
縱觀這些公認的電影巨制,其制作意義似乎已經不局限于電影本身。
它更多見證着中國電影行業的發展,以及指向中國電影可能到達的地方。
九十年代,《鴉片戰争》還無法戰勝好萊塢大片。
但如今,觀眾對于國外大片的逐漸疲軟,或許暗示着國產電影的生機所在。
也許,比起某一部具體的電影,「巨片」更像是一種責任。
一部又一部巨片,會随着電影行業的發展而過時。
但一個又一個後來者,卻能不斷接起前者的接力棒。
而觀眾對于「巨片」的期待,或許從來沒有變過。
那便是,不想輸。
全文完。
如果覺得不錯,就随手點個「贊」和「在看」吧。
助理編輯:白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