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女子應聘到連鎖品牌,與“男朋友”裡應外合往配料盒小便,同夥拍視頻勒索600萬,歡迎閱讀。
最高人民檢察院 12 月 25 日發布 5 起檢察機關依法懲治新聞敲詐和假新聞犯罪典型案例,為檢察機關依法辦理編造虛假新聞實施敲詐勒索、冒充記者實施的新聞敲詐等犯罪案件提供辦案參考。
本批典型案例分别為聚焦從嚴懲治編造虛假新聞實施敲詐勒索的鄭某某、依法追訴漏犯等人敲詐勒索案;
聚焦依法懲治網絡大 V" 有償删帖 " 型新聞敲詐犯罪的宋某敲詐勒索案;
聚焦實質審查 " 輿情服務協定 " 性質,依法懲治以 " 輿情服務協定 " 為名對企業實施敲詐勒索的朱某某等人敲詐勒索案;
聚焦依法懲治新聞記者以輿論監督為名實施敲詐勒索的羅某甲等人敲詐勒索案;
聚焦依法懲治冒充記者實施敲詐勒索的劉某甲等人敲詐勒索案。
該批典型案例充分展現了當前涉 " 新聞敲詐和假新聞 " 類案件的新特點、新趨勢及辦理難點。如鄭某某等人敲詐勒索案中,被敲詐企業系全球連鎖品牌,案發時正值企業申請上市的關鍵時期,體現了犯罪對象目标性、時機性較為明确的特點。
案例詳情
2022 年 11 月初,鄭某某指使姚某某應聘到拟敲詐公司在江蘇徐州的一家門店工作。同年 11 月 14 日晚,胡某某假冒姚某某的男朋友,到姚某某工作的門店内假裝和其發生争吵并在店内配料盒内小便,随後姚某某故意使用該配料盒為顧客制作飲料,鄭某某同時指使王某拍攝視頻,薛某在店外望風。拍攝制作負面視頻後,鄭某某、姚某某利用 QQ 軟體聊天,制造該負面視頻系鄭某某從網絡購買的假象。
後鄭某某與汪某某通過電話、微信與該公司的工作人員聯系,以在互聯網曝光負面視頻相要挾,逼迫該公司支付 600 萬元購買該視頻,因該公司報案而未得逞。
該案經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人民檢察院起訴後,2023 年 6 月,鄭州市金水區人民法院以敲詐勒索罪分别判處鄭某某、姚某某、胡某某等人有期徒刑六年到三年不等,并處罰金人民币六萬到三萬元不等。鄭某某、姚某某、王某、薛某不服提出上訴,2023 年 8 月 9 日,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今年前三季度共辦理涉新聞敲詐和假新聞案件 159 件 423 人
最高檢普通犯罪檢察廳負責人介紹,近年來,不法分子通過造謠或收集發布負面信息,以利用網絡傳播等炒作為要挾,向相關企業索要錢财案件高發頻發。今年以來,檢察機關深入開展 " 打假治敲 " 專項行動、" 檢察護企 " 專項行動,重點懲治針對企業實施的敲詐勒索等犯罪,以及為網絡敲詐等行為推波助瀾的 " 網絡水軍 "、行業 " 内鬼 " 所涉犯罪。
2024 年 1 至 9 月,檢察機關共辦理涉新聞敲詐和假新聞案件 159 件 423 人。
自 2021 年以來,中宣部聯合中央網信辦、最高法、最高檢等 12 個部門,在全國範圍内持續深入開展打擊新聞敲詐和假新聞專項行動,檢察機關持續貫徹落實 " 打假治敲 " 方案要求,聚焦重點領網域、突出問題懲治統一部署,依法從嚴打擊新聞敲詐和假新聞犯罪,進一步強化協作配合,深挖相關犯罪背後產業鏈、利益鏈,并督促主管部門健全機制、完善制度、管住源頭,共同推進一體化治理,積極推動構建良好文化傳播秩序和法治化營商環境。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