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縣城沒有婆羅門,但需謹防“行三代”,歡迎閱讀。
圖片由 AI 生成
清明節前,一個小學生的童言無忌,在網上掀起軒然大波。
" 我想當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行長,繼承我的爸爸。因為我的爺爺是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行長,我的媽媽是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副行長,所以我想繼承我們的家產。"4 月 3 日,一段小男孩講述自己夢想的視頻在網上迅速擴散開來。
孩子想當 " 行三代 ",本身無可厚非,各言其志而已。但把當行長說成 " 繼承家產 ",一舉擊中網友的敏感點,頓時引發洶湧輿情。
經過連日的排查,4 月 7 日,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安徽省分行新聞發言人對這一事項作出了回應。
該名新聞發言人表示,經排查,視頻中的學生确實是農發行員工的孩子,其父親是某縣支行行長,母親是某市分行機關部門副主管,孩子的爺爺、外公曾經是農發行員工,均已退休多年,其爺爺是支行普通員工,外公曾擔任過另一縣支行行長。孩子父母目前的工作崗位符合監管要求和農發行任職回避制度規定,為此他們處于異地工作狀态。
我國銀行為保證招聘、用人、決策的公平公正,避免 " 近親繁殖 ",普遍實行幹部任職回避制度。包括明确要求,領導幹部任職須回避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内旁系血親以及近姻親關系等。
但現實中,有很多辦法,可以規避。同一個系統,異地任職,是常見的操作。從農發行安徽分行的回應看,如果忽略爺爺和外公的差别,再考慮市分行機關部門副主管與縣支行副行長同級,孩子沒有撒謊。
大城市白領眼中的 " 縣城婆羅門 "
一家三代,在同一個系統,類似案例并不鮮見。有些系統,還會當作正面事件,熱情宣揚 " 獻了青春獻子孫 "。
《河南日報》2022 年曾宣傳過 " 一家三代煙草人 " 的事迹,爺爺曾在濮陽市清豐縣煙草專門局工作,父親是濮陽市煙草公司物流配送中心的曹主任,孩子又成功考進濮陽煙草,成為 " 煙三代 "。此前," 鐵路世家 "、" 三代石油人 " 等,亦曾被當作佳話。
但在今天,類似輿情很容易觸發公眾對相關操作是否公平的疑慮,對優質資源被既得利益者壟斷的擔憂。
此前的江西周公子,讀了個民辦三本院校,靠關系畢業後進入江西高速。他在社交媒體上得意洋洋地 diss 當年的學霸還想通過自己的幫助求職,說出 " 家族傳承吾輩責 " 的名言,其境界比 " 繼承家產當行長 " 略高一籌。
很容易看出,激發輿情的銀行、煙草、高速,都是帶有壟斷性質的國有行業。如果是三代人在工地搬磚頭,或者父子同城送外賣,只會引來一片唏噓。
此次輿情中的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與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并列三大政策性銀行。與市場競争充分的商業銀行不一樣,政策性銀行透明度較低,這次公共事件,是第一次進入公眾視野。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成立于 1994 年,是由國家出資設立、直屬國務院領導的國有政策性銀行。其主要任務是依托國家信用支持,在農村金融體系中發揮主體和骨幹作用,加大對農業農村重點領網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
據在農發行工作的朋友透露,他們薪酬待遇不錯,跟商業銀行差不多,但工作壓力比商業銀行小很多;作為政策性銀行,沒有存款指标壓力,也不需要用自己的渠道去拉貸款,業務大多是找上門來的;上下班相對規律,可以兼顧工作生活。
這種狀态,很像春節期間流行的一個網絡熱詞:縣城婆羅門。當時,許多大城市工作的白領精英回到老家後發現,自己從收入到吃穿用度,并不如留在縣城的同學。
那些留在縣城裡的二代、三代們,住别墅,開寶馬,吃山姆代購,穿國際名牌,日常喝酒打牌,過節旅遊露營。他們的狀态,讓自以為見過世面的大城市白領相形見绌。
這些人往往學習成績并不拔尖,但靠家族的力量,進入當地黨政機關,或者國有壟斷行業。他們在縣城人脈深厚,辦事方便;名義收入不高,但隐形收入不少,且支出低,又有較為豐厚的家底,生活質量碾壓 996 的大城市打工人。
這一批人,當時在網上稱作 " 縣城婆羅門 "。" 行三代 " 看中的農發行縣支行,盡管只是個科級部門,在縣城就是上等之選。
但把他們稱為 " 縣城婆羅門 ",并不恰當。婆羅門是印度概念,種姓制度将印度人分為四個等級,分别是婆羅門、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羅,還有處于這四大種姓之外的達利特(即賤民)。種姓制度在印度歷史久遠,深入人心,雖在法律上已被廢除,但在現實中仍然隐性保留。
印度歷史和中國歷史差異較大,印度種姓制度兼有種族、宗教和階級色彩,而中國歷史上雖有門第階層之分,但在種族和宗教方面比印度簡單得多。可以說,中國沒有婆羅門。
且中國自古以來信奉 " 王侯将相寧有種乎 ",通過暴力革命改朝換代周期性發生。如果說隋唐之前還有士族門閥代代相傳、把持權柄,唐朝之後就是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 了。
"族望留原籍" 的傳統和現實
無論是歷史還是現實,縣城豪門與婆羅門相去甚遠,倒是跟 " 中縣幹部 " 更為貼近。
2008 年,北大社會學博士博士馮軍旗在河南某縣挂職縣長助理,深度訪談了數百名官員,最終寫下一部長達 20 萬字的學術論文,名為《中縣幹部》,對中國縣鄉幹部任用升遷體制進行細致研究。
馮軍旗發現,在這個副科以上幹部剛過一千的農業縣,具有血緣和婚姻關系的政治家族就有 161 家,其中,產生 5 個以上副科級以上的大家族 21 家,5 個以下 2 人以上的小家族 140 家。
時至今日,《中縣幹部》所描述的官場生态已經有了巨大變化," 逢進必考 " 成為進入體制的絕對主流,幹部晉升的規範化程度也有顯著提升。但關系運營仍然是縣城的主流。
這其實是傳統智慧的一部分。700 多年前,施耐庵總結出一句話:" 母弱出商賈,父強做侍郎,族望留原籍,家貧走他鄉。"
意思是,如果父母很弱,那就去經商,如果父母很強,那就去做官。如果家族背景很強,那就留在家鄉發展;如果家族背景很弱,那就盡量遠走他鄉。
古代商賈有錢但政治地位低,且易受官府侵掠。現代社會,國有企業兼具官商色彩,政治地位和經濟利益兩全。父母家族有靠山,進入壟斷型國有行業,是二代、三代們的首選。
根據中組部 2020 年修訂發布的《公務員回避規定》,有夫妻、直系血親、三代以内旁系血親及近姻親關系的,不得在同一機關雙方直接隸屬于同一領導人員的職位或者有直接上下級領導關系的職位工作。事業部門、國企等體制内機構,對任職回避一般也會參照上述公務員回避規定。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通過異地任職、跨行業交換提拔等辦法,不少官員和國企幹部仍然 " 舉賢不避親 ",想方設法安排親友子女工作。
規定如果過于嚴格,對領導幹部的親戚子女可能也不太公平。畢竟,他們當官也好,經商也好,都很難完全避免因身份而受益。也有領導就因不讓子女經商,導致女兒多年無業,最後遠嫁海外,不願回國。
但像 " 行三代 " 這樣,公然喊出 " 繼承家產當行長 ",就不能不予以警惕了。雖出自孩子之口,卻說出很多背景深厚者秘而不宣的心聲。
數年前,一句 " 寒門再難出貴子 ",道盡普通家庭的心酸,他們擔心階層更加固化和上升通道越發堵塞。
當下,就業進入存量市場,優質資源本就稀缺。如果有人将國有行業變成 " 自留地 ",把工作機會只留給自己人,自然會引起公眾對于就業公平的疑慮,對于公器私用的不滿。
(本文首發于钛媒體 App,作者|胡潤峰,編輯|劉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