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讓硬派越野玩舒适,仰望U8有何“秘訣”?,歡迎閱讀。
目前在新能源車滲透率逐年提升的大背景下,多數車企都将 A 級新能源車當成打開市場的主力產品。然而,在國内日漸激烈的市場格局中,僅僅憑借性價比走天下的時代,早就一去不復返了。
于是,為了 " 逃離 "A 級新能源車市場的激烈競争,獲得新的增量機會,傳統車企開始将目光投向了新能源越野車這一細分領網域。
今年以來,各大頭部自主品牌都開始布局該市場,比亞迪仰望、吉利雷達、東風猛士等車型應運而生。這類車型從定位來看,不同于奔馳大 G、豐田蘭德酷路澤等燃油時代的 " 越野貴族 ",而以期通過開拓高端越野純電市場來搶占存量市場。
就像插混市場的火爆一樣,新能源越野車也迎來了 " 百花齊放 " 的時代,車企想要從中 " 突圍 ",就必須從 " 共性 " 中找到獨屬于自己的 " 個性 "。
而在一眾 " 新玩家 " 之中,比亞迪率先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帶來了雲辇 -P 智能液壓車身控制系統(下文簡稱雲辇 -P)。
雲辇 -P 系統到底是什麼?
要想弄清楚雲辇 -P 到底是什麼?還得從兩個月前,比亞迪發布的「雲辇」智能車身控制系統(以下簡稱雲辇)說起。
彼時,在雲辇技術發布會上,比亞迪董事長、總裁王傳福表示," 雲辇的發布标志着比亞迪成為首個自主掌握智能車身控制系統的中國車企。" 他更是放言,雲辇是 " 全球範圍内,最先進的車身控制系統 "。
如今兩個月過去了,網絡上對于這項技術的話題熱度仍舊高漲。那麼,這個被王傳福稱為 " 世界領先的突破性技術 " 的雲辇,到底是種什麼技術?
其實,雲辇智能車身控制系統,現階段包含雲辇 -C、雲辇 -A、雲辇 -P 以及雲辇 -X 四個系列,分别名為雲辇 -C 智能阻尼車身控制系統、雲辇 -A 智能空氣車身控制系統、雲辇 -P 智能液壓車身控制系統、雲辇 -X 全主動式車身控制系統。
這四個系列 C、A、P、X,對應的車型級别依次從入門到高端,雖然都叫雲辇但各自的技術邏輯其實各不相同,但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都圍繞車身底盤打造的控制系統。
一直以來,汽車廠商對車輛穩定的研究始終圍繞在橫向或者縱向領網域,而對于垂向研究較為碎片化,只能靠阻尼、空懸、液壓等硬體實現單一的體驗,要舒适就要犧牲操控,要公路駕駛就要犧牲越野性能。
而比亞迪的雲辇,是一套從系統設計、關鍵零部件設計、軟體及策略算法開發、匹配驗證等方面實現全棧自研的自主解決方案。
此次,我們重點為大家解析的是,比亞迪目前最為高端的仰望 U8 上搭載的這套——雲辇 -P 智能液壓車身控制系統。
雲辇 -P 智能液壓車身控制系統,是一種軟硬體結合的主動底盤控制技術,除了我們經常讨論的執行層(比如底盤高度調節、阻尼調節等)外,還包括了感知層、決策層。
通俗來說就是,這是一套可以 " 自主判斷 " 的車身控制系統。
其原理與現在的輔助駕駛系統類似,都是通過融入了感知與決策層,以實現根據實時路況動态調整車輛。只不過輔助駕駛調整的是車速、轉向、制動等單元,而雲辇 -P 調整的是底盤特性,以滿足當前的駕駛需求。
在感知層面,雲辇 -P 系統與目前主流的輔助駕駛系統一樣,通過仰望 U8 搭載的激光雷達、高清攝像頭等 50 多個傳感器,實時對車輛行駛的路面、環境、車身姿态等多個維度信息進行探測,将這些數據傳到智算中心。
而這個智算中心扮演的 " 角色 " 基本等同于智駕芯片的運算系統。在智算中心,系統通過自主研發的行雲算法,對傳輸過來的車身姿态、車輪載荷等數據進行高速運算,實時輸出控制策略。
根據比亞迪官方的介紹,目前仰望 U8 具備最多 17+1 種駕駛模式,同時未來通過 OTA 更新,還可以增加更多的調價擋位、功能模式等,這也是雲辇 -P 的一大亮點。
而在執行層面,才是雲辇 -P 區别于其他三種系列的核心要素。
顧名思義,雲辇 -P 智能液壓車身控制系統采用的是液壓懸架結構,是集機械、液壓、電控三項核心技術于一體的車身控制系統。簡言之,就是智算中心輸出策略後,系統通過控制各關鍵零部件内的油液壓力實現車身控制功能。
說到這裡,也許有人會問,仰望 U8 為什麼不采用雲辇 A 那種空氣懸架系統?畢竟目前主流豪車的标配都是空氣懸架。
乍看之下,液壓懸架聽起來,似乎遠沒有空氣懸架顯得 " 高端 "。但其實技術本身并無優劣之分,只看适用範圍而已。仰望 U8 定位硬派越野車,是需要考慮極端越野情況的,不能像騰勢一樣完全專注城市道路。
與空氣懸架相比,液壓減振器的技術成熟度更高,更能适應越野的極端工況。同時由于液體難以壓縮的特性,液壓減振器的響應調節速度,也是要明顯快于空氣懸架的。
比亞迪官方稱,雲辇 P 的液壓管路擁有 53Mpa 的承壓能力,支持 IP68 防水等級,可滿足 -40~+85 ℃的工作溫度範圍,擁有超過 100 萬 km 的使用壽命。
一句話概括就是,液壓懸架雖然舒适性上可能稍有欠缺,但總體更加結實耐用,并且利于應對極端越野狀況。
也正是得益于這套系統,在目前主流越野車中,僅有仰望 U8 可實現高度 + 剛度 + 阻尼三項自主調節功能。同時,雲辇 -P 還能夠與橫向、縱向控制協同,實現了 3 向 6 自由度的車身控制,全面覆蓋車輛安全、舒适、操控、越野、娛樂需求。
雲辇 -P 的優勢在哪裡?
講了很多技術層面的原理,雲辇 -P 這套車身控制到底要解決什麼問題呢?
回顧硬派越野車發展史,随着經濟發展和城市化的推進,鋪裝路面成為了最常見的用車場景,其經歷了從工具屬性的強越野,到以城市舒适性為主導的發展路徑。
但其實人們對于曠野戶外的向往和探索追求并未消退,出行場景的豐富也催生了消費者用車需求的多元化。
然而,對于硬派越野車來說,日常用車的舒适性體驗仍是邁不過去的難關。
二者對于車輛機械設計的需求多為對立關系,尤其是底盤懸挂的調校更是如此,要麼側重越野能力,要麼主打舒适。這也是國内市場,硬派越野車被歸類為 " 小眾 " 市場的核心原因。
面對這種 "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 的難題,雲辇 -P 這一整套復雜的車身控制系統便可以發揮作用,更好的兼顧城市和越野的用車場景,在城市要做到舒适的駕乘體驗,在越野場景又能夠發揮出仰望 U8 的越野性能。
雲辇 -P 通過彈簧、液壓、阻尼等懸架器件的組合,可以實現 3 級剛度調節。也就是說,在城市道路工況下,車輛液壓閥就會關閉,只有彈簧減振器做支撐,懸架整體會比較軟,舒适性自然就會有所提升。
而當快速啟停或者高速轉向時,液壓閥就視情況而開啟,配合彈簧減振器可以提升 20% 左右的底盤剛度,在改善舒适性,減輕駕乘者的暈車不适感的同時,還能在過彎或變道時保持更為穩定的車身姿态。
最後,如果遇到飛越沙脊、衝坡跌落等極限越野工況時,雲辇 P 就會啟動 3 級剛度,液壓、阻尼、彈簧減振器會共同作用,產生最大 5 噸的舉升力,從而減少 50% 衝擊載荷,保障車輛與人員的安全。
要知道,仰望 U8 的整備質量也才 3 噸左右,而 3 級剛度下,仰望 U8 可以做到 1.5m 高度的安全跌落,這一點足以應對絕大多數的極限路況了。
此外,在溝通會現場,仰望品牌的工程師還展示了 " 一鍵調平 " 模式。在戶外露營時,車輛所處的路面很有可能會有較大的起伏,雲辇 -P 系統可通過姿态控制模塊獨立控制四輪高度,使車身與重力方向的平面始終保持垂直,從而實現車内的水平,滿足用戶在野外露營時車内正常的休息與娛樂。
更為有意思的是,雲辇 -P 還加入了 " 路面預瞄 " 功能。據雲辇 P 技術總監稱,這套系統可以做到提前識别前方 5-150 米範圍内的路面坑窪或起伏,比如井蓋、減速帶等等,提前調節懸架軟硬,起到主動濾震的效果。
當一眾新勢力還在忙着将激光雷達安排上車,追求 L2 向 L3 的質變時。比亞迪已經開始拿着激光雷達掃描路面,為旗下的電動越野車鋪路了,不能不說比亞迪這波的确相當務實。
而這種 " 務實 " 也帶來了相應的 " 成果 ",前段時間仰望 U8 成功登頂必魯圖峰,在越野圈内引發熱議。
成功挑戰有 " 沙漠珠峰 " 的殿堂級越野聖地,也從側面證實了高端新能源越野車的性能潛力。今年,這一市場的競争必将更加激烈,各方的技術角逐也将成為車企展示綜合實力的舞台,市場前景值得期待。
(本文首發钛媒體 App,作者|常笑,編輯|張敏)
更多精彩内容,關注钛媒體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載钛媒體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