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從拒拍裸戲到突破尺度,稱演藝圈“豬圈”的王珞丹到底經歷了什麼,歡迎閱讀。
最近熱播的《浪姐 6》上,王珞丹無疑是一眾姐姐裡最出風頭的一個。
不但海報上水靈靈的站在 C 位,而且先聲奪人,初舞台拿下了全場第一個 SuperA。
在許多觀眾眼裡,王珞丹俨然已經有了被節目組 " 力捧 " 的苗頭。
這一刻想必王珞丹也已經期待了許久。
就在幾年前淪為 " 過氣花旦 " 後,她還半夜睡不着覺,跑到網上公開征集 " 有尊嚴的翻紅辦法 "。
可謂是心酸到極點了。
從出道即巅峰的清純女神,到為翻紅多次被外界質疑言行不一、大肆炒作。
再到現在終于再度出圈,41 歲的王珞丹星途為啥如此跌宕起伏?
成也 " 小妞 ",敗也 " 小妞 "
在影視作品中,有一類女角色被觀眾親昵的稱之為" 小妞 "。
她們熱情活潑、爽朗俏皮,但在這副玩世不恭的外表下,也藏着不為人知的認真和深情。
在國内女演員中,能把 " 小妞 " 演的最好的公認只有兩位。
一位是白百何,另一位是因為長相酷似前者而被戲稱為 " 白百何 2.0" 的王珞丹。
雖然王珞丹當了很長一段時間的 " 白百何 2.0",但其實她的走紅是比白百何更早的。
而且這段走紅經歷有些微妙,甚至成了她和白百何之間的一個解不開的疙瘩。
2007 年,大導演趙寶剛開始籌拍奮鬥,關于 " 米萊 " 一角他心儀的人選正是白百何。
王珞丹雖然也收到了邀約,但角色只是人設不讨喜的女配角 " 露露 "。
雖然還是個名氣不顯的新人,但王珞丹心高氣傲的性子在當時已見端倪。
她直接拒絕了趙寶剛,還表示要麼讓自己演米萊,要麼免談。
巧合的是,白百何此時正在國外分身乏術。
" 米萊 " 便陰差陽錯落在了王珞丹頭上。
事實證明,王珞丹的眼光的确不錯。
外表咋咋呼呼、内心敢愛敢恨的 " 米萊 " 成了她的人生角色。
甚至在觀眾心裡風頭蓋過了馬伊琍扮演的女一号 " 夏琳 "。
王珞丹由此一夜走紅,被網民評選為與劉亦菲、楊幂等人齊名的" 熒幕四小花旦 "。
可是相比于 " 四小花旦 " 的其他幾位。
王珞丹卻有些高開低走的味道,甚至是最早 " 過氣 " 的一個。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反差,也是因為王珞丹身上的 " 小妞 " 特質太濃烈了一些。
這的确是優勢,但同時也讓她的戲路大受局限。
後來她扮演的 " 杜拉拉 "、" 錢小樣 ",還是脫不了王珞丹本人的影子。
除了演什麼都像自己之外。
王珞丹還有一個讓觀眾大感失望的方面,就是她這張沒遮沒攔的嘴。
" 低情商 " 還是 " 真性情 "
當年剛走紅時,王珞丹的心高氣傲在娛樂圈是出了名的,而且從不藏着掖着。
這份 " 真性情 " 有時候也會過了頭,甚至變成出言無狀、冷語傷人。
像是剛拍完《奮鬥》時,不少人喜歡拿她和長相、風格相似的白百何作比較,連趙寶剛也說:
" 白百何的存在是對王珞丹的威脅 "。
也有記者當面問王珞丹,會不會覺得兩人長得像有些尴尬。
對于這種無關痛癢的問題,換了别人大概會一笑而過。
王珞丹卻把矛頭對準了不在場的白百何,當場嗆聲一句:
" 尴尬的可能是她,因為是她像我。"
讓人沒想到的是,這次高調 " 宣戰 " 之後,王珞丹的演藝事業踏上了漫長的下坡路。
反而白百何在 2011 年因為《失聯 33 天》裡的 " 黃小仙 " 一戰翻身,成了觀眾心中 " 小妞 " 角色代言人。
王珞丹雖然成名更早,但人氣和演技已經無法與其同日而語,只能淪為網友口中的 " 白百何 2.0"。
可王珞丹卻還沒意識到危機的來臨,繼續保持着心直口快的風格。
出演《杜拉拉升職記》後,記者問她和徐靜蕾的兩版 " 杜拉拉 " 有何不同?
王珞丹竟然陰陽怪氣的笑着說" 兩個杜拉拉年紀不太一樣 "。
扮演 " 杜拉拉 " 時徐靜蕾 36 歲,比王珞丹大十歲。
王珞丹說的雖然是事實,但大庭廣眾之下拿女演員的年紀做文章也實在有失風度。
更讓人無法忍受的,是王珞丹的大話中有時還會夾雜點謊話。
像是《失戀 33 天》上映豪取 3 億票房時,王珞丹便酸溜溜的表示導演本來想讓她演女主。
導演滕華濤随後親自下場澄清:" 從沒找您演‘黃小仙’ "。
在他的 " 打假 " 之下,王珞丹的面子和她在觀眾心中的口碑徹底碎了一地。
為翻紅 " 昏招 " 迭出
戲裡演技不見突破,戲外又頻頻撒謊吹牛惹人嫌,王珞丹因此淪為 " 過氣花旦 "。
為了翻紅她着實想了不少辦法,但從時候的結果來看,卻又大都是 " 昏招 "。
比如曾經對 " 露肉戲 " 不屑一顧的她。
在出演《烈日灼心》和《後會無期》時都演出了暗示意味濃烈的鏡頭。
這時有人翻出了王珞丹以前的清高發言:
" 想離開這有着一群豬的圈 "。
一邊把演藝圈看作下流豬圈,一邊又在戲裡不斷突破底線。
難怪網友們會質疑她言行不一。
戲外的王珞丹更是迷惑操作不斷,她開始凹起了 " 女文青 " 的人設。
彈樂器、玩滑板,這本也無可厚非,但總是不分場合,以致于被外界當成作秀。
像是一次,王珞丹背着一把手風琴出現在機場,可讓人詫異的是,這把琴竟然沒戴琴包。
有網友看到後調侃:" 生怕别人不知道你背了琴,明晃晃的擺拍 "。
還有一次。
王珞丹把自己在馬路上玩滑板的照片發到社交平台。
雖然如願登上熱搜。
卻引來了 " 天津交警 " 官媒轉發警告違規。
一次次想要出奇制勝,卻一次次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王珞丹就這樣 " 糊 " 了十年。
直到這次現身《浪姐 6》,靠才藝驚豔觀眾的她才終于有了點把口碑撿回來的迹象。
但之前那些離譜的操作還會不會重演,相信每個人心裡都要打個大大的問号。
結語
總像表現得恃才傲物,可又沒有足夠的才氣來支撐。
總想在娛樂圈秀出鶴立雞群的清高,卻又一次次暴露對翻紅急不可待的小心思。
這是王珞丹的矛盾之處,也是她屢屢招人诟病的根源。
希望年過不惑的她,能真正清醒和成長起來,把心思多放在提升專業能力上,讓觀眾刮目相看。
否則無論在娛樂圈抓到過再多好牌,也不可能經得起這樣一再揮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