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神作崩塌,史詩級撲街!,歡迎閱讀。
遙想五年前,《小醜》問世。
斬獲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在奧斯卡金像獎也獲得十一項提名,華金 · 菲尼克斯勇奪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10 萬人打出豆瓣 8.7 的高分,跻身豆瓣 top250 榜單。全球票房 10.7 億美元,當之無愧的口碑神作。
時間來到五年後的現在,《小醜 2》上映。
上映 9 天,票房不足 5000 萬。
評分 6.2,爛番茄新鮮度 33%,國内國外口碑大撲街。
導演沒換,主演沒換,故事背景也沒換,前後反差如此巨大,問題出在哪裡?
《小醜 2:雙重妄想》
長久以來," 小醜 " 都像一個符号,象征着混沌、無序、任意妄為。
第一部《小醜》之所以封神,源于其在超英宇宙外,塑造了一個無限接近于真實生活的普通人封神的故事,有成為 " 神 " 的癫狂,亦有 " 成神 " 之路的狼狽與痛楚。
亞瑟 · 弗蘭克(華金 · 菲尼克斯 飾),哥譚市普通青年。
幼時被母親虐待,長大後發現期望中的父親并不存在,夢想着成為喜劇演員,也盡力微笑面對生活,但往往事與願違,被歧視、被失業、被任意毆打、被随意取笑 ……
受盡折辱,了無依靠,于是拿起槍支,憤而反擊。
但,吃盡生活苦頭的并非亞瑟一人,此時的哥譚市貧富差距日益嚴峻,精英文化成為主流,精英端坐金字塔頂端,将失敗者一視同仁視為 " 小醜 "。
在此背景下,亞瑟的反抗行為自然被推崇,哥譚市底層人民群起而上,打砸搶燒,掀起一股熱潮。
故事結尾,亞瑟坐進了警車,但警車之外盡皆過火,全是他的擁趸。
第二部的劇情延續第一部,但整體基調卻大相徑庭。
大鬧哥譚一時爽,爽過之後他就被關進了阿卡姆精神病院。
精神病院外,關于他的故事還在流傳,人們将他視為明星、精神領袖,近乎狂熱的贊頌他,崇拜他。
殊不知,亞瑟此時形容枯槁,瘦骨嶙峋,封閉自我,拒絕交談,早已不見大鬧哥譚的自由肆意。
律師為了替他減輕罪名,決定以精神分裂為由,告訴公眾他身體内有多重人格,殺人的是小醜,不是亞瑟。
亞瑟對此興趣缺缺,直到他遇見了哈莉 · 奎因(Lady Gaga 飾)。
從她對他做出那個開槍的手勢開始,他就覺得她能夠理解自己,以歌舞為載體,他們很快就相愛了。
要知道,亞瑟是多麼渴望愛的一個人呀,他迅速被點燃了生活的激情,再次 " 活 " 了過來。
亞瑟近乎痴迷的想要和哈莉在一起,但哈莉真正喜歡的不是亞瑟,而是小醜。
這和律師的辯護就形成了悖論,如果想要愛情那麼他必須放棄本就渺茫的自由。
影片以庭審為線索,試圖讓我們看到亞瑟在自我認知上的幾次轉變。
剛開始,他在小醜的輝煌之後縮回殼裡,依舊是那個痛苦無力的亞瑟。
後來,他被再次激怒後重新成為小醜,開始享受哈莉的愛,享閱聽人人的推崇,也享受看似無所不能的自己。
但是最後,他明白小醜只是他掩蓋自己虛弱,讨好迎合他人的產物,再次回歸亞瑟。
故事到此,亞瑟始終是亞瑟,小醜從來就沒有存在過。
第二部以決絕的姿态,徹底背棄了第一部的核心表達,也背叛了将第一部稱為神作的觀眾。
所以說,觀眾的五星差評并非毫無緣故。
凡是走進電影院的觀眾,多數是看過第一部,抱着很高的預期來看第二部。
有些甚至是不信邪,即便口碑已經崩了,但出于對前作的喜愛,還是願意自掏腰包,探個究竟。
但第二部無論是情感基調還是核心表達,都與第一部大相徑庭。
第一部是造神,從谷底邁向高峰,大開大合,主基調昂揚激進。
第二部則是毀神,毫不留情戳破 " 神 " 的偽裝,以成灰的現實諷刺絢爛的虛假,看得人壓抑、苦悶,甚至感覺受到了冒犯。
但凡一部口碑票房都不錯的電影,一定能夠反映觀眾真實呼聲,進行情感映射。
第一部之所以受人喜愛,是因為它以小醜之經歷,替觀眾表達了對現狀的不滿,給觀眾找到了情緒宣洩的出口。
階層固化、貧富差距、人際隔閡、沉重壓力、沒有喘息機會的生活、看不到希望的明天 ……
這個時候,小醜槍殺精英,戲谑社會,嘲笑生活,振臂一呼 " 我是自由的 "。
他越癫,我們越爽快。
生活會逼瘋每一個普通人,每一個普通人也都需要小醜來尋找一個出口。
如果說第一部是滿足了觀眾的情感期待,那麼第二部則是完全不顧觀眾,甚至試圖嘲弄觀眾。
看似是在戳破小醜的偽裝,難道不是在戳觀眾的偽裝?
第一部告訴你人生而自由,第二部告訴你做夢,那都是你的幻想。
第一部告訴你發瘋才是常态,第二部告訴你發瘋之後的爛攤子,該收還是得收。
第一部告訴你要突破束縛做自己,第二部告訴你别裝了,所謂 " 做自己 " 還不是在迎合别人眼中的自己。
憐亞瑟是在憐自己,氣亞瑟不是小醜,同樣也是在氣自己。
那麼,背離觀眾期待,背棄前作主題,有問題嗎?
沒問題。
剝離情感的憤怒,單從電影出發,導演獨立自主,想怎麼表達都沒問題。
但問題是,即便作為一部獨立電影,影片在情節叙事上也不太在線。
第一部超高水準的光影、色彩以及表演,第二部保持住了,但最重要的叙事邏輯,第二部全給弄沒了。
Lady Gaga 的加盟是第二部的一大亮點,Lady Gaga 本人的表演也全程在線。但導演将這麼重要的角色設定成一個臉譜化的工具人,着實匪夷所思。
在亞瑟的自我認知過程中,需要有個人代表小醜的廣大擁趸,幫助亞瑟進行自我辨析,哈莉應運而生。
至于她的脾氣性格、習慣喜好、人際關系、前塵往事一概不重要。
她只要做好兩件事就可以了,一是做好小醜的擁趸,亞瑟是小醜的時候就愛他,亞瑟不是小醜的時候就離開她;二是唱好歌,跳好舞,以大篇幅歌舞讓本就稀疏的劇情更加稀巴爛。
合理懷疑,導演讓哥譚變 " 歌壇 ",不是為了将 Lady Gaga 用到極致,就是為了注水撐起兩個多小時的時長。
可能是因為亞瑟被困精神病院的設定限制了編劇發揮吧,影片情節乏善可陳。
整部電影看下來,亞瑟 60% 的時間沉浸在愛情中,30% 的時間出席庭審,10% 的時間在精神病院被獄卒嘲笑、戲弄、毆打以及走路、發呆。
愛情來得莫名其妙,倆人沒聊幾句就開唱,沒什麼看頭。
庭審戲按說應該是重頭戲,是導致亞瑟認知改變的重要原因,但編劇對于亞瑟轉變的動機又實在缺乏想象力。
讓亞瑟之前善待過的人出席當證人,說出他們對亞瑟變小醜的恐懼,已經算是編劇想象力的極限了。
可這難道就足以給受盡凌辱,見慣生死的亞瑟造成情感衝擊嗎?
估計導演也覺得有點牽強,于是又安排亞瑟被獄卒毆打,支持亞瑟的獄友被打死的戲份。
在這樣一系列牽強刻意的打擊之下,亞瑟以一種虛弱無力的姿态,死去了。
看到這裡,我一整個問号臉。
可以接受小醜死,可以接受亞瑟死,但對于成為過小醜的亞瑟來說,這樣的死顯然太過簡單粗暴。
導演一心想拍亞瑟,卻忘了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小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