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只賺指數不賺錢,歡迎閱讀。
A 股指數逼近 3400 點,銀行股、券商股、中字頭輪番起舞,交投與市場熱情持續高漲,但這并不是所有投資者的狂歡,A 股 5000 多只股票中仍有約四成下跌,對于那些沒有買到核心資產的股民而言,正在經歷 " 只賺指數不賺錢 " 的尴尬。
中信銀行、中國銀行雙雙漲停,金融大象狂舞極其罕見,這是股民印象中牛市裡才會出現的景象。股民天天期盼牛市,殊不知,A 股的慢牛行情早已選擇性展開。今年以來,銀行股、中字頭已經讓持有的股民嘗到了牛市的味道。無論是 " 中特估 " 還是中字頭,都是 A 股市場裡的核心資產,在注冊制變革之下,它們迎來了千載難逢的價值重估機遇,在資本市場裡的反映就是帶來極強的賺錢效應。
曾幾何時,金融等績優藍籌股,因股價長期低迷,一直是股民戲谑的對象。都知道買大盤藍籌是價值投資,但喊口号歸喊口号,真正選擇價值投資的人少之又少,歸根到底是價值投資理念沒有形成合力。
同樣的市場,個股的表現卻是冰火兩重天。寧科生物年内跌幅約 38%,*ST 豆神年内跌幅超 40%,ST 貴人年内跌幅約 37%;中國銀行年内漲幅超 40%,中國石油年内漲幅超 70%,中國移動年内漲幅約 60%。當投機客們還在小盤股裡追漲殺跌的時候,青睐核心資產的股民們早已在慢牛路上越走越遠。
注冊制的本質是市場化選擇,過程就像大浪淘沙,結果就是優勝劣汰。經營穩健且盈利穩中帶升、淨資產收益率高、股息率高,這些都是核心資產的必備特征。正因如此,以央企、國企上市公司為代表的 " 中特估們 ",正在上演價值發現行情。
炒股炒的是政策和預期,核心資產兼而有之。
從政策方面來看,中國特色估值體系是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系統工程的重要一環,也是完善适合中國企業估值定價邏輯、發揮資本市場資源配置的功能所在,核心資產的 " 拔估值 " 行情說到底是央企、國企的估值重估。從預期來看,無論是行業發展預期,還是業績增長預期,核心資產都是 A 股市場裡的佼佼者。
股民與核心資產最終會是相互成就的關系。在政策引導和市場化選擇之下,更多的股民會擁抱核心資產,空前的合力會助推核心資產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出價值窪地。而在估值回歸的過程中,無論是分紅還是投資收益,核心資產都能夠給予股民良好的回報。
當成為 A 股主流投資品種之後,核心資產的虹吸效應會對偏愛中小題材炒作的投機客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流動性越來越差,估值逐步去泡沫化,如果中小盤股沒點真材實料,它們的日子會越來越不好過。
注冊制下的牛市,注定不會是全體股民的牛市。對于遊離在核心資產之外的股民而言,"2900 點買入,3400 點被套 " 并不是一句說說而已的玩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