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謝彬:執一盞小橘燈,做閱讀路上永遠的行者,歡迎閱讀。
2025" 閱讀點亮未來 " 年度評選
年度點燈人 · 謝彬
從班級到區網域,三十載步履不停。她以 " 小橘燈 " 照亮城鄉,用 " 大手牽小手 " 編織閱讀生态鏈。公益千場,足迹遍布川渝黔滇;理念百傳,星火燎原萬家。她是行者,以實踐深耕沃土;是點燈人,以微光映照未來,讓閱讀的種子在城鄉生根發芽。(親近母語創始人 徐冬梅)
· 我與閱讀的故事 ·
執一盞小橘燈,做閱讀路上永遠的行者
成都市新津區教育科學研究院
謝彬 | 文
阝 勹
廴 匚
在閱讀的旅程中,我們常常埋頭前行,專注于眼前。然而,偶爾抬頭回望,卻能讓我們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成長軌迹,也讓我們更有力量奔向更廣闊的遠方。
1
閱讀初心 被燈照亮的人
我的閱讀推廣,是有初心的。我的初心來自于父親。父親是新中國第一批空軍,據說是在高中時因為品學兼優才得以入伍。但造化弄人,時代的一粒灰,落到了父親的頭上,他就從天之驕子變成了最不擅長農活的農民。生活賦予的苦難可想而知。但印象中,父親也偶有惬意的時候,那就是閱讀時光。
那時候的農活永遠都做不完,這偶然的閱讀自是彌足珍貴。書,是輾轉借來的書,更來之不易;那人,卻是無比專注,令女兒印象深刻。
作家毛姆有一句話流傳甚廣:閱讀是一座随身攜帶的避難所。看見這句話,我總是想起父親閱讀時的樣子。
是父親,為我點亮了閱讀的那盞燈。
2
一燈如豆 點燈的人
沒有經歷過高考就讀了幼師,後來總是笑稱,讀書太少,所以這輩子的閱讀從不會有 " 餍足 " 的時候。
及至做了孩子們的老師,那又是另一番景象了。從我讀書,到 " 孩子們,我要把最好的給你們 ",一本書皮早就翻到破舊的《365 夜》,是我和孩子們的精神食糧。從民間故事《長發妹》到阿 · 托爾斯泰的《油炸團子》再到《芭蕉扇》…… 365 個故事,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我想,他們心中的那盞閱讀的燈,也悄悄點亮了吧。
是孩子們,幫助我從被燈光照亮的人變成了點燈的人。
3
滿目星光 永遠的行者
人們總是說,一個人,可以走的更快,但一群人,能夠走得更遠。
2013 年,成都市新津區謝彬名師工作室成立,一群愛閱讀的人走到了一起。我們一起用 " 朗讀 " 這一簡單的閱讀方法,帶孩子們走進閱讀世界。朗讀,吉姆 · 崔利斯的《朗讀手冊》中大力倡導的閱讀推廣方法,成為我們開展閱讀推廣的首要策略,也是我們創新 "3D 兒童閱讀法 "(朗讀-讨論-繪畫)的第一步。
作為 " 小橘燈朗讀吧 " 公益兒童閱讀的創始人,我和工作室的同伴們以 " 小橘燈守護童年閱讀點亮未來 " 為信念,從成都市新津區開始,用 12 年的時間,在四川省兩州一市開展公益兒童閱讀,活動範圍達 8 個區網域、31 個村社區,覆蓋城市、鄉鎮及民族地區,定期開展公益閱讀活動,迄今已達 937 場。2022 年," 小橘燈朗讀吧 " 被中國成人教育協會評選為全國終身學習品牌,逐漸形成 " 小金縣小橘燈公益兒童閱讀 "" 天府點燈人 "" 高新小橘燈 " 等品牌矩陣。
傳播閱讀理念,我們在線上發布公眾号原創文章、小視頻、空中課堂,也多次受邀到各地大學、中小學和幼兒園等向園長、骨幹教師、家長傳播閱讀理念,線上線下有效觸達人群達百萬人。
做閱讀的行者,我和我的夥伴們堅定地前行着。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多年前,我在《朗讀手冊》的序言中讀到徐冬梅老師說:朗讀,讓心蓮綻放。今天,我和我的夥伴們執一盞小橘燈,匯聚到更大的點燈人的行列。
就讓我們,為了孩子們的滿目星光,做閱讀路上永遠的行者。【END】
▲ 2025" 閱讀點亮未來 " 年度評選獲獎名單
點亮小星标 ★ 精彩不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