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特朗普關稅刀鋒逼近,歐洲制藥業即将面臨重大衝擊,歡迎閱讀。
财聯社 4 月 2 日訊(編輯 趙昊)歐洲制藥行業正在為美國即将征收的關稅做準備,因為他們發現特朗普政府已不太可能給予該行業關稅豁免。
美國總統特朗普已定于日内晚些時候開始征收 " 對等關稅 ",他還聲稱這一天是美國的 " 解放日 "。消息人士透露,針對制藥行業的關稅可能不會在周三宣布,但最終難以避免。
三十多年來,制藥行業在美國一直享有貿易關稅的豁免,但特朗普上周确認,他很快将對該行業征收關稅。一些跨國制藥公司預計,美國對制藥行業的關稅稅率可能會逐步提高,最終到 25%。
媒體分析稱,關稅稅率漸進式的提高可能會減少制藥業短期的财務衝擊,令他們有時間将生產業務轉移到美國。然而,一些公司警告稱,特朗普關稅政策的不确定性已經開始帶來負面作用。
美國市場曾長期依賴部分歐洲生產的藥品,相關產品年銷售額高達數千億美元。一旦制藥關稅落地,歐洲的一些制藥企業可能面臨減產、員工失業等問題,美國的醫療成本也會上升。
丹麥生物科技公司諾和新元(Novonesis)首席執行官 Ester Baiget 告訴媒體," 對我們來說,更重要的不僅僅是關稅的影響,還有它對市場的衝擊。" 諾和新元與諾和諾德同為諾和控股的子公司。
Baiget 解釋道:" 當關稅征收時,就會帶來不确定性。當市場充滿不确定性時,企業就會暫停行動:暫停創新,推遲新品發布,減少投資。" 諾和新元約 30% 的銷售額來自美國,并一直在美國增加布局。
除了諾和控股的公司,丹麥還有疫苗生產商巴伐利亞北歐(Bavarian Nordic)等知名企業,這些公司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度較高。先前,巴伐利亞北歐在猴痘危機中提供了關鍵的疫苗。
諾和諾德董事長 Helge Lund 上周表示,公司不會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提前進行猜測,而是專注于保持靈活性," 過多猜測沒有太大意義,我們只專注于能夠掌控的事情。"
外界仍在密切關注關稅對諾和諾德 " 拳頭產品 " 司美格魯肽的潛在影響,以及是否會利好競争對手禮來。Lund 未透露司美格魯肽在美生產的比例,只強調公司在美國擁有 " 非常重要 " 的制造基地。
關稅威脅也加劇了投資市場的不确定性。巴克萊銀行歐洲制藥行業研究主管 Emily Field 稱,關稅問題已成為 " 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 "。
丹麥工業、商業與金融事務大臣莫滕 · 博斯科夫表示,他正在與制藥業及更廣泛的商界就關稅可能帶來的影響進行密切磋商,因為丹麥是一個高度依賴出口的小型經濟體。
博斯科夫稱," 我們當然在與他們保持密切對話。我們的工作是讓他們參與讨論世界變化的趨勢。許多丹麥企業是世界領先的公司,所以我們的工作是幫助他們看到未來市場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