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阿裡P11沈加翔離職或創業,大廠不再是技術大牛的最優選?,歡迎閱讀。
Tech 星球(微信 ID:tech618)
文| 陳橋輝
封面來源| 圖蟲創意
Tech 星球獨家獲悉,阿裡達摩院自動駕駛實驗室負責人沈加翔(花名:五福),阿裡巴巴集團高級研究員(職級 P11)已于近期離職,根據其釘釘信息顯示,離職時間為 7 月 8 日。消息人士透露,或投身創業。
對于上述消息,Tech 星球向阿裡雲方面求證,截至發稿前,對方暫無回應。
沈加翔的離職,與此前阿裡達摩院自動駕駛實驗室并入菜鳥集團的傳聞不無關聯。
據《界 - 面新聞》5 月份報道,針對阿裡達摩院自動駕駛實驗室并入菜鳥集團一事,記者了解到,此次業務調整并非整體并入,僅有近百人轉入菜鳥集團,部門劃歸于菜鳥 CTO 下屬技術團隊,其餘近 200 人被裁,約占 70%,有 "N+1" 或 "N+1+1" 補償方案。此後,達摩院本身将不再保留相關業務和團隊。
轉入菜鳥集團後,新的自動駕駛團隊将由 P9 級别的卿泉(花名)帶隊,其之前為團隊的算法一号位。當時還是團隊負責人的沈加翔據稱不會加入菜鳥集團。
今年 5 月,阿裡的另外一位技術高 P,曾被譽為 " 阿裡的守護神 " 以及 " 讓馬雲安睡的男人 " 的吳清翰從阿裡離職,投身到 AI 創業浪潮中。年初,人工智能科學家、阿裡副總裁的賈揚清也宣布離職,投身 AI 創業。
無獨有偶,除了阿裡之外,字節、百度、騰訊等互聯網大廠出走或離開的技術大佬,也不在少數。技術大牛從大廠出走的現象,近一年來有增加的趨勢。
從以前的雙向奔赴,到如今的各奔東西,互聯網大廠和技術大牛們之間的緣分,似乎正在漸行漸遠。
阿裡再次流失高 P 技術大牛
此次從阿裡離職的沈加翔,是阿裡不可多得的技術高 P。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沈加翔是阿裡集團高級研究員,1999 年碩士畢業于中科院計算所,2008 年加入阿裡,歷時 12 年帶領搜索 / 推薦 / 廣告工程走向統一的智能引擎中台 ( AI · OS ) ,随後在電商領網域推動業務 Serverless 平台建設,促進資源和研發效能與 AI · OS 的體系融合。對于阿裡在電商、搜索等領網域的技術體系建設有着突出貢獻。後來,由于達摩院自動駕駛實驗室負責人陳俊波離職,沈加翔接替其職位。
一位阿裡達摩院的員工告訴 Tech 星球,沈加翔接替該職位,應該也是為了平穩過渡,因為從今年 3 月再到 5 月,内部傳聞達摩院的自動駕駛團隊并入菜鳥。面對這場變動,這種級别的人應該會有更多的思考,選擇現在離職或許也是對未來有了新的想法。
Tech 星球梳理公開信息發現,近 3 年來,達摩院至少有 10 名高 P 技術人才相繼離開。譬如,2021 年 11 月,阿裡副總裁、達摩院金融智能負責人漆遠回歸學術圈,出任復旦大學浩清教授及人工智能創新與產業研究院院長。随後,2022 年 5 月,兩位阿裡副總裁、達摩院副院長金榕和達摩院城市大腦負責人華先勝離職。
另外,曾與華先勝共事的城市大腦高級研究員張磊,在 2021 年底也離開了達摩院。2022 年 8 月和 9 月,達摩院 XR 實驗室負責人譚平和達摩院大模型 M6 帶頭人楊紅霞也相繼離職。今年 3 月,AI 領網域大牛賈揚清宣布離開阿裡雲,結束了 4 年的阿裡職業生涯。
而沈加翔所在的達摩院自動駕駛團隊的核心人員出走,也不在少數。先是帶領阿裡巴巴無人車從探索到初步落地的王剛,于 2022 年 1 月離職,今年 3 月,接任阿裡達摩院自動駕駛部門負責人的陳俊波也離職,與阿裡機器人部門前首席執行官顧祖琳共同創立了一家清潔機器人公司。
技術大佬出走的背後
近三年來,技術大佬出走大廠,已成為一個比較明顯的現象。
不只阿裡,作為超級 App 工廠的字節跳動,也有不少技術大牛相繼離開。2020 年 7 月,字節跳動副總裁、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馬維英離職,赴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任職。
" 他(馬維英)可是技術大神,内部很多人都知道他離職了 ",一位字節内部人當時告訴 Tech 星球。馬維英彼時的工作 Base 地在美國,作為字節跳動近乎首屈一指的 AI 人才,馬維英的離職,可能與 AI 工程化難題有關。
馬維英之後,字節跳動 AI 實驗室總監李磊宣布重返學術界,進入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擔任助理教授,字節跳動的視覺技術負責人、曾擔任人工智能實驗室總監一職達 3 年之久的王長虎也離職,投身房地產行業。
一位字節 AI Lab 的員工向 Tech 星球透露," 技術大佬們的出走,也很容易理解,他們是人不是神,既想技術強,又想管理強,精力往往不夠,因為在大廠,顯然不可能讓你一門心思的只做一件事。而且 AI 落地需要有實戰經驗的工程人員,僅僅靠搞研究發表論文往往難以真正落地。"
除了阿裡、字節外,騰訊、百度也成為技術大佬出走的主要平台。
曾被行業稱為 " 互聯網黃埔軍校 " 的百度,一向以為外界輸送技術人才著稱,今年也不例外。如百度副總裁、希壤負責人馬傑離職,投奔李開復旗下;飛槳 P10 的核心人才畢然也傳出離職的消息,接近畢然的人稱,計劃自己創業;同時,集度技術的關鍵成員王偉寶也決定離開;前不久,百度 IDG(智能駕駛事業群組)首席產品架構師郭陽離職。
在百度擔任架構師的員工告訴 Tech 星球,技術大牛一般不會輕易從公司離職。但是,做技術的人一般事業心很強,也很耿直,這也就造成了他們很難坐上管理崗位,更不會向上管理,以及不願意太内卷或者被 PUA," 最後,要麼被公司優化,要麼選擇主動離職。"
投身熱門賽道創業
技術大牛們緣何密集出走互聯網大廠?行業人士分析認為,無外乎以下幾個原因,一方面是,探索創新性的技術難落地,短時間難見效,或許是公司層面高估了技術的價值和低估了技術產品落地的難度,這就使得這些技術大牛的成本和產出不成正比。
技術要能落地,這一點在實際業務中,也能得到印證。接近字節跳動的人士向 Tech 星球表示,字節的視覺和 NLP 算法都很不錯,相比 BAT(百度、阿裡、騰訊)實驗室,字節的人工智能實驗室(AI Lab)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力求每個算法都要落地。
另外一方面,則是跟大廠這一輪降本增效也有一定關系。譬如,今年 2 月,百度 CFO 羅戎在 2022 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報發布後,回答分析師提問中談到:公司從 2021 年底開始削減開支和成本,2022 年百度核心業務運營支出減少 9%,其中銷售行政開支減少 15%,研發開支減少 3%。
近兩年以來,AI、元宇宙等新風口的出現,也讓大廠的技術大牛看到新機遇,選擇離開大廠投身創業。
Tech 星球通過公開信息梳理,不完全統計,近 3 年離職的大廠技術高管和技術大牛,保守估計超過 20 人,而他們離職後,多投身新風口創業,聚焦清潔環保、AI、元宇宙等熱門賽道。
從騰訊離職的一位不願具名的 T12 技術專家告訴 Tech 星球,互聯網大廠讓我們看到了技術前瞻和新賽道,也給了我們一個容身之處。但待在一個地方,終歸無法讓自己的技術得到更大的提升,也沒法去實現該有的抱負。
" 元宇宙、AI 的大火,讓我們看到了新的機遇,一直以來,在自己的領網域内有獨特的想法和創新,希望通過創業來實現自己的願景和理念。我現在就和從美團離職的朋友一起在做 AI 創業,身邊認識的從大廠離職投身創業的技術高管也不在少數 ",他繼續補充道。
技術大佬們的出走,對于互聯網大廠的技術發展可能會帶來一定影響。但是,大廠不是他們唯一的選擇,甚至不是最優選,未來的某一天,或許會在其他行業賽道中,繼續看到他們的身影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