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遊戲經驗:出大事了!暴雪竟然聯合微軟圍剿自家的前CEO?,歡迎閱讀。
兩家大廠圍剿全新工作室,優勢在 ......
2023 年 10 月,微軟成功以 687 億美元收購動視暴雪,這一歷時兩年之久,被稱作科技圈最大收購案的交易終于完成。不出業界所料的是,動視暴雪的遊戲開始分批加入 Xbox Game Pass 服務,微軟也借此機會嘗試繼續增長軟體收入。
只是直到現在,整個業界對這一場收購案仍舊眾說紛纭。這事不難理解,畢竟微軟官方與諸如《The Information》之類的媒體,在 " 微軟收購動視暴雪收益是否達到預期 " 的問題上各執一詞,仿佛微軟與暴雪之間的關系像是冷戰中的夫妻一樣,并不能稱得上融洽。也因此,在 TGA 創始人 Geoff Keighley 發起的一次投票中,大多數投票玩家對這次收購表示出較為不滿的态度。
這之後,正當大部分人都覺得 " 暴雪已死 ",微軟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大裁員中逐步葬送自己,一步一步丢掉本屬于他們的市場份額時,他們卻突然 " 垂死病中驚坐起 ",并開始官宣各種大動作——其根源,自然是為了利益。
2024 年,暴雪官宣回歸國服,開始重新拉攏來自中國的老暴雪玩家們。到了 2025 年,随着那些飽含情懷的遊戲依次回歸,老玩家們也或多或少地重新投身進去,讓暴雪逐步收回這一龐大的市場,并小心翼翼地維護着自己與玩家之間的關系。畢竟,曾經破壞過的信任關系,想要修復,就必須要花費更多的努力——乃至大規模發放福利了。
而在微軟這邊,他們則是不斷将 Xbox Game Studios 的遊戲多平台化,把賺硬體錢變成賺軟體錢。比方說《奪寶奇兵:古老之圈》《毀滅戰士:黑暗時代》《天外世界 2》這幾款微軟第一方遊戲,都将在限時獨占後登陸全平台。而在最近,微軟更是讓《極限競速:地平線 5》這一 Xbox 招牌賽車遊戲登上了 PlayStation 5,盡顯其争奪軟體市場的決心。
可以看出,無論是暴雪還是微軟,即使已經身為遊戲界巨頭,也都在想方設法地從當下的遊戲市場中獲取更大份額。在利益面前,哪怕是把《極限競速:地平線 5》端進 PSN 裡,也在所不惜。
而最近,這兩個正在擴展市場的巨頭,突然有了新的動作—— 4 月 15 日,《盜賊之海》即将登錄暴雪戰網的消息,正式官宣。
《盜賊之海》由微軟第一方工作室 Rare 研發、Xbox Game Studios 發行,早在 2021 年就已經在全平台擁有超過 2500 萬玩家,擁有相當大的玩家群體與熱度。所以乍一聽,這件事簡直就是 " 倒反天罡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暴雪把微軟給收購了——畢竟,哪怕是微軟第一方遊戲登陸 PSN,那也是主機御三家之間的平等博弈,而讓微軟第一方遊戲登陸暴雪戰網,實在是有些匪夷所思。當然,此前倒也有過微軟第一方遊戲《宣誓》登錄戰網的先例,但像《盜賊之海》這種玩家數量如此之多、影響力如此之大的遊戲登上戰網,還真是頭一回。
不光如此,微軟還聯合暴雪,為戰網版本的《盜賊之海》提供大量宣發資源,并為玩家贈送各類預購獎勵,甚至直接用上了 Xbox Play Anywhere 功能,給 Xbox 玩家大開綠燈,引流之心昭然若揭,很難不懷疑微軟與暴雪在這背後是否在盤算些什麼。
或許,從消息公布的時間可以看出些許端倪。《盜賊之海》即将登陸暴雪戰網的消息,是在今年的 4 月 15 日官宣,而就在 4 月 14 日 23 時 59 分,一款名為《無主星淵》的遊戲,剛剛結束了它的首次技術性測試。這一微妙的時間差,仿佛微軟與暴雪的聯合是在尾行這場測試一樣——可《無主星淵》究竟是怎樣的一款遊戲,居然能令微軟與暴雪兩大巨頭如臨大敵般聯合在一起,并展開近乎圍剿般的商業合作的?
提起《無主星淵》,那可是大有來頭。2020 年,暴雪娛樂創始人之一、前 CEO Mike Morhaime 宣布将要創建自己的遊戲公司 Dreamhaven。而 5 年時間後,Dreamhaven 的首款遊戲才正式公布,它正是——《無主星淵》。作為暴雪前 CEO 的新作,它所承載的似乎正是來自過去那個 " 暴雪出品,必屬精品 " 的精神。
可想而知,對這樣一款半路殺出來的遊戲,無論是正在鞏固市場的暴雪,還是正在擴大市場的微軟,都很難不感受到十足的壓力。也正是在這樣的壓力面前,《無主星淵》才有可能成為微軟與暴雪的眼中釘肉中刺,讓他們不得不動用全力來對其進行圍剿。正因如此,我們才能見到《無主星淵》結束測試後,微軟與暴雪急急忙忙官宣《盜賊之海》登錄戰網的奇觀出現—— " 布豪,衝着我來的。"
或許你會好奇:難道《無主星淵》真的如此強大,能以一家新公司的首款遊戲之名,觸及兩家老牌大廠的利益,最終讓暴雪和微軟徹底聯合在一起?我只能說:是的,它的确做到了。
作為一款包含 PvPvE 要素的遊戲,《無主星淵》的整體氣質其實很像當下正火熱的 " 搜打撤 " 類型,但從遊戲的背景來看,科幻的太空設定與天馬行空的英雄技能,使其與競品產生了鮮明的差别。玩家需要在一片豐饒的星海中尋找各類資源點,通過一系列的挑戰來獲得獎勵,從而武裝自己的艦船。期間,往往還會遭遇其他玩家,并展開緊張刺激的對峙……最終目的,則是尋找終結比賽的強力道具 " 神器 ",再通過 " 狂野之門 " 進行撤離。
當然,玩家并非單槍匹馬作戰,而是要與自己的隊友分工協作——既要有經驗豐富的船長負責駕駛飛船,又要有眼觀六路的偵察兵時刻注意四周,還要有人負責攻擊與防衛工作,到處救火的金牌消防員更是必不可少。事實上,上述這些職責也并非強制,在遊玩過程中完全是缺什麼幹什麼,每位玩家恐怕都有機會當上全能型選手,這種堪比《胡鬧廚房》式的多人組隊玩法,讓每位玩家都能體會到多樣化的遊戲體驗。
這種多樣化,更體現在整體的玩法上。首先,小隊在探索初期便需要對目标加以判斷——是優先前往副本搜刮武器物資,以此增強小隊艦船的強度?還是優先收集礦物提升飛船續航?又或是直奔 " 神器 " 副本來上一次閃電戰?甚至是無腦 " 戰鬥爽 " 到處找人開戰?這一切抉擇都是可行的,你很難摸出一個最優解來。原因就是,這種多樣化與其他系統的疊加,讓系統之間做起了乘法,從而產生指數級别的可玩性。
比方說随處可見的副本,玩家既可以在失落艦隊的破損星艦上尋找寶物,也能跟随野生鑽頭體驗經典的 " 推車 " 玩法,還可以觸發清剿所有敵人的殲滅任務……而到了副本最後,深藏着的武器裝備也會為整段旅程帶來不小的收獲,這種遊玩體驗所帶來的正反饋,完全不會令玩家感到重復與厭煩,只會想盡快前往下一個副本繼續搜刮。
更重要的是,在這些 " 副本 " 探索的進程中,相對平滑的難度設計也給玩家們帶來适當的遊玩挑戰,這些互動細節顯然會令遊戲的可玩性更上一層樓。更何況,即便是在深入彎彎繞繞的探索中,玩家也不必擔心迷路——絕大多數情況下,你完全可以一鍵回到自己的飛船上,順便還能帶回幾樣裝備。
而在角色設計方面,《無主星淵》更是做足了特異化,每一位角色都能依照自己的角色特質在不同場合大放異彩。比如探險家 " 探景 ",作為機器人的他完全不受氧氣需求限制,可以自由前往各處進行探索——顯然,這就是外出采礦的首選人才。
說到采礦,這便引出了遊戲的資源管理機制,這一機制可以說是相當關鍵。艦船的航行需要燃料,而戰鬥時導致的艦船損壞起火又需要用冰塊來進行修復,因此礦物的儲備也是衡量戰局能否持續下去的關鍵。倘若在戰鬥過程中發現存貨不足,那還是先走為妙。等自己的資源存量在外出采礦的哥們幫助下上來了,再去主動打架也不遲。
當然,戰鬥也不能一成不變,對吧。如果你從副本裡搞到了某些超遠距離大炮,那船長開船迂回機動,全員上炮台跟敵方對轟,想必能讓敵人知道什麼是真正的火力壓制;如果你覺得自己是玩腦子的老陰比,也可以趁敵人沒注意偷偷潛入對方飛船,從背後給對方的船長來上一梭子子彈,為己方炮台的瞄準提供幾分助力,順帶還能從内部給對方的艦船搞些破壞。
而這類遊戲必不可少的 " 跳幫 " 戰,自然也是不能不品的一環。只不過在這種時刻," 跳幫 " 與 " 反跳幫 " 的爾虞我詐,就很難不讓兩艘艦船同時陷入混亂局面,最後被一艘路過的第三方玩家小隊坐收漁翁之利——沒錯,這遊戲的戰鬥變數就是如此真實。
總之,這些多樣性的内容體現在遊戲的方方面面,讓玩家在每時每刻都充滿十足的正反饋,更是能滿足所有玩家的興趣。或許你會覺得我言過其實,那玩家社群的反應一定會讓你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玩家的聲音。
在《無主星淵》首次技術性測試後,許多玩家在 " 暴雪 CEO" 名頭的吸引、" 太空《盜賊之海》" 的新奇感中進入遊戲,可随着進一步遊玩,《無主星淵》則以出色的遊戲品質收獲大批忠實粉絲。無論是熱衷于 " 太空冒險 " 與 " 太空海盜味 " 的科幻迷,還是一心只想 " 戰鬥爽 " 的肉食玩家,都能在《無主星淵》中找到共識。而系統層級的玩法疊加,也在遊戲中誕生出無數爽點,很難不讓玩家們直呼 " 爽爆了 "。
更何況,《無主星淵》多樣性的玩法,讓遊戲始終保持新奇刺激,這也使玩家們在短短幾天的測試中,獲得的全是優質體驗。于是我們便能看到,如今還有無數玩家化身復讀機,瘋狂催促官方盡快開啟下一次測試,仿佛玩完《無主星淵》後就已經欲罷不能,戒斷反應徹底控制了屬于遊戲的神經一樣,讓整場太空戰鬥顯得無比上頭。
不得不說,遊戲玩法上的精彩絕倫、玩家社群給予的熱烈反應,全都讓《無主星淵》的這次測試顯示出超乎尋常的潛力。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何兩家大廠會突然以如此高規格的 " 禮遇 ",在《無主星淵》這個剛剛露頭的新遊戲結束測試後,便突然官宣那則《盜賊之海》登陸戰網的消息了。
畢竟,Mike Morhaime 這位前暴雪 CEO,以及他創造的《無主星淵》,實在是有機會成為那條攪動遊戲市場的鲶魚——就此而言,微軟與暴雪的搶先圍剿,的确有些先見之明。
只不過,這樣的圍剿是否真能奏效?我看有點懸。畢竟,老玩家們真正期待的,可不是冷飯登上新平台的再炒,而是誰能掏出新東西,以此滿足玩家們的需要——在這條路上,還是《無主星淵》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