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又一家百強房企倒下了,歡迎閱讀。
文 / 樂居财經 楊宏彬
在員工的眼裡,魏少軍是一個工作狂,每天 5 點多就起床。而即便在如此勤奮的領頭羊帶領下,隆基泰和還是沒能在這一輪市場調控周期中堅持下來。
7 月 26 日,隆基泰和集團公眾号發布了一封公開信,稱公司近日已向法院申請重整,近日已裁定受理。
隆基泰和表示,受疫情及房地產行業下行影響,公司出現流動性危機,經過了多方努力,嘗試了各種自我拯救的途徑和方式,但仍未擺脫危機,以至于要通過司法重整解決問題。
在國内市場,隆基泰和可能名不經傳,但在河北地區,隆基泰和可謂是家喻戶曉,甚至于與華夏幸福、榮盛發展等河北房企齊名。
隆基泰和成立于 2003 年,所屬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注冊資金 2.6 億元,由魏少軍及魏強分别持有 99% 及 1%,據了解,魏強是魏少軍之子。
作為保定本土的最大房企,隆基泰和多年以來深耕于環京區網域,尤其在保定、承德等地區擁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曾被稱為 " 保定一哥 "。在河北白溝,隆基泰和先後建設 12 座商業城以及 500 萬平米的產業新城項目——和道國際箱包交易中心。
即便在出現流動性危機後,隆基泰和在保定的地位仍難以撼動,2022 年,隆基泰和在保定實現銷售額 23.8 億元,排名第一;今年上半年,隆基泰和在保定實現銷售額 7.99 億元,排名第四。
對于此次重整,隆基泰和稱,司法重整并不是破產清算,而是基于企業陷入困境且仍有重整基礎情況下最有效的司法解決辦法;司法重整将更加有利于盤活資產,更加有利于解決當前困境、創造重整成功條件,更加有利于集中有效資源保交樓,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業主和各方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邁出河北之後
成也環京,敗也環京。這句話放在隆基泰和的身上頗為合适。2016 年,環京區網域限購政策嚴厲,大量布局環京區網域的隆基泰和業務受到很大影響。據樂居财經了解到,隆基泰和 " 重倉 " 地之一的白溝、高碑店均價從最高期的接近 2 萬元重回 1 萬元内大關,接近腰斬。
于是魏少軍開始為隆基泰和謀變,2017 年開始帶領隆基泰走出京津冀,開始全國化布局。在 2018 年,隆基泰和進入了天津、成都、西安、鄭州等城市,目前已布局全國 20 餘座城市。
此外,魏少軍還于 2018 年從華夏幸福挖來許焰林任,命為隆基泰和房地產事業部董事長。許焰林加盟後,定高銷售額目标,在人事、組織架構、布局等方面展開大膽變革。但許焰林的變革在公司内部備受争議,導致其在半年後便離去。
從銷售額來看,魏少軍的全國化布局起到了一定成效。隆基泰和 2017 年、2018 年、2019 年和 2020 年銷售額分别為 235.1 億元、424.4 億元、420.4 億元和 501.2 億元。不過在同一時期,與之齊名的華夏幸福、榮盛發展都已經跨入千億行列,隆基泰和顯然已經掉隊。
雖然隆基泰和并非為上市公司,但其的運營主體隆基泰和置業有限公司(下稱 " 泰和置業 ")卻曾披露過公司的經營狀況。隆基泰和在泰和置業持有 93.75% 的股權,隆基泰和控制的 272 家公司中,有 227 家通過泰和置業控制。
其實在 2019 年,泰和置業的業績已經出現了大幅下滑,當年實現營收 60.95 億元,同比下滑 61.5%,實現歸母淨利潤 4.95 億元,連 2018 年歸母淨利潤的 45.67 億元的零頭都不到。
流動性壓力爆發
2021 年起,受到市場下行及融資調控的影響,隆基泰和的經營受到影響。公司當年實現全口徑銷售額 224.8 億元,同比下滑 55.15%,與此同時,公司的流動性問題也逐漸暴露。
根據相關媒體此前報道,隆基泰和相關商票最後一次正常兌付大約是在 2021 年的 9 月份和 10 月份,此後到期的商票均被拒付。
實際上,根據泰和置業 2019 年發布的财務數據便可推算隆基泰和的資金壓力。當年年末,泰和置業的貨币資金為 61.84 億元,短期借款為 12.1 億元,一年内到期的流動負債為 62.25 億元。手頭資金不足以覆蓋短期債務。
與此同時,關于隆基泰和旗下項目停工、延期交付及不按标準交付的新聞遍布全網。今年 6 月,購買了陝西泾河新城的隆基泰和萬和郡小區的業主反映,自己購買的頂層變成了次頂層,且屋内還出現嚴重的漏水。
7 月 11 日,有網友反應,西安隆基泰和雲玺領峯項目交付在即,目前卻處于半停工狀态,室内狀态近一個月基本沒有任何變化;室外裝修處于暫停狀态,部分工序明顯處于中斷狀态。
而早在 2020 年,隆基泰和的邢台萬和郡、高碑店米蘭花園、鉑悅瀾山等樓盤,連續被爆出沒有預售證而違規買樓,受到了業主投訴和部門處罰。
根據企查查顯示,隆基泰和涉及司法訴訟 487 起,其中在 283 起案件中的身份為被告,案由商品房買賣糾紛的案件最多,達 199 起。公司被執行金額 1.74 億元,魏少軍作為公司法人在去年 10 月被限制高消費。
魏少軍與魏強父子的產業不僅限于房地產,魏強還有一家清潔能源的上市公司,原名為隆基泰和智慧能源,現名鑫達投資控股 ( 1281.HK ) 。該公司近年的經營也同樣不如人意。2018 年實現盈利 1.08 億後便開始虧損,2019 年虧損 2.65 億元,之後 2020 年僅實現利潤 106.4 萬元,2021 年及 2022 年分别虧損 2822.1 萬元及 3.06 億元。
截止 7 月 26 日,鑫達投資控股的股價已經跌至 0.063 港元 / 股,總市值 9353.01 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