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學經驗:女明星疑被冷暴力分手!好好分手,怎麼就這麼難?,歡迎閱讀。
近日,韓國演員李惠利和柳俊烈多次衝上熱搜,這對曾因熱播劇《請回答 1988》結緣的明星情侶在去年 11 月被報道分手後,再次因為感情動态引發大家的關注,很多網友懷疑:女方是被 " 冷暴力分手 " 了。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冷暴力其實是一種隐蔽的虐待形式,這種應對方式在親密關系時常發生,尤其是分手時。
為什麼會有人選擇 " 冷暴力分手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遭遇了冷暴力?萬一遭遇 " 冷暴力分手 ",如何保護好自己不受傷呢?今天就來一起聊聊。
什麼是 " 冷暴力分手 "?
很多人在吃明星瓜的時候,可能都會疑問:" 你都有勇氣談戀愛了,甚至有勇氣跟另外的人談戀愛了,難道還沒勇氣說分手嗎?"
男方這種不告而别、人間蒸發式的冷暴力分手手段,似乎很是不可理喻,但這件事恰恰是愛情心理學上的一個研究重點:配偶抛棄策略(Mate rejection tactics)。
所謂配偶抛棄策略,說白了就是戀情中的一方主動發起分手的行為策略。其展現形式大概有三種:
第一種是公開策略:比如說有理智溝通之後的好聚好散,還有開門見山式的 " 咱們分手吧 "。
第二種是關系降級策略:比如說 " 當前階段咱們倆還是當朋友比較合适 "" 你太優秀了,我配不上你 "。
第三種是資源撤回策略,也就是大幅度撤回所有在親密關系中投入的,如時間、金錢、精力、關愛等資源,其中有一種接近于 " 人間蒸發 " 式的特殊策略,叫做 " 鬼魅式的冷暴力分手(Ghosting)",而這正是李惠利碰見的情況。
雖然當面提出分手可能會引發對方的強烈負面情緒,但采用不回消息、拉黑删除、失聯失蹤等這類鬼魅式的冷暴力分手更容易給對方帶來 N 倍暴擊。
說它 " 鬼魅 ",原因無他。在這種分手模式中,主動 " 鬼魅 " 者會在沒有給出任何解釋及理由的情況下突然中斷與戀人的所有聯系、互動與關聯。這種行為會給人帶來 " 鬼魅 " 般憑空消失的感覺,同時也讓被 " 鬼 " 的人無法得到任何解釋與回應,空留困擾與痛苦。
因為互聯網的興盛與普及,玩失蹤一般的冷暴力分手也越來越高發,十幾年前的 " 不接電話 " 逐漸更新成了 " 微信拉黑 "" 微博取關 "" 私信不回 " 等等更新潮的模式,冷暴力分手的波及面與傷害性也越來越大。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如何判斷自己
是否遭遇冷暴力分手?
心理學家在研究冷暴力分手的過程中,也逐漸完成了對這一行為的量化,剛好,你也可以通過這些量化成果,了解冷暴力分手的六種呈現形式——以防萬一,可以有效識别。
1
中斷聯系
聯系突然斷開是冷暴力分手最典型的表現形式之一,這會帶給人一種 " 戀人跑了 " 的感覺。有研究表明,分手提出者之所以會選擇玩失蹤,是因為這種手段可以融合兩種分手策略。
第一種就是"回避",也就是一方對另一方的主動遠離——你可能會說,你要遠離你也可以好好談啊!又沒人往你身上捆了繩子!但是冷暴力分手者還有另外一個需求,那就是他們不想做那個親口說分手的人。
而這就需要另一種叫做 " 中介溝通 " 的策略了,也就是需要一個第三方,來替他講出希望關系結束的願望,并将這個信息傳遞給伴侶。于是他們選擇了在沉默中大幅後退,各種 " 已讀不回 ",拉黑聯系方式,就是為了讓手機與社交 APP 來扮演這個 " 第三方 " 的角色,替他表達意願,同時為自己開罪。
2
沒有解釋
冷暴力分手者很可能因為不願意面對直接衝突,或者無法處理自身與伴侶的情感需求,而選擇了 " 不告而别 ",而解釋與表态又非常容易引發衝突。
所以冷暴力分手的一大特點就是缺少對于戀情結束的解釋與對話,更不可能由雙方完成對這段關系的復盤。不過其結果,自然是被 " 鬼 " 的一方得不到任何解釋,對于關系的終結也沒有任何預警,自然會心生困惑、焦慮或者憤怒。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3
出乎意料
因為 " 人間蒸發 " 往往來得突然,同時也不好規避,所以很容易出現這種情況:本來戀情中的一方堅定地認為對方是 " 天選之人 ",結果一大早醒來,發現好端端的一個大活人不見了。
4
感覺被忽視
伴随着對方在親密關系中的資源全部撤回,被 " 鬼 " 一方很容易感覺自己遭遇了忽視,化身成了 " 透明人 "。這種社交中的拒斥很容易對被拒斥者的自尊與自我效能感造成傷害,直接導致焦慮感與抑郁情緒的產生。
5
關系無法完成認知閉合
所謂 " 好聚好散 ",本質就是一種親密關系的認知閉合,但這對于冷暴力分手基本上可以算是奢望。
因為一方人間蒸發,剩下的一方很可能會陷入不斷地自我審視與反思,想搞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麼,或者自己做錯了什麼,甚至像 " 卡住 " 了一樣進行徒勞的等待,甚至于一直等到從第三方獲悉戀人早已另覓新歡,才發現自己已經 " 被分手 "。
6
情感創傷
冷暴力分手經常造成被 " 鬼 " 的人產生負面情緒,如内疚、憤怒和悲傷。這些情緒可能源于他們感到被背叛和被抛棄,也可能源于他們認為自己對關系的投入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
如果一個人在他的情感經歷中發現了上面這些特征,那他就很可能跟李惠利一樣,是一名 " 鬼魅式的冷暴力分手 " 的受害者。
擁有這些特點的人
容易選擇 " 冷暴力分手 "
我們該怎麼規避冷暴力分手所造成的傷害呢?我想,最高效的方法便是規避與具有這種風險的人走進一段親密關系。而研究表明,這種行為背後隐藏着復雜的心理動機和依戀影響機制。
首先,個體的依戀類型是 " 分手策略選擇 " 的一個預測因子,而" 回避型依戀者 " 更有可能選擇冷暴力分手作為分手策略。
回避型依戀者在人際關系中傾向于避免情感親密和衝突,更可能在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時,選擇以回避的方式處理問題。這種依戀風格的人在交往中更可能逃避情緒的表達和交流,因此也容易被誤解為冷漠或涼薄,但實際上他們内心也渴望親密,只是因為種種原因,會對所謂 " 親密感 " 產生一種既渴望、又排斥的矛盾狀态。
回避型依戀者更可能采用 " 回避 " 和 " 中介溝通 " 的結合策略來結束關系,而正如我們前文所說,兩者結合後的實際行為,往往就是不告而别。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其次,提出冷暴力分手的人,往往并不認可一段戀情 " 會随着時間發展而有所變化 ",換句話說,這樣的人否認戀人與關系在成長上的可能性,死心眼兒地認為兩個人談戀愛,要麼合适,要麼不合适。
也許你聽說過 " 成長型思維模式 " 這個概念,它指的是一種能夠認可事物發展、局勢改善、個人進步的思維模式。同理,這種思維模式也可以用于對親密關系的觀感與态度。倘若在愛情中缺少這種思路,就更傾向于通過做些什麼來改善關系,而非一走了之。
再次,被别人冷暴力分手過的人,更有可能用同樣的手段 " 報復社會 "。有研究發現,被冷暴力分手過的人,其實有 50% 也對他人施加過冷暴力分手。
雖然很難在這種關聯中捋清 " 究竟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但有一點是明确的:一旦你自己被冷暴力分手過,你可能就會将之視為一種可以選擇的結束親密關系的方式,并逐漸降低心防,逐漸開始在接下來的親密關系中沿用這套手段來表明退意。
最後,社交媒體的發展和對 "理想關系" 的盲目追求也與冷暴力分手行為有關。一方面,人們開始在短視頻、影視劇中越來越多地接觸到所謂的 " 玩玩沒關系 ",另一方面,人們也越來越容易在社交網絡中發現潛在的親密關系候選人。
兩相比較,就可能導致人們對親密關系抱有不切實際的期待,認為自己選擇那麼多,發展理想關系好像也不是什麼難事,也就更容易用冷暴力分手這種不地道的方式結束關系。
如何更容易地
從冷暴力分手中走出來?
談完了冷暴力分手的發起者,我們再來看看冷暴力分手的受害者——我們或許無法徹底避免人生命運中的遇人不淑,但萬一受害的是我們,該怎樣更好地從這段被動結束的糟心感情中走出來呢?
首先,冷暴力分手造成的傷害的确要比分手更大。按理說,結束一段親密關系本身就夠讓人難受了,但不告而别要比直接坦率的分手給分手者造成更多情緒上的困擾。這些困擾除了受傷、憤怒與悲傷外,還有可能與自尊心和自我的意義感有關。理解 " 碰見了這種事,難受是正常的 " 可以更好地幫助我們正視傷害,調整心态。
其次,不要在内心翻過來覆過去地追問 " 究竟為什麼 ",這樣會拖慢我們復原的節奏。被冷暴力分手本就很難過,而繼續追問這樣的問題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胡思亂想,導致我們反復思考 " 是不是哪句話說錯了 " 或者 " 是不是去年的那件事做得不對 "。
最後的結果就是給自己安上了越來越重的思想負擔——其實真相可能根本就沒那麼復雜,對方只是一個沒有擔當和勇氣去當面分手的不合格戀人罷了。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再次,适度降低自己的社交焦慮,有助于早日走出困擾。人們的親密關系從來都不僅僅與參與關系的兩個人有關,面對分手,我們可能要考慮很多與社會關系有關的問題——如何去面對大家共同的朋友?如何向知道這段戀情的家人做出解釋?越是焦慮這些事,就越容易沉湎于壞情緒。
實際上,親密關系可能與他人有關,但說白了就是兩個人之間的事,不要太在意他人對這件事的評價、眼光與議論,這會拖累我們重新回歸健康積極的心理狀态。
最後,越有心理韌性的人,越能夠高效地從冷暴力分手中恢復過來。實際上,心理韌性這個概念本身就指的是人從挫折中重新站起來的能力,所以這個能力強,當然有助于我們應對失戀的創傷。
從這個角度上說,讓我們戰勝其他困難的心理素質同樣有助于讓我們戰勝 " 被冷暴力分手 " 這個困境,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培養關鍵時刻能用上的心理韌性,也不失為一種未雨綢缪的好方法。
結語
既然分手,何必加害——鬼魅式的冷暴力分手在過去十五年裡得到了不少心理學研究的關注,而這些論文的字裡行間,處處有這八個字的身影。戀情的終結本身就已經讓人難以承受,唯願好聚好散,畢竟沒有誰就該承擔這種分手所帶來的困惑、愁苦與等待。
參考文獻
[ 1 ] Buss, D. M. ( 1994 ) . The strategies of human mating. American Scientist, 82 ( 3 ) , 238-249.
[ 2 ] Pancani, L., Mazzoni, D., Aureli, N., & Riva, P. ( 2021 ) . Ghosting and orbiting: An analysis of victims ’ experience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38 ( 7 ) , 1987-2007.
[ 3 ] Collins, T. J., & Gillath, O. ( 2012 ) . Attachment, breakup strategies, and associated outcomes: The effects of security enhancement on the selection of breakup strategie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6 ( 2 ) , 210-222.
[ 4 ] Freedman, G., Powell, D. N., Le, B., & Williams, K. D. ( 2019 ) . Ghosting and destiny: Implicit theories of relationships predict beliefs about ghosting.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36 ( 3 ) , 905-924.
[ 5 ] LeFebvre, L. E., Allen, M., Rasner, R. D., Garstad, S., Wilms, A., & Parrish, C. ( 2019 ) . Ghosting in emerging adults ’ romantic relationships: The digital dissolution disappearance strategy. Imagination, 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 39 ( 2 ) , 125-150.
[ 6 ] Navarro, R., Larra ñ aga, E., Yubero, S., & V í llora, B. ( 2020 ) . Psychological correlates of ghosting and breadcrumbing experiences: A preliminary study among adul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7 ( 3 ) , 1116.
策劃制作
作者丨蘇靜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審核丨張昕 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教授
策劃丨林林
責編丨王夢如
審校丨徐來 林林
相關推薦
1. 春天最不能忘記吃的菜,好吃又營養,減肥、控糖都很合适!
2. 血栓最容易堵在身體 3 個地方!有這 4 個信号一定要留意→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内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原創圖文轉載請後台回復 " 轉載 "
點亮 " 在看 "
一起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