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遊戲經驗:今年勢必有一場“搜打撤”的大爆?,歡迎閱讀。
文 / 手遊那點事 斯蒂芬
競争激烈
當今遊戲界最熱門的賽道有哪些?在最近,我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之一——搜打撤。
最近的搜打撤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按照現在的趨勢來看,頗有種當年《PUBG》爆火之後湧現出一堆大逃殺產品的感覺。
(去年到現在一直大熱的《三角洲行動》)
無論是國内還是海外,都有很多廠商想要入局這條賽道,尤其是在近一兩年間,筆者發現有相當多的搜打撤產品出現,特别是在今年,這個品類的活躍度比以往來得更加突出。
光是短短幾個月内,就先後見到了像《暗區突圍:無限》《馬拉松》等 " 搜打撤 " 重磅產品出現,甚至連常年處于 EA 階段的《逃離塔科夫》也要在今年轉變為正式版了。
不難想象,未來這個賽道的競争會相當的激烈。而在這個賽道内 " 大戰 " 一觸即發的節點下,誰能夠占領制高點呢,我想這個先機已經把握在了國内廠商們的手中。
騰訊網易領銜
人人都在做 " 搜打撤 "
在 " 搜打撤 " 這個賽道上,要問誰經驗最豐富,我想也只能是國内廠商了。作為目前國内領頭的一批廠商之一,騰訊無疑是 " 搜打撤領網域大神 "。
畢竟在去年的 Q4 業績報告上,騰訊就曾透露過《三角洲行動》Q4 收入超 10 億元,騰訊高管也認為其能夠成長為騰訊旗下的下一款長青遊戲。
事實證明确實如此,在 4 月 12 日,《三角洲行動》對外公開了 DAU 突破 1200 萬的數據,可見這款產品的用戶粘性有多足。
到現在,《三角洲行動》已經成長成了一款相當全面的產品。不只有 " 搜打撤 " 的摸金模式持續更新,自上線以來他們還更新了多張大戰場模式的地圖。
在今年的 2 月份,《三角洲行動》更是抛出了一顆重磅炸彈,即由 UE5 打造的免費戰役模式 " 黑鷹墜落 "。此舉一出立刻引發了轟動。在近日,《三角洲行動》又開展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 " 猛攻節 ",同時又一次邀請來了吳彥祖進行聯動,推出了彥祖聯動皮膚,收到了玩家們的一致好評。
(你知道的,我們三角洲玩家都是彥祖)
當然,騰訊之所以是 " 搜打撤領網域大神 ",正是因為他們在賽道内的王牌不止一張。最近,騰訊旗下的《暗區突圍》系列也正式推出了端遊版本。
細想下來,《暗區突圍》手遊已經是一款 2022 年上線的產品了。自其上線以來,《暗區突圍》IP 的玩家數量從 5000 萬,再到 8000 萬,再到 1.5 億,來到 2025 年時,魔術方塊工作室群的總裁 Enzo 官宣玩家數量已經突破了 1.8 億大關 ......
在《暗區突圍》已經取得了成功之後,他們依舊在 " 搜打撤 " 的道路上持續探索着。恰好在昨天,端遊版本《暗區突圍:無限》也在國内高調上線了。
回顧這次上線的歷程,不難發現騰訊這次的野心很大,他們想要吸納更多喜愛射擊遊戲的玩家來體驗《暗區突圍:無限》。比方說對于筆者這種 CS 賽事愛好者來說,這次的宣發就引起了我的關注。
在《暗區突圍:無限》上線當天,他們邀請了去年的上海 CSMajor 冠軍綠龍,以及中國賽區的天祿,還有一眾明星主播來參加這次的全明星摸金賽。
在當晚,我看到了不少 CS 圈的主播也帶着粉絲一起來圍觀這場跨界賽事,看到熟悉的選手出現在這個賽場上時,大夥的感受也是很新奇,這無疑是一次相當不錯的跨界宣傳。
除了兩款已上線的重磅產品之外,騰訊在 " 搜打撤 " 賽道上還有着不同的探索方向,目前已知的信息當中,他們手頭還有三張牌,分别是超自然題材奪寶撤離《代号:日蝕》以及武俠 ACT 搜打撤《代号:SN》以及一款由騰訊海外工作室 Sharkmob AB 打造的科幻題材 " 搜打撤 "《Exoborne》。
除了騰訊之外,網易在今年也有所行動。前一陣子,一款名為《無主星淵》的遊戲引發了行業的關注。作為暴雪曾經的聯合創始人,Mike Morhaime 當年選擇離開暴雪的事件無疑是讓無數人感到遺憾。
但是今年他又回來了,離開暴雪之後,他帶着一幫暴雪骨幹創立了新的工作室 Dreamhaven,在沉寂 5 年之後,今年 3 月份這位大佬帶着他們的新品《無主星淵》回歸,該產品将由網易負責全球發行。
和傳統的射擊類 " 搜打撤 " 不同,《無主星淵》則是建立在太空背景下的飛船 " 搜打撤 "。
作為遊戲界 Top 級别大神的回歸之作,這款產品能夠打出怎樣的差異化,未來又會掀起怎樣的波瀾,這也相當值得期待。
除了騰訊網易兩家大廠之外,不少國内廠商也都有入局搜打撤的動作。比如西山居的《解限機》,在上一次測試時新增了一個搜打撤模式。哔哩哔哩旗下,碳酸小隊工作室在今年也開測了一款畫風可愛的俯視角 " 搜打撤 ",《逃離鴨科夫》。
不過,我想近期更讓人感到意外的是,一款傳聞中的二次元畫風的 "dad 搜打撤 " 遊戲《湍流》的信息在互聯網上流傳開來。
起因是這款遊戲放出了測試招募信息,經過部分細心的網友挖掘,該產品疑似和上海一家知名二遊廠商有關,但此事發生後相關信息就被撤回了,由于這個產品由誰開發沒有一個明确來自官方的信息支撐,筆者在這就不下進一步的論斷。
(圖片源自 NGA)
可想而知," 搜打撤 " 這條賽道目前在國内有多火爆。目前國内的 " 搜打撤 " 產品,已經呈現出了一種全方位發展的态勢,不僅覆蓋多端,還能有各種題材各種玩法融合湧現,在這條賽道當中,國内廠商無疑是占據了先機。
不甘示弱的海外廠商
也想用 " 搜打撤 " 占領市場
如果只是國内廠商猛猛發力,似乎還不足以體現這條賽道的火爆程度,但是當海外廠商也一股腦入局時,我們才會更清晰地意識到,這條賽道内匯聚的能量遠遠超乎了我們的想象。
今年 4 月,收購了 Bungie 後的索尼終于收獲了成果。他們為其新產品《失落星船:馬拉松》開展了一次聲勢浩大的全球玩家直面會。
無論是從屢次預告進行神秘兮兮的預熱也好,還是在官網藏解密引發外網主播集體挖掘信息也好,包括這場面向全球直播的發布會,都能夠看出索尼在提出發展服務型遊戲戰略後對這款新作的重視。
目前來看,《失落星船:馬拉松》還處在 a 測階段,預計今年 9 月份會全球上線。在美術層面上,這款產品的确在一眾 " 搜打撤 " 產品裡顯得十分突出。
《失落星船:馬拉松》用了大量鮮豔明亮的色塊,再輔以賽博風格的設計,帶來了極強的視覺衝擊力。Bungie 的美術團隊也曾提到,他們有參考《愛,死亡和機器人》的風格。
值得一提的是,在 4 月份他們發布的 CG 預告片也正是由《愛當機》的導演 Alberto Mielgo 親自操刀。由于美術概念表現突出,玩家對這一產品展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盡管美術表現出眾,但依然有玩家表示不太樂觀。或許是因為去年《星鳴特工》的暴死,讓這個產品也蒙上了一層陰影。
在玩法部分《失落星船:馬拉松》則談不上有太多的新意,但沒有保險箱的規則的确是讓遊戲體驗更刺激了一些。但總體上來說,目前來看除了視覺表現,在玩法上它确實帶來不了太多的新鮮感,因此也有不少玩家不看好這款產品成為下一個爆款。
對于索尼和 Bungie 來說,進軍 " 搜打撤 " 無疑是涉足了一個新領網域,從宣發上能夠看出他們想要在這個市場上分一杯羹的願景,至少目前還在 a 測階段,暴露出的問題仍有調整空間,調整得當,未來它也有機會成為 " 搜打撤 " 的大戶。
除了索尼之外,一家老牌公司也眼饞 " 搜打撤 " 這一賽道。作為曾經做出過《PUBG》的公司,藍洞自然不會錯過這股潮流。據悉,他們旗下的 " 搜打撤 " 產品将會是《PUBG》的 IP 續作,名為《PUBG:Black Budget》。
但目前這款產品的信息實在是不多,目前只有對遊戲内容的少部分描述,比如其遊戲背景是近未來,同時也保留了大逃殺的 " 縮圈 " 機制。該產品在今年 3 月份時進行過保密測試,何時會正式曝光目前不得而知。
說到海外廠商,和騰訊有關的兩家海外廠商也有推出 " 搜打撤 " 產品的動作。其中一家是 Supercell,他們在二月份時對外公開了一款 " 海戰搜打撤 " 產品《Boat Game》。
另一家則是 Nexon,他們旗下曾打造出《The Finals》的團隊 Embark 推出了他們的 " 搜打撤 " 新品《ARC Raiders》,這款產品于近期開展了二測,并且早在去年 8 月份時,就宣布其國服版本将由騰訊代理發行。
目前網上已經有相當多測試實機,和大多數 " 搜打撤 " 都采用的 FPS 模式不同,《ARC Raiders》采用的是 TPS 的模式,在這一部分做出的差異化也許能夠為其打開在市場上創造出空間。
" 搜打撤 " 的魅力為啥就這麼大?
僅僅是本文所提及的案例當中,就有着超過 10 款 " 搜打撤 " 產品要在這條賽道中競逐,這個多年前源于《逃離塔科夫》的模式到底為啥這麼吸引廠商一批一批地投入進去呢?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摸金對玩家的吸引力相當大了。以筆者自己為例子,我還記得在《三角洲行動》剛上線時,我最初的目标只是奔着大戰場去的。
對于摸金我更多的還是不理解," 這個玩法有這麼好玩嗎?虧了不就難受了。" 這就是我當時内心的想法,直到我第開始嘗試之後,在搜物資時摸出了香槟,摸出了懷表,這種開盲盒的體驗意外地相當上頭。後來又通過擊敗比自己更強的對手,收下對面的裝備和物資時,這種爽感更強了。
這種基于資源博弈,以及類似開随機盲盒獲取資源的核心玩法的确就是 " 搜打撤 " 的最大優勢所在。即使玩家可能在一次撤離當中丢掉了自己的物資感覺虧了,下一把又可以用 " 跑刀 " 這種以小博大的玩法給賺回來。在一次次循環當中促使着玩家前赴後繼,最終看着自己的倉庫被慢慢填滿而充滿成就感。
而在有了這一層對玩家充滿着持久吸引力的前提之後,則引出了關于 " 搜打撤 " 遊戲的第二個關鍵詞——大 DAU。
前文當中,我們也提及了騰訊旗下 " 搜打撤 " 產品的玩家數據,同 MMO 等品類一樣,如今 " 搜打撤 " 已經可以稱得上是大 DAU 品類當中的一員了。因為這套核心玩法模式的存在,就注定需要玩家持續投入持續耕耘,才能夠讓自己的遊戲内資產達到一個可觀的狀态。
而穩定的日活、穩定增長的玩家基數對于一款在線產品而言則相當重要。我想這也就是為什麼索尼在提出要打造服務型遊戲的目标後會收購 Bungie,并支持他們推出一款 " 搜打撤 " 的理由。能夠達成這一目标的直接通路,只能是嘗試去做大 DAU 遊戲。
大 DAU 意味着穩定,對于旗下產品類型單一,或者手頭已有產品較老的廠商來說,選擇去做 " 搜打撤 " 哪怕是要冒着競争激烈的風險,在現在看來也是值得一試的選擇。尤其是對于索尼來說,近些年單機產品開發成本不斷走高,開發周期拉長,投身服務型遊戲才有可能為其持續創造收入。
(去年 Bungie 就有過多次大裁員)
只不過目前看來,這條賽道基本上是被國内廠商給包圓了,頗有一種國内廠商在 " 搜打撤 " 賽道内圍剿海外廠商的态勢,國内的廠商我想自是不必擔心,憑借着龐大的本土用戶基數,打出差異化的產品總是能夠找到生存的空間,甚至還能夠輸出到海外在海外市場啃下一塊肉。
但面對當今遊戲市場的水深火熱,海外的 " 搜打撤 " 項目可能就要緊張起來了,如果沒能打出特色,從賽道當中突圍,可能道路的盡頭就會是大裁員。
—— 點擊下方公眾号名片,即刻關注我們 ——
——————— Ps ———————
手遊那點事近期為遊戲圈同行們開啟了【新交流群】。新群專門用以日常交流、最新消息交換、圈内八卦、幹貨分享、和遊戲唠嗑等。有興趣一起聊聊行業的朋友可以加微信 328624956 或 cxx2744,添加時請備注公司和職位。
——————— End ———————
行業交流 / 行業爆料 / 合作溝通 / 加交流群:
請加微信 cxx2744 或 3286249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