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重慶發布“渝車出海”計劃:到2027年整車年出口量占全國比重将達10%,歡迎閱讀。
經濟觀察網訊 據重慶市人民政府網站消息,12 月 5 日,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重慶市 " 渝車出海 " 行動計劃》,提出,到 2027 年,全市整車年出口量占全國整車年出口量的比重達 10%;打造 1 — 2 家國内領先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出口企業和品牌,企業海外工廠布局不斷完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形成較強的國際輻射能力,年出口金額超過 1200 億元。
重慶市 " 渝車出海 " 行動計劃
為推動重慶市汽車企業進一步搶抓汽車出口發展機遇,深度融入全球汽車產業鏈和價值鏈體系,助推國内國際 " 雙循環 ",加快建設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特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發展目标
加快建設全國領先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出口基地,實現由產品出口向品牌及技術輸出等價值鏈高端環節躍升。到 2027 年,全市整車年出口量占全國整車年出口量的比重達 10%;打造 1 — 2 家國内領先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出口企業和品牌,企業海外工廠布局不斷完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形成較強的國際輻射能力,年出口金額超過 1200 億元。
二、重點任務
(一)持續提升企業出口能力。
1.支持整車企業全面深化海外戰略,将拓展國際市場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持續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支持整車企業加大各類适銷產品的研發推廣力度,進一步優化產品和品牌結構,面向亞洲、非洲、拉美等發展中地區,重點出口傳統燃油乘用車、載貨車及專用車產品;面向歐美和大洋洲等發達地區,重點出口高端智能網聯新能源乘用車產品以及新能源商用車產品。支持整車企業持續鞏固傳統燃油車市場,根據海外市場需求不斷提升傳統燃油車的生產工藝、技術水平等,推動產品更新換代。同時,積極搶占智能網聯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商用車等新興市場,擴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整車出口規模。(責任部門:市經濟信息委、市商務委)
2.支持整車企業積極布局海外市場,通過設立分支機構、組建本地化運營團隊等,完善海外銷售渠道。鼓勵整車企業加強與國外銷售公司合作,通過海外并購、合資合作等方式,共建海外市場營銷渠道。鼓勵整車企業在出口目的地建立完善的汽車維護保養服務體系,為用戶提供全方位、全鏈條的售後服務,持續提升消費者用車體驗。鼓勵整車企業加強協同合作,共享海外營銷、服務渠道,實現 " 單渠道、多功能 " 聯動發展,拓展市場覆蓋面,提升重慶生產的汽車在國際市場的抗風險能力。支持整車企業在海外建立數據儲存服務平台,支撐智能網聯整車產品出口。(責任部門:市商務委)
3.推動汽車出口從單一的整車出口貿易模式向 " 整車 + 零件組裝 + 本地化運營 " 等多種模式轉變,推動產業鏈上下遊實現全面出口。鼓勵整車企業在海外有步驟地建立整車生產基地和零件組裝工廠,減少物流運輸成本,提升產品在目标市場的競争力。(責任部門:市經濟信息委、市商務委)
4.建立重慶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出口聯盟,整合現有資源,引導整車企業提高與核心供應商在產品、技術、資金、物流等多領網域的要素協同能力,建立優勢互補、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利益共同體。支持零部件企業跟随整車企業抱團 " 出海 ",積極争取進入國際整車企業配套采購體系,全面拓展整車配套、售後服務、特色改裝等國際市場。(責任部門:市商務委、市經濟信息委)
(二)積極完善出口通道。
5.積極協調央企、沿海港口企業,幫助我市整車企業争取海運滾裝船艙位,引導整車企業結合產品運輸需求,與海運滾裝船運營企業籤訂 " 量價運力捆綁協定 ",支持我市物流平台企業與海運企業合作打造海運滾裝船。協調國鐵集團增加重慶至俄羅斯、中亞地區的中歐班列計劃,保障我市整車出口需求。(責任部門:市政府口岸物流辦)
6.完善果園港出口汽車物流通關服務體系,支持企業自主選擇通關模式,提升我市汽車出口通關效率,依托長江黃金水道、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等通道出口汽車。針對整車龍頭企業,不斷優化汽車出口綜合物流解決方案,降低物流成本。(責任部門:市政府口岸物流辦、重慶海關)
7.持續培育汽車物流龍頭企業,加快引導汽車運輸采取公轉鐵、公轉水等多式聯運模式,大力引導汽車物流企業智能化轉型,持續降低物流成本。推動提升海外物流 " 最後一公裡 " 服務能力,鼓勵汽車物流龍頭企業沿出境出海大通道 " 走出去 ",在沿線布局海外倉,不斷提升海外物流運輸能力。(責任部門:市政府口岸物流辦)
(三)提升海外市場政策法規應對能力。
8.積極研究海外市場政策法規。組建法規專家團,搭建共享服務平台,深入研究歐标、美标等全球主流汽車法規的共性及差異化要求,以及碳足迹、關稅、投資、本地化等政策。引導企業認真研究出口目的地國家及地區的汽車市場準入條件、技術法規、标準和合格評定程式等,并在平台實現共享,為汽車企業實現快速、高質量出海提供政策指引。引導企業積極關注主要出口目的地國家及地區的《世界貿易組織貿易技術壁壘協定》(WTO/TBT)通報,支持企業加強技術性貿易措施前瞻性研究,引導企業規避國際風險。(責任部門:市經濟信息委、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委)
9.積極參與海外市場政策法規制定(修訂)。引導龍頭企業更好地運用《區網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中國—東盟自貿協定等關稅減讓及原產地規則,積極參與國際标準制定(修訂)。鼓勵企業參與東盟、南美地區相關标準的制定(修訂),實現產品、品牌、規則的同步輸出。支持企業、行業協會等加強與國際產業組織、标準組織的聯系與合作,積極參與其組織的例行對話或國際性會議,加快推動區網域間產業準入與标準互認。(責任部門:市經濟信息委、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委、重慶海關)
10.完善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能力。加強認證結果和檢驗檢測結果的國際互認,減少重復性認證和檢驗檢測。鼓勵檢驗檢測機構成為國際認證機構指定實驗室,招引國外權威汽車認證機構在渝設立分支機構或辦事處,加強工廠檢查合作。提升動力電池、汽車電子、汽車軟體以及數據安全、碳足迹等汽車相關合規性認證和檢驗檢測能力。(責任部門:市市場監管局)
(四)大力提升品牌影響力。
11.全面推行國際質量體系認證,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和工具,提高企業質量保證能力。開展對标行動,鼓勵企業對标國内外知名企業,提升質量技術水平。引導企業建設質量動态評價系統,持續提升產品品質和服務能力。(責任部門:市經濟信息委、市市場監管局)
12.積極支持整車及零部件企業加強與專業服務機構合作,圍繞出口新車型上市、關鍵核心技術發布、質量管控水平提升等主題,在海外舉辦專項活動,不斷提升企業影響力,賦能企業國際化布局。(責任部門:市商務委)
13.充分發揮我市經貿機構作用,争取境外知名展會優質資源,積極組織整車企業參加各類國際高端展會,拓展采供對接渠道,穩訂單、促交易、拓市場,樹立重慶汽車品牌的良好形象。(責任部門:市商務委)
(五)不斷強化金融支持。
14.充分發揮陸海新通道金融服務聯合體作用,推動境内外金融機構合作破解跨境貿易本币結算、跨境供應鏈融資以及境外產業融資、汽車消費金融產品供給等金融服務中的痛點堵點問題。推動金融機構針對重慶汽車出口,提升跨境貿易結收匯便捷化水平,拓寬汽車出口跨境結收匯渠道,并開展匯率風險管理服務專項行動,降低匯率風險。推動跨境融資業務模式及路徑創新,鼓勵境内外金融機構合作為汽車企業積極開展 " 外保内貸 "" 多式聯運 " 提單融資、離岸人民币國際信用證等國際貿易金融業務,以及推動融資租賃公司開展存貨融資租賃服務。推動金融機構提升重慶汽車 " 走出去 " 跨境貿易投資對接服務水平,跨境精準尋求有效交易合作方。(責任部門:市金融監管局)
15.進一步完善政銀保企風險共擔機制,用好出口信用保險保單融資增信機制和保障功能,優化出口退稅政策,給予出口企業更多優惠支持。加大出口信用保險對外貿訂單的支持保障力度,鼓勵中國信保重慶分公司在海外市場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配合銀行金融產品,加大汽車出口授信力度,對汽車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提供風險保障。(責任部門:市金融監管局)
(六)持續推進人才供給。
16.加強產教融合,鼓勵高校與汽車企業合作,針對汽車出口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建立汽車出口企業人才培養機制,探索開展聯合式、定向式、訂單式培養,着力培養一批熟練運用外語、熟悉國際經貿業務和法律知識的專業型、復合型人才。(責任部門:市教委、市經濟信息委)
17.用好人才引進政策,為出口企業提供人才支撐。支持汽車出口企業人才申報新重慶引才計劃等引才政策,對符合條件的高層次人才,從人才獎勵、生活補助和住房保障等方面給予激勵支持。持續開展汽車出口企業緊缺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鼓勵相關部門通過市場化方式引進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責任部門:市人力社保局、市經濟信息委)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統籌指導。
依托重慶市制造強市建設領導小組,強化市推動汽車產業轉型發展工作專班統籌作用,協調解決汽車出口中的困難和問題。市級有關部門要加大指導服務力度,強化部門協同,把推動汽車出口列入本部門重要工作日程。(責任部門:市推動汽車產業轉型發展工作專班)
(二)加大政策支持。
在果園港對出口汽車實行快速通關,提高通關效率。協調中歐班列等國際鐵路班列優先保障出口汽車艙位,并給予汽車出口企業協定價支持;開行 " 滬渝直達快線 " 汽車滾裝班輪,幫助汽車出口企業提前預定海外滾裝船艙位,降低出口汽車物流成本。對汽車出口企業在新產品開發、銷售體系建設、質量體系認證、境外參展參會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支持汽車消費金融公司 " 走出去 " 設立分子公司,為出口汽車在海外銷售提供終端消費信貸服務。(責任部門:市商務委、市經濟信息委、市金融監管局、市政府口岸物流辦、重慶海關)
(三)注重宣傳引導。
持續辦好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重慶國際汽車展覽會等品牌活動,策劃舉辦全球性的整車及零部件產業會議。支持有關部門和企業面向海外開展研究成果、技術方案、新產品、新專利等發布活動,幫助我市汽車出口企業加強境外品牌宣傳。(責任部門:市經濟信息委、市商務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