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繼MetaERP後另一重要軟體根技術!華為GaussDB分布式數據庫產品發布在即,受益上市公司梳理,歡迎閱讀。
财聯社 6 月 6 日訊(編輯 若宇)繼 MetaERP 之後,華為将于 6 月 7 日推出全新 GaussDB 數據庫產品,該產品支持分布式事務,同城跨 AZ 部署,數據 0 丢失,支持 1000+ 節點的擴展能力,PB 級海量存儲。
此次更新後的 GaussDB 數據庫,是主要面向大企業的國内首個軟硬協同、全棧自主的金融級分布式關系型數據庫,也是華為 MetaERP 在整體業務體系完成了全面替換後,即将推出另一項重要的軟體根技術。
數據庫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上下遊生态夥伴的支持,華為雲 GaussDB 已和 100+ 夥伴的產品形成聯合解決方案。對于雲數據庫未來發展方向,華為雲數據庫業務負責人蘇光牛判斷,雲數據庫将向着雲原生、分布式、多模、智能化等方向發展。
相比以 Oracle 為代表的傳統集中式數據庫,目前華為雲、阿裡雲、騰訊雲等大廠均在分布式數據庫開展布局。今年 5 月,浙江首例國產分布式數據庫落地湖州銀行新核心系統,包含新核心、櫃面、客戶信息、統一支付、中間業務、信貸、理财、人力資源、SWIFT 等 120 個應用系統。該系統基于騰訊雲數據庫 TDSQL 建設。
華泰證券指出,分布式數據庫可有效解決現有互聯網環境下海量數據、高并發計算的數據需求,成為國產數據庫廠商的產品發展共識。
雲計算場景推動分布式數據庫發展。招商證券認為,分布式數據庫通過資源池化管理實現物理或邏輯層的相互隔離與資源的自由伸縮,具備彈性擴張、HTAP 事務能力、多租戶管理能力、高可用性,與雲計算場景需求相匹配。
華泰證券表示,分布式數據庫技術路線選擇上,主流方案包括三類:1)分庫分表 + 中間件;2)共享存儲架構;3)去中心化架構。
根據艾瑞咨詢數據,我國數據庫市場将于 2025 年達 509 億元,同比增速約 14%。
而從數量上看,分布式數據庫在我國市場占據半壁江山。根據墨天輪 22 年 9 月數據,我國分布式、集中式數據庫數量分别為 117、116 個。分布式中不乏 TiDB、GaussDB 等優秀的國產開源數據庫。根據墨天輪 2022 年 12 月數據庫排名,分布式中,OceanBase(螞蟻)、TiDB(PingCap)、GaussDB(華為)、PolarDB(阿裡雲)依次為頭部廠商。
競争格局方面,國信證券馬成龍等人 3 月 10 日研報指出,根據沙利文聯合頭豹研究院發布的《2021 年中國金融級分布式數據庫市場報告》,中興通訊旗下金篆信科 GoldenDB 以總分 28.15 的優異成績位居中國金融級分布式數據庫第一位置,這是 GoldenDB 繼獲得 2020 年中國金融級分布式數據庫第一之後再獲殊榮,蟬聯國產分布式數據庫金融行業第一位置。
據财聯社不完全統計,涉及分布式數據庫的 A 股上市公司包括中興通訊、海量數據、科藍軟體、東方國信、長亮科技、星環科技、新聯電子、中亦科技和思特奇等,具體如下: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有數據庫業内人士分析,傳統的集中式數據庫依然在穩定性、安全性等方面有優勢,在金融等領網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指出,傳統集中式數據庫的模式、使用習慣已經被教育了幾十年。而分布式數據庫的優勢在于平行擴展,其性能測試能達到很好的标準。所以,劍是一把好劍,但能不能用好也是一門學問。這是分布式數據庫線下交付和投產過程中最大的挑戰,仍需要較長時間的市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