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不懂人性的這一點,你肯定做不好管理,歡迎閱讀。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YouCore Author YouCore 王世民
作者:王世民 深圳爾雅總裁 YouCore 創始人
來源:YouCore(ID:YouCore)
1
上周,我的一位朋友情緒激動地跟我傾訴了一段自己的遭遇,我聽了後很有感觸,特别想跟你分享下。
這段經歷起源于三年前。
那時他剛升任部門經理,有了更大的決策權後,因為覺得之前的領導在維護他這個下屬的利益上都不太上心,他決定要走 " 護犢子 " 的領導風格,要讓手下覺得沒跟錯他。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嘛 ",他跟我說道。
你别說,他在 " 護犢子 " 這點上确實執行得非常好。
為手下的人争取各種利益,下屬跟其它部門的人發生矛盾時,他一定是二話不說先給他們撐腰,哪怕其實是自己的手下責任更大些。
在 30 多個下屬裡面,他又對其中一位小夥子特别偏愛,因為這個小夥子經常對他表示各種崇拜,而且又敢擔當,他布置的任務從來都是毫無二話、堅決執行。
因此,他給這位小夥子争取了很多 " 特例 ",不僅每年的加薪超過了公司規定的最高幅度,而且打破公司晉升規定,每年都給這個小夥子破格提拔:從一線員工到項目主管,再從項目主管到區網域經理。
今年他自己從部門經理提升為事業部副總後,他又力排眾議,壓住很多資歷更深的候選人,提拔這位小夥子接任了部門經理。
短短兩年半,這位小夥子就從一線基層員工晉升為了管理 40 多人的部門經理,也創造了公司成立 10 多年來的最快晉升記錄,比我朋友自己 8 年多的晉升速度更是快了近 4 倍。
因為在小夥子身上付出了很多,在他心裡,已經将這個小夥子當成了最值得信任的人。
但自從這個小夥子上任部門經理後,我的這位朋友接連碰到了好幾件怪事。
首先是大老板找他談話,說收到了好幾份舉報信,舉報他在工作中的種種問題,問他這些問題是否屬實。
當他還在琢磨這到底是誰投訴的時候,部門的一些老人陸陸續續來找他傾訴了,說這位小夥子讓他們去找老板反饋他以前擔任部門經理時的問題,他們不答應,然後就被從業務崗調成了打雜的支持崗。
這時,他才知道是他一手栽培的小夥子在背後搞鬼。
搞鬼的原因,我的這位朋友後來也弄清楚了,原來是這位小夥子覺得我朋友擔任事業部副總後,沒有徹底放手部門管理的事,因此這個小夥要将我朋友的人都換成聽自己話的人,自己能完全說了算。如果再能借這個機會将我朋友從公司擠兌走的話,那他還能更快升副總。
" 這不是典型的「白眼狼」嘛!",我這位朋友最後憤憤地說道。
因為他當時氣憤難平,我沒好火上澆油,只能順着他的情緒安慰了他幾句。
其實,這位小夥子之所以恩将仇報成為 " 白眼狼 ",固然有他自身的品性因素,但更多的原因還是出在我朋友身上。
作為一名管理者,如果不能認清人性,把握好施恩的度,那麼遭到各種背叛,遇到各式各樣的 " 白眼狼 " 是必然的。
2
" 白眼狼 " 成因一:過度溺愛
我在研究不同家庭撫養小孩子的方式時,有一個有趣的發現:
在父母或長輩百依百順的環境中長大的小孩,不僅對父母很少會孝順,而且對所有人的感恩心都很弱;但在父母嚴加管教的環境中長大的小孩,不僅不會怨恨父母的嚴厲,反而更容易對父母和其他人懷有感恩之心。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反差呢?
因為在百依百順環境中長大的小孩,容易形成兩個錯誤的心理習慣。
▼ 1、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習慣
百依百順環境中的小孩,因為從來沒被要求過走出自己的舒适區以适應他人,逐漸就會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習慣。
對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來說,滿足他的需要是理所應當的,任何一點兒不能滿足他需要的人和事都是不能接受的,而且往往會遭到他的報復。
但滿足一個人的需要談何容易。
你哪怕再拼盡全力,再小心翼翼,也不可能完全滿足一個人的需要,因為人的欲望是無窮的,而你的能力是有限的。
這就是我那位朋友傾心栽培的小夥子不但不感恩,反而會背後中傷他的根本原因,因為他無限高地拉高了這位小夥子的欲望,一旦他不能滿足其任何一個欲望時,就反而會受到報復。
▼ 2、對他人幫助無感的心理習慣
百依百順環境中的小孩,一開始得到所需的東西時,也是會有感激之情的。
但随着自己要什麼就有什麼的次數越來越多,這種感激之情就會逐漸淡化,直至最後退化到對他人幫助無感的程度。
對這種人來說,你哪怕犧牲再多去幫助他,他也是無感的,因為他已經對來自他人的幫助脫敏了,就像一條生活在水裡的魚兒一樣,壓根意識不到水的存在。
我那位朋友傾心栽培的小夥子,其實對我朋友的幫助就已經脫敏了,因為得到的幫助太多了,多得他已經不以為意了,他能感受到的只剩下你還有什麼沒有滿足他。
俗語說的 " 升米養恩人,鬥米養仇人 " 就是這個意思。
心理學對此也有深刻的解釋:
"
" 人類出于生存本能,對偶發性事件更加敏感,對持續發生的、不變的事件不太敏感。如果你的持續付出讓對方習以為常,你一旦減少或停止幫助,反倒會引發對方的警惕和不滿。"
"
所以,作為一名管理者,千萬不能認為只要自己一味對下屬好,千方百計地為下屬争取利益,下屬就會感激自己,對自己忠誠。
很多時候,你的這種做法培養的不是感恩的下屬,而是跟我朋友栽培的那位小夥子一樣的 " 白眼狼 "。
3
" 白眼狼 " 成因二:不平等施恩
百度問答上有一個提問 " 有一個恩将仇報的朋友是什麼感覺?"
有一位叫做 " 小皓粉絲團 89f12c" 的網友分享說:
我自己原來認為關系還不錯的朋友兼合作夥伴,一個 40 多歲的離異女人。
我曾經在她開口需要幫助時,立即無條件的幫她找人,親自開車帶她跑,幫她個人節約了 15 萬,人情費都是我處理的。
就在前幾天,因為心理不平衡的嫉妒,親手摧毀了我二十萬的收入。而她自己卻什麼也沒多得到,只是為了心理上的平衡。
為什麼這位網友的朋友會有這麼扭曲的恩将仇報的行為產生呢?
原因在于這位網友的施恩行為給對方造成了心理生存威脅。
人的生存除了肉體上要活下去之外,更重要的是心理上也要能活下去。
比如,為什麼我們總要找到不如自己的人?
目的就是尋找「比下有餘」的心理優越感,避免總是「比上不足」帶來的心理生存威脅。
舉個例子來進一步說明。
假設兩個人是朋友,其中一個人是有點地位的中產階層,另一個人是社會底層。
假設中產階層的這個人,經常對社會底層的這個朋友給予幫助,比如今天救濟他 1000 元,明天送他一個自己家換新後淘汰的舊冰箱。
你覺得社會底層的這位朋友會對中產階層的這個人感恩戴德嗎?
很大概率不會。
因為中產階層的這個人,給他社會底層的這位朋友在心理生存上帶來了威脅:由于雙方階層的差距,他已經給對方形成了壓迫性的心理優勢,而他每一次 " 幫助 " 就又一次地加劇了對方對這種不平等關系的感知。
對方為了解除心理生存的威脅,就會采用 " 恩将仇報 " 的方式啟動心理的自我防御機制。
這位叫 " 小皓粉絲團 89f12c" 的網友就是假設案例中的中產階層,而她的 40 多歲離異的朋友就是案例中的社會底層。
這種因不平等狀态下的施恩,導致恩将仇報的情況其實是很普遍的社會現象,像經濟條件相對寬裕的家庭在幫助一些經濟條件相對困難的窮親戚後,最後收獲的往往不是更深的親情,而是反目成仇。
所以,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在給團隊成員提供幫助時,一定要營造出平等的氛圍,而不能是居高臨下的不平等關系。
比如,有的領導喜歡表現出自己很有身份地位或有錢,有的領導幫下屬指導完某個工作後總要秀下自己的資歷優勢。
這些做法其實都會在下屬心目中營造出不平等關系 。
一旦不平等關系形成,你對下屬的施恩就不是在積累信任,而是在加劇下屬的心理生存危機。
一旦你出點什麼事,不但得不到任何同情,你的下屬可能還會以報復式的心理生存快感看你的熱鬧。
4
" 白眼狼 " 成因三:個體高自尊
百家号有一篇 " 木杉 Grace" 寫的文章,她分享了一個自己初中時的故事。
我的跑跳能力比較差,上初二時,女生體育必考項 800 米長跑是我最害怕的項目。考前惶惶不可終日。
我的一個同班同學…她認真地對我說,我考 800 米的時候,她可以帶着我跑一段…
考試中,我跑到最後一圈時,眼前發黑,耳中作響,喉頭腥甜,腿一軟一軟,幾乎跑不動了。真是難受啊。我的同學一下子從跑道邊衝過來了,用胳膊挽着我,猛拖着我跑了半圈。
…那次 800 米考,老師可能沒有看見我讓人拖着跑,也可能對我網開一面,我不僅及格了,好像成績還不錯…
過後,我不記得有沒有去謝謝她。但清楚記得,我的心裡,并不感謝她。
我的邏輯是:
1、她是個熱心腸,這是她的性格,她幫我,是她自願的,我接受就好了。
2、我學習好,又是班幹部,人緣也不錯,所以她才願意幫我。
——故事引自百度百家号
在得到他人幫助或施恩時,到底是會 " 知恩圖報 " 還是會 " 知恩不報 ",除了跟施恩者的行為有關外,還跟受恩者自身的自尊程度有關。
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會極力維持自己的自尊。
當自尊受到威脅時,我們往往會啟動相應的補償反應,如貶低對方、否定對方的幫助或激勵自己下次更努力。
這種維持自尊的補償反應,相較于陌生人,在朋友、同事、同學之間更容易發生,因為朋友、同事和同學的幫助和成功,對自己會更有威脅性。
我們會潛意識地否定或忽視朋友、同事或同學給予我們幫助的價值,把獲得的幫助歸于自己,認為是自己掙來的或是自己配得的,從而提升我們自己解決問題的自我效能感,滿足我們自尊的需要。
自尊越高的人,越容易做出這種 " 忘恩負義 " 的行為。
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你要大致清楚團隊中不同成員的自尊水平,并采取不同的對策。
比如,對于自尊程度很高的下屬,不用經常在嘴上說自己給他提供了哪些幫助,因為他肯定不會感恩的,你啰嗦多了反而會成仇,你要做的是多贊揚他的能力,激勵他下次更努力。
5
小結
三國時,吳國有個叫趙姬的女人,閨女出嫁前,她說:" 到了婆家,你可千萬不要瞎做好事喲。"
閨女不解,問母親:" 您不讓我做好事,那我可以做壞事嗎?" 母親立刻正色道:" 好事都不能做,更何況是壞事!"
這位叫趙姬的女人就深谙人性,知道施恩的度,知道人性自尊的動機。
忘恩負義、恩将仇報,有對方品性性格的原因,但其實更多是由我們自己的無知造成的。
如果能做到不溺愛、掌握好施恩的方式和程度、知人善用,那麼你遇到 " 白眼狼 " 的概率就會大大降低,你也會帶出一個知恩圖報、眾人齊心的優秀團隊。(本文完)
不是你的團隊不行,是你的管理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