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大尺度,影視行業的硬通貨?,歡迎閱讀。
最慘淡暑期檔結束了。之前任誰也想不到,《異形 · 奪命艦》能拿下暑期檔的季軍,票房預測殺到 8 個億。
這多少有點反直覺:一來好萊塢大片在内地電影市場祛魅已久,二來異形系列在大陸培養的粉絲群體數量有限;三來今年暑期檔好萊塢那些橫掃全球票房的大制作都卡在 4 億檔位。
除了本身質量的合格,《異形 · 奪命艦》的勝利,更像是 R 級無删減(基本無删減、疑似無删減)在内地的勝利,是尺度的勝利。
而這種勝利,早就在近幾年的無數項目上驗證過了。
1
電影市場
《異形 · 奪命艦》預測的票房,從 2 億 + 到 3 億 +4 億 + 再到 7 億 8 億 +,可見早期數據和業内判斷都沒能預測到這一場大賣。
出圈是從何時開始的呢?大概是從家長投訴影院吓哭孩子要求下架這個新聞開始的。
這張疑似來自某院線的聊天記錄截圖,迅速被各影迷群轉發擴散,也被不少媒體跟進報道,迅速在大眾心中植入了 " 異形=吓人 " 的認知,完成了初步的有效破圈傳播。
而《異形 · 奪命艦》的大陸公映版内容也确實能支撐這樣的認知,不同于 2017 年上映的《異形 · 契約》正片幾乎被删掉了所有異形的正面畫幅,《奪命艦》裡異形畫面量大且足,還有大量雖低級但有效的跳吓(jump scare),恐怖尺度本就不低。而從大陸超過北美成為本片最大票倉的事實來看,這一套對從來沒有在大銀幕上看過足本 R 級恐怖片的大陸觀眾來說,有效程度翻倍。
截至 8 月 31 日
尺度的勝利在今年不是孤例。台灣電影《周處除三害》以一場男主角在邪教聚會的爆頭大屠殺戲光速出圈,從開始的口口相傳到難以阻止的片段擴散,這一段内地電影市場鮮少見到的血腥、暴力、冷血,迅速引發了大量觀眾的好奇。
而真正走進電影院觀看的觀眾,也會覺得這段既鋪墊合理,更給足了情緒宣洩,大尺度情節疊加 " 爽 " 的口碑傳播,讓電影在3 月初的冷檔裡賣出了 6 億 + 票房。若你覺得這是因為電影本身品質好,那看看它在台灣地區票房,幾乎只是大陸票房的 1/65。即使有所删減,大陸觀眾對于大尺度大屠殺情節的飢渴得到了滿足,才是它票房爆發的關鍵。
再往前推兩年,2022 年 3 月,電影《回廊亭》以中小成本片意外收獲不少票房,其中一個大尺度驚吓鏡頭在全平台收獲熱搜,是整部電影最出圈的有效話題點。
而去年暑期檔的爆火,更是某種程度上由尺度撐起。暑期檔冠軍《孤注一擲》,一步聚焦于電詐犯罪產業鏈的電影,在具體内容裡奉送了不少大尺度情節,甚至被個别批評者稱為為 " 打着反詐的幌子拍三級片 "。
等《孤注一擲》上流媒體,有心人可以去算算全片張藝興的角色被暴打過多少次,而金晨角色在劇情各種明示暗示裡又到底受到了怎樣的蹂躏。
這一套顯然是有效的,電影大賣到近 40 億的水平,可以拎出來說的理由當然很多,反詐題材恰逢其時是大賣的底子,但短視頻傳播的種種大尺度信号,當然也是拉觀眾進影院的強動力。
這樣說起來,去年暑期檔的亞軍《消失的她》難道不也是尺度勝利的力證?
殺妻自帶暴力犯罪尺度,度假醒來身邊躺着自稱妻子的陌生美女,這本身也自帶香豔感,更别提陳思誠還讓文詠珊極盡風騷之能事(純描述不帶貶義不針對演員),從造型到表演都拼命迎合吃這套的觀眾。
這些還嫌不夠,陳思誠還要在過程中插入對故事毫無推動作用的東南亞都市傳說:夫妻旅遊,妻子在試衣間神秘消失,幾年後丈夫在東南亞畸形秀裡看到已被砍掉四肢做成花瓶女的妻子。
低俗嗎?無聊嗎?有點。但在電影裡成功吓到了觀眾,更迎合了部分觀眾的尺度需求,助力票房節節攀升。
學陳思誠學到精髓的柯汶利,在《默殺》裡也給出了很多大尺度畫面呈現。無論校園霸凌部分——徐嬌被霸凌者戴荊棘花環血流滿面、王聖迪被綁縛在牆上用膠水塗滿全身等,還是屠殺部分——荒野廢棄别墅裡的集體殺戮、廢棄公交車上斧頭砍殺等,尺度顯然都不小,而恰是這些片段在早期形成了有效的短視頻傳播,助力電影拿下今年暑期檔票亞。
當然,今年暑期檔也不乏影版《異人之下》這樣因尺度倒扣分的反例。這大抵是在告誡創作者,大尺度不是萬能的,且千萬不要滑向肉眼可見的低俗。
2
劇集市場
在尺度硬通貨這件事上,劇集市場顯然不會讓電影市場獨美。
剛剛收官、熱度一路走高的《邊水往事》,在劇播初期也吃到了尺度的紅利。
第一集一個 " 高利貸追債用菠蘿塞口 " 的片段,劇集構建的那個禮崩樂壞的法度無存的各路人馬血腥厮殺的 " 三邊坡世界 " 就露出了峥嵘。
郭麒麟飾演的 " 誤入者 " 沈星被人利用卷入一場兇殺,此後被苦主報復,幾分鍾内被尖刀刺入腹部,被打包扔入河中險些喪命,第一集這些大尺度情節,與高效率叙事共同形成鉤子,引人入場,引入追下去。
而在劇集中段,很多大尺度情節其實是通過連遮帶藏的鏡頭、快速切走的剪輯來暗示。比如沈星發現了賭場對于欠債者的刑房,也即所謂的 " 催單房 ",鏡頭閃過一個吊在梁上奄奄一息的人,各種刑具鏡頭略過,而餘下的,觀眾就只能靠沈星等角色的反應來腦補了。
再比如小郭的黑化過程,從衛生間隔間,到 KTV 包房,再到小郭被其他賭客推倒後的 PTSD,和在酒店房間最後的大爆發,劇集沒有給出過一個正面鏡頭去呈現小郭的具體遭遇,而是用沈星、岩白眉等人的震驚和 KTV 女郎的落荒而逃,去暗示發生在小郭身上的事情。尺度并沒有大在畫面上,但觀眾自行補充信息自行猜測得出推論後,也大多會感慨一句 " 敢拍 "。
無獨有偶的還有同屬白夜劇場的《新生》,作為申奧自《孤注一擲》後又一部與 " 騙 " 相關的作品,《新生》描繪了一個無所不能的騙子費可在真實與虛假間遊走的故事。
在王硯輝飾演的礦主陳樹發所講述的第一個費可行騙的故事裡,費可冒充了國土資源部副部長的兒子,令急切想與主管部門搭上關系的陳樹發深信不疑,還逼迫女兒嫁給了他。劇集在對費可的騙術描繪上帶出了不少錢權交易 " 不便細說 " 的細節與暗示,構成另一種意義上的大尺度。
而更明顯的,當然是黃覺飾演的金融老炮程浩所講述的費可行騙過程。在這個故事裡,費可能輕松行騙成功,除了利用人性貪欲這個行騙永恒的内核外,關鍵還在于他與程浩這段關系的建立。觀眾想做同校師兄弟惺惺相惜前輩提攜後輩的友情向解讀,并無不可,甚至可以作為單純度測試,但更多的人很容易就能識别出二者表象之下的那層關系,以此為前提去審視劇中台詞與互動,尺度放在前幾年那幾部耽改劇裡衡量也不遑多讓,堪稱原耽照進現實。
但巧妙之處與《邊水往事》類似,要靠觀眾自己去做信息補全。
内娛劇場的開創者,愛奇藝的【迷霧劇場】,其實也是靠大尺度徹底站住了腳。
一句 " 張東升帶你去爬山 ",直接讓《隐秘的角落》破圈大爆,笑眯眯的張東升毫無征兆地一把将嶽父嶽母掀下山的片段,在無數平台上病毒般迅速傳播擴散,迷霧劇場自此一戰成名,成為愛奇藝的金字招牌。可誰還記得它當年推出的第一部劇其實是《十日遊戲》呢?
同為迷霧劇場的《沉默的真相》,也同樣來自紫金陳的作品改編,劇集開篇就是地鐵行李藏屍,而真正讓整個劇集熱起來的,更是對男主利用自制機關自殺全過程的細致刻畫。
在扎實的懸疑劇情基礎上,這些新鮮的突破預期的高傳播屬性的大尺度情節,是迷霧劇場迅速破圈迅速在劇集閱聽人心中建立鮮明認知的關鍵。甚至可以說,在近年接連撲街前,是【迷霧 ≈ 大尺度】這一認知,幫助迷霧劇場構建了基數可觀的穩固基本盤。
還有兩類不常被探讨但絕對靠大尺度致勝的影視劇:網絡大電影與微短劇。
這兩類靠觀眾充真金白銀支撐的影視項目,最直觀展現了廣大人民群眾對尺度的需求與熱愛。網大不必多說,每年的分賬榜幾乎就是暴力、驚悚、怪力亂神民俗元素的排列組合。而微短劇的蓬勃發展期,也恰是吃到了監管尚未覆蓋到時的題材尺度紅利。
縱觀影視史,大尺度其實一直被視為票房收視法寶,這從來不是新鮮事。
但在觀眾娛樂方式越來越多元、各平台對尺度的把控越來越嚴格、監管也越來越收緊的内娛當下,大尺度三個字的吸引力,恐怕已呈幾何級數倍增。堵得越厲害,飢渴度越高,一旦尋找到縫隙,剛需的爆發效果也就驚人。
大尺度三個字裡,最值得思忖的不是 " 大 ",而是 " 尺度 " 二字。
在男女不能肢體接觸的環境裡,牽手就是大尺度;在床戲見怪不怪的年代,三點全露或小眾性癖才算大尺度。
所以對這個問題的探讨,無論是學術定義、民間臧否還是政策監管,前提都是先劃出具體的尺度規範來。不分級管理,不明确 " 禁止與許可 " 的邊界,要麼全社會為未成年稚童讓路,要麼就是與尺度相關的新聞與争論不斷引發種種對立與割裂。
而之于業内,大家就只能在自行揣測的尺度裡小心翼翼規避,而後再去比拼諸多場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