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胖東來「向上」、盒馬「向下」,在硬扛山姆的道路上分道揚镳,歡迎閱讀。
文 | 電商戰争,作者 |然白
「胖東來」走出三線許昌并借助胖改進入到一線城市中;而盒馬再也無心與山姆的戀戰,專心要在「百強縣」裡做一家零售之王。
「胖東來為什麼不開一些店到别的城市呢?」,這是于東來在其 2024 年 3 月出版的随筆《走在信仰的路上》中提出的一個問題。
「胖東來追求的是希望更多的企業可以優秀,這樣社會才能更健康、更幸福地發展」,于東來随後的回答打起了太極拳。這可以理解為,胖東來仍不想走向全國去與其他線上商超搶生意,只想安靜地做一個「布道者」。
但很快,于東來就做出了一個「違背祖宗」的決定。胖東來在 2025 年開年,正式決定進入鄭州。在借助這一輪轟轟烈烈的「胖改」永輝、物美超市,這一次,胖東來正在逐漸走出「許昌」這一精神故鄉,開始「向上」進入全國。
而在另一端,曾經打出「移山價」在北上廣深與山姆硬剛的盒馬,自 2024 年開始便開啟了瘋狂的「下沉」之路,不僅将店面開到了三四線城市,也開往了諸多縣城之中。
在山姆會員店成為中國線下零售的最佳答案之下,胖東來和盒馬無疑是接近山姆的「村裡最後的倆大學生」。一個佐證案例是,在「山姆分姆」長滿全國縣城的當下,這些代購店們還會兼着做另外兩個商超的貨,它們分别是胖東來和盒馬。
胖東來與盒馬,這兩家中國最頂流的線下零售商超,都在這兩年迎來了深刻的變化:「胖東來」走出三線許昌并借助胖改進入到一線城市中,且将山姆明确列為對标對象;而盒馬再也無心與山姆的戀戰,專心要在「百強縣」裡做一家零售之王。
01 瘋狂下沉的盒馬迎來「瑞幸」時刻
「你也知道有盒馬保潔,此前還在 APP 上賣過手機,内部還有賣服裝的想法,弄得亂七八糟的感覺都快稱美團了」,如何評價盒馬過去幾年的變化,盒馬鮮生西安店的一名員工張偉這樣吐槽到,在他看來,最大的變化就是方向變來變去。
當然,在媒體的叙述版本裡,愛折騰的盒馬,在七八年間嘗試了十多種經營業态,原 CEO 侯毅更是将每一種業态視為重要發展戰略。
一個企業的性格往往和其創始人深深融合在了一起,這在盒馬的發展歷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2024 年 3 月 18 日,阿裡 CEO 吳泳銘以一封内部信,宣告現任盒馬 CFO 的嚴筱磊(花名:百何)将兼任 CEO。自此,這也就成為了盒馬在當下階段最重要的一條故事線了。
和愛折騰的侯毅相比,新任 CEO 百何簡直低調得可怕。直到現在,這位繼任者還未曾在公眾場合露面過。與上一版本,不停折騰的侯毅和盒馬相對比,新版本的盒馬就如同内斂低調的百盒一樣。
百何上任伊始,就展開了與前任不一樣的治軍之路:其一,終止折扣化改革,以此緩和與供應商之間緊張的關系;其二,重新開啟會員制,重新框定自己的核心目标閱聽人群體。
不折騰的盒馬很快就出了成績。2024 年的最後一天,百何發内部信宣告過去 9 個月實現了連續盈利,且未來将聚焦在盒馬鮮生和盒馬 NB 店面上。她也為盒馬許下了一個願望:站上千億規模的台階,成為中國零售第一品牌。
在中國的商業史上,前後兩任 CEO 與瑞幸咖啡的故事可以排在其中,并單開一頁。
陸正耀治下,瑞幸咖啡完成了從 0 到 1 的故事,但在 2020 年爆出了驚天的财務造假事件。随後郭謹一接任董事長兼 CEO,兩年多時間過去之後,瑞幸咖啡在 2023 年完成了總淨收入為 249.03 億元人民币,在銷售規模上超過了星巴克中國。這則故事可以被稱之為「郭謹一的瑞幸時刻」。
一定程度上,百何治理下的盒馬,相對應地也迎來了屬于自己的「瑞幸時刻」。
在年底的那封内部信中,百何将連續 9 個月的盈利歸結為,「回歸用戶價值」「聚焦方向發展」「推進組織建設」帶來的成功。這屬于公關宣傳措辭,在《電商戰争》看來,新盒馬「成功」的最大一條是:抛開在北上廣深與山姆激戰的念想,專心去往「百強縣」中找生意。
|《電商戰争》攝:盒馬北京九龍山店
一個官方數據是,盒馬在 2024 年開出了 72 家新店,其中三分之一位于二三線城市及縣城。
新開的店面以富饒的江浙滬居多,在《電商戰争》關于盒馬加速開店的筆記中,很多用戶留言反饋稱「人流量爆滿,6 點 -8 點都是烏泱泱的人」。今年 1 月初,盒馬在吳江盛澤鎮開出了首家鎮級門店,而最新的一個消息是,盒馬即将入駐四川遂寧市,這個即使 DeepSeek 一下,也不會有太多新鮮印象的一座普通城市。
「盒馬的盈利點都在縣級市,百強縣」,一位業内人士對《電商戰争》總結稱。
這個結論并不難以理解,在北上廣深盒馬需要跟其他的一眾精品超市、山姆等競争,也要同美團小象超市、叮咚買菜等線上超市角逐配送速度。但在廣袤的縣城中,這些競争對手全沒了,且盒馬近十年沉澱下來的品牌力、垂直供應鏈之下的產品優勢,在下沉市場是一個無敵般的存在。
「義烏盒馬救活了盒馬」,以至于上述人士這樣感慨稱。
9 個月連續盈利的盒馬并不是沒有代價的。事實上,就在百合以 CFO 升為 CEO 不久後,盒馬就被爆出有門店一線員工被要求轉為外包員工,與第三方籤訂勞務合同,并取消五險一金。
很顯然,這是屬于盒馬的降本增效。
張偉對這一調整印象深刻,「2018 年,我剛來的時候一個店 180 個人,工資多活還少,現在我們店 87 人,活還比較多,再加上現在新人主要就是外包不說别的,光是人員這一項就比 2018 年省了很多錢」。
張偉進一步舉例稱,「像我們店海鮮島的廚師,原來是三個人,現在是一個人,而且要必須在規定的時間把菜做出來,那沒辦法為了搶時間,做出來的品質肯定沒以前那麼好了」。
02 「另類」的胖東來不是一個标準答案
一線員工的減少在影響盒馬的服務品質,但對于新任管理層而言這又是一個必選題。
于是,這就有了一個鮮明的對比,就在盒馬一線員工在社交媒體吐槽待遇之時,另外一個生長于三線城市的胖東來,因為善待自家員工而開始走紅于網絡,成為了那個超市之上的「超市」。
" 把一半的利潤分給員工 ",這或許是許東來留給市場印象最深的一句話。
2025 年春節之前,《電商戰争》曾去過許昌胖東來的天使城店,除了親身體驗現場的人潮洶湧之外,也确實見證了善待員工之于大眾的魅力,在結賬時就能聽見前面顧客在交流稱,「聽說胖東來對員工非常好」。
所以在這一輪轟轟烈烈的「胖改運動」中,一眾商超學習胖東來大概有三個層面。
以 3 月 21 日物美北京學清路店的整改通知來看,其就分三個步驟,一商品方面,保留一線品牌,引進胖東來優質商品;二是動線的整改,或者說店内設計層面;三是提高員工薪資,讓員工輕松快樂、全心全意真誠地服務好每一位顧客。
一定程度上,這三個層面單拎任何一個層面都是容易模仿和學習的,甚至在某些領網域,胖東來也一定不是最強的。
遠川研究所這樣總結胖東來的選品,「豐富而不泛濫」,并舉例稱以可樂而言胖東來貨架上就擺有十多種可樂。胖東來的選品和組貨邏輯介于兩者之間,「既能在滿足日常剛需的基礎上豐富選擇,又不因過分龐雜的數量而降低匹配效率」。
可以說,以上選品邏輯是一個可以被復制的結果。但如果從自營商品的建設來看,胖東來跟盒馬仍有着較大的差距。
一位在河北某縣城的山姆代購對《電商戰争》講到,他們家胖東來和盒馬的產品基本上平分秋色,「胖東來的果汁、啤酒,盒馬的甜品、瑞士卷,基本上是這兩大類賣得好」。但也有其他代購提出,「胖東來的產品運過來之後,我再加點價,這邊的人還是覺得價格太高了」。
|《電商戰争》攝:胖東來許昌天使城店
事實上,胖東來發展自營產品也就近兩三年的事情,網紅產品實際上兩只手數得過來。但盒馬自誕生之始,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建設垂直供應鏈,在江浙滬廣泛布局有工廠以及盒馬村遍布全國。
一個更鮮活的案例對比是。胖東來整齊排列的魚在社交媒體上走紅,這被解釋為,這些魚在售賣前都先餓一段時間,既保證魚兒肚腸幹淨的同時,又使得水質潔淨無異味。
而盒馬的一個解法是,與廣東肇慶的養魚廠合作,這些魚并非生活在池塘裡,而是活在一排排貨櫃中,可以更好地控制魚兒體内的微生物等指标。盒馬再将這些魚運往 2000 公裡之外的北京、天津等地,而這家用貨櫃養魚的基地部分标準超過歐盟。
一個被反復描述而視為供應鏈典範的是,盒馬親自下場投資烘焙品牌「糖盒工廠」,這是盒馬垂直供應鏈建設的極致表現。
具體表現是,這家位于江蘇昆山的工廠,不僅可以實現自動化的生產,也實現了在能耗量更低的夜間生產,據了解,盒馬位于江蘇昆山糖盒工廠從生產到江浙滬地區配送,最短只需要一天時間。而處處節省下來的成本即轉化為了這些烘焙商品的市場競争力。
早在 2022 年,盒馬的自營產品比重就達到了 35%。論垂直供應鏈建設之下的自營商品,胖東來不是盒馬的對手,但一個有趣的問題是,為什麼最後是胖東來成為了「超市之上的超市」?
這個答案可以是,胖東來從來就不是一個标準答案,它是一個逆商業潮流的存在。僅僅從自營產品角度而言,胖東來的确不是做得最好的,但是從「自營品牌商品」+「員工魔鬼服務」塑造的整體產品穩定度而言,胖東來又是最好的。
簡而言之,即消費者有可能在盒馬踩坑,但大概率不會在胖東來體驗到非常糟糕的消費體驗,如果有,這大概率就是另一次上熱搜的機會,以及會倒逼胖東來的又一次革新。
03 胖東來與盒馬,奔赴兩個截然不同的戰場
為什麼是胖東來?除去被讨論的獨一無二的服務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掙錢」硬指标作為基底,也即所謂的 "(胖東來)13 家店的單店盈利能力已經超過業界所有的商超上市公司,淨利潤碾軋了不少頭部同 行 "。
此前,在于東來的一則抖音賬号中,其稱 2024 年胖東來集團整體銷售近 170 億,利潤 8 億多(這裡需要指出的是,胖東來除了超市還有電器、醫藥、電影等業态)。
橫向對比一下永輝超市與盒馬,就能知道,胖東來的單店營收能力确實遙遙領先。盒馬 2024 财年為 590 億擁有超 300+ 門店;由于永輝超市還未發 2024 年财報,其 2023 年的數據為營收 786 億,門店數則為 950 家;官網信息顯示,物美集團在全國擁有超過 1800 家業态門店,年銷售規模超 1000 億元。
所以一個不對稱式的數據統計如下(時間周期和數據并不嚴謹),胖東來、盒馬、永輝超市以及物美,單個門店的年營收分别為 13.07 億、1.96 億、0.82 億和 0.55 億。
開最少的店,但單店營收秒殺所有同行,就是這一輪胖東來改造永輝、物美的最大底氣。
3 月 21 日,物美位于北京學清路店的首個「胖改」超市開始營業,據物美方面發布的戰報表示,當日開業截止晚上 6 點這家「胖物美」的銷售額就突破了 100 萬元。
如果從開業的人流量表現來看,胖東來的确擁有了「點石成金」的能力,盡管排隊的護欄已經不用了,但這裡依然人潮湧動。《電商戰争》第二周的一個中午前去時,明顯地發現「胖東來自營品牌專區」和「烘焙、熟食區網域」人流量居多,其他則可叫做普通區網域的人流量則較少。
這裡還有其他一組數據。永輝超市石景山喜隆多胖改店,營業首日銷售總額達到 170 萬元,是調改前日均銷售的 6 倍;深圳卓悅匯店日均消費客流約為調改前 4.2 倍,日均銷售額約為調改前 8 倍;全國首家調改門店鄭州信萬廣場店營業首日客流翻 5.3 倍,日均銷售額翻 13.9 倍。
當然,也有數據指向這些店面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人流量和數據都有一定程度的回落。例如,永輝第二家調改店成都錦江文華廣場店,在 2 個月之後人潮就歸于平靜。
胖改店的人潮與銷售數據回落是一定的。但這也代表着,沒有秘密的胖東來,也是最不好學的胖東來。
僅僅以北京學清路店這家「胖物美」來看,社交媒體上對其的吐槽,例如看到店員無所事事、發現有爛掉的生鮮物品,或者觀察到用購物車裝運垃圾,這些吐槽的對比對象均是胖東來。
于是一個有趣的現象會是,對這些胖改店服務的不滿或者吐槽,反而會加深消費者對胖東來本尊的認可。
這場「胖改大運動」還沒有結束。近期物美方面即表示,将以學清路「胖物美」為模板,在 2025 年内完成全國超過 30 家重點門店的調改更新。3 月 13 日,永輝超市發布 2025 年全國第二批調改門店名單,共 24 家門店,屆時永輝超市學習胖東來自主調改門店将達到 83 家。
對于永輝、物美們而言,學習胖東來将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成敗也未可知。但可以明确地說,胖東來從來都是一個赢家,以這些門店胖東來進入到了全國市場,胖東來品牌也擁有了更豐富、穩定的銷售渠道,可以想見的是 2025 年胖東來的業績仍會實現大漲。
從許昌這個三線小城,沉澱二十多年間之後,胖東來開始走進了全國市場,也借助胖改進入到了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并活成了一個現代商業傳奇。
而相比較來看,那個曾經在北上廣深與山姆會員店鏖戰的盒馬,則走入了另外一個道路,下沉到「百強縣」之中想要做一家零售之王。與此同時也将會同其友商小象超市、京東七鮮等展開激戰,随着前置倉模式的重新燃起,這三家之間的炮火聲已經越來越近。
鬥轉星移,世事變遷,路徑發展截然不同的兩家公司胖東來和盒馬,它們的發展故事仍然在轟轟烈烈的推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