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醫療劇這麼熱,敢不敢帶上中醫?,歡迎閱讀。
當下大家的身心現狀,基本可以概括為三個字:" 脆脆鲨 " — — " 脆,但殺不死 "。打工人誰不是上班累成狗,下班葛優癱,無力精致養生,啤酒泡枸杞已是最大努力。
好在現代人病雖多,招兒更多。減肥可以看吃播,犯懶可以 " 賽博養生 "。看着螢幕裡的人泡腳、艾灸、喝養生茶,就覺得自己的身體也健康多了。
奈何市面上真正的中醫劇少得可憐,中醫綜藝節目則以中老年為主要閱聽人。而最近一檔年輕化的中醫綜藝《國醫少年志》,讓人看到了 " 賽博養生 " 的希望之光。
這檔節目,太貼近當下年輕人的生活狀态了。王勉、徐璐、夏之光這些嘉賓都像是觀眾的 " 病替 "。
節目中的老中醫也很接地氣,第一步不是号脈,而是檢查外賣訂單。奶茶、麻辣燙、炸雞,看得老中醫眉頭緊鎖,螢幕前的觀眾想必也是心虛十級。
但你以為老中醫只會教你 " 早睡早起多運動,多吃蔬菜少吃肉 ",一轉頭專家已經帶着大家在山間吃上鴛鴦鍋了。
外賣麻辣燙不能吃,不代表火鍋不行。原來麻辣火鍋配上太子參、麥芽、白山楂、山藥、陳皮,就能變成養胃清補健康鍋,這誘惑太大了。
吃完火鍋,國醫大師帶着大家去聽琴,介紹五音療愈。
節目組顯然知道這屆年輕人沒耐心去聽《高山流水》《莊周夢蝶》,于是介紹了平替代餐——你的傑倫。
肝氣郁結可以聽角音的《稻香》;脾胃不和可以聽宮音的《東風破》。有什麼比吃着火鍋、唱着歌就把生養了更快樂的呢?
然後,你還可以跟着節目檢查一下自己的身體,比如做出下圖手勢。
如果無名指可以分開,恭喜你骨格清奇;如果不行,則很可能是中焦不通,說明你經常熬夜、胡吃海塞。
是不是還挺沉浸上頭的?
一檔綜藝都能把中醫玩兒出花來,就更讓人不解,為何這麼寶藏的中醫題材,在劇集市場裡就是火不起來呢?
給中醫劇 " 号号脈 "
談到近幾年的中醫劇,還能讓人有些印象的,要數趙露思、吳剛主演的《後浪》。
這部劇在疫情期間克服了重重困難,完成制作。播出時,網上對中醫的讨論度明顯提升,但也有觀眾認為劇集沒有掌握好戲劇性和專業性之間的平衡。
去年,TVB 還有《你好,我的大夫》,講述一群醫院裡的年輕中醫醫師治病救人的故事。一直擅長行業劇的 TVB,算是交了及格的答卷,豆瓣有 7.0,口碑也算不錯。
但在港劇青黃不接的式微環境下,這部劇也沒什麼太大水花。
微短劇更是嗅覺靈敏,趁着中老年微短劇的風潮,麥芽推出了中醫微短劇《國醫仁心》,講述醫院被排擠的老中醫大夫轉身逆襲的故事。
雖然還是被欺壓者逆襲的爽劇套路,但能關注到中醫題材,也算是微短劇中的一股清流。
雖然也難免被吐槽專業瑕疵,但國產醫療劇近年來保持着穩定的產量。光是去年,就有《問心》《非凡醫者》《白色城堡》等七八部醫療劇播出。
在我印象裡,中醫劇的代表作還要追溯到 2003 年李保田主演的《神醫喜來樂》。
二十年彈指一揮間,中醫劇仿佛再也沒留下過什麼痕迹。
其實中醫劇一直在,只是存在感不強罷了。
究其原因,很大程度是因為中醫題材的特殊性,容易滑向兩個極端。
要麼過于嚴肅正經,像沒有糖衣的苦藥丸,難以下咽;要麼過于荒誕不經,壓根就是糖豆,毫無營養。
" 苦藥丸 " 系的作品品質不錯,但市場反響不佳。
比如 2019 年有毛衛寧執導,高滿堂編劇,陳寶國、馮遠征主演的民國中醫劇《老中醫》;還有 2009 年由吳子牛執導,趙文瑄、徐帆主演的《大國醫》。
這兩部劇都根正苗紅,一水的黃金班底、老戲骨,正劇氣息十足,但嚴肅有餘,容易形成年齡壁壘。
電影方面,像以國醫大師為原型的高分電影《精誠大醫》和抗戰中醫題材的《正骨》這樣的作品,也都透着一種 " 正襟危坐 " 的嚴肅之感。
" 糖豆系 " 則是古裝劇居多,比如劉詩詩、霍建華主演的《女醫明妃傳》,香港 TVB 的《本草藥王》,以及 2022 年播出,講述張仲景生平故事的《醫聖》。
這類劇集在劇情上各有所長,但基本都是以中醫人物為噱頭,講的主要是偏于宮廷權謀的故事。
相比之下,擺明搞笑的中醫題材喜劇,反而清晰脫俗些,比如陳赫、王傳君、姜妍主演的《醫館笑傳》,以及 2022 年賈冰、劉桦主演的《醫是醫,二是二》。
最近的中醫元素類劇集,開始往偶像劇的方向發展了。
比如去年拍攝,由李宏毅、蘇曉彤主演,講述痴迷醫術的少年符生與夥伴們之間故事的懸疑古偶《天書黎明》;
以及今年三月開機,由張凌赫、徐若晗主演,講述中醫何蘇葉與重度失眠女患者之間愛情故事的偶像劇《愛你》。
如果認真開辟中醫劇的新道路,這屆 " 脆皮 " 觀眾想必會買單。只是高深又晦澀的中醫劇,怎麼能做得既有營養又下飯,方法很重要。
藥方一:形式上不拘一格
中醫劇要想 " 良藥可口 ",不如在保證專業性的同時,适當年輕化、增強娛樂屬性。
與其去偶像劇裡當配菜,不如考慮走少年熱血路線。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日漫有《棋魂》《中華小當家》,這些本來都是我國的文化瑰寶,我們當然也可以有如少年熱血漫一樣的中醫 " 冒險 "。
在這一點上,《國醫少年志》雖是綜藝,卻是個很好的範例。像節目中那樣男女搭配,走地圖、拜山門的闖關式中醫 RPG,做成劇也會有看點。
比如節目中呈現的進山采藥,捉癞蛤蟆取蟾酥,采摘仙俠劇裡的 " 彼岸花 " 做成藥材,挑戰二指禅和内家功夫等中醫修煉,别有一番類似修仙打怪的樂趣。
或者,也可以走高精尖路線,以新奇視角打開帶有獵奇性的中醫大門。
這個方向可以參考紀錄片,在中醫這種專業性題材上,紀錄片是先行者。
比如被稱為 " 中藥版舌尖上的中國 " 的《本草中國》;以大自然為主體,展現中醫滋補養生哲學的《萬物滋養》;以及故事性較強,講述采藥人經歷的《秘境神草》。
同時,也可以在形式上玩兒起來。像早年間的《皇朝太醫》就已經玩起了人格分裂的梗。羅海瓊飾演的女大夫擁有靈樞、素問兩種人格,這一設定還順手普及了《黃帝内經》。
中醫劇本就可以很多元。畢竟優質中醫劇可能寥寥無幾,但江湖從來不缺有名的大夫。
《七夜雪》裡的薛紫夜、《長相思》裡的小夭、《唐朝詭事錄》裡的費雞師,甚至《甄嬛傳》裡的溫太醫。只不過中醫大夫向來只是點綴,不夠硬核。
只要能讓内核硬起來,外面的糖衣怎麼好吃怎麼來。武俠、仙俠、宮鬥、懸疑都無不可,不妨 " 借殼重生 ",改良中醫劇或許更易消化。
藥方二:專業上拒絕硬傷
形式上怎麼花哨都沒問題,但中醫題材劇的專業知識必須過硬。
看劇養生這麼寓教于樂的方式,之所以無人問津,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劇集的嚴謹性普遍不高,導致 " 賽博養生 " 風險太大。
比如《女醫明妃傳》中譚允賢用鳥糞救人的橋段,戲劇性是夠強,但醫理上就支撐性不足了。
《本草綱目》中确實有記載雞屎中的白色部分可以入藥,名為雞矢白," 下氣,通利大小便,治心腹鼓脹,消症瘕。"
雞矢白主要是治腹脹的藥,用于急救救命還是過于追求戲劇效果,反而會讓人覺得中醫過于神叨,甚至近于巫蠱。
就像《後浪》中的 " 老瓦片加童子尿 " 治癱瘓的偏方,因為沒有合理解釋,只會讓人一臉黑人問号。
其實,與其 " 裝神弄鬼 ",不如把 " 基礎課 " 講扎實,畢竟觀眾也不真指着追劇看病,在看劇的同時能學點有用的養生知識就夠了。
【文 / 雲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