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2023市場寒冬依舊 智能手機行業還能怎麼卷?,歡迎閱讀。
【手機中國】北京時間 5 月 5 日,世衛組織宣布:新冠不再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過去三年裡令全球市場人心惶惶的新冠疫情正式告一段落。在 2023 年剛剛過去的前幾個月裡,消費市場反饋非常積極,尤其是以淄博為首所帶動的旅遊市場,基本已經回到了 2019 年的水平,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不再有所顧慮。
看似火爆的旅遊市場很多人把它看做是壓抑了三年的需求的集中釋放,但并非所有市場都能恢復的如此之快。對于智能手機市場來說,經過了三年 " 捶打 ",已經變得遍體鱗傷,銷量一降再降,即使到了 2023 年,這一現象也未能立刻扭轉,曾經我們預見的谷底并未出現。在市場分析機構 Counterpoint 的全球智能手機市場 2023 年第一季度的表現報告中,市場大盤依舊在下行,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 14% 和環比下降 7% 至 2.802 億部。另據 Canalys 數據顯示,2023 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下降 13%,跌至 2.70 億部。
根據 Counterpoint 數據顯示,在第一季度三星出貨同比下降 19%,蘋果同比下降 2%,小米同比下降 22%,OPPO 同比下降 10%,vivo 同比下降 18%,就連 others 都下降了 16%,綜合下降了 14%。出貨下降營收自然也會受到影響,但是對三星蘋果卻影響不大,一方面是由于三星 S23 系列使得三星平均售價增至 340 美元,而蘋果則是因為最低的同比降幅。在大盤下滑的背景下,三星和蘋果的強勢表現讓他們占據了全球智能手機運營利潤的 96%,其他廠商只能去分一小杯殘羹冷炙。
智能手機市場的 " 跌跌不休 " 很難不讓人多想,手機行業還能怎麼卷才能恢復到以前的水平。畢竟過去三年裡,廠商們都在不遺餘力的卷着,但是卷的結果并不盡如人意,不斷縮減的出貨和份額進一步倒逼着廠商去思考如何讓卷更卷,如何在卷中找到一線生機。從報告不難看出,衝擊高端是一個有效的方法,一定程度上可以規避風險,但是過程是極其漫長和痛苦的,尤其是在面對三星和蘋果這樣的巨頭時,國產廠商的衝高之路并不順利。
手機行業還能怎麼卷,才能夠拼殺出一條出路,或許廠商們已經出發、在做了,但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必是一條艱難求索之路。
卷形态,讓折疊屏從小眾走向大眾
站在功能機向智能機轉變的十字路口,可能誰都沒有想過未來會出來折疊屏手機,但随着技術的不斷演進,折疊屏确實成為了可能性,并且正在從小眾走向大眾,一部折疊屏,兩種生活方式,這是廠商想給消費者講的故事,也正是折疊屏產品的優勢所在。
在這方面,近些年來國產廠商确實做的不錯,華為四年七代從 Mate X 一直更新到現在的 Mate X3,產品覆蓋了内折、外折、縱折形态,而且随着技術的積累,解決了折疊屏輕薄可靠等諸多行業難題,讓折疊屏成為了更易用的主力機。而且,随着華為從去年開始的產品更新節奏逐步回歸正常,消費者對于華為折疊屏的預期進一步提升。
另外,OPPO 在折疊屏領網域的發力也受到了市場的高度認可,全新的 Find N2、Find N2 Flip 已經成為了 OPPO 折疊屏的一張名片,同時也拉動了 OPPO 手機的銷量。前段時間,市場分析機構 Canalys 公布了一季度的數據,2023 年第一季度中國大陸智能手機市場出貨同比下滑 11%,出貨量降低至 6760 萬台,這是自 2013 年以來最低的第一季度。諸多廠商中,蘋果憑借 iPhone 14 系列熱度延續,以 20% 市場占有率位居 2023 年第一季度中國大陸市場榜首,出貨 1330 萬部。緊随其後的是 OPPO,以 19% 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二,出貨達 1260 萬部,而其中,折疊屏就有很大的功勞。
OPPO 折疊屏憑借獨有的折疊尺寸、獨有的設計、獨有的功能以及真香的價格等等迅速走紅市場。不得不說,OPPO 對于用戶需求的洞察是非常深刻的,Find N 系列產品讓 OPPO 來了一次折疊屏領網域漂亮的彎道超車。
vivo 在折疊屏上也是苦下功夫,到全新的 vivo X Fold2、vivo X Flip 已經有了深厚的技術積累,不論是硬體配置還是軟體,都可以為消費者提供出色的使用體驗。而且,随着華夏紅配色的推出,vivo 的大折疊也與政商有了更強的關聯,X Flip 則是主打時尚,成為了不少女性用戶的 " 掌上魔盒 "。在做折疊屏上,藍綠廠的審美确實值得借鑑。
榮耀也在獨立伊始便開始在折疊屏上發力,用榮耀 Magic V 和榮耀 Magic Vs 兩款產品在市場上掀起了不小的反響,而今年有望亮相的榮耀 Magic V2,也有望進一步攻克輕薄難題,讓一部到位的戰略持續推進。當然,也有傳言今年榮耀會推出小折疊屏產品,這無疑也會提升榮耀在折疊屏市場的競争力,同時也彌補了小折疊產品的缺失,對于榮耀品牌高端化有着重要作用。
随着國產廠商的入局和折疊屏技術的成熟,市面上折疊屏的價格也開始逐步下探,以前動辄上萬元的價格令人退避三舍,現在幾千元也能買一部不錯的折疊屏體驗。當這樣的小眾產品走向大眾的時候,廠商們的卷也就得到了一個想要的答案。當然,另一個層面是如果廠商的折疊屏做得足夠出色,那麼價格高一些消費者也能接受,這也是打造精品折疊屏產品的必經之路。
卷生态,軟硬協同構築生态壁壘
手機是目前用戶使用頻率和必要性都達到最高的智能移動終端,因此它是目前最好的信息流轉的中間介質,因此手機廠商做生态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而且,生态對于智能手機廠商來說,就好似一道必須要越過的 " 障 " 一樣,越過之後它能讓你乘風破浪,越不過就是難以突破的障。從這個角度來看,蘋果給大家做出了很好地示範,iOS 生态在全球範圍内構築起了蘋果的競争力,龐大的 iOS 體系有着極強的造血能力,當把它與蘋果一流的硬體結合在一起之後,便有了暢銷全球的 iPhone 產品。
這些年來,國產廠商自然也看到了生态的重要性,開始在這方面持續發力。比如華為的 HarmonyOS 就是最佳示範,從基于 Android 的 EMUI 不斷底層式創新,到打造完全自主可控的 HarmonyOS,華為深谙軟體生态的重要性,即使硬體擺脫控制,如果軟體不能獨立的話,那麼命運的咽喉依舊是掌握在别人的手中。在華為 P60 系列搭載的 HarmonyOS 3.1 上,我們能夠感受到它所帶來的流暢、互聯、安全的極致體驗,這也是 HarmonyOS 邁向 4.0 版本的重要一站。
另外一個顯著的轉變就是各家基于 Android 打造的系統正在逐步深挖,試圖打造出差異化的競争力,同時也讓自身對系統擁有更高的可控能力。比如榮耀 MagicUI 到 MagicOS 的轉變,通過 MagicRing 信任環就構建起了一套屬于榮耀自己的互聯能力,能夠将筆記本、平板、手機等設備更好地聯接在一起。這麼做的前提就是自己也要做筆記本、平板、手表這些產品,目前我們也能看到廠商們的一致性,相關產品都在做。當然,設備互聯是一個大方向,不光是榮耀,包括 OPPO、vivo、小米等廠商都在這個方向發力,這就是國產廠商構建自己生态的重要一步。
而且,這個生态不光包含我們常規理解的手機、筆記本、平板、系統這些,同時也包括了非常大宗的 " 車 ",在智能化這個風口,智能汽車是各家都在觊觎的一塊美味。就比華為深度賦能了 AITO 問界汽車,依托于華為在消費者領網域的技術積累,問界的車機可以說是一塊天花板。比如小米親自下場造車,雖然目前還沒有量產,但是在規劃之後就一直在積極推進,明後年應該就會和大家正式見面,它會成為小米生态中的重要一環。還有一個是魅族,魅族 20 系列的回歸,也讓 FlymeAuto 來到了大眾的視野,這既是一次夢幻的跨界,也是一次魅族對打造自有生态的渴望和規劃。
當這些生态逐步壯大之後,你就會發現,你買了一件產品之後可能其他各類產品都需要買這個品牌的了,不光是因為他們有相關產品,更多的是這樣能夠帶來更好地互聯體驗。試問在這個智能化的時代,又有誰不想擁抱高效、便捷呢?如果說筆記本、平板、手機、手表等產品是不同廠商的產品,那麼不同終端之間的藩籬似乎永遠都難以消除,跨端無縫體驗在這種情況下就是一種奢求。
卷硬體,高端市場的舍與得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一款手機各種硬體配置拉滿自然是最好的,但是卻沒有想過拉滿之後會帶來什麼體驗。這就好比英雄聯盟一些打職業的戰隊,明明湊齊了五名最強的選手,但是最終比賽出來的效果确實差強人意。手機廠商在做智能手機的時候,自然也需要考慮這方面,學會舍與得。
就拿目前高端市場大家都在卷的影像來說,追求大底似乎是人人都懂的道理,但是這也考驗着廠商的工業設計能力,最終做出來的產品又厚又重很難有好手感,在市場上雖然辨識度很高,但是消費者體驗卻未必是最好的。所以廠商就一直在盡力地做取舍,平衡硬體配置與輕薄手感,平衡快充與電池容量等等,旗艦機的快充功率未必是最高的,但仍舊難以掩蓋它是一款旗艦的事實。
對于高端市場來說,在硬體趨同的情況下廠商很難拉開差距,真正能夠拉開差距的就是在算法方面的投入。今年大家為什麼狂砸影像,為什麼開始瞄準了暗光長焦這個方向,其實就是希望通過自身的技術來構建起影像壁壘,形成消費者記憶。讓大家在拍攝暗光長焦照片時,能夠第一時間想到哪款手機拍得最好。當然,從消費者層面來說,這個方向确實很讨喜,不論是暗光長焦還是長焦微距都是移動攝影愛好者的心頭好。
在中端市場,今年則有一個非常明顯的趨勢,那就是卷内存,16GB+1TB 的配置賣到 3000 左右,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甚至大多數的電腦都沒有這個内存配置,但是現在我們卻可以買到一部還不錯的產品。一方面是因為内存價格确實降下來了,另一方面是大内存是這個價位段產品用戶的一大剛需,卷内存一定程度上直接解決了用戶的痛點需求,可謂是快準狠,在營銷的時候也更直接。
寫在最後
一如汽車領網域的内卷,智能手機市場在 2023 年依舊是極度内卷的一年,而且手機廠商必須接受哪怕是内卷,份額也不斷下滑的事實,這就是我們正在過的 2023,也是曾經被不少人看好的 2023。對于智能手機廠商來說,内卷是尋求突破的一條出路,内卷背後是釋放出來的積極向上的信号,就好似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廠商必須通過内卷來維持并提升市場份額,讓未來活得更好。當然,這種内卷對于用戶來說肯定是好事,當廠商卷得飛起的時候,用戶可以擁有更多的選擇,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