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寶馬高翔:建議汽車行業下一階段增長側重以市場驅動為主,歡迎閱讀。
" 新質生產力意味着以科技創新為基礎,推動高價值可持續和高質量增長,寶馬的發展戰略和中國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的發展路徑高度契合。" 在 3 月 29 日舉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5)高層論壇上,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翔發表主題演講,分享了寶馬進入中國汽車市場 30 年來對 " 增長、創新、合作 " 的理解與實踐。
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高翔
高翔說到,盡管 2024 年市場狀況復雜多變,但是寶馬集團在全球售出超過 245 萬輛乘用車和超過 21 萬輛摩托車,在中國最大的單一市場向中國客戶交付了約 71.5 萬輛 BMW 和 MINI 汽車,其中超過 10 萬輛是純電汽車。到目前為止,已在中國市場交付累計超過 40 萬輛新能源汽車。
展望未來,寶馬在沈陽的 iFACTORY 數字智慧工廠将于 2026 年開始新世代車型的本地化生產。今年 3 月 14 日第一輛中國制造的新世代測試車已經在沈陽下線,進入全面測試的階段。從現在到 2027 年,寶馬将向市場投放超過 40 款全新或改款寶馬車型,這也清楚地表明了寶馬仍然在增長的道路上行進。
同時,他也介紹到,在新車型上,寶馬提供了帶來全景視覺、覆蓋整個防風玻璃的全角顯示屏,各種顯示與操作采用無縫集成的設計,帶來全新的直觀互動功能;寶馬是第一家在所有動力系統上開發全新數字神經系統的車企,為軟體定義汽車帶來革命性變化;寶馬還是全球第一家獲得德國批準的同時配備 L2 級輔助駕駛和 L3 有條件自動駕駛系統的汽車制造商。
" 寶馬在中國的增長和創新成就與中國合作夥伴的支持和合作是密不可分的。" 高翔舉例說到,寶馬開發的第六代大圓柱電池就是和中國合作夥伴共同研發的典型案例,從研發早期階段到生產,寶馬已經和超過 300 家合作夥伴合作,包括研究機構、大學、初創企業以及寧德時代、億緯锂能等公司,通過 40 多個聯合研究項目,終于研發出安全可靠的新一代電池。此外,近日寶馬先後宣布與華為和阿裡巴巴的合作,與前者的合作是要在中國開發基于鴻蒙作業系統的車載數字生态系統,後者則是借助大語言模型的使用和智能語言互動來開展合作,創造更加智能、更加強大和更具情感互動的出行體驗,這是一種真正的在中國、為中國的解決方案,更好地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
高翔說到,合作激發創新,創新為高質量增長鋪平道路,這對于寶馬和中國同樣适用。為了實現高質量的增長,他提出三個建議:第一是 AI+。用好中國的 " 人工智能 +" 計劃,推動大規模人工智能模型的廣泛應用,從而實現包括出行在内的各個領網域之間更廣泛的產業融合。" 人工智能 +" 的發展應當平衡創新與責任,安全是不折不扣的底線。
第二是國際政策和标準的協調。中國、歐盟、德國在自動駕駛、脫碳和數字化方面有很多共同的領網域,寶馬很高興看到中國繼續在參與國際政策和标準協調進程中發揮積極作用,寶馬也很願意在需要的時候提供任何幫助。
第三是健康增長與技術開放。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高質量發展是汽車產業鏈中赢利和可持續增長最重要的特征。行業引領力的下降,将會惡化市場秩序,過去十年中,中國強有力的政策支策,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快速擴張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随着行業的成熟,寶馬認為下一階段行業增長應側重市場驅動為主,市場驅動環境下消費者偏好、良性競争、技術突破,未來為所有提高效率的出行解決方案提供平等和公平的支持,平衡技術中立和開放的技術路線,包括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車和高效内燃機将确保行業的長期繁榮,并為客戶的選擇權提供最佳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