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被斷言“沒有500億做不好”的機器人賽道,車企競相押注,歡迎閱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鲸新聞 12 月 24 日訊(記者 李卓玲)繼飛行汽車後,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也成為車企布局的熱門賽道。
12 月 23 日下午,廣汽集團宣布,其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即将發布。藍鲸新聞從廣汽方面獲悉,該人形機器人采用了可變輪足移動結構,擁有四輪足、兩輪足兩種模式;在廣汽全固态電池的加持下,該機器人續航将達 6 小時。對于該機器人後續會否賣給個人等更多消息,廣汽方面人士對藍鲸新聞稱,等本月 26 号發布。
廣汽并非首個進軍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的車企。入局更早的特斯拉,預計其人形機器人 Optimus 将于 2025 年開始限量生產,後續将賣給個人。據悉,特斯拉目标年產 10 億台,欲拿下 10% 以上的市場份額。
在特斯拉背後,除了廣汽外,包括小鵬汽車、比亞迪、長安、奇瑞等車企紛紛采取或直接下場、或投資等方式,涉足這一賽道。不過,小鵬汽車董事長、CEO 何小鵬曾斷言 " 沒有 500 億投入做不好 AI 機器人 "。那麼,切入如此燒錢的賽道,車企意欲何為?除了資金外,車企下場造人形機器人還會面臨哪些難點?
跟風特斯拉?
" 目前行業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趨勢,智能汽車‘在路上’被叫智能汽車;‘升上去’就是低空產業、飛行汽車,很多低空產業的核心技術來自汽車智能化;如果把汽車‘立起來’,就是大家讨論的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近日在 " 大軍山 · 智能汽車科技大會 2024" 上指出,汽車智能化的邊界在進一步拓展。
此番言論,一定程度道出了目前汽車制造企業跨界的兩大熱門趨勢:低空經濟和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普遍被業界視為後者的終極形态。
以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為例,今年 11 月以來,車企在這一賽道的布局消息開始密集起來。
11 月 6 日,小鵬汽車發布全新 AI 人形機器人 Iron。該機器人以真人 1:1 的比例打造,身高達到 178 厘米,體重 70 公斤。在身體構造上,它擁有 62 個全身主動自由度和 15 個手部可動自由度。
圖片來源:藍鲸新聞攝
同月 15 日,長安汽車在廣州車展上宣布,将在機器人領網域開展類人機器人、汽車生态機器人等相關產業布局,并将在 2027 年前發布人形機器人產品。
今年 12 月 13 日," 比亞迪招聘 " 官微發布了一則 25 屆具身智能研究團隊專場招聘消息,該招聘面向 2025 屆全球高校碩士、博士畢業生。據悉,比亞迪具身智能研究團隊目前已開發完成工藝機器人、智能協作機器人、智能移動機器人、類人形機器人等產品。
再到此次廣汽宣布其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即将到來。而半個月前,廣汽才首次公開展示其自主研發的第二代具身智能機器人。廣汽彼時稱,在三維立體交通方面,廣汽研究院研發了飛行汽車,地面移動出行廣汽布局了乘用車、商用車等,而最後一公裡的移動出行 + 室内外服務就是通過機器人來實現。
在布局人形機器人賽道上,特斯拉這步棋下得更早一些。據悉,特斯拉人形機器人概念于 2021 年 8 月首次提出,次年 9 月原型機首次亮相。2023 年 3 月,Optimus 首次展示了穩定步态行走與雙手抓取動作;同年 12 月,特斯拉發布 Optimus 2 代,穩定性、靈活度、速度、輕量化等方面均實現提升。截至今年 12 月 10 日,特斯拉更新 Optimus 戶外盲走視頻,復雜環境應用能力增強,未來将配合視覺方案、優化步态。
特斯拉 CEO 馬斯克曾多次強調,特斯拉 Optimus 機器人項目将比其汽車業務和 FSD 更有價值。在其此前規劃裡,将來人形機器人将成為工業主力,數量有望超越人類,預計達到 100 億 -200 億。特斯拉目标年產 10 億台,占據市場 10% 以上份額。其成本控制在 1 萬美元左右,售價預計 2 萬美元,這将為特斯拉帶來 25 億 -30 萬億的市場。
另據光大證券研報指出,作為被馬斯克譽為 " 未來數量超人類總數 " 的人形機器人產業,機構預計至 2050 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達 7 萬億美元。
前景可期但燒錢
在巨大的市場潛力下,資本已提前狂歡。據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GGII)不完全統計,今年 1 月 -10 月,全球人形機器人行業共發生 69 起融資事件,公布的融資事件總金額折合人民币超過 110 億元,融資大部分集中在人形機器人本體領網域,其餘分布在通用具身大模型(即機器人 " 大腦 ")、關節模組、傳感器等領網域。
盡管前景可期,但在業界看來,對于主業為造車的車企而言,涉足這一領網域會面臨多重挑戰,首先就是資金關。
在今年 11 月 6 日的小鵬 AI 科技日上,何小鵬曾指出,做 AI 機器人比 AI 汽車更難,集成度要求更高,沒有 500 億投入做不好 AI 機器人。而此前,行業對于造車的門檻主要說法在 400 億左右。
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對藍鲸新聞表示,人形機器人產業還處于早期發展階段,產業鏈還相對不成熟,在成本高企和還未大規模商業化量產之前,布局這一賽道非常 " 燒錢 "。
在門檻上,張翔分析,企業要有足夠的研發資金,人形機器人涉及眾多零部件,而且很多結構都還處于一個創新階段,背後的成本非常高。其中,在機械設計方面,人形機器人需要模拟人做動作,手關節這塊機械結構特别復雜,設計周期非常長,背後是大量的技術積累和資金投入;再者是人工智能技術,人形機器人需要像人一樣的思考,像人一樣理解語言,然後去做反應、動作,去完成工作,背後同樣意味着高研發投入。
馬斯克今年 11 月曾發帖稱,特斯拉正在改進 Optimus 機器人的設計,以解決生產過程中的關鍵瓶頸問題,"Optimus 已經在工廠裡執行一些任務,其能力範圍正在迅速擴大。目前最困難的部分是改進 Optimus 的設計,使其易于制造,并配備復雜的供應鏈,以便能夠大量生產。"
除了資金、技術、降本難題外,市場競争也在加劇。據悉,目前布局這一賽道的玩家眾多,除了 Figure、Agility、智元、宇樹、樂聚、優必選等為代表的機器人主機廠商外,還有英偉達、谷歌、Open AI 等科技大廠,華為更于今年 11 月宣布與 16 家合作夥伴籤約,推動具身智能應用落地,機器人是具身智能最重要的方向。
" 在過去一段時間,很難評價行業裡的機器人,因為有非常多的公司,有些公司做得非常不錯。給他們的建議就是把技術做好,全面性要好;第二是多融錢,因為以前融的錢太少了,都是按億人民币來算,根本承受不起機器人全局性的研發。可能在單點、雙點研發是足夠的,多點研發是不可承受的。" 何小鵬日前受訪時曾指出,這是一個最後比耐心、比實力、比财力、比運氣,比很多項的綜合的競争,也是一個馬拉松規格的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