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全球南方”跳躍式發展,捕捉63億人的市場機遇,歡迎閱讀。
(圖片由 AI 生成)
近年來," 全球南方 " 一詞出現的頻率與日俱增。
" 全球南方 " 并不是一個單純的地理或經濟概念,國際社會習慣把發達國家稱為 " 北方 ",包括位于歐洲、北美洲和亞洲發達地區的國家,同時也包括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把發展中國家稱為 " 南方 ",包括位于非洲、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區和亞洲發展中國家。
過去二十年," 全球南方 " 經濟體飛速發展,正在深刻改寫世界經濟的版圖。
1980 年," 全球南方 " 國家在全球經濟總量中的占比只有 33%。2010 年,這一比例上升至 45%。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預測,2060 年這一比重會上升至 57%。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加持下," 全球南方 " 國家在全球貿易、國際投資、外匯儲備和金融實力等層面的地位快速提升,成為當之為愧的最快經濟增長體,也與眾多中國出海企業口中的 " 新興市場 " 高度重合
因此在更廣闊的語境裡," 全球南方 " 代表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中東、拉美、東南亞、非洲等熱門的出海目的地均被包含其中,蘊含着中國企業可以尋求增量的廣闊機會。
近年來,中國企業從汽車到服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拓展 " 全球南方 " 市場。2016 年開始,中國上市公司已經連續八年在 " 全球南方 " 國家的銷售額超過發達國家。
例如,電子設備制造商傳音(Transsion)占據了非洲智能手機市場的半壁江山;醫療設備生產商邁瑞(Mindray)成為了拉丁美洲頭部的患者監控系統供應商;中國的電動汽車和風力發電機制造商也在發展中國家迅速擴張。
據《經濟學人》報道,中國企業已瞄準了 " 全球南方 " 市場 50 億消費者的龐大需求。并且正在逐步削弱西方老牌跨國公司的市場統治地位。
中國企業以過去在中國發展的經驗開拓 " 全球南方 " 市場更具優勢。但是,這個國家群體中包含了太多元的價值觀念、文化傳統、發展水平以及多元化利益訴求。
對此,钛媒體出海參考獨家對話了維世執行董事長兼首席投資官、超級橋理事會聯合創始人徐瑩。抓住 " 全球南方 " 的發展機會點,對出海企業來說,要學會傾聽市場需求,調整固有的路徑依賴,從思想和行動上雙管齊下。
跨過物理基建,躍升互聯網時代
用一個詞來形容 " 全球南方 " 市場,那就是 " 復雜 "。
" 全球南方 " 市場有着最明顯的優勢——人口規模所帶來的市場規模空前廣闊。
相較于歐洲、日本、韓國等發達地區人口增長十分緩慢甚至負增長," 全球南方 " 國家不僅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率也十分可觀。
" 全球南方 " 國家人口占全球人口的七成,超過 63 億人。根據 Worldometer 的數據,中國和印度的人口數均約為 14.3 億,曾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分别占世界人口總數的 17.7% 和 17.8%。2023 年非洲的總人口數達 14.6 億,超過中國和印度,成為世界上人口增長最快的地區,年增長率約為 2.4%。
據經合組織預測,到 2050 年印度 GDP 将超過美國,到 2060 年中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的 GDP 總和将達 116.7 萬億美元,占全球 GDP 總量的 49%,是美國經濟體量的三倍。未來十年将屬于 " 全球南方 "。
但其納入的國家數量之多,各個國家和地區環境之復雜,也難一概論之。與在傳統的資本主義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經濟政治體制相對統一的發達國家不同," 全球南方 " 宗教、文化、政治、社會體制更加多元。
比如,在政治體制上,巴西、墨西哥、印尼屬于總統共和制,印度、南非等屬于議會共和制,古巴、越南屬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等。
政治疊加多種因素,不同的國家選擇了不同的發展路徑和側重點。中國和印度等國通過經濟改革,吸引了大量外資,推動了制造業和服務業的發展。部分非洲國家更側重于資源開發,促進經濟發展。
" 在‘全球南方’市場發展的機遇和挑戰皆來自于其復雜而多元的圖景。它更需要适應多層次經濟體和本地化的商業模式。" 維世執行董事長兼首席投資官、超級橋理事會聯合創始人徐瑩對钛媒體出海參考說到。
在徐瑩看來," 全球南方 " 市場的另一個關鍵詞就是 " 跳躍性發展 "。
" 全球南方 " 國家有強烈的工業化訴求,但還沒有進入大規模的工業化階段,仍以第一產業中的種植業、采掘業為主。他們雖然工業化程度較低,卻又通過數字經濟進入了跳躍性的發展階段。
比如,非洲的摩洛哥、尼日利亞、埃及等國家,公路、橋梁、機場等物理基礎設施并不發達,但是在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上面追趕很快。
去過非洲的主要城市之後,颠覆了徐瑩以往對非洲的感知。過去非洲及中東海灣地區經常發生政變、災難飢荒等,但在尼日利亞,埃及、摩洛哥等,徐瑩對于它們的變化和發展潛力感到震驚。
在埃及,徐瑩甚至看到了藥店使用無人機配送。" 中國企業出海對東南亞、南美的關注度很高,但是忽視了非洲擁抱數字化的決心和速度。" 徐瑩表示。
在出海參考發表過的文章《百業待興,打開非洲 14 億人的市場新空間|非洲產業觀察》一文中,曾提到華為正在建設非洲 70% 的 4G 網絡,數字基礎設施支撐非洲的電商和數字娛樂消費正在飛速發展。更詳細的信息就不在此一一復述,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點擊文章鏈接查看。
美國的零售業态沃爾瑪、Costco 是在美國城鄉高速公路大面積通路後發展起來的,最後進入電商時代。中國的電商企業是在大面積建設交通基礎設施的同時,互聯網高速發展的基礎上醞釀的。而非洲得益于數字化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在物理基建還未成熟便直接躍升進入電商時代。
" 這會催生出一系列以數字基礎設施為主的新業态,中國企業因地制宜抓住跳躍式發展中的訴求,提供優質優價的服務和產品,反而能獲得比國内更好的利潤 " 徐瑩說道,但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會有不同的業态躍升,這需要企業家實地考察和關注。
" 全球南方 " 國家在發展中更為強烈的色彩是 " 獨立發展 "。
徐瑩表示," 很現實的情況是," 全球南方 " 國家崛起後對于自我認同和自我發展權的訴求相當強烈。自我主張和自我發展路徑的選擇,甚至在具體的商業活動中合作方的選擇上都會表現出這種特點。這種自我意識反而較為客觀,對中國企業的對抗性較低,給了中國企業發展的契機。"
中美走了產業和資本投資兩條路
" 全球南方 " 已經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據 IMF 預測,南方經濟增速到 2029 年将維持在 4% 左右,約為北方國家的 3 倍。
資本對于商機的嗅覺最為敏銳。
2022 年,發達經濟體 FDI 流入下降近四成,而發展中經濟體吸引 FDI 逆勢上漲,占據全球總流入量的 71.2%;2023 年,在全球 FDI 總額下降 10% 的背景下,發達經濟體流入量下降 15%,而發展中經濟體的 FDI 流入僅下降了 7%。
作為當前 " 全球北方 " 和 " 全球南方 " 國家中的兩大經濟體,中國和美國對于 " 全球南方 " 的投資方式截然不同。
以美國為主的發達經濟體就像過去追逐中國的科技企業一樣,通過一級市場投資 " 全球南方 "。
以非洲為例,各國知名的創投 VC 中都有歐美或者日本 LP 的身影。比如埃及較為活躍的境外 VC,包括在美國、阿聯酋和埃及都有辦公室的 Endure Capital、科威特的 Arzan VC 、阿聯酋的 BECO Capital 、國際孵化器 500 Startups 下的基金 500 Falcons 等。
根據非程創新的調研數據顯示,當前境外創投已投資 37 家埃及初創公司,占其中東北非投資組合的 30%。
徐瑩表示,西方創投資本對拉美、對印度、對非洲的投資能力相當強大。" 他們很早期就投資了這些土地上最有冒險精神的一批年輕人。相對來講,中國一級市場對外投資規模相對較小。中國企業出海更多是實體業務方向。"
經濟系統和產業結構的不同,決定了中國企業出海的模式必然與歐美不同。當前中國企業出海主要以基礎設施建設、科技設備、產品服務能力等產業投資和貿易為主。西方通過金融輸出培育和影響當地企業。
" 但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輸出兩者之間并沒有好壞之分。在印度國家基礎設施投資基金也有中國國家資本的身影,參與早期充電樁、智能停車秒表等新興產業。" 徐瑩強調。
她提到,無論哪種形式的投資,都會與當地產生博弈,不同的經營路徑會有不同的博弈結果,在與歐美資本和 " 全球南方 " 國家的交流中,最重要的是學會傾聽,了解當地的特點、困難和訴求,運用自身的能力提供合适的產品和服務,不管是投資還是實業運營,都有發展機會。
用 " 貼身戰 " 創新本土商業模式
正是基于 " 全球南方 " 國家多元性、異質性、復雜性和穩定性并存的特點,中國企業相較于歐美企業反而在實際經營上更得心應手。
從組裝加工、原材料供給等比較初級的生產貿易方式進化為生產供應鏈深度成熟、部分產業跟歐美企業齊頭并進,中國企業深刻地理解 " 全球南方 " 市場。
而歐美企業由于過早進入高端利潤產業的競争業态,反而無法給到處于初級發展形态的 " 全球南方 " 國家市場更切實的解決方案。" 全球南方 " 國家當前最需要的是因地制宜、适合本土的商業模式。
以在東南亞發展較快的茶飲行業為例。2018 年蜜雪冰城開出第一家越南直營店,之後迅速擴張到印尼、泰國、緬甸等地。截至 2023 年年底,蜜雪冰城在越南的利潤甚至超過了星巴克。霸王茶姬、滬上阿姨、喜茶、益禾堂等茶飲品牌也紛紛布局東南亞市場。
但就茶飲企業來說,東南亞并不是理想之地。東南亞國家現在依然存有橋梁路網不匹配,或者斷水斷電的問題,保證生產供給就是一個大難題。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在基礎設施不完善的情況下,蜜雪冰城價格主要原材料都是在中國大規模生產。一家泰國店鋪的負責人表示,制造奶茶用的茶葉、奶精等都是蜜雪冰城旗下子公司在河南省的工廠生產,并出口至東南亞。規模優勢使得蜜雪冰城在東南亞的經營成本低于本土企業。
據了解,與當地品牌 "ToCoToCo" 相比,蜜雪冰城的飲品價格反而便宜三到五成。這背後需要靈活高效的供應鏈支撐能力,統籌海運周期、生產周期及店鋪銷售節奏等。
除此外,因為東南亞生產水平落後,不少杯子餐具、裝修材料以及工業化生產的原材料也來自中國。
這同時帶動了中國物流企業出海的步伐。搭建海外供應鏈架構過程中,中企需要自帶物流設備,如貨架、叉車等,成本明顯增高,但又被本土低廉的勞動力成本中和。
在這場茶飲擴張中,因地制宜的戰略是取勝的關鍵,其中包括高性價比的產品、本土倉儲的建立,以及本土化的口味和營銷設計。為解決斷水斷電,大部分茶飲門店甚至配備了發電機、UPS 電源、儲水罐等設施。
徐瑩表示,多元環境之下,相較歐美企業,中國企業擅長快速自我迭代的 " 貼身戰 "" 地面戰 ",開發出适合當地的解決方法和商業模式。
與歐美企業相比,中國企業在 " 全球南方 " 市場發展的優勢和機遇也在于此。歐美企業部分產業技術上非常先進,但是在大規模全鏈條能力競争上,中國企業更強。
目前,中國從南方國家進口以初級產品為主,包括:石油和天然氣(中東、非洲和南美國家)、礦產品(南美、非洲)、農產品(南美、東盟、南亞)、海產品(東盟、南亞)、紡織原料(南亞)、金屬和金屬制品(南美)。
中國向南方國家出口以工業制成品為主,包括:電子產品、機械設備、紡織品和服裝、汽車及汽車零部件、化工產品、金屬制品。通過獲取本地具有比較優勢的原材料進行加工,又反哺到本地市場,中企與 " 全球南方 " 的貿易形成互補和雙赢。
" 中國大規模的下遊市場已經檢驗了很多商業模式,把全鏈條的技術能力和產業認知帶出去,會加速商業化的速度。" 徐瑩總結到。
結語:" 拍腦袋 " 出海不可取
近幾十年來," 全球南方 " 國家經濟發展迅速,尤其是印度、巴西、印尼、越南等國家。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把目光瞄向了這些市場。
截至 2022 年年末,中國在南方國家 FDI 存量達到 2.46 萬億美元,占總量的近九成。中國在境外設立的企業中,亞洲超 2.7 萬家(59.2%),拉美近 3700 家(7.9%),非洲超 3000 家(7.1%)。2022 年,中國企業有 118 起海外并購項目落地共建 " 一帶一路 " 國家,并購金額達到 55.2 億美元,其中并購規模超過 3 億美元的目的國多為南方國家,包括阿根廷、津巴布韋、哈薩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亞。
回顧過去,在海外形成成熟業務和品牌的企業往往以 10 年為維度耕耘。
海信在日本經營了近 14 年,市占率最終跻身第五。傳音在非洲市場耕耘超過 18 年,得以超過三星成為 " 非洲手機之王 "。華為出海歷程已超 20 年,才成就了全球熟知的品牌。
徐瑩認為,出海首先一定是一把手牽頭。從戰略認知到組織結構調整,甚至商業模式改造需要非常堅定和清晰的領導力來推動。
其次,出海之前要深度思考,有哪些是在中國特定的環境下成功的因素。過去中國企業特别是制造業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但在海外市場,尤其是 " 全球南方 " 國家中,政府形态不一,有的是有為政府,有的是弱勢政府,甚至是沒有政府。出海後有些常識未必能夠适用。
最後,要下定決心改造出能适應當地的商業模式。一定要有長期投入和在當地長期建設的心态。
" 企業要放下對思維模式上的路徑依賴,做深刻的海外調研。" 徐瑩表示," 對企業來說,試錯成本不只是金錢成本,最重要的是競争當中的戰略和時間視窗。" (本文首發于钛媒體 APP,作者|楊秀娟,編輯 |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