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廣州車展沒了“紅衣身影”……賣車,“頂流網紅”也沒用了?,歡迎閱讀。
今年的廣州車展,高管流量 IP 依然風頭不減,年初北京車展上的那些熟悉的高管 IP 依然是最大熱點之一,尤其是超級頂流雷軍走到哪就 " 火 " 到哪。但那些熟悉的身影中少了一個人,就是北京車展上出盡了風頭的周鴻祎。
作為哪吒股東的他,帶着哪吒 CEO" 搞流量 ",場面一度十分熱鬧,結果哪吒如今陷入困局中尚未脫離。" 頂流 " 也以一己之力證明了,流量并不會帶來銷量。
明星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剛剛過去的廣州車展上,高管 IP 依然是流量的重點來源。雷軍仍是那個走到哪裡,鏡頭就對準哪裡的移動熱點。除了雷軍,還有眾多高管登場。不過,曾經在北京車展時與雷軍幾乎平分秋色的周鴻祎卻沒了身影。
在今年 4 月的北京車展上,雷軍和周鴻祎是最耀眼的明星。他們走到哪裡,哪裡就圍滿了相機與手機。周鴻祎甚至爬到一輛 SUV 的車頂,享受了大家鏡頭的聚焦。周鴻祎也被網友調侃為 " 最老車模 "。
然而時間只不過剛剛過了半年,兩位超級流量明星的境遇卻截然不同。11 月 15 日廣州車展開幕,雷軍再次 " 逛 " 車展,圍攏他的依然是鏡頭及人群,而周鴻祎卻幾乎沒了聲音。與其說是沒人關注了,倒不如是兩人選擇了不同的道路。
一邊是雷軍創立的小米汽車開局長虹,230 天的時間便歷史性地突破了 10 萬輛,旗下的首款車型小米 SU7 依然一車難求。另一方面,周鴻祎投資的哪吒汽車,卻深陷負面輿論泥潭,至今仍然難以逃脫。
一個是 360 創始人、哪吒汽車投資人周鴻祎,靠着 " 拍賣邁巴赫 " 的流量成為車圈紅人。
" 雷學 " 不是那麼好學
從雷軍開始,眾多車企高管走進了直播間,拍起了短視頻。在北京車展同樣流量 " 爆炸 " 的周鴻祎也是師從雷軍。他直言不諱地表示 " 每個企業家都要成為網紅 "。他通過拍賣自己名下的 " 奔馳 S 邁巴赫 " 成為了汽車輿論場裡的明星。
搞流量,其實還是搞錢。周鴻祎願意主動向曾經 " 有過節 " 的雷軍學習,得益于雷軍恐怖的流量。憑借雷軍的影響力,小米汽車發布和上市獲得巨大關注。數據顯示,小米汽車技術發布會觀看量高達 480 萬人次,上市發布會觀看人數則突破 1 億人次。小米汽車上市後,30 多次登上熱搜榜。
而周鴻祎作為哪吒汽車的投資人,也希望借助自己舊時光裡的知名度,能在流量經濟的當下為哪吒汽車帶來更多關注。在與哪吒汽車 CEO 張勇一起直播時,他嚴厲批評張勇帶他看工廠的直播行為," 什麼都不懂,一個工地有什麼好看的,多向雷軍學習。"
不僅僅是周鴻祎,學習雷軍的車企高管還有很多。62 歲的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開啟直播自嘲老漢也來直播。60 歲的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不僅開啟了直播,還不斷接閱聽人多視頻采訪,積極發聲。
同時,長安、廣汽等眾多車企高管也開始頻繁下場參與營銷,一時間,整個汽車宣傳的輿論場中,高管的熱度甚至高過新車。
雖然後來者眾多,但無人能夠撼動雷軍的地位。除了雷軍更有親切感、敢自黑、敢玩梗之外,雷軍在數碼圈早已有了流量也是重要原因。自帶的流量,讓雷軍可以帶貨新車知名度提升。而一些傳統車企本身就有了知名度,而高管卻沒有知名度,很難說誰在給誰帶流量。
流量不等于銷量
在眾多學習雷軍 " 搞流量 " 的高管當中,周鴻祎是最成功的,也是熱度最高的一個。不過,小米汽車完成了最快 10 萬輛交付的新紀錄。周鴻祎卻未能給哪吒汽車帶來銷量的提升,哪吒汽車反而壓力越來越大了。
老實說,周鴻祎還是給哪吒汽車帶來了不少知名度的提升。他直播參觀哪吒工廠,策劃哪吒汽車品牌改名等等行為,給哪吒汽車帶來了更多曝光。新出來的重點車型哪吒 L 也小火了一把,然而哪吒 L 在達到頂峰後,銷量便一路下滑。10 月份,哪吒 L 銷量僅為 1990 輛。
重點車型銷量不振,降薪、欠款等消息卻接踵而至。在 11 月初,哪吒汽車甚至都沒有像往常一樣發布 10 月銷量。
近日哪吒汽車還算有好消息,南寧產投與合眾汽車達成戰略合作,助力哪吒汽車海外車型的生產與交付,以及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确保其在海外供應鏈的穩定。哪吒汽車也表示正着力推進重大戰略調整,包括通過精簡架構與聚焦核心業務,進一步提升運營效率。
此前一直沒有下文的 IPO 也算有了進展,10 月底,哪吒汽車主體合眾新能源香港主機板代碼已由臨時代碼變更為正式代碼,名稱由合眾新能源為合眾汽車。如果真能 IPO 成功,将為哪吒汽車緩解财務壓力。
平心而論,哪吒汽車當下的困境,并不能怪周鴻祎瞎搞流量。哪怕他的一通操作猛如虎,完全沒有帶來什麼正面銷量提升。在此之前,哪吒汽車就已經有了銷量下滑的态勢,其 CEO 張勇就在年初進行過 " 道歉 "。可以說,周鴻祎的登場,更多地是想要 " 拯救 " 這個銷量下滑的局面。很遺憾,流量易搞,銷量不好搞。
這也給了眾多品牌一個提醒,高管流量、網紅流量固然能帶來品牌的曝光,但這不是消費者下單的關鍵。產品力的提升、服務的細致到位,才是消費者投票的關鍵。
潇湘晨報記者胡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