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折磨與妥協“波蘭”是如何更新BMP-1步兵戰車,歡迎閱讀。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胡侃雜史 Author 慕慕華
在蘇聯解體後,波蘭開始嘗試對蘇聯遺留下來的裝備進行現代化改造,特别是 BMP-1 步兵戰車。波蘭的所有更新計劃主要集中在替換武器模塊方面。波蘭當時的工業能力不足以開發出不遜色于 BMP-2 系統的武器模塊,因此唯一的選擇是與擁有成熟解決方案的西方公司合作。這些方案需要與 BMP-1 的車體和系統整合,并盡可能在波蘭發展本國的戰鬥炮塔生產,或者至少在有利條件下獲得生產零部件、維護和改進的權利。實現這項任務的第一部分主要是技術問題,而第二部分則涉及復雜的商業和政治因素。這導致了多次 " 試驗 ",總體上可以認為這些嘗試以失敗告終。
早在 90 年代初,波蘭尚未加入北約時,HSW 公司就提出了其第一項關于 BWP-1 的現代化改造方案。該方案計劃将老舊的炮塔替換為瑞典 CV90 的現代化炮塔。由 Bofors 公司生產的炮塔配備了 40 毫米自動炮,炮管長度為 70 倍口徑,大大提升了 BWP-1 的作戰能力。然而,這一更新成本較高——新炮塔的重量和體積都顯著增加(單是火炮重量就達到 665 公斤,還不包括炮塔結構和 48 發彈藥)。這需要對車頂進行改造,并減少艙門數量(指揮官和兩名步兵的艙門),将乘員數減少到 4 人(或 6 人,但會極為擁擠)。
此外,這也影響了戰車的重要特性——無需準備即可越過水障的能力。改造後只能達到約 4% 的浮力,這并不能滿足軍方的要求。軍方堅信裝甲戰車應保持設計時的特性:速度、機動性、低姿态以及越水能力,以提供意外的機動性,包括進入敵方後方的機會。實際上,這意味着對戰車攻擊能力的強調,盡管當時已經在探索 BWP-1 的新戰術,主要用于防御,預設其從事先準備好的位置進行部署。
最終在 1993 年,軍方否決了 BWP-40 的提案。這一決定背後可能不僅是因為 BWP-1 失去了浮渡特性,還因為該炮塔沒有額外武器配置,而 BMP-2 甚至 BMP-1 的炮塔則配備了輔助武器。
除了 BWP-40,Bofors 炮塔還被應用到 Opal 系列底盤上,從而誕生了頗具創意的 BWO-40 裝甲戰鬥車輛。不過,它也未投入量產。
當時,這家鋼鐵廠試圖 " 左右逢源 "。這或許是受到了 Bofors 的影響。Bofors 公司意在重返波蘭武器市場,而它早在戰間期就已進入波蘭市場,與 HSW 等南部企業合作,生產 40 毫米防空炮和 37 毫米反坦克武器。工廠開發了一個替代方案,即在波蘭軍隊中引入這些炮塔的計劃。該方案被命名為 BWO-40(裝甲戰鬥車輛),它結合了瑞典炮塔和 Opal 系列底盤(也稱 SPG-2,即第二代高速履帶底盤),HSW 曾在其他項目中使用過這種底盤。該結構與 HSW 自 1976 年起依據蘇聯許可證批量生產的 MT-LB 系列車輛關系密切。
BWO-40 是一種難以定義類别的車輛。其裝甲不夠堅固,武器配置對于步兵戰車來說也不足。另一方面,作為火力支援車輛(WWO),它的武器口徑太小。該車既可以視為步兵支援的增強型裝甲運輸車,也可以被認為是與 BWP-40 并行開發的一種技術原型。兩個原型車在研發過程中都使用了 Bofors 炮塔。
HSW 對 BWP-1 的更新做出了另一項嘗試,即推出 BWP-95 型。顧名思義,這款車于 1995 年發布,表明其研發與 BWP-40 和 BWO-40 是同期進行的,旨在作為替代方案,同時展示技術或概念設計。與 BWP-40 僅更換戰鬥炮塔不同,BWP-95 的設計在底盤結構上進行了更深層次的改動。
它用 23 毫米的 2A14 機關炮、73 毫米的 SPG-9 無後坐力炮和 7.62 毫米的 PKM 機槍取代了原配的 " 雷霆 " 炮塔及 " 嬰兒 " 反坦克導彈。
BWP-40(前景處,已拆除 Bofors 炮塔)、BWO-40 和中央的 LVB-23 Krak 在試驗場進行測試。
這些型号并未獲得軍方的青睐,但類似的改進嘗試仍在繼續,通過在底盤上應用其他系統,例如改進的 GM Defence Delco AV-25 系統、Oto Melara Hitfist TC-25 炮塔、Rafael OWS-25 炮塔和 United Defence 25 毫米自動炮,并支持整合美國 TOW 反坦克導彈或瑞典 Bill 導彈。然而,這些提案最終也被擱置。
BWP-1M" 美洲獅 "
盡管一些軍人給予了積極評價,但波茲南的另一研究中心提出的 BWP-1 現代化改進方案并未獲得軍方和政界的采納。在波茲南誕生的 BWP-1M 概念被認為是對蘇聯裝備的最全面、最具雄心的改進嘗試。研發者不僅考慮到部隊對武器模塊的更換需求(提議使用以色列 Elbit 公司的 UT-30 無人系統和 Rafael 公司的 RCWS-30 系統,并為車輛配備雙聯裝 " 長釘 " 反坦克導彈發射器,還考慮了安裝意大利的 Hitfist OWS 炮塔,搭載 30 毫米火炮),還考慮了更換在野戰環境下便于維護的傳動系統,增加被動自衛系統和包括夜視在内的現代化觀測設備、通信系統等。計劃的改進内容超過 20 項,從 2001 年起進行各版本測試,最終于 2009 年 10 月宣告 " 測試結果不令人滿意 " 而終止。
此前,俄羅斯成功實施了類似但較為簡單的 BMP-1AM" 巴蘇爾曼人 " 更新項目。2021 年,WZM 公司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項新的 BMP-1 現代化方案,推出了配備遙控 Cockerill 1030 炮塔系統的 BWP-1。該系統裝有 30 毫米 ATK Mk 44 Bushmaster II 自動火炮、7.62 毫米機槍、光電系統和内置反坦克導彈發射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