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為什麼五一機票會大幅降價?,歡迎閱讀。
這屆打工人拒絕被航司割菜。
▲
欄目 | 文旅商業觀察
領網域 | 民航業、在線旅遊
01
機票如股票并非一句戲言。
從去年國慶到今年五一,航空公司的 " 套路 " 正在被打工人洞悉。
五一前,一波買完機票還時時盯着價格的年輕人在小紅書等社交媒體上驚呼," 又降價了 ......"
有 IP 重慶的網友吐槽:
" 我快氣死了 提前半個月買了五一來回的機票,想着早點買便宜,去程 1300 多元,現在降價到 690 元,回程 1500 元,現在降價到 800 多元!"
也有 IP 浙江的網友說:
" 杭州飛昆明兩人開始訂的機票 6300 元,現在 4000 多元,離譜!"
還有 IP 廣東的網友痛心總結:
" 果然機票買完不能看,這兩年小長假都搞這種套路,先漲到全價 ,沒人買才一步一步降。"
另據飛常準機票數據監測,臨近五一假期,國内機票價格确實出現下跌,近 7 天的五一假期國内經濟艙機票均價為 852 元 ( 不含稅 ) ,同比下跌 1.13%,環比下跌 22%。
攜程等平台顯示,多個熱門航線 5 月 1 日價格并未上漲,仍有低價直飛機票,如上海 - 烏魯木齊票價 690 元起,上海 - 北京票價 460 元起,廣州 - 北京票價 530 元起。
截圖時間 4 月 27 日上午 8 點 25 分
有着去年 " 十一黃金周 " 的退票經驗,面臨一些航空公司非熱門航線臨到節慶突然降價,這屆打工人絲毫不慣着,與航司 " 鬥智鬥勇 "。
有網友在社交媒體上提醒還沒有出行的 " 寶子 ",可以看下自己定的行程是否降價了,如果可以免責取消,再訂又可省下一筆。
但大部分航司的五一機票還是有條件退改,有網友總結為," 死皮賴臉要求在線旅遊平台退,平台有可能出于 ' 人道主義 ' 和用戶關懷補貼你無門檻券。"
那 OTA 平台不給退的怎麼辦?
另有 " 狠人 " 整理了退票攻略,通過自身 " 身體力行 " 實踐後支招:
1. 機票大幅度降價不要先退票,直接打航司電話;
2. 首都航空:打電話,客服記錄,需要上傳身份證照片。可買便宜的同時間同班機,行程結束退高價票;
3. 河北航空:打電話,客服記錄,行程結束直接退差價;
4. 東航:部分客服态度惡劣,可多打幾次換客服,有人成功;
5. 南航:拒絕,态度惡劣;
6. 海航 / 川航 / 深航 / 吉祥:評論區目前沒人成功。
對于拒絕退改的航司,有打工人 " 迎難而上 " 稱直接算機票差價後,先投訴平台,再投訴航空公司,最後一步民航總局," 打電話的時候要理好思路,我今天 A4 紙都用上了,寫了個投訴大框架。"
最後,她成功拿到了機票差價退款。
兄弟登山,各自努力,拒絕被 " 割 " 的打工人聯合起來 " 切磋經驗 ",與在線旅遊平台和航司展開博弈。
02
乘客明知機票退款規則,卻強行要求退票,這合理嗎?
在知乎上,一個為什麼火車票始終定額,機票卻有大額浮動的帖子曾引來廣泛讨論。
其實飛機上的物理座位是一樣的,但從國際慣例來看,機票使用條件不同,退改規則、停留天數,提前購票天數等都會造成機票價格浮動。
而從航空公司制定票價的收益管理部門角度來看,一般價格越低條件越嚴格,需要越早購票,通過這些限制才能做到合理的 " 價格歧視 "。
比如,除了頭等艙、商務艙和經濟艙的分檔外,時間是航空公司衡量供需最重要的維度。
因商務需求乘飛機旅行的乘客,選擇訂票的時間往往在一周以内,且能夠接受更高的價格,而休閒需求的旅客則能夠提早制定計劃,價格對選擇的影響也更大。
國航商務艙牛肉面 / 旅界實拍
那麼,讓價格敏感的人可以提前買到低價票,讓時間敏感的人臨近也能買到機票(雖然貴了點好過沒票)是主流航司疫情前的普遍做法。
同時,每逢節假日," 早買便宜晚買貴 " 這條 " 機票定律 " 更是成為打工人心中 " 約定俗成 " 的看法。
但類似買房後降價會被維權,特斯拉降價被罵上熱搜,在這個價格敏感時代,機票價格有一點風吹草動都會被打工人盯得死死的。
與打工人 " 锱铢必較 " 相對應的是,自 2020 年新冠疫情開始,國内航空運輸業失去了穩定的需求," 反向旅遊 "、" 縣網域旅遊 " 的異軍突起也讓年輕人不再把目光局限在節日火爆的目的地,導致以往航司的定價和營銷策略通通失效。
事實上,目前,主流航司往往會應用兩套系統共同完成價格決策。
首先,航司使用運價管理系統是基于成本和客流量的判斷,定下不同艙位在不同時段的價格。
此後,再基于收益管理系統,決定不同的折扣艙位分别放出多少座位,并對該次班機的綜合收益做出預測。
舉個例子,一班今年五一由珠海飛往的昆明的班機,價格在去年 12 月初剛剛放出時高達 3080 元,維持原價不到一個月後開始下降,并在出發前兩周降至僅 700 元。
這并不是孤例,同一時段由深圳至重慶、上海至長春的班機也分别有 980 元、710 元的降幅,這是由實際供需關系決定的。
科學的算法遇上了後疫情時代的不确定性,導致機票上漲下跌幅度愈來愈誇張,部分航線 " 臨陣降價 " 的反常現象從去年國慶延續到了今年五一。
只是,普通消費者不理解機票價格波動背後的 " 黑盒 " 策略,機票定價的 " 秘密 " 也着實容易引來誤會與投訴。
03
人們對于機票價格變動如此敏感,或因它的原價不在一般人的日常承受範圍内。
如果用 " 原價 " 購票,再到出發前發現還不如晚點買更好,難免會有一種失落,這種情緒上的預期管理失控帶來愈來愈多的節前機票投訴。
而從航司角度來看,時任美國航空營銷副總裁的 Robert Crandall 曾指出,對于一班班機來說,燃料、維護和工資等大部抽成本是固定的,每增加一位乘客,所增加的邊際成本僅僅是增加一份飛機餐。
" 因而當已售機票能夠覆蓋該次班機的固定成本時,只要還有空餘座位,即使低價也應當盡量将機票售完。"
策略本沒有錯,但這麼多年航司收益部門依托于運價管理系統看似 " 科學 ",實則忽略了後疫情時代的 " 人性 "。
畢竟如果大量乘客注意到 " 買貴退賠 ",無論是航司客服消耗人力,和冰冷機器做出的 " 降價分析 " 帶來的退賠都會讓原本過山車般的機票收益更加神鬼莫測。
說起來,最初,動态定價主要以靠人工決策,基于以往經驗制定相應的票價策略。
現如今當歷史數據不再可靠,中國民航國情發生天翻地覆變化,或許在機票定價初期通過 " 人為幹預 " 或 AI 大數據()更理性一些了。
機票價格下降,Google flights 支付機票差價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 " 機票買貴了 " 能否退了重買的問題,今年年初,國航官微發布稱,為每位國航移動端注冊用戶發放兩張國内無理由退票券,有效期一年。
國航 App 購買的 999 開頭國内單程、往返客票,通過 App 退票時可使用,既起到了增加直銷的作用,也為一部分擔心 " 買貴 " 的乘客提供了 " 臨陣反悔 " 機會。
此外,國内其他一些航司也在逐步接軌一些國際慣例。
年初,南航、東航相繼公告稱,如購票後發生票價降低,允許在購票後 24 小時之内重新購買客票,符合一定條件的原客票免費辦理退票。
這個政策與美國的航空公司必須提供 24 小時不付款原價保留機票的服務或者允許機票在購買後 24 小時内無條件免費取消且不能收取任何罰款的退改規則頗為相似。
即使如此,若嚴格按照這個規定,近期機票退款成功的一些網上攻略也并不符合退票政策。
未來,如何平衡運營成本與旅客權益注定是航空公司接下來需要頭疼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