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蔚來更新換電收費标準,更便宜了嗎?,歡迎閱讀。
近日,蔚來發布了全新的換電收費标準,由原先的固定服務費 + 度電電費 * 換得電量,更新為(電費 + 服務費)* 換得電量。如果換電量不足 20 度時,按 20 度最低消費計算服務費,電費則無最低消費。
以蔚來目前使用的 75 度、100 度和 150 度三種能量電池計算,理論上滿電的情況下,按新計算方式,電費部分将與此前一致。而服務費方面,此前按照不同的電池容量,價格分别為 30 元和 50 元,改變算法之後,按目前部分地區 0.4 元錢每度電的服務費算,75 度電池包服務費依舊為 30 元,而 100 度則為 40 元,比此前花費更少。但未來 150 度電池包普及後,服務費将為 60 元。
由此來看,蔚來此舉實際上是變相調低換電費用,筆者認為,此舉一是因為蔚來換電站逐步進化後,整體成本相比此前更低;二是因為樂道品牌投入市場,而樂道此後也将延續相同的換電價格體系,其品牌定位需要蔚來綜合考量換電的定價标準;三是因服務費這個字眼,不太适合當下既講高質量服務,又内卷的車市,看起來有些違和。
收費标準變了,有何影響?
蔚來官方在回答熱點問題時,一個重要信息值得關注。目前蔚來各地區換電服務費價格并不相同,差異明顯,采用新換電收費标準後,意味着全國各地換電成本會有所不同。
關于此問題,蔚來的回答是,關于度電服務費每個站都不一樣的問題,用戶可以持續關注產品迭代情況以支持按費用篩選周邊站點以及相關收費顯示的優化。關于度電服務費多久調整一次的問題,目前一個月調整一次,并且根據國網價格變動而定。
也就是說,蔚來會持續優化服務費問題,盡可能達到平衡。此次蔚來換電價格的變動,對用戶來說是更優惠的。首先,從開篇計算出的換電服務費價格來看,整體是要比原先規定的額定數目更低;其次,換電并不能保證每次換到的電池都是 100% 滿電的狀态,也就是說服務費可能會更少,這相比原先的額定數目,更能被用戶所接受。
最重要的是,樂道品牌已經開售,作為中端品牌,樂道用戶對于用車成本的感知要比豪華品牌用戶更強,意味着更低廉的換電價格能帶來更大的用戶滿足感。相信屆時将在 2025 年推出的蔚來第三品牌螢火蟲,也将有換電模式,平價品牌的用戶,對于用車成本的感知,要比樂道用戶還要大。
另一方面來看,就是蔚來的換電與超充誰在價格上更有衝擊力了。以一線城市平峰期為例,北京的普充白天平峰期時段一度電算上服務費已經達到 1.8 元錢,按照北京階梯電價标準,最高級電價為 0.7883 元 / 度,加上換電服務費,也高不過 1.8 元 / 度的價格,這還是跟普充價格比較,如果是超充,價格将更貴。因此,蔚來在調整了換電價格後,相比之前收取固定服務費的方式,對比充電的成本要更有優勢。
換電,是否占了上風?
換電與超充之間,争的是便利性和價格。從現實情況來看,換電站的建設成本在逐步減少,功能卻逐步強大,這是随着換電技術進步的必然結果。蔚來的換電站已經到了第四代,值得注意的是,三代換電站和四代換電站的上線時間僅隔了一年三個月左右。
對比第三代換電站的換電速率,第四代換電站更換電池的時間最短為 2 分 24 秒,而三代站則大約在 4 分鍾以上。不難看出,四代站的換電時間已與加油無異。
再看超充,目前最高倍率的超充站就是 5C 超充站,最快補能的車型大概 10 分鍾可補能 600km。雖說這個效率也足夠高,且超充仍在發展,5C 并不是極限。但問題是,超充的發展速度目前并沒有換電快,且超充的基建成本甚至比換電站還要高。不過,充電效率是理論數值,實際情況還要根據電壓是否穩定、充電車輛數量、是否會分流等一系列因素綜合決定充電速率,這與換電站設定的額定換電速度所達成的穩定率無法比拟。
價格上,上文已經以北京為例,介紹了超充和換電的成本差異。當然,這裡并未算上免費無限換電的蔚來車主,以及各大品牌購車會送超充電度的優惠權益,僅僅是對比換電和超充在白天平峰期情況下各自所需的成本。
綜合便利性和價格,換電綜合來看是更具備優勢的。但凡事都有弊端,超充在充電國标的統一上更為簡單,而這一點放到換電身上,就稍顯困難了。蔚來創始人李斌曾提到,改造成蔚來換電站的底盤标準,一輛車僅需加 1000 元的成本,但帶來的銷量收益卻可以呈指數增加。話雖沒錯,但以目前純電市場激烈競争的情況來看,純電品牌謀求盈利已經是個大問題。如果在此基礎上增加換電成本,雖然車可以賣得更多,但某種意義上看,單車利潤為負數的純電車企車賣得越多,就賠得越多?
當然,如果做到理想或鴻蒙智行的銷量基數,或許還能在供應鏈成本上稍作控制。但懂得都懂,想要先控制出增加的 1000 元換電改造成本,實際上已經非常困難。
換電和超充各有千秋,并沒有好壞之分,只是适不适合各個車企而已。如果後續換電有了國标标準加持,加上底盤技術的發展,使得電池布局更靈活,換電站也能根據不同的底盤适配換電方式。但反過來,解決不了底盤适配問題,換電的發展僅維持在縮短時間和控制成本的層面,以超充的技術發展來看,有機會追趕上換電現有的便利性和成本優勢。但無論如何,二者都将有效促進補能行業發展,為新能源的發展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