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内娛亂象的一面鏡子 ,歡迎閱讀。
文 / 龔衛鋒
鑑定對象:《演員請就位 3》
開播日期:2 月 14 日
" 飛躍瘋人院 "" 下飯神器 "" 年度最佳喜劇綜藝 "……《演員請就位 3》剛開播就被網友貼上了搞笑标籤,這不是一檔演技類綜藝,而是喜劇綜藝?沒想到,帶着看笑話的心打開節目,果然輕松很多!看完之後細品,喜劇的内核是悲劇,一點不假。
拙劣的表演不一定是喜劇,但加上導師的解讀和反應,一定是!趙秦曾演過《甄嬛傳》裡的富察貴人,她還原了一段妃子在冷宮裡的經典表演——挂淚的眼、顫抖的手,大致想表達深宮不是人待的地方。陳凱歌一針見血:" 演!台詞太有邏輯,她不瘋。" 代高政是短劇界頂流,前段時間在《開播!短劇季》被力捧,到了新節目,他依然演自己擅長的霸道總裁——凝視、咆哮、深情,一頓快節奏示愛輸出,讓章子怡目瞪口呆:" 現在演霸總都是這個路子?" 楊子演西門慶,如果他只是對着鏡頭演 " 花痴 ",你只能評他尚有表演空間,但他對着于佩爾演,把對方吓得身體往後倒," 笑果 " 不就來了?" 表演小白 " 劉梓晨飾演《長相思》中的相柳一角," 吐血 " 場面讓吳鎮宇又貢獻了 " 瞳孔地震 " 表情包 …… 這些場景和好演員、好演技無關,但至少觀眾看得開心。
不過,開心之後就會發現味不對。《演員請就位 3》就像一面鏡子,它以身入局,從選人、議程設定,再到話題打造,集中梳理了内娛亂象。
首先是選人。誰能參加節目?翻譯一下就是誰能演戲?節目組給出答案——是個人,就能演戲。于是,因《再見愛人 4》" 爹味 " 言行再火一把的楊子出現了;整容整成 " 蛇精臉 " 的網紅劉梓晨出現了;賈玲說相聲時期的老搭檔白凱南出現了;混迹音綜、喜劇綜藝的錘娜麗莎出現了;因《爸爸去哪兒》走紅的模特張亮出現了 …… 對于影視劇而言,雖然選角導演總呼籲不用流量演員,但一查才知道,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演過戲,而且不止一部。
其次是議程設定。45 位演員接受導師惠英紅、楊曉培的六連問:哪些演員整過容?有沒有拒絕過劇本,後來劇火了是否後悔?有沒有人做過直播帶貨?有沒有人作品是 3 分以下的?有誰認為自己沒有代表作?有人被換過角嗎?答案有過 " 是 " 的演員離席,在座演員全部離席。為什麼演員們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因為市場如此。
最後是話題打造。目前,引發最大讨論聲量的話題出現在第二期節目。因《長相思》《柳舟記》等作品被觀眾熟悉的 " 武大校花 " 黃燦燦,透露自己曾因被造 " 黃謠 " 而失去工作。即興表演環節,黃燦燦選擇了導師席上的楊曉培幫忙搭戲,被不少人懷疑當年拒絕她的制片人正是楊曉培,而那部戲正是《擇天記》。楊曉培當即否認此事。除了楊曉培,引發讨論的還有娛樂圈鋪天蓋地的謠言。黃燦燦發出靈魂拷問:" 制片人并不是過錯方,因為謠言而對我有負面印象的所有人都不是,我也不是,那究竟是誰的錯呢?制造謠言的那個人?我都找不到這個人是誰 ……"
我有點納悶的是,從 2017 年演技類綜藝鼻祖《演員的誕生》到 2025 年《演員請就位 3》,層出不窮的演技類綜藝,都在打着比拼演員演技、推薦實力派的旗号,選擇性揭開内娛亂象。八年過去,亂象仍在,問題一個不少。既然如此,節目組何必要讓演員一直當 " 祥林嫂 "?只為賺流量、博商機?
正兒八經地比拼演技、研究表演,真的不香嗎?有意思的是,章子怡是《演員的誕生》的導師,并祭出了 " 假生氣,真扔劉烨皮鞋 " 的綜藝表演名場面。我想問,你覺得八年過去,節目中的你,演技進步了嗎?你面前這幫演員的演技進步了嗎?雖然我笑了,但我也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