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鴻合科技李水平:校内課後服務場景下的素質教育需要區網域統籌,歡迎閱讀。
鴻合科技副總裁、教育研究院院長李水平博士在大會現場分享
2023 年 10 月 17 日至 19 日,芥末堆在北京舉辦 " 活力更始•教育與科技的再進一步 "GET2023 教育科技大會。在 18 日的素質教育論壇上,鴻合科技副總裁、教育研究院院長李水平博士發表了《校内課後服務場景下的素質教育》主題演講。
以下為演講實錄(經編輯):
很榮幸能在 GET2023 教育科技大會上與大家交流!今天分享的主題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課後服務,一個是素質教育。我嘗試分 4 個話題與大家探讨。
第一個話題是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恩怨情仇。到今天為止,素質教育在全球都是很困難的,不僅僅是在中國。應試教育的最大問題是過分追求考試分數而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學生的全人素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中國從上個世紀末開始提素質教育,教育行政部門也一直想通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持續推動素質教育發展,但現實卻如某些專家歸納的 " 小學轟轟烈烈、初中偃旗息鼓、高中銷聲匿迹 " 的狀态。究其原因,恐怕最大的原因是招考制度配套改革的遲緩。素質教育根本的内涵首先是尊重學生,要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要為學生提供适配個體的不同學習内容、不同學習進度、不同學習方式、不同評價标準的教育。理念很美好!但可以發現,中國的大教育生态與區網域不均衡現實導致中國無法直接照搬教育發達國家的 " 小教育 " 成功經驗。中國的應試教育狀态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歷史節點,只有尋找到中國素質教育的綜合解決方案或中國特色的實操辦法,素質教育才可能真正普惠全體學生。
中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确定了教學的三維目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态度價值觀,在新一輪課程改革方案中又增加了學生核心素養與學科素養的目标追求。可以說,中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教學目标的追求越來越接近教育真相,教育本來就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承。韓愈在《師說》中提出的 "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 是對教師工作價值的全面闡釋,也論述了教師教學過程既要科學傳授知識,又要引導學生把知識轉化為能力,還要推動學生的能力遷移為核心素養并在生活中表現出優良素質。基礎教育落實素質教育主要有四個内涵。第一是全體性,即每個孩子都應該有受教育的權利;第二是全面性,即全面促進學生發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第三是發展性,即知識向能力遷移,培養學生面向未來的素養;第四是基礎性,即培養學生基本素質。素質教育的實踐難題需要大家去積極探索落地經驗,需要熱愛教育、願意為教育做貢獻的人一起來探索、一起來創造、一起來努力才可能在中國取得成功,當然也需要學生畢業後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工作崗位上常态化展現個體素養與創新性成就。
第二個話題是公辦教育和教培機構的相愛相殺。客觀地說,教育培訓對中國教育的發展與國家建設者的培養做出過突出貢獻,但教育發展到科學治理階段的當今,教培與公辦教育又產生了較大衝突。教培的貢獻在于有效彌補公辦教育的短板、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可以肯定,現代學制的產生提高了教育的效率與教學的方式,但在追求規模效益的同時也弱化了學生的個性化培養,產生了與學生個性化發展的衝突與矛盾。教培機構的發展為學生個性化培養提供了有效的教育路徑,滿足了 " 補短 " 與 " 揚長 " 兩類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随着學生個性化發展剛性需求的持續增強,教培機構也得到了巨大的發展機會。許多頭部教培機構開始資本化運作,采用種種違規手段極端逐利,造成家庭沉重的經濟負擔與學生的學習負擔。甚至出現教培機構為達到擴大招生規模大肆批評或指責公辦教育、否定公辦教育、插手公辦學校招生等現象,嚴重衝擊了公辦教育的主陣地。國家 " 雙減 " 政策出台後,對教培機構實施了規範化治理。其基本思路是:嚴禁資本化、嚴禁介入公辦學校的招生與選拔、嚴禁學科類培訓超标,把學生的學習負擔與家長的經濟負擔切實降下來。要求公辦教育要承擔起國家教育的主陣地責任,通過擴大教育服務範圍、提高教育質量等多措并舉,盡可能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而教培機構則應該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去規範化經營,成為公辦教育的有益補充。
第三個話題是校内課後服務場景下的素質教育。中小學校内課後服務在全世界都是難題,在中國要做好校内課後服務也屬不易。中小學課後服務受國家經濟發展、文化背景、國民受教育程度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既有較為復雜的歷史根源與社會背景,也是解決家長及時接送學生困難、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舉措,更是進一步增強教育服務能力、使人民群眾具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教育部辦公廳 2017 年 3 月發布《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對中小學校在課後服務上的主體作用、服務原則、教師責任、資金來源、監管渠道及實現措施等做出了詳細規定,但是效果并不理想。2021 年 7 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出台《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 " 雙減 "),将課後服務擺在落實 " 雙減 " 的重要位置上,強調學校要提升課後服務水平,增強服務吸引力。教育部将 " 雙減 " 列為 2021 年、2022 年教育督導的 " 一号工程 ",連續要求各地将 " 雙減 " 政策落實及成效納入政府教育履職評價,實行常态化督導。随後,教育部辦公廳出台的《關于推進義務教育學校課後服務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 " 要利用信息化賦能課後服務質量提升,增強課後服務吸引力 "。
作為一種新型教育活動,中小學課後服務已然成為中國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重要環節,課後服務信息化管理也将成為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學課後服務的時長安排是 "5+2"(每周 5 天,每天課後 2 小時),服務内容是 "1+X"(1 小時的輔導作業,1 小時拓展素質。其中拓展素質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鍛煉身體提高身體素質、學習音樂美術提高人文素養、閱讀經典提高文化素養、開展探究實驗與科創實踐提高科學素養、組織心理訓練提高心理素質,拓展文博與非遺傳承提高國學素養等)。服務主體以校内教師為主、校外教師為輔。服務經費可以由地方政府補貼或由政府與家長分攤,也可以全部由家長承擔。還明确提出 " 師資資源與課程資源不足的學校可以适當引入第三方機構入校服務 ",但明确要求課後服務裡不得講授新課、不得補課。從政策檔案的基本出發點可以發現,中小學課後服務的基本形态應該是素質教育而不是應試教育,即使提高學生的學科能力也應該采用素質教育的方式實施。
第四個話題是中國校内課後服務形态與未來發展趨勢。當前中小學課後服務有三種模式,第一種形式是 " 作業輔導 ",即課後 2 小時裡教師陪同學生待在教室裡做作業,有學生需要輔導時教師便輔導其努力完成家庭作業,減輕家長的輔導負擔。第二種形式是 " 作業輔導 + 體育運動 ",即第一小時教師輔導學生完成作業,第二小時組織學生到室外參加體育鍛煉,既減輕家長的輔導負擔又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第三種形式是 " 作業輔導 + 個性社團 "。這是一種綜合性的課後服務,其中輔導學生作業主要是為學生 " 補短 ",而對學有餘力的學生開設個性化的專業社團,是為學生 " 揚長 ",更有益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與綜合素質培養。
中國中小學課後服務場景下的素質教育需要區網域統籌,政府不作為、行政不監管、督導不督政、學校不重視、教師不參與、經費無保障等等均會嚴重影響校内課後服務的質量。特别是在政策體系尚未完善、實施細則尚未有效落地的階段,實現課後服務 " 全覆蓋、上水平 " 的目标還有相當大的難度。鴻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中小學課後服務區網域統籌方案主要解決兩件事情:一是支持區網域中小學課後服務素質教育全覆蓋;二是推動學校 " 一校一特 " 的課後服務與個性服務。鴻合堅守技術賦能中小學課後服務時的三層定位:一是堅持素質教育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科能力,二是立足普惠和普及型的教育拓展學生個性化發展,三是依托鴻合數十年積澱的教育技術,助力打造适配中國中小學課後服務的新生态。
中國中小學課後服務的發展趨勢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社會專業服務結構成為校内課後服務的重要補充,二是 " 平台 + 課程 + 服務 " 的一體化區網域統籌方案成為剛性需求,三是科技賦能将推動課後服務管理機制的創新。從全球典型經驗分析可以發現,雖然中小學課後服務的主陣地是學校,但要高質量做好中小學課後服務,不能忽視學校與社區的共同配合,也不能全部由國家财政承擔全部成本。因此,中國中小學課後服務的未來趨勢是構建 " 政府、學校、社會和家庭 " 協作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