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奇瑞高增長背後現隐憂:國内外銷量“倒挂” 新能源轉型緩慢,歡迎閱讀。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王帥國 時隔多年,奇瑞再度傳出将衝擊上市的消息。近日有消息稱,IDG 資本正考慮最高以人民币 70 億元的價格,從現有股東手中收購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部分股份,奇瑞控股旗下的奇瑞汽車正在重啟 IPO,計劃 2025 年前完成 A 股上市。
對此,經濟觀察網記者向奇瑞品牌内部人士求證,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復。不過,有奇瑞高管對外回應稱,公司是在積極準備上市,但其餘信息都不準确。
2023 年,汽車行業在持續一年的 " 價格戰 " 陰影籠罩下,競争日趨白熱化。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 11 個月,國内汽車產銷同比分别增長 10% 和 10.8%,達到 2711.1 萬輛和 2693.8 萬輛。但與此同時整體行業利潤大幅下滑。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曾表示,今年 1 至 8 月份,汽車行業銷售利潤率僅有 4.9%,創近幾年新低。
在行業不景氣的大環境下,奇瑞集團為何 " 逆勢 " 準備上市?行業分析認為,這或與奇瑞近來在汽車市場的高速增長有關系。公開銷量數據顯示,2021 年至 2023 年前 11 個月,奇瑞集團銷量分别為 96.19 萬輛、123.27 萬輛與 166.56 萬輛,同比增速達到 31.7%、28.2%、47.8%。
然而,在銷量高速增長的背後,奇瑞集團也面臨着銷售更依賴海外市場、新能源轉型不力等問題,這些均将對奇瑞衝擊資本市場的前景帶來影響。
銷量更依賴海外市場
盡管奇瑞集團的整體銷量增長迅速,但銷售結構呈現海外市場發展快于國内市場的情況,奇瑞在銷量與利潤方面日趨依賴海外市場。2021 年至 2023 年前 9 月,奇瑞集團海外市場銷量分别為 26.92 萬輛、45 萬輛與 64.8 萬輛,同比增速達到 136.3%、67.2%、110%,占總銷量的比重由 28% 逐步升至 51.7%。
從歷年的總銷量中減去海外市場銷量可以計算得出,2021 年至 2022 年,奇瑞集團國内銷量分别為 69.27 萬輛與 78.27 萬輛,2023 年預估銷量在 88 萬輛左右,年均增速在 13% 左右。
" 最主要的是奇瑞在一帶一路上做得好,在海外特别是俄羅斯、伊朗這些地方的出口做得比較好。為什麼大家拼命去做海外,因為海外賣得貴,至少現在利潤大一些。" 奧緯咨詢董事合夥人張君毅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
從更多中國車企向海外拓展的路徑看,通常是先于中國市場取得銷量提升,繼而開始海外市場擴張。奇瑞集團則成為少有的國内國外銷量 " 倒挂 " 的企業。
伴随中國汽車出口的高速增長,很多中國車企都開始向海外市場拓展。比亞迪、長安與吉利等其他幾家自主車企,近幾年在擴張海外市場的同時,其國内市場也取得了高速增長。奇瑞在海外市場的強勁勢頭,不失為一大優勢。但對一家立足中國本土的企業而言,在競争更為激烈的中國市場勝出,才更能檢驗一家企業的綜合競争力。
奇瑞新能源 " 掉隊 "
除了國内國外銷售情況不同,奇瑞集團面臨的另一項挑戰在于其新能源轉型節奏緩慢。根據乘聯會數據,今年上半年,奇瑞集團新能源車型銷量約 4 萬輛,較去年同期下滑了 66%。其中,QQ 冰淇淋銷量為 2.5 萬輛,小螞蟻銷量為 1 萬輛。
奇瑞在新能源領網域發展很早,在 2022 年之前,奇瑞集團憑借小螞蟻與 QQ 冰淇淋兩款 A00 級純電小車,在新能源市場占據一席之地。但由于長期拘泥于小型車,奇瑞的新能源市場表現多有波折。
數據顯示,2017 年至 2021 年,國内 A00 級純電動乘用車銷量經歷了 " 過山車 " 式的增長,占當年全國純電動乘用車總銷量的比例分别為 69%、49%、27%、23% 與 30%,盡管整體下滑嚴重,但依舊是純電動乘用車最大單一細分品類。
在此期間,奇瑞集團先後在 2017 年 3 月與 2021 年 12 月推出奇瑞小螞蟻與 QQ 冰淇淋。奇瑞小螞蟻踩上了 A00 級純電動乘用車市場爆發的風口,QQ 冰淇淋則趕上了 A00 級純電市場的 " 末班車 "。
但随着新能源市場的消費更新,A00 級純電市場快速萎縮。乘聯會數據顯示,2022 年國内 A00 級、A0 級、A 級、B 級與 C 級純電市場車型的零售銷量增速分别為 21.5%、174.8%、109.4%、61.5% 與 201.5%。奇瑞在新能源方面由于缺乏全面的規劃和布局,導致其錯失市場擴大的機會。
在今年 10 月舉辦的 2023 奇瑞科技 DAY 上,奇瑞集團董事長尹同躍曾公開反思:" 奇瑞在新能源車方面‘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他表示,明年 " 不會再像之前那樣客氣了 "" 明年新能源車一定進入全國頭部 "。
張君毅認為,奇瑞新能源光靠小螞蟻、冰淇淋的增長是不行的,所以也要加速產品的開發和更新。車企要經歷一個產品轉折期,最近奇瑞風雲、捷途山海系列也在發,在調整。
新能源存 " 内部競争 " 風險
目前,奇瑞集團對外推出了多個新能源品牌及序列。在混動市場,奇瑞品牌、捷途品牌于 11 月份分别發布了各自的新能源序列——奇瑞風雲序列和捷途山海序列,兩大序列兩年内共計劃推出 19 款全新混動產品。
其中,奇瑞風雲序列的首款量產車型風雲 A8 和 A8 Pro,将在今年年内上市。捷途山海序列的首款量產車型捷途山海 L9,已于 11 月 14 日正式上市。
在純電市場,奇瑞集團不僅有 " 新勢力 "iCAR 品牌、與華為合作的智界系列,還有基于奇瑞高端智能 E0X 電動平台打造的星途星紀元 ES。iCAR 品牌旗下首款車型 iCAR 03 将于 12 月開啟預售、智界 S7 于 11 月底正式上市、星途星紀元 ES 計劃在 12 月中下旬上市。
目前,國内傳統車企布局新能源大多采用多技術路線的策略。比亞迪、吉利、廣汽與 " 蔚小理 " 等品牌均在插混、中高端純電市場已有所布局,奇瑞的布局也是如此。
在新能源方面 " 慢人一步 " 的奇瑞,将多個品牌與產品序列及旗下產品在短時間内密集推出,體現出其急于在新能源領網域追趕的心态。但奇瑞、捷途、星途、iCAR 幾個品牌的新能源產品之間的定位卻不夠明朗,產品價格帶有重疊,相互之間存在着 " 内部競争 " 的風險。
" 如果奇瑞推出的每個產品都有各自的特色,能夠争取各自的目标客戶市場,那是最好的;如果說產品基本上都差不多,就會自己跟自己打架,等于是自相殘殺了。"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顏景輝表示,奇瑞的新能源產品要想後來居上,一定要往智能網聯、自動駕駛這方面發展,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競争力,另外在電池、電控、電機等核心件方面,有更多的技術創新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