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再看極越話題:CEO生病,勿讓他人吃藥!,歡迎閱讀。
摘要:極越這個艱難的時刻,對 CEO 是一個巨大考驗,能不能如羅永浩、史玉柱那樣捍衛一個 " 困境 CEO" 的最後尊嚴,能不能保護好員工、車主和股東的利益。也是對市場法律規則的考驗,一個理性、有序、規則明确、權責清晰的市場經濟環境,才能讓資本大膽投資,不會產生 " 新事物投資恐懼病 "。
吐槽青年出品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激烈競争中,車企們如同站在風口浪尖,每一步都需謹慎。極越汽車,近期因閃崩上熱搜,讓人唏噓!
" 造車需要太大的資金量了。"12 月 16 日凌晨,極越 CEO 夏一平在朋友圈發文反思極越資金困局,稱 " 在戰略上,我沒有做好。" 他反思了自己犯的種種錯:用人的教訓,在某些崗位上忽略了崗位與人才的真正匹配度。管理的問題,過于關注細節和微觀管理,錯失了一些問題糾正的最佳時機。CEO 對營銷的執念占用了太多精力,一度親自下場操盤營銷體系,讓其他重要事務被忽略。百度吉利早前發表聯合聲明,作為股東将積極協助極越管理層妥善處理相關事宜,讓極越員工和車主放心。
作為企業 CEO,拿着最高薪水的高管,獨立公司的第一責任人,種種決策的拍板者,這個反思太晚了!
哪有多少事情是突然發生的,只不過是你才知道,極越問題絕非一日之寒,而有一個慢慢塌方的過程。作為一艘企業巨輪的掌舵人,沒有第一時間發現風險第一時間去排雷,置企業于險境,從 " 代表着產業未來 " 而一步步滑向爆雷深淵,讓投資人、員工、車主承受了巨大的損失,這是不可逆、不可諒、不可化約的嚴重失職。
事實很清楚,沒有任何可以推卸責任的理由,認錯是必須的,而且不能止于 " 小作文認錯 ",應該履行契約精神,不僅不跑路,更需要用真金白銀去擔責,如羅永浩上演 " 真還傳 "、史玉柱從 " 億萬負豪 " 到 " 億萬富豪 " 那樣去擔責,用擔當維護一個困境 CEO 的最後尊嚴。
極越的教訓帶來很多反思,比如有人反思 "CEO 當網紅埋下的隐患 ",CEO 不能不務正業。
種種反思中,我不認同一種因噎廢食的聲音,認為極越暴露了新事物的脆弱性,這也給投資者上了一課,投資須謹慎,不能盲目跟風投資未經市場試錯的新事物。——這是一種 "CEO 生病,卻讓投資和創新吃藥 " 的錯位反思,極越的問題很清楚,CEO 管理的失敗,跟投資方向和新能源車創新無關,不要在錯位反思中患上 " 新事物投資恐懼症 "。
确實,學者塔勒布在《反脆弱性》中談到過新事物的脆弱性:老技術的預期剩餘壽命要比新技術更長,與它們的當前相對壽命成正比。如果老技術的壽命已有 80 年,新技術的壽命有 10 年,那麼老技術的預期剩餘壽命将是新技術的 8 倍。從百老匯的演出表可以預測,上演檔期最長的那出戲劇将經久不衰。如果一本書已經出版發行了 40 年,那麼可以預計它會再發行 50 年。——經典和傳統在殘酷的時間篩選中擁有了一種強大的反脆弱性。但如果人們在保守 " 反脆弱 " 中裹足不前,世界就停滞了。世界的進步,就在于下一代人不怎麼聽上一代人的話,投資者的偉大在于,就在于在承擔風險中提升一個新事物的反脆弱性。
夏一平在反思中說,有幸得到了中國最頂尖的人工智能公司和最領先的汽車制造公司的支持,兩位行業巨人不僅給極越投入巨大的資金,更帶來人工智能、汽車制造方面的底氣。——顯然,車沒問題,新能源沒問題,人工智能更是未來方向,本來是一則力挺創新的、多赢的投資佳話,遺憾在于企業管理的失敗。
投資背不了這個鍋,現代企業制度下,股東、董事、高管三大角色之間的關系與權責很清晰。股東出資、高管幹活、董事監督。極越是個獨立公司,獨立融資、獨立經營。股東百度和吉利在投資後,更多依賴高管 CEO 的管理,不會事無巨細去參與公司的運營管理,研發、市場、銷售、人力資源、财務等,都是高管一手負責。
新事物也背不了這個鍋,别人造車成功了,你卻失敗了,不是新事物的問題。
為了保護對創新的投資,《公司法》也為股東在投資公司時劃定了損失控制底線,避免無限責任連坐。作為獨立的責任有限公司,公司以其全部财產對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而股東則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所以這一次極越問題上,清晰的事實和產權邊界下,輿論也并沒有把矛頭指向出資的百度和吉利。是什麼問題反思什麼問題,該找誰找誰,該破產清算就破產清算,不能沒有權責邊界,這也是輿論對法律和投資者的尊重。所以,這無關什麼 " 新事物投資恐懼症 ",只要權責清晰,投資者就不會因噎廢食害怕新事物。
極越這個艱難的時刻,對 CEO 是一個巨大考驗,能不能如羅永浩、史玉柱那樣捍衛一個 " 困境 CEO" 的最後尊嚴,能不能保護好員工、車主和股東的利益。也是對市場法律規則的考驗,一個理性、有序、規則明确、權責清晰的市場經濟環境,才能讓資本大膽投資,不會產生 " 新事物投資恐懼病 "。
權責清晰,權界明晰,不僅是企業成功時 " 你好我好大家好 " 清晰地分紅,更考驗的是,遇到問題時能不能清晰地界定責任,讓利益相關者的損失降到最低,讓投資者保持投資的信心,而不是 " 十年怕草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