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這檔美國老牌新聞欄目,造假新聞翻車了……,歡迎閱讀。
美國最具影響力的電視節目之一《60 分鍾》或許從未料到,他們精心設計歪曲南海衝突的報道,被我們一則短視頻先 " 劇透 " 了。
今年 9 月,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最經典的電視欄目之一《60 分鍾》引用了起底工作室的報道,稱他們經歷的仙賓礁撞船事件,竟然是中國媒體先發了報道,随後開始了西方媒體老一套的指責與抹黑。
本期視頻中,起底工作室用第一手的現場視頻和獨家的調查還原了《60 分鍾》節目發起所謂的 " 客觀調查 " 新聞——它只不過是美菲聯合策劃,輸出反華叙事的工具。
《60 分鍾》報道中,最大的謊言是什麼?
在《60 分鍾》的報道中,8 月 19 日撞船是中方蓄意撞擊菲律賓的船只,而現場視頻直接戳穿了這一假新聞。
讓我們先來回顧事件經過:
8 月 19 日,菲律賓 4410、4411 号海警船未經中國政府允許,非法闖入中國南沙群島仙賓礁鄰近海網域,中方依法對其采取管控措施。凌晨時分,載有大量西方記者的 4411 号菲律賓海警船從中國海警船左舷方向突然右轉,惡意衝撞中方船只。即使中國船員不得不抛出泡沫板試圖避免撞擊,但為時已晚,兩艘船相撞。
如果如《60 分鍾》記者所說,是中方蓄意衝撞,我們為什麼還要拿出防撞泡沫板來避免撞擊?
另一艘菲律賓船只 4410 艦,進行了更為蓄意的挑釁,無視中方多次嚴正警告,以不專業、危險方式,直接撞上了中方正常維權執法的 21551 海警船。
然而,在西方媒體的叙事下,錯的總是中國一方。讓我們來看看他們是如何裝無辜的: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 ( CBS ) 聲稱:" 我們在黑暗中什麼也看不見,大約有四五艘中國船只将我們包圍。"
"You can't see here in the dark, about four or five different Chinese boats surrounding us at the moment."
他們把中國描繪成了入侵者,稱中國海警船撞向菲律賓船只的右舷,随後菲方發現船上有個近一米的洞。
The narrative crafted by some in the West portrays China as an aggressor. The Chinese Coast guard ship jammed into the Philippines' starboard quarter. The Filipinos found a 3.5-foot hole.
此番熟練的嫁禍背後,是西方媒體慣常操作,只呈現片面的事實來把中國塑造成 " 壞人 "。對菲方尋釁滋事、侵犯中國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行徑,他們選擇閉口不談。
《60 分鍾》的報道有什麼問題?
除了刻意扭曲現場事實,《60 分鍾》的報道不斷重復了各種針對中國的謊言。節目剛開頭,他們就引用了 2016 年的所謂 " 南海仲裁案 " 和所謂的專屬經濟區(EEZ)等國際法概念,試圖把菲律賓對一些南海島礁的非法的主權聲索披上 " 合法 " 的外衣。
報道聲稱,所謂 " 仲裁庭 " 判定菲律賓對其領土周邊 200 海裡的區網域擁有專屬經濟權利,并以此為背景暗中否定中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卻有意忽略了這所謂的 " 仲裁庭 " 實質是披着法律外衣、違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政治鬧劇:所謂 " 南海仲裁案 " 是由美日幕後操縱,指使時任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共同演出的一幕鬧劇。時任國際海洋法法庭庭長日本前駐美大使、臭名昭著的日本右翼軍國主義人物柳井俊二更是直接安排了仲裁庭法官的人選。
仲裁庭從成立之初就已政治化了。該仲裁庭的成立不具有合法性,其越權審理并做出的所謂裁決是非法的、無效的。然而就是這樣的一次仲裁,卻被西方媒體反復炒作,至今還在作為一個污蔑中國的論據。
作為扭曲事實的手法,《60 分鍾》還提到,仙賓礁離菲律賓更近。這種說辭使人贻笑大方:關島離中國比離美國更近,難道這就意味着中國可以對它宣稱主權了嗎?
CBS also mentioned that Xianbin Reef or Sabina Shoal, is closer to the Philippines. And about 660 nautical miles from China. It is a tactic, but I'd like to remind them Guam is closer to China than it is to the US. Just being close to something doesn't mean you can claim it as yours.
對于真正應該考量的國際法和歷史證據,西方媒體卻視而不見。
我們查閱了規定菲律賓領土的相關歷史條約,菲律賓和美國自身出版的官方地圖,發現這些島嶼從來都不是菲律賓領土的一部分。菲律賓海岸大地測量局 ( Philippine Bureau of Coast and Geodetic Survey ) 于 1960 年繪制的《菲律賓地圖》、美國權威地圖出版商蘭德 · 麥克納利公司 ( Rand McNally & Co. ) 于 1941 和 1943 年繪制的多部地圖都明确将黃岩島等南海諸島劃歸中國領土。直到最近幾十年,菲律賓方面才開始對這些島嶼提出主權要求。
If you look at the historical treaty laws and maps from the Philippines and the US, you will find these islands were never part of Philippine territory. It's only in recent decades that the Philippines started making these claims.
菲律賓、美國出版地圖中,對南海主權的劃分
節目中,《60 分鍾》的記者聲稱他們沒想到會卷入一場國際衝突,他們只是參與見證了一次菲律賓 " 例行 " 的海上補給任務。但凡稍微關注南海局勢的人都知道,這些所謂的 " 補給任務 ",正是中菲南海緊張關系的核心所在。誰會把闖入别國領土的行為稱為 " 例行補給 "?這些美國記者要麼沒做功課(懶),要麼就是故意誤導觀眾(壞)。
CBS said they didn't expect to be involved in an international conflict and that this was a routine supply mission. Anyone who has studied the issue knows that these so-called "supply missions" are at the core of the tens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Philippines. Who would call trespassing on someone else's territory a "routine trip"? Either CBS didn't do their homework, or they're intentionally misleading their viewers.
美西方媒體扮演了何種角色?
最令人擔憂的是,菲律賓方面跟西方媒體的狼狽為奸。他們已經準備好,借助西方媒體挑起國際事件來獲取政治籌碼。
What's most concerning is the readiness of the Philippine side, aided by Western journalists, to turn this into a media spectacle. They were willing to provoke an international incident to gain political leverage. This was irresponsible, and the Western media played right into it.
《60 分鍾》節目雖然采訪了不少聲音,但毫不意外,受訪者經過了精心挑選。比如雷 · 鮑威爾 ( Ray Powell ) 是由美國軍方資助的人物,他領導了針對中國南海的 " 灰色地帶 " ( Grey Zone ) 虛假信息傳播運動。
《60 分鍾》 精心挑選持有反華立場的受訪者
還有,鷹派的菲律賓軍方負責人、武裝部隊總參謀長羅密歐 · 布勞納 ( Romeo Brawner ) 也接受了采訪。此前,布勞納對中國記者采訪避之不及,現在卻端坐在美國媒體的鏡頭前侃侃而談。
然而,除了引用了起底工作室的報道,《60 分鍾》沒有展現任何來自中國的聲音。
Yet, not a single Chinese voice was heard in the report.
通過調查發現,每次 " 撞船 " 事件發生,都會有西方記者出現。上次,是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這次是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 60 Minutes)。很難不讓人懷疑,這樣的操作,難道不是美菲有意策劃的 " 碰瓷事件 "?
How is this not coordinated propaganda?
起底工作室沒想到會卷入一場國際衝突,我們所做的只是報道真相,然而我們的報道卻被《60 分鍾》節目組用來編造叙事,并推動緊張局勢更新。
諷刺的是,習慣了恃強凌弱、無人敢反抗的西方媒體說,他們沒想到中國記者會這麼快做出回應。
而對于我們這樣年輕、愛國、富有激情的記者來講,我們在國際輿論的一線,就是要挑戰西方不實的報道和話語的霸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