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補足手機影像的“最後拼圖”,光譜傳感器為何又被端上桌面?,歡迎閱讀。
移動影像技術發展更像是一個 "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 的過程。
更大畫幅、更大像素量的傳感器,甚至是更復雜的長焦鏡組,手機影像解決了最基本的 " 拍得到 " 的問題。色彩也是移動影像的 " 老大難 " 問題,手機廠商的解法更豐富,例如通過 AI 場景識别、自動白平衡等 " 軟手段 " 彌補,又或者是借助外挂硬體等 " 硬手段 " 輔助色彩還原。這就要說到這篇内容的主角——彩色多光譜傳感器。
早在 2016 年,LG 就将專用的彩色光譜傳感器布局到 G5 上,以提高色彩性能。蘋果、OPPO、vivo、華為等智能手機廠商,也先後嘗試在智能手機上應用了各種多通道光譜傳感器,如 vivo X90 系列開始搭載的 VCS 放生光譜技術、華為 P50 Pocket 搭載的超光譜攝像頭技術等,當中的部分方案并未延續下來,也無法引起行業的共振。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将彩色光譜傳感器技術從幕後拉到台前的廠商是華為,Mate 70 系列的 " 紅楓原色影像 " 技術一炮而紅。而在 Mate 70 系列之後,色彩光譜傳感器似乎又呈現爆發的趨勢,根據 @數碼閒聊站消息,2025 年的新一波影像旗艦當中,OPPO 的 Find X8 Ultra 等產品确認了多光譜傳感器的存在。
(圖片來自微博)
影像色彩成為了近幾年手機攝影的必修課,市場對手機影像的認知已經從 " 拍得到 " 過渡到 " 拍得好 ",用戶追求起了與肉眼觀感盡可能一致的成片,這給手機廠商的影像方案提出了新的挑戰。
在大家都追求 " 所見即所得 " 的今天,光譜傳感器又要再一次登上主流嗎?
絕大部分數碼相機都無法 100% 還原人眼看到的真實色彩,影像傳感器的 RGB 三通道光譜響應與人眼中視覺細胞的光譜響應不同,也就導致手機影像傳感器接收到的色彩信息與人眼有差距。考慮到不同價位段機型所采用的傳感器面積、制程工藝等存在差異,色彩還原能力的差距還會進一步拉大。
對于相機而言,現代傳感器對紅色等長波光譜靈敏度較低,對于弱光和強光兩種環境下,原始畫面容易出現顏色欠飽和 / 過飽和兩種結果。而經過長年累月的使用,CMOS 老化也會進一步加重色彩失真。在以往,通過 ISP(影像信号處理器)彌補原始畫面信息不足是手機乃至專業相機的普遍做法,如果沒有 ISP 模塊,影像系統無法做到我們預期的圖片質量。
ISP 本質上是影像系統的計算部分,将從 CMOS 接收到的原始光信号經過色彩映射後輸出圖片,補上原始信号缺失的部分。聽起來這樣的技術沒有什麼問題,但手機系統對拍照場景的識别比較随機,任何一點構圖差異,就算是同一場景也會導致多種色彩優化的結果。
簡單點來說,就是手機看到的和輸出的照片色彩,與我們看到的色彩往往會出現明顯不同,色彩豐富的場景更甚。如果手機後處理稍有不慎,不符合肉眼觀感只是其次,詭異的成片觀感還會招來各種不滿。
(圖片來自華為)
軟體不夠硬體來湊,華為 Mate70 系列在常規的 " 主、長、廣 " 三攝布局之外,還額外添加了一個專門負責記錄色彩的多光譜攝像頭,最終由 ISP 合成輸出最終結果。雷科技此前對 Mate 70 Pro+ 的影像進行過全面評測,從結論來說,多光譜傳感器的加入的确讓成片的色彩與肉眼觀感實現了盡可能的對齊。
這還不止,華為在多攝融合領網域有過多次探索,例如 P9 和 P50 系列,讓黑白攝像頭與主要成像攝像頭融合,增加畫面層次信息,來獲得比肩大底傳感器的效果,機身厚度又得到了控制。
不僅是華為 Mate 70 系列,在這之前已經有部分主流品牌嘗試讓光譜傳感器硬體參與到影像流程裡,比如榮耀曾在 Magic4 至臻版當中額外添加了一個 5000 萬像素的多光譜增強攝像頭,官方宣稱可以捕獲超過人眼可視範圍的光譜信息。vivo 的 VCS 仿生光譜雖說不是硬體級,卻是少數沿用到今天的技術,已經迭代到 3.0 版本。
只不過,堅持多光譜傳感器輔助路線的廠商只是少數,經常 " 用完即棄 "。
究其原因,小雷認為還是早期的軟硬體融合方案不夠成熟,硬體級光譜增強攝像頭無法很好地介入到攝影流程裡,後續優化更新不到位,用戶看不見多硬體融合帶來的效果更新,營銷止于表面,該偏色還是偏色,浪費機身空間,又貼上額外的成本,結果就是被廠商 " 優化 "。
早年間手機行業提出的多攝融合也是如此,本意上是通過多個焦段同步成像融合出更高清的圖片,最後也沒有幾家品牌堅持下來,只能說都是手機影像探索路上的嘗試。
再厲害的後期也抵不過充足的前期準備,光譜增強傳感器對手機影像的意義不僅是 " 多一個攝像頭好營銷 ",而是補上手機影像感知信息最後一塊拼圖的元器件。
" 紅楓原色影像 " 到底只是一個利于宣傳的名詞,真正想要讓光譜傳感器從幕後走到台前,至少要讓消費者感知到硬體集群和軟體優化的更新。
現如今手機廠商重拾光譜增強傳感器,原因不完全是華為開了個好頭,在小雷看來軟硬體方案的成熟又讓行業看到了手機影像在 " 所見即所得 " 方面的潛力。目前可以确認 OPPO Find X8 Ultra 要跟進硬體級光譜增強傳感器,一股 " 外挂之風 " 似乎又吹了起來。
聊起手機影像,很多人總是不約而同地說起 " 所見即所得 "。
手機廠商與專業光學品牌的聯名早就不陌生,從華為和徕卡到 vivo 和蔡司,再到 OPPO 和哈蘇,行業在努力把相機品牌的色彩解決方案搬到手機上,不求絕對的色準,只求足夠的高級、好看。但相比 " 某某同款色彩解決方案 ",似乎許多手機用戶追求的還是與肉眼一致的色彩觀感。
一直以來,iPhone 在各大互聯網平台的用戶眼中就是尊重肉眼觀感的代表機型,不論其它影像旗艦成像如何貼近專業相機,最終還是會有許多消費者看好 iPhone 的影像系統,什麼原因說不上,總之就是 iPhone 拍出來的更 " 還原 "。
許多涉足飾品、美發、服飾領網域的網友都表達了對 iPhone 影像的認可,小雷總結下來,就是 iPhone 拍出來的產品圖與實物之間不存在色差,更适合發給客戶參考。
(圖片來自抖音)
于是,也有人認為安卓 / 鴻蒙手機重拾光譜增強傳感器,标志着風格化拍攝被放棄,開始跟随蘋果回歸攝影的 " 原味 "。的确,手機用戶很清楚移動影像的意義,作為記錄生活的設備,就必須要準确地記錄當下那個瞬間,甚至要精确到畫面中具體的色彩信息。
但小雷思考後得出的結論和他們相反,拍照本身就是一件沒有标準答案的事情," 所見即所得 " 僅僅是手機影像當中的一種解法。無論科技如何進步,影像方案如何迭代調整,手機影像的整體方向不會因為一顆光譜增強傳感器而改變,廠商的目的就是提供給我們一個拍好照片的設備。
" 所見即所得 " 在手機影像當中的确有着不可替代的意義,好看的照片必定是色彩關系準确的。光譜增強傳感器作為輔助元器件,核心在于填補手機影響流程中缺失的色彩信息,也就是說,手機廠商既可以借助它發展更還原真實的色彩表現,也可以強化風格攝影的表現力。
看到這裡,可能大家會認為光譜增強傳感器會是接下來手機影像的發展方向了。
的确,硬體級的光譜增強攝像頭對環境色彩感知更準确,給影像系統提供了關鍵的色彩信息,其作用不可忽略,Mate 70 系列讓我們對這一顆小小的傳感器有了更深刻的認知。更還原肉眼的色彩表現正好迎合了 " 所見即所得 " 用戶群的喜好。
在小雷看來,當前手機 AI 影像算法對色彩優化的不足,可以依靠光譜傳感器提供的原生色彩信息補上。長期來看,當 AI 對場景判斷更準确時,對硬體的依賴降低,光譜傳感器可能會再次退位。正如馬斯克多次诋毀激光雷達一樣,先進的算法便是他的信心來源。
這并不是給 Mate 70 系列和其它光譜傳感器潑冷水,本質上都是手機廠商在影像探索路上的方案落地,既然傳統 CMOS 和算法暫時做不到完美的成像效果,輔助硬體就有存在的理由,沒必要用還沒發生的事情貶低手機廠商的成果。
因為,"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 是移動影像發展不變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