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懂王漲關稅,讓蘋果的最大的對手“躺赢”?,歡迎閱讀。
三星能否真的在中美關稅戰中受益?
關稅大戰中,科技企業無疑成為了這波貿易衝擊中受傷最深的行業之一。就在懂王每天更新關稅數字的同時,4 月 22 日,韓國媒體公布的一份數據顯示,三星手機全球的銷量達到了 1903 萬部,力壓蘋果,蟬聯銷量第一的位置。
這其實已經不是三星手機第一次榮登世界智能手機銷量榜首的位置,2024 年 10 月,知名調研機構 Canalys 的報告就顯示,三星以 18% 的全球市場份額領先蘋果,成為市場第一。三星 GalaxyS25 系列一個月的銷量達到 456 萬部。
雖然特朗普在 4 月 11 日宣布對芯片、筆記本、智能手機等多項商品豁免 " 對等關稅 "。但有多家美國媒體發文指出,面對高關稅壁壘,蘋果的漲價很難避免,而老對手三星可能趁機獲得發展機遇。2024 年的幾份數據報告顯示,三星手機在美國的市場占有率約在 25%-31%,僅次于蘋果手機的 49%。
高關稅壓力下,蘋果為何比三星更依賴中國供應鏈?在中國銷量慘淡的三星手機,為何能在全球持續稱霸?在高關稅的背景下,三星手機是不是真的比蘋果手機更有優勢?
蘋果比三星更依賴中國供應鏈
就在關稅大戰剛打響之時,不少第三方機構的研究發現,如今美國有 90% 的 iPhone 生產和組裝都位于中國,根據韋德布什的分析,在經過產業鏈調整後,也只有 5% 的 iPhone 是在越南和印度制造的,而另外 5% 是在其他國家生產的。
瑞銀的分析師估計,在中國組裝的 1199 美元 iPhone16ProMax 的基本型号價格要上漲 800 美元,漲幅達到 67%。
雖然 4 月 11 日,懂王又對智能手機的零部件網開一面。但是美國科技業普遍認為,美國商務部正在推進的 232 條款半導體調查,可能導致新的面向半導體等科技領網域的關稅政策。未來的美國很有可能設立專門的芯片稅,那相關的智能手機和個人電腦市場必然會受到影響。
三星位于韓國的手機制造廠
CNN 的一篇評論認為,相比蘋果,三星的優勢是它的智能手機業務并不依賴中國。據華爾街的一些分析師估計,作為現在全球市場份額最大的智能手機制造商,三星雖然不能幸免于關稅或其可能帶來的經濟影響。但起碼不會因為關稅問題,大幅度改變其移動設備業務。
由于中國強大的制造業,現階段美國的科技行業還需要依靠中國龐大的零部件供應商和組裝設施網絡來大規模生產智能手機、筆記型電腦和顯示器等 3C 產品。當然這些供應鏈都得益于以上產品的關稅互惠。
和蘋果不同的是,在 2019 年,關閉了在中國的最後一家手機工廠,三星已經把大量的安卓市場份額讓給了華為,盡管三星在中國還有其他電子產品的業務。據三星内部消息人士向媒體透露,現在三星絕大多數智能手機的產業鏈都位于韓國、越南、印度和巴西。還有技術行業研究公司 CounterpointResearch 的一份調研顯示,三星 9 成智能手機生產都在越南,第二大手機生產中心位于印度。
報道顯示,2018 年,三星電子在印度新德裡郊區的諾伊達,建成了 " 世界上最大的手機工廠 ",該工廠年度手機產量能力達到 1.2 億部。到了 2024 年,三星已經成為印度最大的智能手機出口商。
三星在中國,不靠賣手機,依然在手機上賺錢
三星在 2002 年宣布正式在中國開展手機業務,短短三年後的三星就超越諾基亞,成為當時中國賣得最好的手機品牌。2013 年,三星在中國市場達到巅峰,牢牢占據市場第一的位置。直到 2016 年,多款三星手機接連發生數起爆炸起火事件,到了 2017 年 10 月,一款更換過的 Note7 安全版在西南航空班機上起火,直接讓國人對三星手機談虎色變。
随着三星手機口碑的斷崖式下滑,到了 2018 年,三星市場占有率跌至 0.3%。此後的三星手機還在中國持續銷售,但銷量已經相當慘淡。有數據顯示 2023 年,三星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僅有 200 萬部,銷量已不如國内一些二線的手機品牌。
然而,放眼世界,三星手機卻長期穩居智能手機的銷量冠軍。調研公司 Canalys 的數據顯示,2024 年,三星手機穩居全歐洲(不含俄羅斯)智能手機的冠軍,出貨量達到 4640 萬台,市場份額 34%,歐洲也是三星手機最大的市場。此外,三星手機在巴西、智利等拉美國家的市占率也都穩定占據 40% 以上,是當地銷量第一的手機品牌。在美國,三星手機 2024 年的銷量約 4500 萬台,長期是僅次于蘋果的品牌,三星的 Galaxy S 系列在歐美高端市場有較高的份額。
三星手機超強銷量的背後是完整的全產業鏈布局,從手機的螢幕到芯片,再到閃存,大部分零部件都能實現自主研發、設計甚至生產。這種全方位的供應鏈布局,使得三星在手機制造過程中能夠精準控制成本。
此外,由于三星擁有完整的芯片產業鏈,在内存和閃存芯片領網域有絕對的市場份額。目前,三星的手機存儲芯片行業都居于全球第一名,占有全球存儲芯片市場四成左右的市場份額,中國手機、PC 行業等都需要依賴其芯片產品。國内最大的生產手機射頻前端芯片的制造商卓勝微,大部分芯片原材料就采購自三星,華為、小米、vivo 等品牌的手機使用的就都是卓勝微的芯片。
根據權威機構的數據,中國手機市場在存儲芯片領網域,國產產品的市場份額僅為 4%。每年,該市場需進口價值約 1000 億美元的存儲芯片,其中三星作為主要供應商,顯然受益于這一需求。據行業分析,中國手機企業為三星貢獻了約 2600 億元的收入。值得注意的是,三星超過 60% 的利潤來源于其半導體業務,而這一業務中相當大一部分收益源自中國市場。盡管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很少,但其憑借強大的產業鏈優勢,仍從中國手機制造商處獲得了可觀的利潤。
韓國三星不怕美國關稅?
有媒體将三星手機的成功視作美國科技企業的一種别樣勝利。相關報道表明,以美國為首的外國投資者持有三星集團普通股的 55%,大股東與關聯企業占比達 21%,韓國境内投資者持股比例僅為 19%。從股權架構而言,美國資本在三星電子的普通股與優先股中占據主導地位。于是,有人不禁發問,三星究竟該算美國公司還是韓國公司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實則很清楚。三星的重大經營投票權與決策權由韓國 " 李家 " 掌控,美國雖握有大部分資本,但僅參與分紅,并不涉足經營。如今三星在手機芯片領網域的霸主地位,可追溯至上世紀 90 年代美國的產業調整,當時美國為制衡日本芯片產業而采取行動。1997 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三星的主業 DRAM(動态随機存取存儲器)市場遭遇巨額虧損,美國借此機會大量低價收購三星股份,這才形成了如今三星外資占比較高的股權格局。
由于三星的股權及分紅大部分歸屬于美國,美國便不遺餘力地扶持三星,為其提供了眾多其他國家難以企及的低價技術轉移和研發合作機會。在全球市場布局上,三星電子受美國資本的助力,能夠以低成本獲取各類技術,這一優勢助力三星與矽谷及美國高校實驗室聯合研發,進而在 DRAM 領網域超越日本,迅速崛起。而此次特朗普宣布對韓國加征 25% 關稅後,韓國政府未采取反制措施,由此可見,韓美在貿易層面顯然存在着某種默契。
雖然蘋果的漲價在所難免,但是大部分媒體并不看好三星手機能在美國市場擴大份額。不少分析師表示,現階段蘋果手機的用戶忠誠度很高,沒有證據顯示會因漲價轉而購買其他品牌的手機。
在美國市場,蘋果和三星的用戶分屬不同類型的智能機用戶群體,雙方用戶看起來并沒有替代關系。有分析機構認為,三星恐怕沒有實力去動搖蘋果在美國中高端市場的領導位置。
三星能否全然避開特朗普這輪關稅攻勢,尚存變數。特朗普政府旨在促使制造業回流美國,此背景下,越南、印度等國也被納入關稅考量範圍,雖當前稅率不高,但三星仍難免受波及。
針對美國關稅策略,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于 4 月 11 日迅速出台《關于半導體產品 " 原產地 " 認定規則的緊急通知》,其中規定核心依據芯片 " 流片地 " 界定原產地。此舉明确,無論芯片制造商來自何方,只要其流片環節不在美國完成,即可免受關稅衝擊。
于國内手機廠商而言,三星作為主要存儲芯片供應方,其晶圓流片主要在韓國進行。按照新的原產地規則,手機核心部件成本有望保持穩定,不受關稅上漲影響。
參考資料
1、 蘋果的最大對手可能在特朗普的關稅戰中占優?CNN 商業
2、以下是 " 美國制造 "iPhone 的價格,CNBC
3、離開全球最大手機市場,三星依舊全球第一,反做空第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