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再創神話?Switch 2發布在即,我們總結了7個關鍵答案,歡迎閱讀。
還有不到 24 小時,任天堂 Switch 2 就要發布了。
作為全球銷量排名第三的遊戲主機,發布于 2017 年的任天堂 Switch 憑借「主機 + 掌機」二合一形态、革命性的 Joy-Con 搖桿和榮獲多項 TGA 大獎的遊戲陣容,成功走出了上一代主機(Wii U)的陰影,成為了和 PS2、NDS 齊名的現象級遊戲機。更重要的是,任天堂用 Switch 證明了「機能(硬體性能)不是主機成功與否的關鍵」。
然而,Switch 的硬體短板也是一點也不少:
Tegra X1 芯片的性能顯著落後于同世代主機,即使在其護航大作《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也頻頻掉幀,連穩定 45fps 都成奢望;
720p 非全貼合螢幕(非 OLED 機型)顏色發灰,戶外等高亮度環境下幾乎看不清螢幕内容;
極具創意的 Joy-Con 不僅有違遊戲搖桿的人體工程學設計,在結構上也堪稱「災難」——不僅無法穩定固定在機身上,還有搖杆漂移的通病。盡管任天堂在後續批次中進行了改良設計,但 Joy-Con 的問題始終未能徹底解決,甚至還給任天堂引來了集體訴訟。
圖片來源:任天堂
Switch 2 能解決這個問題嗎?它又将給遊戲行業帶來什麼?在這裡,小雷總結了關于 Switch 2 的幾個常見問題與答案,讓大家在發布會前一睹為快。
機身、螢幕都變大。性能變強,但大型遊戲還得降低分辨率。
首先,Switch 2 無論整機尺寸還是螢幕尺寸較第一代 Switch 均有提升:螢幕尺寸從初代的 6.2 英寸提升至約 7.8 到 8 英寸。盡管任天堂在分辨率方面表現一直都很保守,但 Switch 2 應該能保證最基本的 1080P 畫面輸出,只不過高刷新螢幕應該是沒有可能的了。造型上,Switch 2 采用了窄邊框螢幕設計,但兩側和 Joy-Con(搖桿)線條明顯變得圓潤。
另外,Switch 2 的 Joy-Con 在配色上也更為「保守」,不再像一代 Switch 那樣采用整體撞色設計,紅藍雙色只保留在兩側搖杆基座和内側連接器上。至于核心芯片,從曝光來看,Switch 2 采用的應該是英偉達的 Orin Tegra 239 處理器。這款芯片在硬體上支持超采樣(Super Sampling)和光線追蹤。但根據任天堂一貫的做法,雷科技不認為 Switch 2 會支持光線追蹤。
Joy-Con 理念和按鍵布局沒有變化,但仍有大量改進。
很遺憾,為了保障雙人遊玩時的體驗,Joy-Con 仍采用反人體工學的「搖杆 - 按鍵」垂直布局。如不使用 Pro 搖桿,仍會出現按鍵卡手的問題。
但在按鍵布局上,Switch 2 的 Joy-Con 比上一代要多一個按鍵,就在右側 Joy-Con 主螢幕鍵的下方。考慮到這個位置并不是搖桿玩家的「熱區」,小雷認為這個按鍵應該用于輔助功能,比如在多人聯機時開關麥克風靜音(類似 PS5 搖桿)。
除此之外,Switch 2 的 Joy-Con 在連接、固定方式上也迎來了「史詩級」改進——任天堂放棄了松垮的滑軌固定方案,改用了全新的磁吸固定結構:突起的磁力吸附卡扣可以完整嵌進 Switch 2 的兩側,搭配磁力鎖定,可以為 Switch 2 提供更強的連接強度和抗扭曲性能,不會像上一代 Switch 那樣拿在手裡松松垮垮。
且在 Switch 2 Joy-Con 的内側,任天堂還設計了全新的光電傳感器,允許 Joy-Con 像滑鼠一樣使用。
不過這意味着 Switch 2 不可能通用上一代 Joy-Con,喜歡收集不同顏色 Joy-Con 的玩家又得重頭開始了。
不會。
首先,磁吸接口本質上只是物理連接方式的改變,只要任天堂開放通信協定(就像現有 Joy-Con 那樣),第三方廠商完全可以開發兼容產品。事實上,當前 Switch 市場已有大量副廠搖桿通過藍牙連接,根本不依賴滑軌接口。
其次,磁吸設計反而可能降低配件開發門檻。相比滑軌結構,磁吸接口的機械復雜度更低,更便于第三方廠商進行适配和創新,甚至可能催生更多模塊化配件。從 FC 時代至今,任天堂都保持着對第三方外設的兼容性,Hori 等品牌也一直有推出副廠搖桿。即便 Switch 2 采用新接口,也不太可能完全封閉生态。
還是熟悉的「馬車 +3D 馬力歐」。
從任天堂直面會的情況來看,Switch 2 的首發陣容應該還是大家熟悉的「馬車 +3D 馬」,即最新一代的馬力歐賽車(9)和一部尚未公布的 3D 世界觀馬力歐正作。從此前曝光的圖片來看,小雷推測這部「未公布」作品應該會與在 2007 年在 Wii 平台首發的《超級瑪力歐銀河》共享世界背景,或者直接就是《超級瑪麗歐銀河》的高清重制版。
除此之外,Switch 2 還會有一款《塞爾達傳說》系列的高清重制版。不過考慮到任天堂目前只給《塞爾達傳說:御天之劍》推出過高清重制版(HD 版),小雷認為此次高清重制應該只會在「老四篇」中選擇。再加上《縮小帽》和《四人之劍》比如《時之笛》都是近兩年内才進入 NSO(Nintendo Switch Online)的會員包中,小雷猜測這款高清遊戲應該會是好評如潮的《塞爾達傳說:時之笛》。
能。
在此前的直面會中,任天堂就已經确認「Switch 2 可以兼容 Switch 的遊戲」。這意味着 Switch 2 的卡帶在尺寸上與 Switch 保持統一規格。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似乎也意味着 Switch 2 會在短時間内面臨 PS5 一樣的局面——剛發售時,能玩的基本都是上一代主機的遊戲。
另外,Switch 2 遊戲兼容也會帶來另一個問題——遊戲該如何定價?在很長一段時間裡,59 美元是遊戲行業對「大型遊戲」的默認定價。PS5 發布時,「遊戲正價」提升到 69 美元。但因 PS5 可以運行 PS4 遊戲,不少 PS5 玩家都選擇先玩更便宜的 PS4 遊戲,直到 PS5 版本打折後再「補票」。
可以肯定的是,這一情況在 Switch 2 上也會再次上演。如何平衡遊戲價格,也将成為決定 Switch 2 首發成敗的關鍵。
可能定價 499 美元;将于 4 月 2 日開啟海外預訂,預計 6 月能開始正式發貨。
根據曝光的 Costco 内部資料,Switch 2 定價 499 美元,約合 3627 元人民币。但考慮到國内「數碼產品匯率」,國内玩家在電商平台買到的價格應該會在 4000-4500 元的區間内。
至于什麼時候能買到,根據加拿大 BestBuy 的曝光頁面,Switch 2 将在 4 月 2 日直面會後開啟預訂。換句話說,北美、日本玩家最快在 4 月 2 日就能交錢排隊了。中國台灣和中國香港暫無相關預訂的日期,但任天堂已經确認将在 5 月 17 日至 18 日于香港舉辦 Switch 2 的線下體驗會,合理推測此次中國香港同樣也會在首發市場名單中。
至于主機玩家可能不太關注的國行市場,由于暫時還未查到任何新作遊戲版号的數據,中國内地高概率不會進入 Switch 2 的首發名單中。
小雷認為可以。
從歷史數據看,任天堂主機往往能憑借獨特的遊戲體驗創造銷售奇迹——初代 Switch 在性能明顯落後的情況下,依然賣出了 1.5 億台,成為遊戲史第三暢銷主機。這次 Switch 2 在保持二合一設計的同時,解決了不少上一代硬體的設計缺陷,還從一定程度上填補了性能短板,競争力較第一代 Switch 時有了明顯提升。
更重要的是,Switch 已經為任天堂積累了龐大的用戶基礎。這群玩家對新機的更新需求強烈,且不像 PS、XBOX、PC 玩家那樣有強排他性——買了 PS5 的玩家高概率不會買 XBOX,但通常不介意多一台 Switch。加上任天堂第一方大作的持續吸引力,Switch 2 很可能延續前代的成功軌迹。
雖然 499 美元的定價較前代上漲明顯,但考慮到硬體更新幅度和近期遊戲顯卡、PS5 Pro 等遊戲硬體的漲價幅度,Switch 2 的價格依然具有競争力。只要首發遊戲陣容足夠強大,且沒有太大的硬體設計缺陷,Switch 2 完全有望再創銷量奇迹,甚至挑戰 PS2 的銷售紀錄。
當然,這些都只是小雷根據已有消息作出的合理推測,Switch 2 的真面目還得由馬上到來的直面會揭曉。但不得不承認,在全球遊戲行業電競化或手遊化的分化趨勢下,Switch 2 的定位似乎有些尴尬,放哪都不合群。
不過這種「不合群」的特質,其實也是任天堂能在激烈的遊戲行業獨樹一幟的關鍵。讓我們拭目以待,看看不随大流、專注于遊戲創意的 Switch 2 能否再次創造遊戲史上的新紀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