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理财經驗:美債收益率飙升,美元暴跌:關稅與債務恐慌拷問美國資產“避風港”神話,歡迎閱讀。
美國總統特朗普扔出的所謂 " 對等關稅 " 政策,如回旋镖一樣,正中自己的軟肋:債務。
本周,美國市場出現罕見一幕:面對美股巨幅波動,傳統的避險資產美債和美元也不避險了。
4 月 9 日,美國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突破 4.567%,美國 30 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突破 5.0% 關口。一周來看,10 年期和 30 年期美債收益率分别累漲 50.6 和 48.7 個基點。其中,10 年期美債收益率創下 2001 年以來最大單周漲幅。
美債收益率大幅飙升,讓特朗普坐不住了。
據玉淵潭天,9 日特朗普突然服軟,宣布對多國加征的關稅暫停 90 天。
面對不斷變臉的政策,美元也上演 " 大跳水 "。4 月 10 日,美元指數下破 100 大關,周跌幅達 2.99%。而且,本月僅過 9 個交易日,美元指數累計跌幅已達 4.21%,創 2022 年 11 月以來最大月跌幅。
美股市場也不平靜,雖然三大股指在 4 月 9 日出現歷史罕見的反彈,卻被市場普遍視作對 " 熊市的确認 "。
股匯債動蕩,映射出市場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更深層次的變局,則是美國資產不再被全球金融市場看好。正如美國前财長薩默斯警告:全球金融市場正厭惡美國資產,或引發嚴重金融危機。
市場動蕩之際,美聯儲官員 4 月 11 日暗示或出手。波士頓聯儲主席蘇珊 · 柯林斯也表示,現在如果有需要,美聯儲 " 絕對 " 準備在必要時提供幫助以穩定市場。
36 萬億美元債務壓頂,債市 " 逼宮 " 特朗普
本周,被視為全球最安全資產的美債連續數日大跌,收益率創下 2001 年以來最大單周漲幅 ," 避風港 " 地位正在被動搖。
截至 4 月 11 日收盤,美國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報 4.497%,周中一度漲至 4.567%,一周累漲 50.6 個基點,創下 2001 年以來最大單周漲幅;美國 30 年期國債收益率收報 4.877%,周中一度上破 5%,一周累漲 48.7 個基點。
10 年期美債收益率周漲 50.6 個基點
30 年期美債收益率周漲 48.7 個基點
美國前财政部長珍妮特 · 耶倫 10 日在接受 CNN 采訪時表示," 高杠杆對衝基金 " 不得不抛售美債。
中金公司的研究顯示,對衝基金通過 " 基差交易 " 可能積累了 1 萬億 ~1.5 萬億美元規模的美債現貨持倉。
" 基差交易 " 是指利用國債現貨與國債期貨之間的價格差異進行套利的策略。對衝基金通過高杠杆進行 " 基差交易 ",成為市場脆弱性的主要來源。當國債收益率上升時,利差往往會縮小,減少獲利機會或造成損失。杠杆的使用會讓情況變得更加復雜,導致追加保證金和快速套現的需求,甚至需要通過出售債券來實現快速套現。
同時,本周美國财政部進行的國債拍賣顯示出需求低迷,且債市流動性緊張。例如,在 4 月 9 日的 10 年期美債拍賣中,得标利率比預發行利率低了 3 個基點,這是歷史上第二大偏離。而且,直接競标者獲配比例從 19.51% 驟降至 1.40%,創史上第三低。
但以上并非美債抛售潮的唯一原因。美國财政狀況也加劇了投資者的焦慮。
目前,美國政府正在努力削減約 8000 億美元的貿易赤字。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到美債的收益率。因為美國從其他國家進口的商品減少,意味着流通的美元減少,那麼用于購買美國國債的現金也會減少。
特朗普對股市暴跌不以為然,但債券市場的動蕩引起了他的注意。外媒報道指出,美債的劇烈抛售正是特朗普 " 服軟 " 的 " 幕後推手 ",因為美債收益率的狂飙讓特朗普政府的 " 化債 " 目标遭受重創。美國财政部長貝森特非常希望通過美債收益率下跌來實現 " 化債 "。
美債市場是全球流動性最強的資產,每天交易額超過 1 萬億美元,被視為全球金融市場的 " 基石 "。從抵押貸款到信用卡欠款再到汽車貸款,各種債務的定價都以 10 年期美債收益率為基準。
而作為全球最大的債務國,現在美國政府身背 36.7 萬億美元債務,如果利率維持在 4.5%,美國一年光利息支出,就可能會占到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今年,美國預計有 3 萬億美元債務到期,絕大部分是短期債務。負債成本的上漲意味着特朗普 " 化債 " 的目标變得更加遙不可及。
美元指數下破 100,美元遭遇信任危機
除美債外,另一個避險資產——美元在不确定的政策面前,也面臨着前所未有的衝擊。
由于投資者出清美國資產,轉而投向瑞士法郎等避險貨币,美元本周連續四日下跌。當地時間 4 月 10 日,衡量美元對六種主要貨币的美元指數下破 100 關口。截至 4 月 11 日收盤,美元指數報 99.80,創下2022 年 4 月以來最低水平,周跌幅達 2.99%。而且,本月僅過 9 個交易日,美元指數累計跌幅已達 4.21%,創 2022 年 11 月以來最大月跌幅。
美元指數下破 100 關口
高盛分析師 Karen Reichgott Fishman 和 Lexi Kanter 在最新報告中表示,美國例外論的消退和美國經濟衰退風險的增加正在推動外匯對衝策略的轉變。
德意志銀行和瑞銀均警告稱,美元可能面臨 " 信任危機 "。德銀策略師 Tim Baker 在報告中指出,歐元正在成為美元的一種 " 替代品 "。
本周,歐元兌美元一度升至 1.1473,為 2022 年 2 月來新高,周漲幅達 3.63%。美元兌瑞士法郎已跌至 10 年低點,本周累跌 5.59%。美元兌日元本周累跌 2.38%。
歐元兌美元大幅上漲
有市場觀點甚至認為,繼 1971 年美元與黃金脫鉤以來的歷史轉捩點或在不遠的将來。
20 世紀 60 年代末,美國陷入經濟危機,通脹加劇、财政赤字擴大、大量黃金外流。為應對困局,1971 年 8 月,美國時任總統尼克松在未與任何盟友協商的情況下,宣布暫停美元與黃金的兌換,同時還對美國進口的所有商品征收 10% 的附加費,以确保 " 美國商品不會因不公平匯率而吃虧 "。
而這一單邊舉措導致美國與主要貿易夥伴關系緊張,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美元大幅貶值,國際金融市場陷入混亂,美國的失業率與通脹率持續上升。
瑞銀财富管理全球首席投資總監 Mark Haefele 在發給《每日經濟新聞》的置評郵件中稱," 中期内,如果美聯儲比預期更快降息,以應對美國增長放緩,則美元可能持續走軟。此外,不确定性也可能令部分投資者分散其長期持有且獲利的美元資產敞口。"
美股大漲或只是 " 對熊市的确認 "
本周的美股市場也上演了 " 過山車 " 行情。
4 月 9 日美股大幅反彈,納指創下有史以來的第二大單日漲幅,道指和标普 500 指數分别創下史上第六大和第三大單日漲幅。總的來看,本周美股三大股指集體收漲,道指累漲 4.95%,納指累漲 7.29%,标普 500 指數累漲 5.7%。
有分析稱,反復無常的政策增加了市場波動。
若将時間軸拉長,可以發現,歷史上三大股指表現最好的 6 個交易日中,大多數都發生在市場動蕩期,例如 1987 年 " 黑色星期一 " 之後、互聯網泡沫破裂時期、2008 年金融危機和 2020 新冠疫情期間。
華福國際(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CEO 洪灏 4 月 10 日上午發文指出,"回溯歷史,熊市多暴漲,期間出現的史詩級單天漲幅更多是(對)熊市的确認,而非牛市的開始。"
傳奇投資人、" 債券天王 " 比爾 · 格羅斯在 X 上向市場抛出靈魂拷問:" 你願意持有價格取決于美國總統睡眠質量和反復無常的政策、且波動劇烈的美國股票嗎?"
目前,衡量美股整體估值的兩項關鍵風向标,均維持在歷史高位區網域。
其中,巴菲特指數,即美國股市總市值與國内生產總值(GDP)的比率,目前已達到驚人的 182.69%。這一指數由 " 股神 " 巴菲特于 2001 年提出,75% 至 90% 為合理區間,超過 120% 則表示股市被高估。
衡量大型上市公司估值核心指标的标普 500 指數市盈率目前報于 27.04 倍。而過去 5 年,平均市盈率區間為 19.34 到 24.04 倍。
美前财政部長:全球厭惡美國資產
股匯債市場的動蕩背後是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深層擔憂。
高盛近來對美國衰退的預期頻頻修正:
3 月 31 日,高盛将未來 12 個月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概率從此前的 20% 大幅提升至 35%;
4 月 6 日,衰退概率被調整為 45%;
4 月 9 日,衰退再度被提升至 65%。大約一個小時後,高盛又作廢了這一預期。
據央視新聞報道,美國前财政部長勞倫斯 · 薩默斯 8 日接受采訪時也表示,美國目前可能正朝着經濟衰退的方向發展,或導致約 200 萬美國人失業,每個家庭将面臨至少 5000 美元的收入損失。
特朗普對全球秩序的破壞,幾乎摧毀了投資者對美國願意遵守其參與制定的規則的信心。
薩默斯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大範圍抛售表明 " 全球金融市場普遍厭惡美國資產 "。他還警告稱,可能出現" 完全由美國政府關稅政策引發的嚴重金融危機 "。
特朗普上任不到 100 天時間就動搖了美債的 " 避風港 " 地位。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歐洲政治經濟學教授保羅 · 德格勞韋在接受《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 如果經濟政策不迅速逆轉,美國國債會失去其避險地位。這種地位不會很快恢復,因為美國政府被視為不可靠。"
凱雷集團全球研究主管傑森 · 托馬斯對《華爾街日報》指出,近幾個月來,特朗普的政策表明美國在全球貿易中的核心地位将下降,美元在進出口結算中的重要性也将下降。
美股、美元和美債現在的下滑或許只是個開始。特朗普政策還在迅速削弱投資者對美國經濟的信心。
" 這場危機很快就結束的可能性非常非常低,"Smead Capital Management 首席投資官 Bill Smead 在接受彭博社采訪時表示,"這是一場可怕熊市的開始。"
市場動蕩之際,美聯儲官員 4 月 11 日暗示或出手。
美聯儲三把手、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姆斯稱,關稅與貿易是巨大不确定性的關鍵驅動因素,預計今年經濟增長将大幅放緩至 1%。美聯儲政策已為未來發展做好準備。波士頓聯儲主席蘇珊 · 柯林斯也表示,現在如果有需要,美聯儲 " 絕對 " 準備在必要時提供幫助以穩定市場。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