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MG-08/15從軍記:1916年的T台首秀,歡迎閱讀。
以下文章來源于燃燒的島群 ,作者群主飛龍
本文是"燃燒的島群"第1401篇原創文章,作者:Kagohl 3。
正文共約9200字,配圖26幅,閱讀需要20分鍾,2025年4月22日首發。
本文收錄于作者"Kagohl 3"專輯,歡迎持續關注。
在這裡,作者先介紹一下MG-08/15輕機槍的拉機柄的四種停止位置所對應的機械故障。
1、拉機柄本身可以向前向後拉動,但槍機活動部件的後坐卻受到阻礙。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彈鏈上的子彈太緊、槍管内部發生磨損、復進彈簧拉力過大。
圖1: Lock lever capable of forward and rearward motion, but recoil of moving parts obstructed. May be due to: cartridges too tight in belt; worn barrel; over-tensioned recoil spring
2、拉機柄無法向後拉動,機匣内部的工作部件向前移動受阻。這種故障的原因可能是:帆布彈鏈在受彈器中被卡住或是變形、彈鏈上的子彈發生損壞、子彈後部從彈鏈中脫出的長度過大。
圖2: Lock lever unable to move rearward: forward movement of working parts jammed. Possible causes of stoppage include: belt stuck in feeder, or twisted; damaged cartridge; cartridges too far to rear in belt
3、拉機柄卡在向前位置,槍機向前移動受阻。這種故障的原因包括:子彈頭卡在槍膛之中,彈出的子彈殼卡在抛殼窗或是機匣鉚釘上面。
圖3: Lock lever stuck in forward position, advance of lock obstructed. Causes may include: bullet point jammed against chamber; cartridge stuck against ejection hole or rivet in receiver
4、拉機柄向後靠近棘爪,最靠後的槍膛運動受阻,受彈器右側的100發彈箱托架未能回到原位。故障原因可能是:復進彈簧張力欠佳,帆布彈鏈損壞或是子彈裝填不到位。
圖4: Lock lever back close to pawl, rearmost breech motion hindered and cartridge carrier not returned to position. Causes may include: under- tensioned recoil spring; damaged or poorly loaded belt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MG-08/15輕機槍可以實施行進射擊支援步兵進攻。德軍機槍手背上肩帶,右手抓住握把,左手抓住雙腳架用力抬起機槍前端,然後用右臂内側夾緊槍托,接着雙眼看準目标後将槍口概略瞄向對方就可以扣動扳機了。不過MG-08/15本身就已經重達19.5千克,而且冷卻水套筒還讓其有"頭重腳輕"的不足,而機槍手要操作它在快步行走跟上步兵的同時不斷向敵軍開火,對體力是一個不小的考驗。因此MG-08/15輕機槍在實戰中還會采用另一種戰法,也就是在跟随突擊部隊快速衝向敵人陣地時利用無人區的彈坑或其他障礙物作為掩體暫停下來瞄準敵軍陣地進行壓制性的掃射,待到時機成熟後再發動衝鋒,直至殺到敵軍塹壕面前。
圖5:德軍機槍手正在演示行進射擊的正确動作要領
圖6:MG-08/15輕機槍的行進射擊訓練
MG-08/15能夠在1916-1918年對英法軍隊造成大量殺傷也離不開射手們用成千上萬顆子彈訓練出來的技術。德軍機槍手包括靶場射擊練習和野外射擊,要求所有練習都應由同一批士兵使用同一挺機槍進行射擊,以熟悉射擊中的任何特殊情況。靶場訓練包括向1500碼(1370米)以内的目标射擊,射擊方式包括慢射或速射、集中掃射以及機槍手跪姿、坐姿或卧姿射擊。野外射擊訓練分為單挺機槍射擊、兩挺機槍組射擊和六挺機槍全連射擊。訓練要求至少在一年中的不同季節、不同的十二天進行。所有訓練都應盡可能在模拟實戰環境的條件下進行。訓練重點在于目标的選擇和投入戰鬥的時機,并要求射手們合理掌握彈藥的大量消耗和槍管的磨損對機槍持續射擊時間的限制。MG-08/15由于槍架位于重心附近再加上冷卻水激蕩,瞄準600米外的目标會有彈道偏離問題,不過德軍機槍手的嚴格訓練還是盡可能的彌補了這個不足,另外,根據作者的了解,MG-08/15在實戰中表現的最大有效射程可達1200米,可見德軍機槍射手的确訓練有素。
圖7:1918年,德軍突擊部隊正在進行攀爬訓練,可以看到最右邊正在爬梯的機槍手就攜帶了1挺MG-08/15輕機槍
德國陸軍統帥部還會不定期組織部隊參與試射,以便為解決正在研究的技術問題獲取數據。德國政府也會在年度訓練結束時為機槍射擊特别比賽頒發獎品,比如任何軍事基地的士官們中表現最出色的機槍射手都可以參加射擊比賽,每人射擊 250 發,優勝者将獲得一塊以德皇名義頒發的、刻有獲勝者名字的手表。通常的機槍靶由帆布或紙板帶制成,代表敵人的頭部和肩部。這些靶子與射擊線成直角或傾斜放置,或者将幾個靶子一個接一個地排列,以代表連續的散兵線。
國内軍迷經常說"最好的射手都是子彈喂出來的",德軍也深知這個道理,因此每個德軍機槍連或機槍分隊每年都可以獲得11萬顆實彈和10萬顆空包彈用于培訓射手。德軍規定野外射擊訓練需消耗7萬發實彈,年度軍隊檢閱需消耗7500發。禁止以任何方式節省分配給野外射擊的7萬發子彈。如果一年内無法全部用完,未使用的子彈應結轉到下一年,并添加到野外射擊的子彈中。10萬發空彈的使用方式如下:4萬發用于訓練,其餘6萬發用于年度演習。
圖8、9:進行射擊訓練的MG-08/15機槍組
機槍部隊的每位士兵都有一本記錄簿,記錄他每次參加訓練的射擊情況。連長因此擁有一份永久記錄,記錄所有士兵的相對射擊效率。當機槍連隊或分隊收到新槍時,都會在靶場進行仔細的射擊測試,為此最多可使用1000發子彈。此外,還會繪制射擊示意圖,并将其保存下來,作為後續使用槍支的指導。
索姆河的屠刀:MG-08/15輕機槍在1916年的首秀
1916年4-5月,MG-08/15輕機槍在斯潘道兵工廠正式投入量產,可惜的是,斯潘道兵工廠還要負責MG-08重機槍和毛瑟G98步槍的制造,實在是力不從心,因此直到1916年12月,MG-08/15輕機槍也只生產了大約2000挺,而這一年出廠的MG-08/15中留存于世的最大序列号是1787。
圖10:1916年位于西線戰場的MG-08/15輕機槍組
此時以法金漢中将為首的德國陸軍統帥部依然希望更多的MG-08重機槍能夠投入戰場,但他們也意識到輕機槍能夠及時為步兵提供支援火力,而MG-08做不到這一點。因此,在1916年夏季,随着MG-08/15的投產,再加上德國其他型号輕機槍的數量也逐漸形成規模,德國陸軍統帥部下令組建111個全新的機槍部隊:Leichten Maschinengewehr Truppen,簡稱Leichten M.G. Truppen,也有資料寫作Leichte Maschinengewehr-Abteilungen,意為"輕機槍排",每排擁有1名軍官和44名士兵,這種編制的機槍裝備數量沒有留下具體記載,但有人推測應該是2挺左右。直到1916年7月25日,索姆河會戰爆發的25天,MG-08/15輕機槍依然沒有足夠的數量,所以這些輕機槍排在當時主要使用伯格曼MG-15輕機槍,這種武器憑借區區12.9千克的全重和僅有1.12米的全長備受輕機槍排官兵們的喜愛。然而德國戰争部認為MG-15輕機槍連續射擊300發後就會過熱,而且400米有效射程太短,不是合适的武器。此外,輕機槍排也有使用繳獲的麥德森輕機槍和劉易斯輕機槍。
圖11、12:這支番号不明的禁衛步兵團同時裝備了劉易斯MK.I輕機槍與MG-08/15輕機槍
圖13:這支禁衛部隊也裝備有MG-08/15
1916年8月以後,MG-08/15輕機槍才終于是從斯潘道兵工廠的生產線上走向了索姆河戰區,加入輕機槍排與伯格曼MG-15并肩戰鬥。雖然數量不多,但這種火力兇猛且對後勤友好的武器依然給在索姆河抵抗英軍攻勢的德軍打了一劑強心針,因為英軍在7月1日發動進攻時就給每個步兵排裝備了1挺劉易斯輕機槍,而德軍步兵排往往只能依靠步槍去對抗,至于伯格曼MG-15和麥德森的數量也無法滿足全部需求,只能安排在重點地區負責防守。随着MG-08/15的服役,德軍在索姆河戰區的機槍數量也是水漲船高,它們很快就會像割草一樣屠殺英國軍隊。
圖14:一支番号未知的德軍部隊,可以看到他們同時擁有伯格曼MG-15輕機槍與MG-08/15輕機槍
目前可知的是,MG-08/15輕機槍參與了1916年9月26日-28日的蒂耶普瓦爾山脊戰役(Battle of Thiepval Ridge),本次戰役由休伯特.高夫中将(Hubert Gough)指揮的預備集團軍(Reserve Army) 發起,目标在于掩護第4集團軍在9月26日當天的24小時前針對莫爾瓦爾(Morval)發動的攻擊。本次行動的戰線東起庫爾塞萊特(Courcelette),西至蒂耶普瓦爾(Thiepval)和施瓦本堡壘(Schwaben Redoubt),這座堡壘可以俯瞰更北面的安克雷河谷的德軍防御工事,而且是聯通博蒙阿梅爾和塞爾的高地。
英國遠征軍總司令道格拉斯·黑格指示預備集團軍向阿謝勒格蘭德(Achiet le Grand)進攻,第3集團軍則準備在戈梅庫爾(Gommecourt)進攻以掩護預備集團軍側翼。高夫中将下令于9月26日中午12:35發起進攻,由加拿大軍(Canadian Corps)和第2軍各派兩個師參戰,将德軍從位于位于庫爾塞萊特以西6000碼(5.5公裡)處的蒂耶普瓦爾山脊的高地上驅逐出去,直至殺到施瓦本堡壘。進攻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的進攻在最終推進前暫停10分鍾和1小時。加拿大軍将在右翼提供側翼掩護,攻占庫爾塞萊特西北山脊上的德軍戰壕。而第2軍的右翼将在進攻的第二階段攻占佐倫-費斯特堡壘(Zollern-Feste),并拿下山脊頂部的最終目标:斯塔夫堡壘(Stuff Redoubt)。第2軍左翼則在推進的第二階段拿下蒂耶普瓦爾,然後到達施瓦本堡壘。高夫中将特意強調,必須将德軍趕下蒂耶普瓦爾山脊,以阻止德軍對阿爾伯特(Albert)方向的觀察,并奪取對安克雷河谷(Ancre valley)的觀察權。蒂耶普瓦爾以西的德軍防線将在推進過程中被占領。
德軍前線陣地由第7師、第8師和第26預備師把守,從庫爾塞萊特一路向西至蒂耶普瓦爾。蒂耶普瓦爾村莊由兩個團駐守,其中一個隸屬于第2近衛預備師;至于從蒂耶普瓦爾到聖皮埃爾師(St Pierre Divion)的地段由第52師的一個分遣團駐守。蒂耶普瓦爾南面的德軍前線陣地位于村莊前方約300碼(270米);後方約1000碼(910米)是第二道防線,即施陶芬防線(Staufen Riegel),距離村莊約1000碼(910米);施陶芬方向再往後1000碼(910米)是第三道防線,即格蘭庫爾防線(Grandcourt Riegel)。蒂耶普瓦爾城堡的地下室被擴建成一系列隧道,用作倉庫和避難所。一條從村莊中部通往墓地的下沉道路兩旁排列着防空洞,西側原有的前線則有144個加深的防空洞。此時英軍還不知道的是,這裡的德軍基層步兵已經得到了包括MG-08/15在内的自動武器的加持,英軍步兵的進攻已然是風險陡增。
圖15:雖然遠距離精度不如MG-08,但MG-08/15輕機槍可以使用250發帆布彈鏈,其3升冷卻水還可以保證2000發的連續射擊能力。此外,MG-08/15與重機槍一樣,在射擊5000發子彈後才需要更換槍管,因此其在防御戰中一樣是可怕的對手
9月24日晚,英軍攻占穆凱農場的初步行動開始,當時第11師的一個連隊抵達農場,但他們随後就遭到了大量德軍火炮和精确機槍火力的攻擊,英軍付出人員傷亡後被迫撤退。9月26日中午12:35,預備集團軍的徐進彈幕射擊準時開始,步兵開始推進。在戰線右翼,加拿大軍發起進攻,該軍右翼由加拿大第2師麾下的第六旅擔任掩護,左翼由加拿大第1師負責。12:35,加拿大第6旅的3個營在2輛Mark.I坦克的掩護下緩慢前進,位于中部的加拿大第29營獲得了成功,只用了10分鍾就拿下了庫爾塞萊特東北部的德軍障礙。結果德軍兇狠的機槍火力将右翼的加拿大第28營死死封鎖在了戰壕中無法推進,而兩輛奉命抵達巴波姆公路的坦克1輛在抵達出發線前就直接抛錨,另1輛被德軍發現後直接調集炮火炸毀。位于左翼的加拿大第31營則被來自前方和左側的德軍機槍打得不斷失血,只有少數官兵幸存,而他們換來的戰果不過是寥寥幾塊土地。
加拿大第3旅在12:35派出第14營和第15營向薩德伯裡戰壕挺進,均遭遇德軍的頑強抵抗。盡管如此,得益于徐進彈幕,第14營還是席卷了薩德伯裡戰壕,并在12:40左右将45名德軍戰俘押送到了後方。下午13:00,該營準備向肯諾拉戰壕東部進發,準備奪取最終目标。不過第14營在官方歷史中也指出,讓他們越過胸牆後發現德軍已經布滿了戰壕,并操作機槍和步槍猛烈開火,第14營不少人當場死亡。
圖16:本次戰役中被德軍槍炮殺死的英聯邦士兵
不幸的是,第15營在向肯諾拉戰壕的推進中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頑強抵抗,而第31營也被德軍困在第14營的左翼,這導致第14營的兩翼都暴露在敵人的火炮和機槍之下,德軍随後發動了猛烈的反擊。肯諾拉戰壕經歷了激烈的戰鬥,德軍派出爆破小組不斷投擲炸彈,在接下來的兩天裡,英軍和德軍也不斷向對方施加猛烈的機槍火力。到9月27日,肯諾拉戰壕已兩度易主,第14營在付出慘重傷亡後被迫撤回薩德伯裡戰壕。
在加拿大軍西側,英國第2軍以第11、18師發起進攻。第11師以兩個旅的兵力推進,其右翼的第34旅以兩個營的兵力發起進攻;一個爆破小組在12:35之前成功襲擊了穆凱農場并占據了掩體出口。至于第11師的兩個營都到達了德軍支援戰壕(第一個目标),盡管其中一個營在英軍前線被德軍的反擊火力打中。然而不幸的是,第34旅的右翼部隊在穿越佐倫堡壘時陷入困境,遭到了大量機槍的攻擊,大約50名幸存者只能在右翼面向佐倫戰壕挖掘掩體躲避彈雨,其他人則躲在堡壘西側。第34旅的左翼營遭到佐倫堡壘和施瓦本堡壘的機槍火力的掃射,結果只有少數官兵順利抵達了佐倫戰壕,其他人非死即傷。
圖17:英軍醫護兵将傷員送往後方救助
加拿大第1師左翼的第2旅倒是取得了成績,其麾下的第5營、第8營以及前來支援的第10營雖然因德軍機槍掃射付出了不小損失,但還是占領了佐倫戰壕,并在稍作停留後占領了西部。下午13:00,這些部隊恢復向黑森戰壕的進攻,并輕松拿下。加拿大部隊随後炸毀了佐倫戰壕并構築了路障,他們的機槍火力還迫使位于黑森戰壕左部的德軍略微後撤。
9月27日下午,加拿大第16營的敢死隊成功奪取了肯諾拉戰壕,到9月26日夜間到9月27日早晨,雖然蒂耶普瓦爾山脊沒有拿下,但英軍成功控制了蒂耶普瓦爾全境,除了村莊的一小塊角落以及佐倫的西半部。由于山脊仍在德軍手中,加拿大第2師奉命守住庫爾塞萊特東北部的前線,而加拿大第1師則進攻裡賈納戰壕,與英軍第2軍會師。
加拿大軍總司令希望在加拿大第1師接替加拿大第2師之前能夠完全控制肯諾拉和裡賈納戰壕。不幸的是,肯諾拉戰壕在9月27日上午再次被德軍反奪。9月28日凌晨2:00,加拿大第14營奉命發起最後一次進攻,但經過兩天的戰鬥,該營只有75名士兵可用,而且他們在跌跌撞撞的穿過滿是雨水的爛泥地時還被德軍照明彈直接照亮,最終淪為了德軍機槍的靶子,血腥而無用的進攻在半小時内就被取消了。該營在戰鬥中遭受重創,從9月26日-28日損失了10名軍官和360名士兵。第15營也損失了2名軍官和115名士兵,另有10名軍官和213名士兵受傷,1人中毒,2人被俘。第31營有60人陣亡,209人受傷,113人失蹤。
圖18、19:加拿大官兵為死去的愛德華.盧因.奈特少校( Edward Lewin Knight)舉行了葬禮,這位少校是加拿大機槍軍團(Canadian Machine Gun Corps)麾下的伊頓摩托化機槍連(Eaton Motor Machine Gun )的指揮官,于1916年9月26日(本次戰役第一天)被殺,有說法稱殺死他的正是德軍機槍
在索姆河戰區抵御攻勢的巴伐利亞第6步兵師(6. Bayerische Infanterie-Division)深刻意識到了輕重機槍在防守戰中的巨大價值,于是在1916年9月3日發布了自己的修訂版規章,指出索姆河戰役再次證明了機槍在防御中的決定性價值。第6步兵師表示,如果機槍能夠保持可用狀态直至敵方步兵進攻,并及時進入射擊位置,那麼敵人每一次進攻都必将失敗。敵人未來越是試圖在進攻前通過增加彈藥消耗來摧毀我方戰壕,我們就越需要依靠機槍來擊退進攻。這些機槍應該出其不意地投入戰鬥,并在前線戰壕的大部分駐軍無法行動,且敵人的密集火力使得增援部隊難以調集時繼續戰鬥。這條規章其實也表明MG-08/15的服役對德軍來說意義重大,因為只有這種輕機槍才有足夠的機動性達成"出其不意"的殺傷效果,并且能夠下放到基層戰鬥部隊,以此确保一線步兵在遭到敵人重火力壓制且無法得到及時增援的情況下也有足夠的機槍投入防御作戰。
加拿大軍隊在蒂耶普瓦爾山脊戰役的悲劇後來在新西蘭部隊身上也上演了一遍,而這是1916年10月1日-18日的勒特朗斯洛伊戰役(Battle of Le Transloy),也是英國第4集團軍在索姆河最後的大規模進攻。然而德軍在陸軍統帥部和北部戰區的操持下不僅得到了13個兵強馬壯的新步兵師的支援,還得到了大量機槍和火炮的加持,這其中就包括MG-08/15輕機槍。結果10月1日當天位于第4集團軍左翼的新西蘭第2旅麾下的兩個團遭到了德軍機槍的瘋狂殺戮,損失了整整850人。
雖然數量不多,但MG-08/15輕機槍依然在索姆河會戰中造成大量英國官兵死傷,于是它很快就被痛苦不堪的英國人取了個非常貼切的綽号:The devil´s paintbrush,意為"魔鬼的畫筆"。而這個詞最初被用來形容MG-08重機槍,該武器号稱在索姆河會戰第一天,即1916年7月1日屠殺了兩萬英軍。
一戰時期美國和英國均進行過步槍手在600碼(550 米)至 1000 碼(915 米)範圍内與馬克沁機槍對抗的模拟測試,最終結論都是機槍命中的次數絕對更多,而且命中率在總射擊子彈數中所占比例更高。在大多數情況下,與集群步兵相比,機槍體積較小也算是一種優勢。對于一挺馬克沁機槍在戰鬥中究竟等同于多少步槍手,人們意見不一,不同權威機構給出的數字從30人到120人不等。
圖20:索姆河對于MG-08/15輕機槍來說只是一個開始,在未來的1917年,它将用無數英法士兵的生命造就自己的惡名
斯科洛波瓦的死神:MG-08/15輕機槍與德軍噴火工兵
1915年3月15日在德國陸軍統帥部的直接命令下組建的第3禁衛工兵營(3-th Guards Pioneer Battalion)是德國歷史上第一個營級的火焰噴射器工兵部隊,而在這一年的戰鬥中,營長貝恩哈德.萊德曼少校深刻意識到輕機槍可以有效的支援火焰噴射器的作戰,它們不僅能夠在遠距離上壓制敵軍步兵抵抗,還能以更快的速度肅清火焰噴射器焚燒過的區網域,此外輕機槍能比步槍更好的保護噴火工兵的安全。因此1916年2月凡爾登戰役爆發前,萊德曼少校奉陸軍統帥部之命擴編火焰噴射器部隊支援6個步兵師作戰時,就為每個噴火工兵連麾下的3個排各自編入了一個機槍組,相當于每個噴火排都有1挺機槍。這些機槍組直到第3禁衛工兵營在4月20日擴編為禁衛預備工兵團(Garde Reserve Pionier Regiment)後依然存在。
圖21:禁衛預備工兵團部分官兵合影
《蘇維爾要塞:凡爾登的至高時光》(Le Fort de Souville: L’Heure Suprême à Verdun)一書的第120頁就以法軍視角描述了1916年7月11日發生的火焰噴射器與輕機槍協同作戰:"右側,一隊巴伐利亞山地獵兵(Jager)以密集隊形向前推進。他們至少占據了一百米的正面,縱深将近一百五十米。在他們前面,噴火器向前噴射火焰,掃除最後的抵抗,他們朝着火藥桶的方向向右推進。在這密集的隊伍兩側,可以看到軍官或士官們用動作激勵着士兵們。這隊頭戴鋼盔的士兵兩側配有輕機槍,邊行進邊射擊。"(On the right, a battalion of Bavarian alpine hunters [Jäger] progresses in a compact column. They take up a front of at least hundred meters and extend back nearly one hundred fifty meters. Preceded by their flamethrowers with which they spray the last resistance, they advance rightward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Powder Keg. On the sides of this dense cohort one can distinguish officers or NCOs exhorting their men with gestures. This helmeted mass is flanked by light machine guns which fire on the march)
雖然MG-08/15輕機槍在1916年主要增派到索姆河戰區,但考慮到凡爾登的戰鬥尚未結束,再加上禁衛預備工兵團本身也是戰績顯赫的精銳,因此在1916年底,禁衛預備工兵團的每個噴火工兵連都裝備了2挺MG-08/15輕機槍。MG-08/15兇悍的火力自然得到了禁衛預備工兵團的認可,但每連只有2挺顯然不夠用,這些工兵連都希望能擁有不低于8挺機槍,而且MG-08/15本身重達19.5千克,行進射擊不太方便,所以禁衛預備工兵團也積極使用了繳獲的紹沙M1915輕機槍并會給繳獲這種機槍的士兵發放25馬克獎金。該部隊一些噴火排可以裝備2挺紹沙。
圖22、23:火焰噴射器與MG-08/15輕機槍的組合明顯加強了德軍工兵的作戰能力
禁衛預備工兵團認為MG-08/15輕機槍和繳獲的紹沙M1915輕機槍在進攻時相當有用,而在防守奪取的法軍陣地并抵擋反擊時,這些機槍的作用更大,因為火焰噴射器本身受制于持續作戰時間和射程,不太适合防御。此外,禁衛預備工兵團在凡爾登戰役中有時候其實反而希望盡可能在沒有步兵支援的情況下作戰,因為步兵無法理解他們復雜且比較違反直覺的戰術,這些戰術通常要求步兵掩護噴火工兵進入射程之内,結果步兵有時候會幹出抛下噴火工兵自己逃跑的破事。因此,禁衛預備工兵團渴望得到足夠的輕機槍、輕型迫擊炮和擲彈兵助陣。
圖24:這張照片拍攝于1916年底的凡爾登地區,一名德軍MG-08/15輕機槍射手和他持握着手榴彈的戰友在防守一道塹壕。從塹壕簡陋的"内景"和機槍旁邊的亞德裡安鋼盔來看,這可能是一道被德軍占領不久的法軍陣地
除了凡爾登,火焰噴射器與MG-08/15輕機槍的組合在東線戰場也有亮相,因為1916年的東線,有一個難啃的硬骨頭擺在了德國人的面前,它是俄軍在斯科洛波瓦(Skrobowa)打造的一個防御要塞,是由鐵絲網、混凝土堡壘、戰壕、磚石掩體和側翼工事共同構成的綜合性防御基地,而且這個要塞四周極其空曠,一馬平川,沒有像樣的天然障礙可以利用,而俄軍部署了大量重機槍死死對準四周。德軍和奧匈軍隊此前已經對這裡展開了7次攻擊,但全部宣告失敗。
圖25:斯科洛波瓦航拍照片
1916年9月9日,萊德曼少校搭乘偵察機對斯科洛波瓦要塞進行了偵查,最終決定集中大量火焰噴射器拿下這塊硬骨頭。為此,禁衛預備工兵團在1916年10月利用土木工程和木質模型打造了模拟的俄軍要塞,并讓噴火工兵和第5預備役步兵師麾下的布蘭登堡第8預備役步兵團展開協同訓練。萊德曼少校還開發了一種全新的進攻戰術:Messertaktik,即尖刀戰術。這種戰術脫胎自突擊隊進攻戰術,要求專門組成的噴火突擊隊(Flammenstosstrupps)擺出蛇形的長單列陣型在步兵集群前面滲透俄軍防線薄弱點實施攻擊,一個噴火突擊隊包括6個火焰噴射器小隊(12具小型火焰噴射器)、1個擲彈班以及至少5個裝備有輕機槍和半自動步槍的步兵班,全部由火焰噴射器軍官或副官指揮。
噴火突擊隊會先于步兵借助大型火焰噴射器和火炮的掩護發動攻擊,火焰噴射器小隊會向俄軍塹壕和掩體縱火,一旦撕開缺口,擲彈兵、輕機槍手、半自動步槍射手和半自動手槍射手會迅速轉向兩側行動,利用大量手榴彈和殘暴的子彈雨壓死俄軍側翼防線的抵抗,同時迫使俄軍機槍手無法有效操作武器,以掩護跟随在噴火突擊隊身後50-100米的步兵集群。
1916年11月9日清晨6:00,德國第5預備役步兵師開始用榴彈炮和塹壕迫擊炮對準斯科洛波瓦要塞實施了猛烈炮擊,在4個小時的時間裡摧毀了大量的鐵絲網并對前沿陣地的俄軍造成了嚴重傷害。上午10:00,在前沿坑道埋伏已久的24具大型火焰噴射器也猛然釋放45米長的射流,火焰釋放的大量黑煙形成了濃厚的煙幕。
同樣在10:00,共裝備216具小型火焰噴射器的德軍噴火突擊隊在偵察機的配合下以最快速度衝向俄軍陣地,這些火焰噴射器一般組成5人、7人或是10人的編隊,而包括MG-08/15輕機槍在内的各類自動武器也開始表演行進射擊,目的在于壓制俄軍抵抗,掩護火焰噴射器靠近射程。不久後,德軍火焰噴射器開始攻擊俄軍的掩體、塹壕火力點和堡壘射擊孔,而德軍擲彈兵和輕機槍手也迅速轉向兩側,瘋狂的掃射側翼塹壕中可憐的俄國人。
火焰噴射器的高溫射流再加上自動武器的彈雨導致俄軍陣地被互相割裂,無力組織有效抵抗,防御線基本是被捅成了篩子,而被火焰噴射器引燃後滿地慘叫打滾的俄軍也讓他們的戰友們肝膽欲裂,以至于布蘭登堡第8預備役步兵團的6個營沒遇到什麼強烈的抵抗,基本上幹的是肅清殘敵、鞏固陣地和監管降兵的活。進攻發起的一個小時後,斯科洛波瓦要塞宣告投降,德軍在4公裡寬度戰線上突破了1公裡之多,抓捕3400名俄軍俘虜,而各個噴火突擊隊所屬的合計800名噴火工兵僅有16人損失(另有說法是21人)。
圖26:1916年11月9日當天被布蘭登堡第8預備役步兵師奪取的斯科洛波瓦俄軍塹壕
1916年12月4日,在認識到火焰噴射器可怕的攻堅能力後,德國陸軍統帥部籤發命令,要求此後組建的每個德軍突擊營或突擊連在戰鬥中都能得到禁衛預備工兵團的火焰噴射器的支援。而在此時,禁衛預備工兵團也迎來了建立後第一次改組,其12個噴火工兵連的人數均下降到181-182人,下轄5個作戰排和1個補充排,其中4個作戰排除了各自擁有4個火焰噴射器班之外,還有1個機槍班,這些機槍班已經全面普及了MG-08/15輕機槍,每班1挺。
- 未完待續,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