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遊戲經驗:“二次元拯救實體商圈”是風口還是泡沫?,歡迎閱讀。
不管你是不是地產商業圈的人,應該最近多少會刷到一些推文、帖子在聊 " 二次元商業怎麼盤活了奄奄一息的老商圈 ",這樣的推文往往是商業地產行業的人事撰寫,在他們心中,二次元商業 = 吸引年輕人利器 = 如今要讓商圈客流煥發活力不得不跟上的風口。
所以,我的地產商業策劃圈的朋友 saya 非常焦急地組了個局,拉上作為老二次元的我,還有目前處于西南一個新興二次元項目(不便透露具體名字)團隊的策劃蘭添,一起聊聊 " 這到底是不是偽命題 "。
其實在聊這次天之前,也有過兩波三次元人來問我 " 怎麼開二次元店 "。我一直對這個話題持有比較消極的看法,我知道這些所謂的 " 二次元商業 ",去現場的實際情況≈只有谷子店有生意,而不是很多人想象的各種各樣的二次元商品品類(比如有的圈外人甚至以為潮玩、表情包 IP 聯名玩具也是其中的門類)。
而谷子店的閱聽人人群基本是女性學生,相對低齡,對價格敏感,消費能力可能也不如成年人,所以當各種圈外人都來蹭這口飯的時候,我也在小紅書發了個詢問帖子,吸引了兩百多位谷圈的消費者前來留言,大家都說 " 自己和身邊愛好者往往是只逛不買 "," 線下谷子店價格比線上貴,除非很有儀式感的場景,不然就不買 "。所以我感覺 " 泡沫的味道很濃了 "。
我的小紅書評論區:
那麼這是一場都是什麼人的聊天局呢?
在座的除了我全是商業地產圈的從業者,然後我震驚地發現,沒有人有二次元屬性!(除了一位來蹭聽的插畫師,是看《七龍珠》的那種老版本二次元)
甚至包括另一位嘉賓,目前正在策劃二次元新商圈的從業者蘭添,他是一位 00 後,但也不是二次元,且他提到 " 他們策劃團隊所有人也都不是二次元 "。
很好玩的是,他說他們的運營人員做了一份 " 谷子圈黑話對照單 " 文檔給他們,我打開一看,頭兩段就出現了《光與夜之戀》的角色名字錯誤。
而主持人 saya 也不是二次元,後來跟我們自言 " 問題問着問着已經開始走神了,因為得很費勁地去理解 ",然後到後面更是不知道該怎麼接話了。
不過似乎也還合理,前不久我剛去蹭了深圳大學商業創意策劃專業的王老師的一門 " 逛街課 ",一起上課的都是這門專業的年輕大學生,我也發現大家都是非常現充的學生,不玩遊戲,不知道二次元。
或許能幹這行的人為了和線下、時尚潮流走得近,的确和二次元文化不太兼容吧,這也是如今大家面對火起來的 " 二次元商業 " 感到焦頭爛額的原因,不得不說,确實是很努力在學習,很努力在貼近二次元了。
那麼這些地產商業圈的人會對現在的二次元商業有什麼樣的誤解呢?
01 誤區一:覺得二次元商業 = 年輕人商業
其實深圳上下沙那邊有個叫 " 中洲灣 " 的商圈就已經踩過這個坑,把幾千塊一個高端潮玩、漫威 IP 周邊、teamlab 藝術潮流展和日本茑尾書店全部聚在一個商圈裡,實際上裡面可能就茑尾書店和二次元群體沾點邊,其他都過于現充了。
蘭添也提到他們的商圈是分為上下兩層的,下層引入了許多谷子店,形成了一定的規模效應,上層則是潮牌服飾,除此之外還有劇本殺店、電競館之類的,看起來好像 " 都是年輕人喜歡的東西吧 ",實際上閱聽人很不一樣,只有下層的谷子店在吸引二次元年輕人聚集,而這些人反而會和其他的商業互斥。
比如她們不買潮牌服飾,還會成群結隊地坐在潮牌店門口,後來蘭添他們就接到潮牌商家的投訴:" 你們再這樣搞我們就不開啦!"
所以這裡不得不說的是," 二次元文化 " 在 00 後中很普及,但是一種壁壘比較強的圈層文化,它會和很多 " 三次元文化 " 的商業甚至有些不兼容(比如潮牌時裝、明星偶像圈)。比如二次元人群會用 " 現充 " 這個詞來形容 " 不消費二次元,現實生活充實的人 ",也是一種把自己和這些人隔離開的 " 圈地自萌 " 的情緒。
所以哪怕現在中國的二次元文化已經和 " 家裡蹲 "、" 御宅 " 這種傳統的日式刻板印象的二次元沒有太多聯系,大家也很樂意到線下逛街消費,但愛買什麼東西,還是會和其他文化的人有些差異,所以并不能完全代表年輕人商業。
而且因為二次元文化在中國已經泛化了,哪怕都是二次元的,裡面也有很多分支,有些不同分支的二次元圈也容易吵起來。比如二次元圈裡有打遊戲的遊戲宅,也有買漢服、JK、LO 群的三坑姐妹,也有看《哆啦 A 夢》《海賊王》《火影忍者》的 80/90 後老二次元,也有和 KPOP 圈交融的 " 二棒 ",可能大家都是性别、年齡段、價值觀甚至對二次元文化理解差異很大的。
所以我下面也會講目前線下二次元商業主要商品是什麼,什麼樣的人在消費。
02 誤區二:二次元商業 = 賣手辦、賣漫畫、賣潮玩
這裡又不得不提到線下的二次元商業究竟是賣什麼東西的?
在聊天中我發現會有很多商業地產圈的人以為潮玩盲盒店、高端手辦、線條小狗 IP 聯名、loopy 娃娃這些是現在火的二次元商業,其實不是,這些面向的閱聽人往往更偏三次元人群(高端手辦等下在閱聽人分析另外說)。
目前在吸引人流的二次元商業基本就是谷子店,谷子是日語 good 的音譯,就是指動漫周邊,比如立牌、鑰匙扣、徽章、鐳射卡、檔案夾、卡套、流沙麻将之類的 IP 衍生品。
大概是這樣的東西(網圖)↓
谷子店其實沒有太強勢的品牌,他們比較像買手店的性質,大家進的 IP 衍生谷子都大同小異,基本是跟着當下流行的 IP 進貨的,消費者其實不會特别關注 " 我一定要去哪家谷子店消費,其他家我不去 ",而是指關注 " 這裡有沒有我想買的 IP/ 角色的谷子 "。
這些 IP 主要來自日本動漫、國產二次元手遊和國產動漫,比如在谷子圈,當紅的日漫 IP 是《藍色監獄》《小排球》《咒術回戰》《偶像夢幻祭》;當紅的國產二次元 IP 是《原神》《光與夜之戀》《崩壞星穹鐵道》《明日方舟》;當紅的國產動漫 IP 是《天官賜福》《魔道祖師》……
而根據現在年輕一代文化自信 + 日漫 IP 缺乏頭部頂梁柱少年漫 +B 站先審後播政策影響,會發現在 00-10 後的二次元人群中,日漫 IP 的影響力在逐步下降,會有越來越多年輕的二次元,入坑作并不是日漫,而是國產二次元手遊或者國產動漫,大家也會覺得 " 國產的二次元并不會比日本的差 ",如今網絡段子會調侃 " 學校動漫社 = 原神社 "。
每個 IP 下面都會有很多角色,熱門角色銷路就好,冷門角色就比較滞銷,大家主要是因為 " 角色愛 " 而付費,因為角色背後有對于 IP 作品扎實的内容、情感陪伴,至于 " 設計款式 "、" 質量 " 這些屬于次要考慮因素,所以谷子的消費邏輯也不同于更接近藝術品的潮玩。
且由于動漫、遊戲 IP 的内容是周期性連載,角色人氣也會跟着作品熱度變化,所以也會出現 " 一個角色剛開始很熱門,後來動漫完結了熱度下降變得沒那麼熱門 ",從而影響谷子銷量這樣事情。并不像迪士尼、三麗鷗那種一直保持内容更新,而穩定擁有有熱度的經典 IP,這需要進貨商了解時下熱映的動漫、熱門的遊戲是什麼。
當時聊之前,saya 找了一份 " 二次元 IP 授權 " 的品牌介紹書給我看,那裡面的 IP 有的也是十分離譜,比如還有《藍精靈》《linefriend》《姆明》這樣的經典歐洲卡通片或者表情包 IP,還有《王者榮耀》《和平精英》這種可能二次元玩家占比也很高但實際不算二次元遊戲的 IP,還有彩虹社 luxiem 這種已經 " 塌房 " 的虛拟男團 IP ……
可見商業地產商要交多少學費啊。
03 誤區三:閱聽人是 25-30+ 年齡層年輕人,有效拉動其他消費
實際上根據蘭添他們商圈的數據,來消費谷子店的主要是中學小女生,她們客單價很低,比如人均消費 50 元,但是因為數量龐大,所以實際消費還是很可觀,有得賺的。(西南片區租金低但 + 扣點 1000 元 / 平)
但也因為主要是 18 歲以下的女學生,所以基本只能拉動奶茶店、餐飲店和定價兩位數左右的服裝的消費。
當時聊天有一位是浙江海寧縣做皮草商圈的聽眾來說:" 想要在商場樓下辦二次元商業,吸引年輕人來消費皮草 ",我們趕緊打斷了她的想法。
還有一位大哥問說:" 能不能二次元商業搭配酒吧業态,二次元人群喝酒嗎?"
我們反問:" 女中學生喝酒嗎?"
這裡不是二次元人群不喝酒的意思,而是目前的線下二次元商業主要就是谷子店,谷子店的消費者主要就是低齡女學生,女學生是和酒吧業态不太兼容的,但如果有人敢大膽嘗試把其他偏 25-30+ 的二次元商業引入線下成功了,就說不定能搭配酒吧。
這裡就要提一下手辦店,蘭添提到他們商圈也有幾家手辦店,消費群體和谷子店很不一樣,主要是 30+ 的中年男性,他們客單價很高,一單幾千塊(高端手辦),但是頻次比較低,屬于接一單吃一個月的那種商業。
這批人并不是目前商場裡大規模聚集的二次元年輕人中的一員,只能算是有情懷的 80/90 後老二次元,他們喜歡的 IP 和品類和上述提到的并不一樣,可能會有更多是 80/90 後童年回憶的日漫 IP、主機端遊遊戲 IP 或者漫威 DC 的美漫 IP,但是因為人數比較稀少,還是不太建議在線下大規模開這種店。
之前我也在學生社群裡問過大學生們,為什麼看起來線下谷子店幾乎都是女學生在消費,男學生不買谷子嗎?
有一部分男學生會買谷子,但确實大部分比較少買。
經過讨論得到了以下一些理由:
1、因為一些世俗對兩性刻板印象的差異,男學生會覺得谷子是具有裝飾性的飾品,挂在身上或者包包上,容易被人指指點點。
2、比起谷子這樣 " 薄片 " 的 IP 衍生品,比較喜歡手辦這種 " 立體 " 感覺的,因為女性在消費二次元内容的時候在意的是精致、視覺美觀,男性比較在意形體、質感(說得很隐晦,其實是指要 " 有觸摸感的 ")
3、此外,男學生會覺得谷子這樣的 " 小東西 " 性價比不高,要手辦或者數碼產品的聯名這種生活中能用的,性價比比較高。
這裡提到了男學生會喜歡買手辦,但他們主要會通過線上渠道買手辦,線下場景還是主要是 30+ 中年男性在買,或者也有一些谷子店會搭配一些手辦賣,這樣吸引一部分路過的男學生。
這是手辦(網圖)↓
04 誤區四:他們就是來買東西的,引入一兩家谷子店就行
實際上能夠吸引這些女學生來線下聚集的,是線下同好社交的氛圍。
大家在虛拟世界呆久了,就需要來現實中 " 面基 ",一起逛谷子店便成了面基的理由。
那麼這就要求谷子店需要是個集群效應,不能只有一兩家,起碼要 5 家以上,大家才有辦法逛個一下午,再搭配周邊的奶茶和餐飲店,或者一些學生消費得起的服裝店、手工店、文具店,構成了一整個散步路線。
同時,需要商場能定期舉辦二次元相關的活動來吸引人、增添二次元氛圍,比如蘭添也提到他們商場做了 coser 見面會、谷子集市、漫畫家籤售會等活動。
還有許多女學生來線下是 cosplay 拍照集郵,或者是 COS 委托(付費定制約會,可見之前這篇了解→圈内人對話:委托 COS 一年間從野生到商業是怎麼回事?)的狀态,要呆的時間比較久,穿的衣服比較厚重,空調管夠,有地方能坐坐歇歇會比較好(不然就容易出現上面說的一堆人坐在其他店門口地板的狀态)。
只有同樣是二次元圈層的人多起來了,其他二次元才願意來,大家逛街會比較注重這種 " 都是自己人,沒有其他三次元現充 " 的圈層氛圍。
所以現在很多人看到 " 線下商場因為開了幾家谷子店就有大規模年輕人聚集 ",是因為二次元人能去的地方确實不多,一旦一個地方成為大家心中 " 有氛圍 " 的地方,就會大量集中聚集到這裡。
以往這種地方都相對比較 " 地下 ",比如廣州動漫星城、香港信合大廈、現在深圳的大中華,都不算是常規的 " 現代化新商圈 "。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論調說 " 二次元商業拯救老商場 ",因為老商城租金低,沒人去,才有辦法開低客單價的谷子店,并且保有很高濃度的 " 只有二次元人來,勸退其他三次元現充 " 的氛圍。
05 誤區五:二次元圈 = 飯圈,用戶很偏激
蘭添提到他們商圈的踩雷經驗,說有一次搞了個肖戰的活動,然後被網絡上噴了,我眼睛都瞪大了,哇真是 big 膽,敢在二次元商圈搞肖戰活動,圈内人都知道這是 " 世仇 " 啊。(最好不要請明星來二次元聚集地,不過他們當時确實不知道)
還提到很驚險的事件,有過二次元女學生在廁所裡割腕了,這事還發生了兩次。
其他人都驚呆了:" 為什麼呢?"
蘭添:" 沒有理由啊,就是直接就割了,好在後來都沒事了。"
于是在場的其他人就開始聊:" 二次元是很偏激的群體嗎?",甚至還有人直接把二次元和飯圈混在一起,以為是一個圈子。
我只能說,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誰沒有衝動過呢,在這個荷爾蒙旺盛、價值觀沒有完全成形的年紀,确實很容易因為自己 " 心中的正确 " 而付諸極大的努力,也容易情緒不穩定、被煽動。
可能有時候會呈現出偏激的一面,但我覺得這也往往是在受到了 " 強烈的不尊重 " 之後的應激反應。
中學生群體的二次元文化是一種規則繁多的圈層文化,如果商家不能很好地遵守這些規則,就容易像 " 異教徒 " 一樣,走向消費者的反面,特别是當商家直接做出了和二次元群體利益完全相反的事情時,也就只能承擔 " 被挂在網上批評 " 的後果了,甚至是永遠喪失掉這群消費者。
06 所以基于這些,什麼樣的商場适合引入二次元商業呢?
會發現聊下來,目前二次元商業的客群 = 谷子店客群 = 地鐵、商場負一樓消費力的客群,因為她們還太年輕了。
不過根據目前的趨勢,二次元文化在 00-10 後中越來越普及,有可能到這群人長到 25-30+ 年齡段的時候,能變成一種更為大眾化的文化?
比如其實可以看到目前線下的潮玩店的選品,已經開始從原創設計師 IP,轉向二次元 IP 了,以下是我在深圳來福士下面四五家潮玩店、精品店拍的照片,會發現二次元 IP 或者二次元畫風的 OC 的盲盒、閃卡已經被擺到了店門口的位置,而傳統潮玩被放到了攤位側面或背面。
這也某種程度上說明了 " 潮玩已死,谷子當道 " 的論調,背後是新一代年輕人的出道。
商圈從現在開始做好一些布局準備還是沒錯的,比如從現在開始先惡補一下二次元知識吧。
目前商場如果要做,可能确實比較适合那種本來租金就低,且冷寂了一陣子了的商場,配合二次元業态可以搭配低客單的茶飲、餐飲、文具、服裝店,專心做二次元圈層學生的生意,确實有可能盤活。
還有就是學校附近的文具店、便利店,可以進一些谷子搭配着賣。
如果是本身人流量就很大,有其他 25-30+ 年齡段年輕人潮流商業的商場,反而不是很推薦,除非像蘭添所在的商場,做了上下隔層,沒有把不同商業混在一起放。
地網域二次元濃度的話,我個人觀察感覺是上海>廣州>成都>北京>深圳(無數據,只是個人感受,如果你的觀察不一樣歡迎評論區聊聊)。
但聊天的時候也有另兩位大哥提供了腦洞,就是說現在也有商圈,靠着整個商圈都做《寶可夢》這個經久不衰的 IP 的文化包裝,也活得不錯,有沒有可能去挑選一些類似這樣的經典泛二次元 IP,比如《哆啦 A 夢》,或者是 80/90 後童年動漫 IP,比如《火影忍者》《鐵臂阿童木》《海賊王》之類的,就做整個商場的内容包裝,商場本身的商業還是正常的業态,也能吸引到目前 25-30+ 的人。
其實我感覺這個想法還挺不錯的,不過因為目前沒有太多商場敢做,其他商場也就不敢做,或許可以先從一次聯名活動試水起來。
另外,這次聊完了地產商業圈的現狀,我也很好奇在二次元 IP 方的狀态是怎麼樣的?大家會考慮入駐線下商場嗎?
據我目前的觀察,二次元遊戲 IP 的官方都沒有去開官方線下周邊店,只會做 IP 授權,可能也覺得這個風險很大?
也有在《重返未來:1999》的朋友說,她們有專門的周邊設計部門,但是每次新品的出貨量都很少,經常低于粉絲實際購買的量,導致斷貨,可見 IP 方目前哪怕是在線上銷售官谷都還是比較謹慎的。
07 如果站在二次元商業線下化的大趨勢來看
其實這篇文章應該和我之前寫的《從動漫、文具玩具批發城看年輕人 IP 版本更替》《圈内人對話:委托 COS 一年間從野生到商業是怎麼回事?》這兩篇連起來一起看。
會發現疫情過後,二次元商業線下化是一個挺明顯的趨勢,不只是這次提到的谷子店、之前說過的委托 COS,還有穿 cosplay 服逛街、跳随機舞蹈、文旅 X 二次元 IP 之類的現象。
這一方面當然和疫情放開了,學生可以來線下玩了 + 現在學生中大部分都是二次元有關系,但另一方面我想說的是,疫情期間二次元圈也卷入了很多原先比較 " 現充 " 的人群——大量的網課居家,帶來了疫情期間線上娛樂的紅利,新一代的學生,很多人正是在這時候入坑了遊戲、動漫,成為了新的二次元群體。
且疫情期間内娛圈 / 影視劇制作也受到重創,基本沒有新内容可看,有大量原先屬于消費影視 / 追星的女性文娛消費群體轉移到了乙女遊戲、男 Vtuber、有大量男角色的運動番 / 音樂番(這也是現在谷子店中谷子的主要 IP 來源),這部分人群原本是很現充的,當疫情一放開,她們又迅速回到了線下,但是二次元的内容消費經驗保留了下來,所以如今線下二次元商業的興起,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她們的功勞。
不過之前和朋友聊過,我們都覺得,年輕男性的消費同樣重要(只是需要另一套消費模式),只要年輕一代不結婚不生育,最後不管男女,大家都會轉向 " 悅己消費 "。
比如花更多錢打理自己的外貌(之前也風很大的男性化妝品市場 / 街潮機能服飾等男性消費品),更樂意花錢買讓自己開心的東西,二次元、遊戲就是這樣一種品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