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前夫癱瘓後再嫁富豪,卻讓女兒認前夫當幹爹,周蘇紅如今怎樣?,歡迎閱讀。
2004 年雅典奧運會的決賽夜,中國女排落後俄羅斯隊兩局。
25 歲的周蘇紅突然化身 " 排球飛人 "。
她連續四次魚躍救球,最後 15 分裡獨得 11 分。
當周蘇紅高高躍起扣下最後一球時,整個體育館的尖叫,幾乎掀翻屋頂。
這個來自浙江湖州的小個子姑娘,用 " 黃金一躍 " 改寫了奧運歷史。
15 年後,這位曾經排球場上的 " 大炮 ",已蛻變為政壇铿锵玫瑰。
2023 年,41 歲的她,以共青團浙江省委書記身份,亮相亞運會火炬傳遞儀式。
1979 年,周蘇紅出生在浙江湖州長興。
1990 年,長興縣田徑運動會,體校的排球教練李海清,正在操場上轉悠。
這個體育伯樂,正在為體系排球隊尋找隊員。
周蘇紅高挑的身材,靈活的身手,吸引了他。
" 這孩子手眼協調性絕了!" 多年後李教練回憶," 她撿球的樣子像只小壁虎,撲得比誰都快 "。
這個船工家的孩子,她的命運轉折,在這一天悄悄來臨。
這一年,11 歲的周蘇紅進入少體校學習。
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
在學校裡,周蘇紅從不喊苦喊累,有着驚人的毅力。
1994 年省隊選拔賽上,15 歲的周蘇紅,用一記 2.05 米的暴力扣殺震撼全場。
從此,獲得 " 大炮 " 的外号。
1999 年,是周蘇紅職業生涯重要的裡程碑。
她進入國家隊集訓。
陳忠和教練看着說:" 你扣球時眼裡要能噴出火來。"
這句話讓她記了二十年。
在教練的調教下,周蘇紅的扣殺技術增長特别快。
二傳手的位置上,無人能敵。她為整個團隊創造了很多次的得分機會。
2004 年,雅典奧運決賽逆轉俄羅斯時,周蘇紅真的做到了。
中國女排奪得冠軍。
這一刻,是周蘇紅的職業生涯的高光時刻。
女排姑娘們,歡呼雀躍,隊員們在球場上的英姿飒爽,給觀眾留下深刻記憶。
周蘇紅也獲得浙江省的獎勵。
排球場上戰殺的周蘇紅,有一個身影吸引了她。
湯淼總是出現在賽場附近。他喜歡看排球賽,更喜歡看球場上奮力拼搏的周蘇紅。
兩人熟識後,相互喜歡,喜結連理。
還在幸福中的小兩口,卻不知厄運降臨。
2007 年 1 月,周蘇紅在訓練場。
她接到噩耗,丈夫湯淼在聖彼得堡訓練時,意外受傷,全身癱瘓。
兩人新婚才五個月呀。
湯淼摘下婚戒,用還能活動的左手,寫下 " 放棄我吧,你要對得起國家。"
周蘇紅一邊備戰北京奧運會,一邊照顧丈夫,特别是他的心結,讓她揪心。
周蘇紅卻把結婚戒指,重新戴回他手上。
備戰北京奧運期間,她每天睡眠不足 4 小時。
訓練間隙,她會躲在更衣室給湯淼寫信。
" 今天我扣了 58 個球,比上次多 3 個。"
五年時間,周蘇紅兩頭忙,忙着打球和照顧湯淼。
2011 年,湯淼堅持要離婚,他不能拖累她。不得已,周蘇紅同意了。
離婚時,兩人約定:" 做彼此生命裡最亮的燈塔 "。
如今,湯淼的微博頭像,仍是兩人當年的結婚照。
而周蘇紅每次到杭州康復中心,總會帶着他最愛的紅蘋果。
那是新疆阿克蘇的扶貧特產。
2013 年,周蘇紅遇到家境優越的富商曹紅璧。他的年齡比周蘇紅大一些。
兩人在相互接觸後,慢慢喜歡上對方,并結婚生子。
即便再婚,周蘇紅也經常看望湯淼一家,她的女兒也認湯淼做幹爹。
她盡所能幫助着前夫和他的家人。
後來,周蘇紅選擇退役,回到浙江體育職業學院,成為一名排球教練。
2021 年,她再次迎來新的際遇。
在履新浙江省社法委副主任時,周蘇紅帶着三件 " 見面禮 "。
一份《青少年排球發展調研報告》,數據來自她走訪的 56 所中小學;
一座刻着 " 女排精神 " 的獎杯,作為團省委 " 奮鬥者說 " 活動的鎮館之寶;
一箱新疆阿克蘇紅蘋果,講述着體育扶貧的甜蜜故事。
在給浙大體育系學生上課時,周蘇紅常把排球術語,融入管理學。
" 二傳手要眼觀六路,就像政策制定要統籌全局;自由人永不放棄的精神,正是基層治理的關鍵。"
政壇上的周蘇紅,不僅關心排球,更關心民眾。比如扶貧、救災等等。
河南水災,她帶隊運送救援物資。
她發現某村安置點因缺乏運動器材,孩子們只能玩紙飛機。
這直接促成 " 體育救災 " 專項計劃,三個月内為 120 個安置點配備排球網架。
41 歲的周蘇紅,依然保持着運動員的作息。
每天 6 點晨跑,睡前做 100 個仰卧起坐。
今年春節,她帶着女兒回湖州老家。
在祖屋天井裡,她指着滿牆獎狀對女兒說:
" 你看,這些金牌,是媽媽用汗水和眼淚換的;人生就像排球,有起有落才精彩。"
最近她迷上了短視頻,用排球術語解說社會熱點。
" 就像調整攻戰術,解決民生問題也要找準突破口。"
" 基層工作就像魚躍救球,不能怕摔跟頭。"
這些視頻在抖音收獲百萬點贊。
網友留言:" 原來書記的排球人生,藏着治理智慧。"
在浙江體育博物館,周蘇紅的 " 大炮 " 球衣,與 " 周書記 " 的任命書并排陳列。
講解員說,這是中國體育史上最動人的傳承。
從賽場到會場,周蘇紅始終保持着對勝利的渴望,和對生命的敬畏。
她淺笑時眼角的細紋裡,依然藏着當年訓練場上的倔強。
從賽場到政壇,從 " 炮炮 " 到 " 周書記 ",她的人生已精彩轉身。
本文作者 | 檸檬雪
責任編輯 | 淡淡翠
策劃 | 淡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