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兩大車企發布一季度業績預告 銷量呈焦灼之勢,利潤竟相差三倍,歡迎閱讀。
點擊上方 "道哥說車" 關注
· 這是第 4812 原創首發文章 2k+
撰稿:麻建宇
出品:道哥說車
>點擊↑↑↑最新投訴案例登陸财圈社「汽車質量」小程式,30 秒完成投訴全流程,你的每一條反饋都将直通車企、監管部門和千萬車主圈。或者關注《道哥說車》《财圈社》公眾号,點擊下方導航條 " 汽車質量 ",進行投訴,我們将幫助你維護正當權益。
【文 / 财圈社 & 道哥說車 麻建宇】4 月 8 日,上汽集團、比亞迪雙雙發布 2025 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而這兩家企業也是中國車市龍頭椅的競争對手,雙方你來我往,競争好不激烈。從業績預告來看,兩家利潤均在一季度實現了可觀的增長,取得了好采頭。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盡管兩家在銷量上競争焦灼,但利潤卻相差三倍!數據顯示,2025 年第一季度,比亞迪銷量 100.08 萬輛,上汽集團則為 94.5 萬輛,雙方之間的差距并不大,但利潤方面,比亞迪一季度利潤預計為 85 億 -100 億元,而上汽集團一季度利潤預計則為 30 億元到 32 億元。
今年 3 月,上汽集團銷量以 8322 輛的銷量優勢完成了對比亞迪的反超,這也是自去年 6 月後,上汽集團首次以批售銷量統計口徑超過比亞迪。以 3 月銷量來看,上汽集團搶回了銷量冠軍的地位,不過,以一季度業績預告來看,上汽離搶回 " 最能賺錢車企 " 的頭銜還很遙遠。
話說回來,明明銷量相差不大,比亞迪和上汽的利潤為何差了三倍?上汽還有沒有機會搶回另一個頭銜?
都是好采頭 這波上汽上大分
從第一季度業績預告來看,比亞迪、上汽均在第一季度取得了好采頭。其中,比亞迪預計今年一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85 億 -100 億元,比上年同期上升 86.04%-118.88%,依舊保持高增長。
事實上,自從 2020 年,比亞迪憑借新能源轉型浪潮崛起後,這種高增長的業績已經有些令人麻木了,畢竟它已經成為了新能源行業的領軍企業,且銷量持續大幅度增長。數據顯示,比亞迪一季度累計銷量為 100.08 萬輛,同比增長 59.81%。
對比來看,上汽集團的利潤總額以及增長幅度均不及比亞迪,但上汽集團這波可謂上了大分。公司預計 2025 年第一季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 30 億元到 32 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 2.9 億元到 4.9 億元,同比增加 10% 到 18%。
那麼為何說上汽這波上大分呢?我們來看幾組數據:-9.82%、-12.48%、-2.48%、-6.95%、-39.45%,以上數據分别反映的是上汽集團 2023 年 Q9、2023 年全年、2024 年 Q1、2024 年中報和 2024 年 Q9 的利潤增長情況。
也就是說,上汽集團已經有一年沒有見過自己的業績飄紅了……盡管利潤數額對比同行一般,增長率也一般,但對于上汽集團來說卻是一個提振信心的開始,也印證了上汽集團改革的階段性成效。上汽集團在業績預告中指出,今年以來,公司深入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内部業務的梳理整合,努力搶抓市場機遇,大力實施降本增效,產銷回升向好勢頭持續增強,2025 年公司經營發展實現了良好開局。
比亞迪為何與上汽拉開了三倍利潤的差距?
" 賣的多賺的多 " 是很常見的商業邏輯,比亞迪、上汽銷量增長帶來的利潤增長也是很好的證明。但賣的差不多,賺的差很多又是怎麼回事呢?比亞迪憑什麼與上汽拉開了三倍利潤的差距?
比亞迪在一季度業績預告中表示,二零二五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車行業依舊保持強勁的增長勢能,公司作為行業領軍企業,新能源汽車銷量再創同期歷史新高,且海外新能源汽車銷量實現跨越式增長,進一步鞏固了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的領先地位。此外,公司依托持續擴大的規模效應和垂直整合的戰略布局,助力集團業務盈利實現大幅增長。
而這句話,也至少說明了比亞迪與上汽拉開巨大利潤差距的四個原因:一是銷量的增長,二是海外市場的增長,三是持續擴大的規模效應,四則是垂直整合的戰略布局。而這些也讓比亞迪的毛利率堪稱恐怖,從年報來看,比亞迪 2024 年汽車業務毛利率為 22.31%。
上汽目前并未發布 2024 年年報,但參考 2023 年,上汽 5.79% 的整車毛利率,差距也就出來了。其實仔細數一數,前三項上汽集團其實都不弱,要銷量有銷量、要海外市場有海外市場,要規模也和比亞迪差不多嘛……似乎只有第四項有些差距。比亞迪的垂直整合能力是出了名的,有數據顯示,比亞迪一級零部件自研自制比例已超過 70%,按照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的說法,比亞迪除了玻璃、輪胎和鋼板不能自己制造,其他都能自己造。
而這自然也能給它留出更大利潤空間。當然了,比亞迪賺的多也不光汽車在發力,從年報來看,2024 年,比亞迪手機部件、組裝及其他產品業務的收入約 1596.09 億元,同比增長 34.60%,占總收入的 20.54%,也是一個來錢道。
那麼,上汽該如何搶回 " 最能賺錢車企 " 呢?實際上,它已經行動了,改革過程中,其組建了 " 大乘用車板塊 " ——将榮威、名爵、飛凡、研發總院等分散資源整合為統一作戰單元,通過集中研發、供應鏈和渠道資源,實現降本 30%、開發周期縮短 40% 的硬指标。更早之前,上汽集團還要求内部供應商不談利潤,推動降本……
掃描上方二維碼登陸财圈社「汽車質量」小程式,30 秒完成投訴全流程,你的每一條反饋都将直通車企、監管部門和千萬車主圈。或者關注《道哥說車》《财圈社》公眾号,點擊下方導航條 " 汽車質量 ",進行投訴,我們将幫助你維護正當權益。
END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 圖片 | 來自網絡 」
往期報道回顧
四
" 東風 +?+ 華為 "! 整車央企重組背景下,"?" 是誰?
吉利博越 L VS 長安 CS75 PLUS:15 萬級 SUV 性能對決!
雷軍慶小米 15 周年 SU7 爆燃事故 " 破防 " 者再次殺出
商務合作
微信 :fx666m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道哥說車所有
轉載注明來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