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白雲山執行董事吳長海辭職,一年内已有4名高管去職,歡迎閱讀。
近日白雲山宣布執行董事吳長海辭職,這已是這家市值超 500 億的醫藥巨頭在一年内 " 折損 " 的第四員大将,此前包括掌舵 11 年的功勳董事長李楚源在内,已有三名核心高管相繼落馬。高層持續震蕩疊加王牌產品增長乏力,讓正處于轉型關鍵期的白雲山蒙上重重陰影。
高層震蕩持續
從 2024 年 7 月到 12 月,白雲山管理層經歷劇烈洗牌。原董事長李楚源 7 月 22 日突然辭職,一個月後即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紀委監委立案調查。随後公司董事張春波、副總經理黃海文相繼辭職,據公開報道,二人均已被有關部門帶走調查。
值得關注的是,李楚源作為廣藥集團與白雲山 " 雙料掌門 ",曾帶領企業完成從傳統藥企到多元化集團的蛻變。其打造的 " 王老吉 " 涼茶和 " 金戈 " 壯陽藥兩大爆款產品,合計年銷售額超百億,占集團營收近三成。但随着創始人團隊的瓦解,企業戰略延續性面臨嚴峻考驗。
雙核產品失速
2024 年前三季度,白雲山淨利潤同比驟降 16.68%,創下近五年最大跌幅。曾被寄予厚望的兩大支柱產品顯露疲态:涼茶龍頭王老吉上半年營收下滑 6.29%,淨利潤縮水超 10%;" 國產偉哥 " 金戈雖在 2023 年保持 22.58% 增長,但 2024 年受競品圍剿,銷售壓力陡增。
行業分析顯示,王老吉正面臨雙重夾擊。一方面,無糖氣泡水、新式茶飲持續分流年輕客群,涼茶品類整體市場規模縮水超 15%;另一方面,加多寶通過司法确權重獲品牌使用權,昔日 " 涼茶大戰 " 或再燃戰火。而金戈所在的 ED 藥物市場,随着齊魯制藥等 20 餘家藥企入場,價格戰已導致終端價格下探至每片 15 元區間。
重營銷輕研發
更令投資者憂慮的是企業轉型中的結構性矛盾。近三年财報顯示,白雲山銷售費用始終維持在 60 億高位,而研發投入卻從 8.75 億逐年遞減至 7.82 億。這種 " 重營銷輕研發 " 的模式,在創新藥研發周期長、大健康產品迭代快的當下,正顯現出後勁不足的隐憂。
盡管企業已布局超 10 個 1 類創新藥,涉及抗腫瘤、心腦血管等熱門領網域,但距離成果轉化仍需時日。近期推出的白雲牙膏等跨界產品,暫未在市場上激起太大水花。新任董事長李小軍能否在維持傳統業務基本盤的同時,開辟出真正的第二增長曲線,成為決定白雲山轉型成敗的關鍵。
新京報記者 劉旭
校對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