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一種AI消滅不了的新職業,缺口達150萬,歡迎閱讀。
2024 年 10 月下旬,波蘭一家名為 "OFF" 的電台解雇了其所有記者,并宣布啟用人工智能生成的虛拟主持人重新開播。
一位抗議者說,這是一個危險的先例,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有打擊。這可能會開啟一個新世界,在媒體行業工作多年的資深員工和在創意產業工作的人員将被機器取代。
波蘭是歐洲近年崛起的高科技重鎮,首都華沙目前聚集了超過 3000 家高科技企業和 130 家風險投資公司,美國的谷歌、高盛,中國的騰訊、TCL 都選擇在波蘭進行布局。
2023 年 6 月,英特爾公司宣布計劃斥資最多 46 億美元,在波蘭弗羅茨瓦夫建設先進封測廠
所以,一定程度上,波蘭電台的記者和美國好萊塢的編劇,以及中國數百萬的出租車司機——恰好都是高科技發展迅速的國家,幾乎同時因為 AI 技術的突破進入了職業陰影。
更令人憂心的是,未來這樣的現象可能會更頻繁出現。東盟與中日韓區網域内經濟調查監督機構 "AMRO" 稱,以東盟與中國大陸、中國香港、日本、韓國為對象進行了估算。其中,日本被 AI 自動化可能性大的就業崗位比例高達 14.4%,緊随其後的是同樣事務性工作較多的中國香港(9.5%)和韓國(9.1%)。
無可否認,長期看,AI 等新技術的進步将有助于解放人類,但短期看,如果一項技術在發展和鋪開的過程中,不能帶來就業,反而造成突發性大規模失業,那麼争議便是必然的。
技術創新并不必然帶來社會進步
歷史進步主義者相信,科技進步會帶來產業進步,也會解決就業,摩擦性失業會在歷史維度裡被消化掉。
人們相信 AI、芯片、高端制造等等這些炫目的科技,最終一定會承諾一個更加理想的未來——至少從就業來說,人人有體面的工作。
這有一定道理,但不是全部。
對于一個具體的個人和家庭來說,大概就沒這麼樂觀了,一位出租車司機的一日三餐,如果在幾個月内被自動駕駛奪走,他不可能不戰戰兢兢。而這樣的家庭,占據了社會的絕大多數。
根據《2023 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全國就業人員中,第一產業就業人員占 22.8%;第二產業就業人員占 29.1%;服務業就業人員占 48.1%,可見服務業仍是解決就業的主力。
1994 年,海底撈創立,随後以細致的服務聞名遐迩
從現狀和趨勢來看,服務業是就業崗位供應的主力軍;從企業規模來看,中小企業提供了 80% 的就業。
今天人們已經習慣了一種崇尚高科技的語境,要有最先進的 AI,要有最高級的芯片,要有一批明星產業和明星企業。
但是就業并不高大上。它未見得那麼高端,就是普通的工作,吸引普通的消費,滿足普通的需求。所有炫目的創造,如果找不到日常生活裡的消費場景,恐怕很難對就業有太大的貢獻。
所以技術搶走工作的風險是真實存在的。當技術取代人工之後,如果沒有相應的服務和消費場景,沒有相應的民生基礎,這就是一種零和博弈。
一位被自動駕駛搶走工作的司機,很難想象他還有多少機會再進入一個 " 高端行業 "。這時候如果他找不到另一種簡單的、低門檻的、能夠快速進入的工作,陷入絕境的概率只怕不低。
科技惠及普通人,社會才有希望
正如前文所說,解決就業不能忽視那些普通的、簡單的工作,不能忽視民生相關的服務和消費領網域。
7 月 31 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統計局正式發布了 19 個新職業,這些職業将被錄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
新增的職業既有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應用員、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員這種尖端工作,也有相當的新工作指向了普通的消費、服務領網域,網絡主播、版權經紀人、滑雪巡救員、會展搭建師等,都屬于此類。
這是值得鼓勵的趨勢,職業發展應當适配消費和服務場景的細化,給普通人更多的機會,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尖端。
這當中有一個職業頗值得關注:用戶增長運營師,定義是 " 運用數字化工具,從事企業或機構用戶增長、管理及運營等工作的人員 "。
事實上這個職業的工作内容不難理解,其實就是運用各種工具——上至 AI 大模型下至小程式、短視頻等,去尋找消費用戶、搭建消費場景。
這個職業門檻并不高,在一些媒體報道中可以看到,快餐店長、商店櫃姐、農民主播、應用工程師等,都可以在簡單培訓後成為用戶增長運營師。
但是這個職業的道行卻很深,一手連接數字技術,一手連接用戶需求,需要持續的學習能力和極強的用戶思維。在可預見的未來,AI 很難替代這樣的從業群體。
據統計,該領網域從業者數量以千萬計。2023 年,相關人才需求在 150 萬左右,超六成相關崗位薪酬在 8000 元以上。
而他們也可以為商家帶來自有流量,這不依賴于 " 算法利維坦 " 這種集中化分發模式,而是給每一個具體的商家帶來屬于自己的商業渠道。
這種模式 " 獎勵 " 每一個努力的中小企業,它們不需要去内卷有限的 " 平台推薦 ",每一個建立連結的消費者,都屬于自己。
而這或許是技術一種更加理想的歸宿——技術并不只是用深溝高壘把自己圈成一個充滿宏大叙事的禁忌之地,相反,它應該進入普通的消費場景,去拓展出新的生态空間,也為千千萬萬中小商家和普通人提供更多的機會。
前不久,國務委員谌怡琴在福建調研時曾提到,近年來新興產業、未來產業蓬勃發展,技術進步更新了傳統工作崗位,企業用工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為勞動者提供了新就業選擇。
國際競争壓力下,國與國競争很大程度上就是科技產業的競争,但與此同時," 技術進步更新了傳統工作崗位 " 的表述值得注意,這意味政治家必須考慮技術的負外部性,引入就業視角來看待技術的突破與擴散。
對人社部來說,公布 19 個新職業,意味着對這些從技術產業化過程中生長出來的新職業的命名與肯定,更顯示出一種以民為本的底線思維。
何種高科技,何樣就業崗位?
基于國際競争帶來的卡脖子壓力,2019 年之後的中國輿論場,突出了對 " 硬核科技 " 的贊美。不過,細究下去,與其說是對硬核科技的贊美,不如說是對 " 看得見 " 科技的贊美。
芯片、新能源汽車、光刻機、大飛機 …… 這些看得見的科技產品,通過大量展示而獲得國家榮耀與民族認可。
然而,人們愛用 " 硬核 " 來稱呼技術,但這個詞本身意味着對民用、生活、煙火這種語境的拒絕。
富士康重返鄭州,最大的變化在于引入了生產線的自動化設備,這直接減少了數萬崗位需求。美國大選前夕,全美碼頭工人協會組織大罷工,除了漲薪要求,另一個訴求就是要求資方十年内不得引入自動化設備——保就業數量是罷工的核心目标。
所以,普通人在歡呼硬核科技進步的同時,也必須意識到就業崗位消失的可能性。這一點,歐美產業工人顯然更為清醒,而中國的產業工人則容易在遙遙領先的情緒中迷失自我。
事實上,那些看起來也許并不 " 硬核 " 的技術應用,反而可以給普通人帶來肉眼可見的生活改善、就業提升,比如音視頻标準,比如 LBS 技術,比如小程式技術等。
10 月 17 日,由微信地圖團隊開發的尋找附近工作功能上線
像 AI 這樣的前沿技術,直接落地會造成巨大的社會衝擊和產業震蕩。這時候,產業生态的重要性就變得格外重要。
如果一個平台是強算法邏輯,對中小企業更多是控制和汲取,那麼由其手握 AI 利器,結局多半是一場悲劇;如果一個平台是強生長邏輯,平台只是提供技術工具,并給予規則、網絡這樣的 " 社會資本 ",那麼不僅對中小企業,對廣大就業者也将更加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