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大廠嚴控差旅費,員工告别五星酒店?,歡迎閱讀。
大廠差旅新政 : 高星酒店哭 , 中端品牌笑。
01
昨天,字節跳動按照慣例出了一個反腐通報,頗為值得關注的是,通報裡有相當一部分内容篇幅都與員工的差旅酒店預訂相關。
根據通報,2024 年 1 月至 9 月,字節跳動 50 餘名員工在周末且無工作需要的情況下,預訂遠超差旅住宿标準的奢華酒店或迪士尼樂園 / 環球影城等主題度假酒店,濫用 copay(混合支付)政策讓公司承擔 70% 費用。
對上述違規員工,字節跳動均處以書面警告,并責令退賠公司支付金額。
字節跳動反腐無可厚非,但這家公司之前歷來在互聯網行業以差旅 " 大方 " 著稱,這次嚴查差旅酒店預訂後,有不少互聯網從業者在社交媒體上驚呼以後千萬不要再薅大廠 " 出差 " 羊毛了。
今天,很快又有消息人士指出,字節跳動新的差旅政策就來了:
如果員工差旅超過住宿标準至 1.25 倍,公司承擔比例由 50% 提高至 75%,若超過住宿标準 2 倍至 3 倍,公司承擔比例由 70% 降低至 50%,若超過住宿标準 3 倍,公司不再承擔任何費用(原承擔 70%)。
一句話總結,就是字節員工以後出差超标越少,報銷越多;超标越多,反而報銷越少,呈現 " 報銷倒挂 " 趨勢。
換句話說,字節跳動鼓勵員工們預訂差旅标準以内的酒店,大廠們也開始注重差旅成本了。
此前,另有接近字節跳動的人士在社交媒體披露,在住宿方面,字節出手很大方,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這幾大一線城市房标直接給到 700 元 / 晚,能訂到官網八九百元的酒店,像在杭州,就能淡季或平季住進希爾頓、喜來登、洲際等酒店,且實習生和正式員工差旅标準一致。
杭州四季酒店 / 旅界實拍
而在成都、武漢等地,字節房标也有 400 元 / 晚,同樣能在非旺季住到洲際酒店等相對高品質的普通五星酒店。
硬币的另一面,頭部酒店集團也将字節員工視為優質客戶,往往會針對大企業客戶推出金卡和白金卡挑戰,像去年字節員工注冊後,就可以體驗希爾頓金卡,住滿十二晚還能直升白金卡。
但值得注意的是,五星酒店在淡旺季價格差距較大,若在旺季,字節員工想住進一線城市同等級的五星酒店,往往需要自掏腰包。
如今,字節差旅新政頒布後,對一部分 " 精打細算 " 的員工顯然起到了作用。
有字節内部人士向旅界披露," 未來預訂酒店會盡量按照差旅報銷标準的上限看齊,比如上海的豫園萬麗、古井假日、龍之夢這些酒店都在五六百元左右區間,其實已經可以住的很好了,沒必要非去一線五星。"
02
不僅字節,這些年受互聯網公司集體控成本影響,很多酒店集團銷售部的直觀感受是阿裡、騰訊等大廠在差旅 " 壓成本 " 上也比以前較真了。
一家北京五星酒店市場銷售部負責人 A 總直言,這些互聯網大客戶疫情前是直接續籤,現在有時會為了幾十元反復拉鋸,而且價格一年比一年低。
從實際情況出發,A 總也會考慮盡量貼近互聯網公司客戶們的差旅标準,他稱從近幾年預訂情況來看,高于大廠們的報銷标準太多,這協定價籤了等于沒籤,基本是給其他協定酒店陪跑了。
有趣的是,也有一些酒店品牌在這輪大廠差旅消費降級中嘗到了甜頭。
在旅界和眾多酒店品牌調研中發現,福朋喜來登、希爾頓歡朋、洲際旗下的假日酒店、美居酒店等五星酒店集團旗下占據價格優勢的中端品牌反而在這幾年商旅市場異軍突起。
例如,一家華東占據市區較好地理位置的希爾頓歡朋銷售部負責人 B 總在和旅界交流中表示," 今年過完年後,協定客戶已經占到了客房銷售三成左右,還是相當不錯的,比往年增長了 40%。"
事實上,如今在市場中頗具影響力的國際酒店品牌,大多早早開啟了自己的特許加盟之路,比如希爾頓集團旗下的希爾頓歡朋、希爾頓花園、萬豪集團旗下的萬豪萬楓、洲際酒店集團旗下的智選假日酒店、雅高集團旗下的宜必思酒店等等,成為一些大廠員工保級酒店集團會員的 " 實惠選擇 "。
再從旅界拿到的一些大廠協定價來看,外資酒店集團旗下的高奢品牌麗思卡爾頓、瑞吉、文華東方等酒店品牌也不再高高在上,均給出了相對實惠的價格,試圖從大廠商旅市場分走一杯羹。
北京金融界麗思卡爾頓 / 旅界實拍
對此,A 總認為大廠員工是很好的酒店消費培育群體,很多人因為因公出差拿到了高卡(高等級會員卡),從而在因私行程等日常消費成為一家酒店集團常客。
" 集團層面肯定看得更遠,給互聯網大廠、投行、外企員工一些折扣福利也就是理所當然了。"
實際上,因公出差确實影響了一部分大廠員工的酒店住宿選擇并成為堅守工作崗位的理由。
社交媒體上,一位自稱 00 後的字節跳動員工曬出酒店截圖,稱自己不想離職字節的原因就是能住麗思卡爾頓,她感慨," 加完班,回到酒店房間,往沙發上一躺,舒服得想當一輩子沙發土豆,這時突然想起自己以前在深圳的合租房,小得甚至沒有位置可以放下沙發,突然覺得人生割裂又充滿奇幻轉折。"
03
針對公司層面的 " 嚴控出差成本 ",大廠員工往往只有兩條路可選:哪怕消費降級也要住同一家酒店集團的低級别酒店抑或哪近住哪,不再特别關注酒店品牌。
前者是為了酒店保級,後者是為了自己住得舒服。
孰輕孰重?酒店集團的會員福利是很多大廠員工的首要考量标準。
有個很好的例子,今年年初開始,萬豪旗下的澳門瑞吉酒店試點取消了高卡會員的免費早餐,一度引起軒然大波,被視為 2025 年萬豪 " 砍會員福利 " 第一刀。
除此之外,今年 1 月,沈陽威斯汀一位員工稱萬豪 " 白金卡爛大街,钛金遍地走,會員都是要飯的。"
從此,萬豪高卡會員 " 要飯白 " 這一稱謂在社交媒體上不胫而走。
由于事情發生在年初,我身邊一些阿裡、字節的大廠朋友均擔心萬豪權益進一步縮水,或對萬豪輕慢高卡會員态度不慢,開始把凱悅、洲際等其他外資酒店集團的會員保級或更新提上日程。
與之相反,另有一部分 " 酒店佛系 " 員工不是很理解為何出差一定要住五星酒店,他們的選擇就從容很多。
一位網易員工小 C 和我表示自己出差從來都是 200-400 元标準,全季、水晶、亞朵住得已經很好了,平時也不愛旅遊,那些高星酒店行政酒廊、免早餐等會員權益在他看來更像是 " 消費陷阱 "。
但小 C 也坦承,公司一部分員工就是會每次出差按照報銷頂格去選擇酒店品牌,只是他自己并不是很理解這種住宿習慣。
小 C 的觀察反映了當前商務出差文化中的一個普遍現象。一方面,部分員工傾向于充分利用公司的報銷政策 ; 另一方面,公司也在不斷調整政策以控制成本,這種個人與企業之間的微妙平衡,正是整個商旅行業變革的縮影。
無論如何,當互聯網巨頭打起省錢算盤 , 下遊酒店商旅生态也勢必随之調整,白領牛馬打工人們的糾結則還将繼續。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 " 旅界 ",作者:theodore 熙少,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