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商超集體入局,前置倉打破每日優鮮破產詛咒了?,歡迎閱讀。
文|派财經,作者|小玖
在零售行業備受質疑的前置倉模式,再次成為了商超們的必争之地。
近日,京東旗下生鮮業務 " 七鮮 " 在北京開出了首個前置倉,據七鮮工作人員介紹說 " 此次開出的前置倉,對标小象超市,周圍 3 公裡内的用戶下單後,提供配送上門服務。"
京東入局,美團、山姆、盒馬等都開始默默擴張,在上一波前置倉熱潮中頑強存活下來的叮咚買菜,已經連續 7 個季度實現盈利。
近期,潮玩集合店名創優品也官宣了計劃在美團上線超 800 家閃電倉形态的 "24H 超級店 " 将實現最快 30 分鍾送達。
時過境遷,在新零售賽道曾經在每日優鮮身上被驗證過是 " 偽命題 " 的前置倉模式,再次卷土重來。
被每日優鮮推翻的前置倉,卷土重來了
前置倉模式起源于 2015 年左右,早先是生鮮電商用來解決 " 最後一公裡 " 的時代產物。作為前置倉模式的開創者,每日優鮮在 2015 年在北京望京開啟了第一個前置倉,用來服務周邊 3 公裡内用戶,以更快的周轉速度、更低損耗、更高的效率引來關注,并曾在生鮮電商領網域紅極一時。
每日優鮮引領下,曾在生鮮電商領網域掀起了一陣 " 前置倉 " 熱潮,回望爆火那幾年,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為代表的社區生鮮電商們曾靠着燒錢補貼瘋狂跑馬圈地。但結局是慘烈的,2022 年,每日優鮮在燒光 140 億元後宣布倒閉。
而和每日優鮮同樣定位在社區生鮮電商的叮咚買菜,也經歷了一段巨額虧損的泥潭期,财報顯示從 2019 年至 2022 年叮咚買菜持續虧損,四年累計虧損了 122.87 億元。在市場争奪最激烈的 2021 年,叮咚買菜虧損更是高達 64.3 億元。
在業界看來,前置倉模式是個不折不扣的偽命題,一度被質疑是做給 VC 看的模式。由于生鮮損耗率高、毛利率低,加之履約成本高昂,注定了其幾乎不可能盈利的結局。在初代前置倉模式下,存在一個 " 不可能三角 ",即無法維持用戶數增加、客單價升高和運營成本降低的平衡。
盒馬 CEO 侯毅也曾坦言,前置倉是偽命題,客單價上不去,損耗率下不來,加上毛利率難以保證,通過資本輸血不斷靠燒錢補貼争奪市場是不健康的循環。在前置倉模式上看不到希望的盒馬曾在 2021 年關閉了所有前置倉業務。
随着每日優鮮的轟然倒下,業界對前置倉模式進行了蓋棺定論。然而在深陷巨額虧損、大規模閉店、裁員欠薪等多重不利因素裹挾下,前置倉模式卻迎來了新的轉機。
标志性事件是叮咚買菜在 2022 年四季度首次實現了正向盈利,并在 2023 年實現了年度盈利,代價是營收同比銳減,數據顯示,2023 年全年,叮咚買菜的 GMV 同比減少 16.3% 至 219.69 億元,甚至不及 2021 年的營收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在規模優勢上的巨大想象力,曾經是資本大力追捧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的誘餌。不得已斷臂求生 " 幸存 " 下來的叮咚買菜,正面臨的競争正在加劇。
在社區生鮮電商不斷後撤的同時,互聯網大廠以及傳統零售巨頭開始加碼布局,成為前置倉業态的主力軍。去年 3 月,盒馬鮮生宣布推出 "1 小時達 " 服務,通過大規模招募騎手來提高配送效率,旨在搶占即時配送市場的制高點。
美團閃電倉業務則在 2 年内規模實現了十倍擴展,從 600 個倉增至 6000 個倉。
作為前置倉的頭部玩家,山姆前置倉數量已超過 500 家,且平均每個倉的日均訂單量超過了 1000 單,如今年 GMV 達到 400 億元的山姆,線上電商銷售占比已經達到了 55%,其中來自前置倉的電商訂單量達到近 70%。
永輝超市則在全國 1000 多家門店基礎上,根據區網域設定,開辟出了面積不同的倉,分為全倉、半倉、分揀區。
此外,沃爾瑪、物美等傳統零售商超也在前置倉模式上開啟了多種嘗試。
關于前置倉模式的業态也在發生改變,從過去單一的生鮮電商拓展至綜合電商,從家居用品卷到潮流玩具,甚至卷到了 3C 數碼領網域。
卷入新一代前置倉競争的還有一些社區便利店,通過借助即時零售平台的選品、運營、數字化經營助力,通過不斷試驗和運營快速實現擴張。
随着入局者越來越多,新一代前置倉的生态體系已經初步形成,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超強運營力,打破前置倉 " 不可能三角 "
前置倉模式邁入新的階段,也引發了一個思考,為何當初沒跑通的商業模式,卻在近兩年逆襲重生,并且成為各平台商超手中的香饽饽?
這其中最大的變量是,在消費市場推動下即時零售行業步入快車道。
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發布的《2024 年即時零售前置倉創新發展報告》顯示,據測算,2023 年即時零售銷售額增速為 52.2%,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高 45 個百分點,比網上實物零售額增速高 41.2 個百分點。
依托于線下實體零售資源的即時零售供給側解決方案正在不斷豐富,當前被劃分為兩種模式,一種是即時零售前置倉模式,一種是本地超市、便利店等零售門店模式。而從市場規模和倉店數量增長來看,前置倉模式的增速都要快于門店模式。2022 年和 2023 年,前置倉模式的市場規模年均增速超過了 50%,前置倉數量年均增速超過 100%,其中平台倉的數量年均增速超過 250%,相較之下門店模式的市場規模年均增速為 47%,門店數量年均增速為 73%。
在社區生鮮電商們摸爬滾打多年後,即時零售的消費市場習慣已經培養成熟,消費者對于線上購物的需求猛增,消費動機也從曾經的應急性購買,衍生成為剛需的生活方式。前置倉模式帶來的生活便捷正在不斷凸顯出來,比如,24 小時的營業市場,滿足了消費者更多消費場景,以及更為活躍的消費時間選擇,無論是在出差、送禮、應急購物等場景下,均提供了不少便捷,
前置倉模式正在步入即時零售主流隊列。多個成功商業案例亦表明,初代前置倉模式之所以沒能跑通,關鍵在于未能找到盈利三角的平衡點,并不代表這一模式是偽命題。
縱觀每日優鮮的失敗案例,可以發現三個關鍵問題懸而未決,前置倉前期投入較大,以生鮮為主要品類的商品損耗高毛利低,成本高企且只能通過高度依賴規模化來降低。而對規模效應拓展的過度關注,致使初代生鮮電商平台們忽略了對商品供應鏈、商品損耗降低、履約效率提升的思考。
直到行業垂危之際,叮咚買菜、樸樸超市、小象超市等生鮮電商才意識到 " 高效經營 " 的重要性,并通過調整經營策略,逐步打出差異化。
以叮咚買菜為例,相較于每日優鮮,其差異化能力主要來自于非标品生鮮業務的強勢經營。
除了生鮮外,叮咚買菜是在業内較早開始做自有品牌的企業之一,通過自有品牌業務整合供應鏈,逐步打出了差異化。
根據其最新 2024 年二季度财報顯示,第二季度叮咚買菜實現營收 56 億元,同比增長 15.7%;GMV(商品交易總額)62.2 億元,同比增長 16.8%。在 Non-GAAP(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标準下,淨利潤 1.03 億元,同比增長近 13 倍。
二季度淨利潤暴漲背後得益于叮咚買菜用戶規模和每用戶平均收入的同步提升。據業績會披露,該季度叮咚買菜月均下單用戶數約 730 萬,同比提升 11.7%;每用戶月均收入較去年同期提升 6%,其中來自會員的月均收入達到 500 元以上。
此外,商品品類增長也助力了其業績提升。二季度,叮咚買菜在江浙滬地區的倉均日均 SKU 數量同比提升了約 20%。
在新一代前置倉模式探索中,另一家佼佼者是山姆超市,山姆超市在前置倉模式探索中展現的強大競争力在于,其極強的商品能力和高復購率。
早在 2017 年,山姆就已經開始在深圳嘗試建倉,試行 " 一小時達 " 的服務。發展至今,當前山姆的前置倉約為 500 個,主要是周邊 6 公裡提供 " 滿 99 元包郵,一小時極速達 " 服務。
有數據顯示,山姆前置倉的客單價達到了 230 元。
根據山姆母公司沃爾瑪 2024 财年财報,2024 财年山姆母公司沃爾瑪中國的淨銷售額約為 179 億美元(約合人民币 1287.33 億元),2024 年上半年,山姆中國線上銷售的同比增幅達到 29%,占總銷售比重的 50% 左右。
前置倉模式給山姆帶來了更多訂單的同時,也為其提高了消費體驗和忠誠度。山姆相關人員曾表示,前置倉不是目的,而是黏住會員的手段。山姆倉内主要是生活必需品,購買頻次較高,能大幅提升前置倉復購率。山姆前置倉通常選址在會員和潛在會員相對集中的地方,面積約 200-300 平方米,品類集中在生鮮、食品、紙尿褲等,可以為消費者提供 1 小時到家的配送服務。此前有媒體報道稱,2023 年山姆在全國 25 個城市擁有 500 個倉,平均每個門店都對應着 10 個倉。
" 萬億級市場 " 前置倉,想象空間還在持續加大
通過自建更多倉來輻射更多用戶,是已經被山姆驗證過的商業模式。不過,自建前置倉為商超打開更多市場同時,前期帶來的高額成本也不容忽視。
對比之下,永輝超市則探索出了成本更低具備代表性的 " 倉店合一 " 模式,在數千平的超市門店裡開辟幾百平方米的區網域專門用于線上訂單商品的擺放、分揀。
相比專門選址新設前置倉,倉店一體模式可以節約更多的租金、水電等成本,且因商品供給、消費場景和線下門店有所差異,與線下門店形成互補。據了解,永輝目前已完成了全國一千多家門店的倉店一體改造。
在新一代前置倉模式的探索中,行業共識已經達成。盲目擴張無法形成規模效應,運營效率才是重中之重,提升運營效率的關鍵則指向了人力成本和前置倉運轉效率。
在人力成本的控制上,小象超市的運營模式值得借鑑。依托于美團平台的規模優勢,小象超市從 2019 年作為新業務開啟後,一路狂飙。據《晚點 LatePost》報道,到今年二季度,小象超市開設了超 680 個前置倉,其中有 550 個位于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
在小象超市團隊構成中,除了内倉負責人外,幾乎所有員工均來自于第三方外包公司,且數量達到了十幾家。針對外包騎手的議價權也在不斷提升,在小象超市有專門的騎手看板,可以實時展現出騎手的接單狀态,時間管理精确到秒。在這套系統不斷優化下,來自人力的成本被進一步壓縮,直觀反應到騎手的工資收入上。據《中國企業家》報道,有小象超市的騎手管理人員表示,今年來 " 單費比前兩年降低了六七毛錢,管理層的工資也降低了。"
根據美團最新财報,包括小象超市、美團優選在内的新業務,2024 年上半年,經營虧損同比收窄 74.7% 至 13 億元。亦有内部消息稱,小象超市在 2024 年上半年已經實現盈利。
眼下,關于前置倉模式的想象還在持續拓展。
自營倉之外,作為 " 後來者 " 的名創優品,則選擇了一條捷徑,與平台合作建倉模式。2024 年 1 月,名創優品與美團合作以閃電倉業态開出了第一家專做線上的 "24 小時超級店 ",在復購率極高的貨品,以及極強供應鏈體系簇擁下,名創優品在即時零售賽道闖出了一席之地。
如今,店面數量已達到約 500 家,累計業績破億元。
而作為 " 平台倉 " 的踐行者,美團閃電倉作為第三方即時零售平台 " 線上門店 " 為入口,面向本地零售商家,通過加盟方式迅速擴張,單個倉庫面積約 200 平方米,24 小時營業,SKU 數量是傳統便利店的兩倍。
閃電倉模式下,不再局限于生鮮產品,将重心放在損耗率更低、毛利更高的商品上。這一策略使得閃電倉在房租成本、陳列 SKU 數、營業時長、坪效、月銷售額、利潤率等各個方面都更具優勢。除了名創優品之外,屈臣氏也在閃電倉上和美團展開了合作,目前已覆蓋超 10 個一二線城市,倉單產提升了 1.4 倍。名創優品、屈臣氏等品牌的加入,進一步驗證了這一模式的可行性。
值得一提的是,聚焦高客單和高毛利,美團在 2021 年上線了即時配送酒水的歪馬送酒。截至今年 8 月,歪馬送酒已開設了超 800 個前置倉,并計劃今年将數量增加到 1000 家。據晚點報道,歪馬送酒有望在今年實現 30 億元的營業額。
随着前置倉模式的卷土重來,曾經被譽為不可能三角的平衡點正在浮出水面。
而前置倉的翻紅,也反映出消費者購買習慣的變化。如今人們對足不出戶的即時零售需求越來越大,從 " 不确定性 " 邁向 " 确定性 " 消費。
據商務部發布的《即時零售行業發展報告 ( 2024 ) 》顯示 , 即時零售行業保持快速增長态勢 ,2023 年中國即時零售規模達到 6500 億元 , 同比增長 28.89%,預計 2030 年将超過 2 萬億元。
行業邁向 " 萬億級 ",意味着目标用戶圈層的不斷拓展和滲透,當前以前置倉模式為代表的即時零售已經不再是一二線城市的專屬,在更廣闊的下沉市場,前置倉模式也已經深入居民生活。
市場推動下,死灰復燃的前置倉模式正在成為各商超平台們的新增長錨點,俨然成為不得不卷的剛需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