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中國限定”成爆款,無印良品又悄然火起來了,歡迎閱讀。
無印良品(MUJI) 圖片來源:藍鲸新聞記者 王涵藝攝
藍鲸新聞 2 月 27 日訊(記者 王涵藝)" 這是無印良品(MUJI)的條紋長袖襯衫嗎?居然只賣 178 元,以前可不敢想。" 在北京朝陽大悅城無印良品店内,曾被價格勸退過的消費者張可(化名)一邊比劃着衣服,一邊對記者感嘆,在她的印象裡,MUJI 的衣服都在三四百元左右的價位。
無印良品 178 元的長袖襯衫 藍鲸新聞記者 王涵藝攝
除了這件襯衫,她還發現了 28 元的旅行裝基礎補水護膚乳液,和很多 10 元以内的小工具、零食和日用品," 感覺像是走進了優衣庫或者名創優品。" 張可眼睛一亮,嘴角上揚,表情有藏不住的喜悅。
藍鲸新聞記者實地探店發現,無印良品正在悄然改變。曾經以 " 低調貴價 " 形象示人的它,如今多了許多平價商品。不論是紅遍全網的 7 元 " 萬物皆可鏟 ",還是 3 元的筆,都讓消費者有了更多選擇。
無印良品的平價商品 藍鲸新聞記者 王涵藝攝
店内商品價格帶變化這看似平常的一幕,卻折射出 MUJI 在中國的微妙轉身——曾經的 " 中產标配 ",正試圖撕下 " 齁貴 " 标籤,用更克制的價格和更精準的本地化策略,重新叩開中國消費者的錢包。
從 " 水土不服 " 到 " 中國定制 "
2005 年,無印良品在上海開出首店時,中國雜貨市場尚屬空白。它将在日本的平民定位轉為 " 輕奢 ",同一款筆記本中國售價 38 元,日本僅約 20 元;一款 USB 風扇中國定價 158 元,而廣東名創優品同類產品僅 29.9 元。
這種 " 雙标 " 源于其供應鏈的致命缺陷:商品在中國生產後需運回日本再分銷至中國,兩道關稅疊加下,價格居高不下。
更令中國消費者不滿的是產品的 " 水土不服 "。例如,日式床品尺寸與中國标準不符,導致被套總在床墊上 " 縮水 ";廚房用品設計針對日本小戶型,在中國家庭淪為 " 雞肋 "。一位家居博主曾吐槽:"MUJI 的收納盒永遠裝不下我的衣櫃,就像它的理念裝不下中國人的生活。"
2014 年起,無印良品開啟 " 斷腕式 " 降價,據新浪财經報道,無印良品在 9 年間連續 11 次調價,部分商品降幅達 50%。例如,一款超聲波香薰機,就從 380 元降價至 288 元。但單純降價收效甚微,2022 年其中國同店銷售額仍下跌 6.6%。
無印良品方面對藍鲸新聞記者透露,真正的轉機始于 2019 年中國事業部的獨立,自 2019 年啟動本土化戰略以來,其已在中國構建了從設計、取材、生產到銷售的完整產業鏈,70% 的生活雜貨、食品品類實現了中國本地開發。
無印良品方面表示,這一戰略不僅降低了成本,還提升了產品的市場适應性。例如,水洗棉床上用品、雲南咖啡等 " 中國限定 " 商品上線即成爆款。" 無印良品計劃在 2025 年 3 月底推廣漢麻服裝產品,這一系列產品的開發和推廣也充分體現了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的本土化實踐。"
從 " 尺寸改良 " 到場景重構,無印良品開始深度解構中國生活方式:床品尺寸全面适配中國标準,推出可折疊麻将桌、智能馬桶蓋;北京旗艦店開辟 " 中式茶空間 ",上海門店引入現蒸大閘蟹和本土烘焙。這些改變讓 90 後消費者李孜(化名)感嘆:"MUJI 終于讀懂了中國人的客廳和廚房。"
業績 "V 型反轉 "
從 " 水土不服 " 到 " 中國定制 " 的生死蛻變,藏着一家日企長達十年的掙扎。
好在,無印良品在 2025 财年迎來了好采頭。
其母公司良品計劃公布的 2025 财年第一季度(2024 年 9 月至 11 月)财報顯示,公司銷售額同比大幅增長 21.3%,達到 1976 億日元;營業利潤更是飙升 58.2%,至 219 億日元。這份被形容為 " 遠超預期 " 的成績單背後,中國市場功不可沒。
自 2024 年 9 月起,其中國區同店銷售額連續 4 個月增長,一掃 2016-2018 年增速不足 5% 甚至負增長的陰霾。
在 2022 财年至 2024 财年期間,中國區的營收同比增速分别為 9.6%、22.4% 和 11.5%。2024 财年,中國區營收更是突破了 1182 億日元,占公司整體營收的 18%。
圖片來源:截自财報
一場未完成的實驗
近日,無印良品方面在接受藍鲸新聞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無印良品的母公司良品計劃确實正在探讨在中國市場推出 " 新的小型店 "。這一業态在日本,主要集中在地鐵和火車站附近,以中心價值線 500 日元 ( 約合人民币 24 元 ) 的低價商品為主。
然而,無印良品方面明确表示,這一業态在中國的落地尚未确定,且不會簡單復制日本模式。" 無印良品一直強調其‘合理價格’的品牌定位,品牌更傾向于通過小型店的布局,讓消費者更便利地接觸無印良品的產品,而非單純走低價化路線。" 無印良品方面稱。
鑑于 2025 财年第一季度的業績表現強勁,良品計劃上調了 2025 财年 ( 2024 年 9 月~2025 年 8 月 ) 業績預期。銷售額由 7340 億日元 ( 約 353 億元人民币 ) 修正為 7540 億日元 ( 約 362 億元人民币 ) ,營業利潤由 550 億日元 ( 約 26 億元人民币 ) 修正為 640 億日元 ( 約 31 億元人民币 ) ,淨利潤由 380 億日元修正 ( 約 18 億元人民币 ) 為 440 億日元 ( 約 21 億元人民币 ) ,預計連續 2 年刷新最高業績紀錄。
但當 MUJI 将價格刻度從 " 中產 " 調至 " 大眾 ",這場實驗的終極挑戰或許才剛剛開始。一位業内專家指出,MUJI 如何在 " 去奢侈化 " 中守住 " 良品 " 靈魂,或将決定它能否真正跨越周期,成為消費降級時代的 " 新經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