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東海大洋”——閱讀《Q1W“東海”反潛哨戒機取極說明書》,歡迎閱讀。
以下文章來源于燃燒的島群 ,作者群主飛龍
本文是"燃燒的島群"第1189篇原創文章,作者:電光飛翔。
全文共6238字,配圖N幅,閱讀需要16分鍾,原文曾于2023年10月28日、11月1日和11月2日在知乎-佐久間飛曹專欄發表,經作者授權于2024年3月4日在本号轉發,内容略有增删改。
本文收錄于作者"電光飛翔"專輯,歡迎持續關注。
大家好,這裡是新人寫手佐久田飛曹。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試制東海取極說明書》的導讀。本資料本體藏于日本東京防衛研究所,up則是通過朋友在防衛研究所進行對本書的每一頁拍照(一共234頁,相當辛苦,因此這裡感謝一下這位朋友),裁剪(以去除每張照片周圍的桌子白邊,扶着書的手指頭等不需要的東西),最後整理為234頁的pdf(因為是自動頁面編排,所以合成後頁面順序每一頁都是對的)。本資料UP完全公開,想要的朋友可以直接私信作者或者評論區留言,這裡不會放上每一頁的截圖,只做一個導讀。由于是手機拍攝的頁面(因為是藍圖沒辦法掃描),所以部分頁面會出現不清晰或者反光的情況(但是每個頁面都由資料本體填滿,不會出現手或者書外面的桌面等不必要因素),還請諒解。
言歸正傳,之前作者的好朋友,知乎id
@Zero601
大佬曾在他的文章中講述了舊日本海軍Q1W"東海"反潛哨戒機的大概史話,而今天筆者則将展開"東海"的機體構造部分以及取極說明書的閱讀方法,更多關于"東海"的總體信息,缺點,戰史等請參照
@Zero601
大佬之前的文章《日出東海落大洋——舊日本海軍"東海"反潛哨戒機史話》。
首先,什麼是取極說明書呢?取極說明書是日語中"安裝手冊"或"操縱手冊"的意思。其作用有二,一是給工廠流水線的工人做生產圖紙使用,二是給前線的整備員進行飛機的整備使用。至于飛行員,他們使用的書是另外一本叫做《操縱參考書》的東西。
因此,雖然不是原先的設計圖原件,但取極說明書和原設計圖的機械圖部分高度重疊(防衛研究所有幸同時藏有K11W"白菊"教練機的設計圖和取說,up本人親自前往比對證實了該說法),再加上原圖紙在戰時本身也是一次性的,建造完後就會被燒毀,因此各機的取極說明書就成了眾航空史學家最愛用的資料,也是唯一能顯示全機各零件細致構造圖的珍貴資料。目前Up本人持有的取極說明書包括了"東海","白菊",九九艦爆,"紫電改","彩雲"以及"紫電一一型"這些資料(還有銀河,零水偵的一部分,這兩機并不全)。防衛研究所同時還藏有一式陸攻兩個型号,天山兩個型号,零戰,零式水觀,"銀河"其他部分以及二式陸上偵察機等大量珍貴的資料。
接下來,我會對取極說明書進行一個詳細的導讀。
取極說明書的構成
和前一篇文章提到的《計劃說明書》很像,《取機說明書》也分别為了類似的幾個部分,分别為
前言,本機介紹
一般要目(長寬高,重量,三面圖,主翼面積等)
強度與速度限制
重量與重心位置
機身構造(包括機身介紹,機身骨架結構(如果是單發機的話則不包括機頭部分),擋風玻璃,操縱席,操縱席地板,機身各部分使用材料)
機翼構造(包括主翼介紹和骨架圖,副翼介紹和骨架圖,襟翼介紹和骨架圖,垂直尾翼和骨架圖,方向舵介紹和骨架圖,水平尾翼介紹和骨架圖,升降舵介紹和骨架圖,一般還會有襟翼,升降舵,方向舵和副翼的操縱裝置内部圖,減速板介紹和組裝圖(如果有的話),最後是上述部位各部分使用材料)
操縱裝置(包括升降舵,方向舵,襟翼,副翼等的操縱鋼索位置以及材料,修正舵操縱方式,全機操縱鋼索位置以及材料,油壓系統圖,各種油壓泵和閥的設計圖,自動操縱裝置,使用材料等)
起落架(包括輪胎結構圖,液壓起落架支柱組裝圖,起落架液壓系統圖,尾部起落架圖,起落架使用材料等)
操縱席(儀表盤,操縱席各部分解說和使用材料等)
動力裝置(發動機本體介紹和性能圖,發動機架設計圖和材料,發動機艙設計圖和材料(單發機機頭部分在這裡),冷卻啟動,排氣系統等設計圖和材料,油箱位置圖,油箱本體圖和材料,油路圖,潤滑油箱位置圖,潤滑油路,酒精油箱位置圖,酒精油路等還有使用材料)
射擊武器和轟炸武器(炸彈挂架,機槍位置)
航法,通信裝備(相關裝置名稱和位置一覽表)
電路設備(電路圖等)
搬運,組裝,維護手法等
結語
以上就是絕大多數取說都會出現的15個要素,今天我們來簡單看看東海的各部分要素。UP決定全文翻譯1.介紹部分,3.強度與速度限制中的速度限制部分,5.機身構造部分,6.機翼構造部分和7.操縱裝置部分的文字。并會每一部分都選出一至三枚可以代表本部分的圖片。
書接上回,今天我會帶來最詳細的《試制東海取極說明書》之内容。其中速度限制,機身相關,機翼相關為全文翻譯+全部圖片展示,而其他部分會精選具有代表性的圖片展示。
《試制東海取極說明書》概說
本書是為了給試制東海進行整備,保養而開發的取極說明書。
本書記載的只是計劃上的數值,和生產型的實機可能會有些許差距,請注意。
1.1 一般要目
要目表
三面圖
1.2 強度限制
1.2.1 強度限制
1.2.2飛行限制
a. 飛行速度限制:設定無減速板時250節,有減速板時220節
b. 最大加速度不成超過5G
c. 着陸速度限制為70節
2. 重量與重心
2.1 搭載量一覽表
2.2~2.3 重心表及重心移動限制範圍
重心位置示意圖
2.4 各種搭載設備對于重心的影響計算表
3. 全機構造3.1 機身構造概說
機身采用全金屬半硬殼式結構,結構圖參照第3.1圖。
為了适應批量生產以及方便搬運,機身于第14号隔框開始分為前後兩段(連接處的螺絲如3.1.1圖所示)
3.1.1 機身本體
機身蒙皮采用SDCH(超級杜拉鋁)材料,主翼橫梁安裝的部分以及後面的機艙玻璃安裝凹槽為了加強結合性采用了二重外板構造。
隔框也使用SDCH材料。
超級杜拉鋁
機身長桁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采用E.L.B 30X25X20和E.L.B 30X20X1.6,同時板曲型長桁(15X15X1.2)也會使用,經查證,E.L.B材料為50NiCr13之鎳鉻鋼,使用鎳鉻鋼作為長桁材料而不是SDCH超級杜拉鋁,東海在這一塊相當獨特。
隔框,長桁,蒙皮的位置示意圖。其中隔框構成了飛機的縱向骨架,長桁則連接隔框作為橫向骨架。日本海軍的設計圖中會給機身内部骨架圖中顯示的隔框進行編号,因此可根據第X号隔框來判斷機身的前後位置。東海的蒙皮和隔框材料均為SDCH,而長桁則為50NiCr13之鎳鉻鋼材料。
主翼下面的凹槽長桁(固定主翼和機身的),駕駛艙凹槽長桁(固定駕駛艙的)以及尾輪,尾翼安裝處的通桁均為特殊型長桁(日本海軍中,特殊型長桁一般采用ESD材質,這是一種比SDCH要更加結實的超級無敵杜拉鋁)。
3.1.2 駕駛艙
為了達成本機的使用目的,本機采用了大視野的駕駛艙,置于機身的最前端。
3.1.3 駕駛艙玻璃
駕駛艙玻璃的操縱席上方部分和側邊(兩邊)設有開閉式的窗戶,應急時在操縱員的頭頂上設有逃脫孔方便逃脫。在偵察席,電信席的位置設有方便偵查員和電信員逃離的逃脫門,位于主艙門的前面(參照第3.1.3-1和3.1.3-2圖),同時為了方便搭乘員進入,在擋風玻璃後方設定了主艙門。
擋風玻璃包含了外板,骨架,玻璃和軌道四個部分。
外板使用SDCH材料。
前部的擋風玻璃骨架采用普通的杜拉鋁棒制成,其他的都用SDCH做成。
軌道使用板曲桁(SDCH),中間設定有彈簧,一旦關閉彈簧就會全體向上以固定窗戶和門。
前方擋風玻璃和一部分側方玻璃采用強化玻璃,其他的則是有機玻璃。
3.1.4 駕駛艙玻璃開閉裝置
a. 側方窗戶開閉裝置
在駕駛艙的内測有一個把柄,将其往裡拉後再向後拉就是開窗,往前推就是關窗。
b. 上方窗戶開閉裝置
上方窗戶分為左邊和右邊對稱的兩扇。打開的方式為将對應的兩個把手按壓後向前轉動即可,關閉則逆向操作即可。
c. 出入口
将上方對應的把柄回轉并向前拉就是開,向後推就是關。
d. 逃學生口
将中央部分的對應把柄在下面回轉後向上按就能打開。
注意:
請不要再玻璃上放置行李等重物
請不讓軌道中布滿沙石,金屬條等堵塞物
3.1.5 前方偵察玻璃
偵察玻璃由骨架,玻璃,外板三部分構成
骨架和外板采用SDCH,玻璃采用強化玻璃和有機玻璃。
本窗為了方便對儀表盤和自動操縱系統油壓泵進行點檢,可以自由取下。
3.1.6 駕駛艙地板
地板采用全木制,為了方便進行檢修抽成了六塊并通過螺絲螺母和機身骨架進行結合。
地板上放置有操縱席和偵察席的座椅,可以先在機身外對地板上的設定進行整備再将地板連同設施以及和機身骨架進行組裝。
航法目标彈以及信号彈等放在地板上的收納盒内
第3.1圖,機身骨架圖。圖中橫向虛線為長桁骨架,由50NiCr13鎳鉻鋼做成。縱向虛線為隔框骨架,由SDCH做成。注意圖中的第14号隔板相對較粗,是因為這個隔板連接着前後兩段機身所以很大。
第3.1.1圖,位于第14隔板的前後兩段機身連接細節圖。
第3.1.3-1圖,窗戶和艙門說明
第3.1.3-2圖,擋風玻璃天窗開閉裝置。
第3.1.3-3圖,應急逃脫孔位置示意圖。
機身的最後一部分,3.1.7機身起吊法(本文不做翻譯)
中篇(機身篇)就此完結,下篇為主翼以及尾翼的詳細解說+其他部分的精選圖片組成
書接上回,今天我會帶來最詳細的《試制東海取極說明書》之内容的後半部分。
這次進行機翼相關的全文翻譯+全部圖片展示以及之後其他部分的精選的具有代表性的圖片展示。
3.2 主翼
主翼為寬16米且所有的切面都為同一種類型的主翼。其中最中間靠近機身的6米(也就是一邊三米)為基準翼構造,基準翼在端部有一定的上反角,在其外為延申之高上反角之外翼構造。
構造上為最内側的基準翼一邊一個,基準翼外為外翼一邊一個,随後是端部。
基準翼包含了從機身到發動機艙之間的機翼,同時也包含了發動機艙和起落架等構造。
構造為除了外翼翼尖為木制以外,其餘部分均為金屬制并由兩根貫穿整個主翼結構的大梁維持結構穩定性(參考第3.2圖)
3.2.1 基準翼
基準翼全寬11米,切面為同一種類型,其兩邊為寬度為3米左右的6°上反角之外翼構成。基準翼包含了前梁和後梁兩條大梁,配合蒙皮和骨架結構可以有效地抵抗載荷壓力。
主翼貫穿機身的部分只有兩根大梁貫穿,蒙皮和骨架則并不穿進機身内部。在兩根大梁之間為3個(升?這裡的漢字因為本書年久失修已經看不清了)的燃料箱且可以通過打開下方的蒙皮取出作業。
在主翼前緣(1号縱梁到4号縱梁之間)設定了左右主翼各一個的潤滑油箱。燃料箱可以通過将主翼大梁吊起(第一号肋骨處6個帶金(不知道帶金是什麼,估計是可以方便吊起的東西),1至6号肋骨各四個)并将油箱上方的骨架拿開即可。前緣的潤滑油箱則需要靠擰開其與主翼固定的四顆螺絲方能安裝。
在基準翼的第6至第8号肋骨之間設有安裝發動機架的位置,中間有鋼制五金以及鋼管等可以方便安裝發動機架的設備。
起落架收放的作動裝置,減速板收放的作動裝置等位于第6.5号至第7.5号肋骨中間的位置,并在後緣處設定了可以兼并減速板作用之襟翼的四個鉸鏈。其中第1,4号鉸鏈使用輕合金加壓制成,而第2,3号鉸鏈則通過鋼管和後梁進行結合,這樣一來襟翼就可以抵抗住上下左右四個方向的衝擊。
基準翼的兩根主梁前後間距2米左右并通過有着上翼面的T型壓出式橫梁以及蒙皮和垂直增強梁與上反角外翼之主梁連接。上反角那一側也通過類似的結構(只不過不是T型壓出式橫梁而是L型壓出式橫梁)與基準翼相連。
主翼前緣第1至4号肋骨間設有潤滑油,6至八号則為發動機架安裝裝置,其餘部分則通過0.2(?)的外板與增強零件一起增強強度。
上反角部分則有木張之桁架結構的骨架,并通過蒙皮與螺絲釘與前梁進行組裝。
大梁間之構造為位于機身内部的燃料箱,并由構造可以收納這個燃料箱。(筆者不太清楚這裡為什麼又重復了一遍)。
第1至6号縱梁之間的下板為可以拆卸的部分,上面設定了四條U型板曲棧以及三列長桁和1.6毫米之蒙皮承重。其中每塊蒙皮有90個左右的小螺絲固定。
第6号至8号縱桁為了可以同時承受發動機架以及襟翼連接處之重量采用了以T型加壓棧為首的強力桁架構造。其他縱桁中為了承重之目的第1号,6.5,7.5,9以及12号縱桁也采用加壓棧構造,其餘的縱桁則為了減重及節約鋁材而采用板曲棧構造。
後半部分的骨架構造則為加壓式的有孔板構造,同時配合0.5毫米厚度的蒙皮。
同時為了方便起落架回收,在蒙皮上設定了凹槽以方便可以收納發動機和起落架之發動機架的安裝。發動機架的蒙皮可以和主翼蒙皮銜接并通過增強棧增加強度。且為了随時可以取出發動機艙設定了相應的蒙皮區網域以方便從主翼上取出。
将主翼與機身相結合的辦法為:
a. 将主翼橫梁插入機身相應之區網域
b. 插入後将主翼橫梁和第1号肋骨處安裝強力的垂直增強桁。
c. 在垂直增強桁上找到對應的金具和安裝槽并通過螺絲将垂直增強桁連同整個主翼與機身骨架相結合。
d. 安裝上主翼後,将主翼蒙皮和機身蒙皮通過1.6毫米厚之L型板曲棧相結合。
基準翼與外翼結合的地方則通過二者前後主梁上的螺絲槽與四個螺絲相結合(參考3.2.1-1~9圖)
3.2.2 外翼
外翼為左右各2.5米寬且翼尖可以拆卸之構造。構造樣式和基準翼很像,前緣為木質其他部分全金屬。大梁兩個,為"上面為L型,中間為T型,下面也是L型"之壓出式結構。
骨架結構和基準翼相同,兩個大梁之間的骨架為桁架式板曲棧結構,後緣則為加壓棧結構。
和基準翼的大梁通過四枚螺絲連接。
在後緣裝備了副翼。
翼尖為縱橫桁架式結構,并通過15個螺絲和外翼銜接,以方便将翼尖拆卸整備。
第3.2圖,主翼全體骨架圖
第3.2.1-1圖,基準翼前梁圖
第3.2.1-2圖,基準翼後梁圖
第3.2.1-3圖,主翼前梁和機身連接圖
第3.2.1-4圖,主翼後梁和機身連接圖
第3.2.1-5圖,基準翼前梁彎曲部構造
第3.2.1-6圖,基準翼後梁彎曲部分
第3.2.1-7圖,基準翼與外翼主梁連接處構造
第3.2.1-8圖,前緣襟翼構造
第3.2.1-9圖,減速板連接處構造
筆者的全文翻譯解說到這裡就完工了,主翼之後的地方由精選圖構成。
襟翼構造
副翼
副翼修正舵
水平尾翼
升降舵
垂直尾翼
方向舵
起落架
起落架液壓系統
方向舵鋼索
升降舵鋼索
副翼鋼索
方向修正舵鋼索
升降修正舵鋼索
副翼修正舵鋼索
襟翼鋼索
油管系統圖
油壓系統圖
操縱席配置圖
儀表盤
燃料系統
潤滑油系統
油箱(機身内和機翼内部分)
轟炸武器
電路圖
結語
那麼以上就是《試制東海取極說明書》之導讀内容了,接下來請讀者們跟随筆者的步伐,将整本資料都讀完吧!(想要原資料的可以私信筆者)。感謝大家的收看!
- 全文完,敬請期待下一篇!-
作者的其他文章可以從下方快捷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