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教育部:校外教培機構全部納入全國平台統一管理,預收費全額納入監管,歡迎閱讀。
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3 月 26 日,教育部公布《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與服務綜合平台應用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明确,全國平台是全國統一的校外培訓公共服務平台,通過一網(官方網站)三端(家長端 APP、機構端 APP 和管理端 APP)為校外培訓全流程監管和服務提供技術支撐。
《辦法》提出,培訓機構應按照政策要求和技術标準直接入駐或系統接入全國平台,真實準确全面填報信息并及時更新。應主動将預收費全額納入監管,通過全國平台介紹、展示、售賣相關課程和服務,取得經全國平台認證的合規碼牌,按要求查閱、使用相關數據,并享受法律法規及政策規定的相應權益。
《辦法》強調,支持家長學生通過全國平台選課、支付、退費、評價、投訴,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支持培訓機構按照政策要求和技術标準直接入駐或系統接入全國平台,通過全國平台介紹、展示、售賣相關課程和服務。支持主管部門依托全國平台開展預收費監管、風險預警、執法監督等工作,提升校外培訓監管數智化水平。
" 守護家長學生合法權益是全國平台的主要目标。"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負責人表示,全國平台從合同、課程、資金等多個角度保障家長學生權益。
在合同方面,全國平台提供格式合同在線籤訂服務,保障在全國平台購課家長的權益。
在課程和培訓材料方面,全國平台展示合規機構的培訓課程,幫助家長學生避開無資質、質量難以保證的 " 黑機構 " 及培訓課程;将定期開展校外培訓材料抽查,重點聚焦内容的思想性、科學性和适宜性,确保培訓材料的育人導向和質量水平。
在資金方面,全國平台會同資金監管機構落實國家資金監管要求,對納入全國平台的預收費進行監管,對通過全國平台購課的家長學生,支持其按照合同約定退還未消課程費用。同時,全國平台已上線 " 先學後付 " 功能,支持家長學生自願選用 " 先上課再付費 " 模式,從源頭上避免家長學生資金損失。
此外,全國平台還構建了嚴格的從業人員準入及查詢機制,與公安等部門實現數據對接,落實密切接觸未成年人行業入職查詢和從業禁止制度要求,守好校外培訓安全底線。
據上述負責人介紹,全國平台為家長學生、培訓機構、主管部門免費提供相關服務和技術支撐,不收取任何費用。也就是說,家長學生使用全國平台不收取任何費用,培訓機構入駐全國平台不收取任何費用,主管部門通過全國平台強化監管服務不收取任何費用。線上支付渠道等有關業務按照金融行業相關規則執行。
目前,全國平台家長端下載量超過千萬,浏覽量達到數億次,通過全國平台選課繳費的家長學生權益得到了切實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