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人生很多痛苦,都是因為沒找到意義,歡迎閱讀。
内容來源:來自網絡公開資料。
責編 | 奇衡三
第 7584 篇深度好文:8284 字 | 19 分鍾閱讀
思維方式
一、活得快樂,才是人的追求
哲學有什麼用?典型回答無非有以下幾種:
等你年紀大了,閱歷豐富了,你就知道哲學很有用了(期望);
哲學确實沒有什麼用,但無用之用是為大用(故作神秘);
某某某說,哲學是什麼什麼(引經據典);
最早的哲學家也是最早的科學家。
以泰勒斯為代表的米利都學派,是西方最早的一批物理學家;
以畢達哥拉斯為代表的畢達哥拉斯學派,是數學家;
以巴門尼德、芝諾為代表的愛奧尼亞學派,是最早的一批邏輯學家。
這就要求我們去認識人與人的交往之道,人群得以組織起來的底層邏輯。畢竟,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人與人之間的可能傷害,遠甚于自然對人的傷害。
人與人的交往,跟動物群的交往不太一樣。動物們考慮的往往是,如果我餓了,你可以吃嗎?如果我想繁衍了,你可以配合嗎?如果我想打個盹,你會是個威脅嗎?
三者都不是,那我就不理你。我才不想在無關的事情上浪費精力。
網上有很多非洲國家公園的短視頻,遊客開着敞篷車在獅子面前招搖,似乎也沒有危險。為什麼?
因為出現在視頻中的獅子問過自己三個問題,都給出了否定的回答。它們才懶得搭理你呢。
動物都是極簡主義者,如無必要,勿找麻煩。當然,沒有出現在視頻中的獅子,它們的答案可能不同。
人不一樣,除了生命安全、身體健康、種族繁衍之外,我們還想在一起做點别的,比如,搭個讪,掃個碼,交個朋友,談談學問,憧憬未來。
于是就有一些哲學家開始分出精力,去思考這些問題,把人組織起來,讓我們在一起,如果不能幸福,也要快樂。
二、為什麼感覺哲學無用?
1. 樸素的工具思維
通常,如果一件東西能夠幫助我們實現目标,我們就會認為,這件東西對我們有用。換言之,有用性與工具性是一回事。這就是工具思維。
如果行動者完全被簡化為欲望的集合體,目标被簡化為對欲望的滿足,那麼這種工具思維就是樸素的。
任何生命體都需要維持個體的生存,盡可能地保證族群的繁衍,并在此基礎上趨樂避苦。生命的過程,就是在特定環境中不斷滿足這些欲望的過程。
一個沒有任何欲望的生命體,必将失去其存在的條件。因此可以說,樸素的工具思維,是一切生命體的共有特征。
根據這種思維,欲望的滿足品最有用,并且它們的用處不容質疑。食物滿足了想吃的欲望;房屋滿足了居住的欲望;wifi 滿足了想上網的欲望。只要相應的欲望存在,這些欲望滿足品就是有用的。
由于它們對欲望的滿足是直接的,幾乎不求助任何中介,質疑的聲音就無從置喙。
我們完全不能想像,當面包塞入飢餓者的嘴時,飢餓者能有什麼理由去懷疑面包的用處。從面包那裡,他當下就得到了滿足,體會到了面包的用處。
能夠帶來欲望滿足品的技術和錢财,也是有用的。例如,面包制作的工藝,雖不能直接滿足想吃的欲望,但它可以制造出面包,所以,這種工藝是有用的。
一切技術的有用性,都源于它們的中介地位:通過它們,可以得到欲望滿足品。
但是,由于技術無法直接滿足欲望,就可能出現對它有用性的質疑。急切地想吃面包的人,會認為面包的制作工藝沒有用:遠水不解近渴。
有些東西不是欲望的滿足品,不是技術或錢财,但它能夠為技術提供支撐,所以它也是有用的。
例如,數學不是面包,我們不能拿數學去換面包,看數學書我們無法學會怎麼制作面包;但是,有了數學,可以優化我們制作面包的工藝,節省時間和食材。所以,數學是有用的。
在樸素的工具思維看來,全部基礎理論的有用性,都在于它們能夠提供或改進技術。自然,由于它們離欲望太遠,其有用性就不如技術、更不如錢财和欲望的滿足品了。
因此,判斷一個東西是否有用,只要問以下三個問題就夠了:它滿足了我的欲望嗎?如果沒有,那它是能帶來欲望滿足品的錢财或技術嗎?如果也不是,那它能為相關技術提供支持嗎?
要是三個回答都是否定的,那這個東西就沒有用了。
由此形成了金錢崇拜和技術崇拜。這些崇拜的實質,不過是以欲望滿足為焦點訴求的樸素工具思維使然。
在此思維模式之下,哲學被視為無用之物,再自然不過了。
首先,哲學不是欲望的滿足品。
對大多數人而言,哲學無法直接用來維持個體的生存,也跟種族的繁衍無關;同時,閱讀哲學或從事哲學活動,也沒有什麼快樂可言。
其次,哲學也不是錢财;不是能帶來欲望滿足品的技術,通過學習哲學,我們似乎并沒有學到任何跟滿足欲望有關的工藝流程。
第三,哲學好像也無法為相應技術提供支持。不像數學、物理等基礎學科,哲學缺乏相應的技術應用。
一個不能滿足欲望、也不能幫助人們滿足欲望、甚至于連對欲望滿足的幫助者都沒有幫助的學科,當然沒有用了。
2. 樸素工具思維的問題
不難看出,樸素的工具思維可以極大地提高行動效率。它讓行動者遠離跟欲望無關的因素。
在相關因素裡,它又根據同欲望滿足的遠近關系,排出了一個有用程度序列:最有用的優先,無用的靠邊。
人們的日常生活,無意識中就是這樣安排好的。
為人父母者一般會這樣教訓孩子:要想享受人生,就得有很多的錢;要有很多的錢,就得有一個好工作;要有一個好工作,就得上一個好大學;要上一個好大學,現在就得努力學習。所以看閒書、打遊戲純屬浪費時間。
在這種工具思維裡,欲望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它具有至上性。它是最高的目标,一切行動都為了滿足欲望。
欲望具有排他性。它是唯一的目标,一切行為都只為了滿足欲望。
欲望具有當下性和唯我性。當下的欲望、我的欲望處于優先位置,當下的行動要以當下我欲望的滿足為中心。
欲望還具有既定性。欲望就在那裡,行動就是為了滿足它,可以改變的是行動的方案,而不是作為目标的欲望。
有用,固然好;當下有用,就更好了;當下對我有用,那才叫真的好。這就表現出它的樸素性來:一切動物,大致都會按這種思路行動。
對老虎來說,如果肚子是飽的,眼前的綿羊就沒有用。對老鼠來說,農耕技術是沒有用的,雖然它知道貯存糧食。對于一些人來說,基礎學科是沒有用的,雖然他知道去學點實用技術。
在樸素的工具思維指導下,欲望是一切活動的中心,行動者或多或少都會急功近利。
實際上,欲望的以上特征都值得懷疑。我們可以承認欲望的基礎性,卻反對任何欲望的至上性和排他性。
各種欲望是生命的基礎,唯有滿足一些欲望,生命才能延續,唯有生命延續,其他活動才有可能。
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态》中明确指出," 全部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 ",因此首先必須吃、喝、住、穿。
但我們不能因此就說,生命活動是為了滿足欲望,且只是為了滿足欲望。同時,我們可以克制當下的欲望,甚至是我們自己的欲望,以期在未來更好地滿足它。
只要不會餓死,農夫就會留下種子,以期待來年的豐收。這體現了人的深謀遠慮,也是人類文明得以發展的核心要素之一。
就算從欲望本身來考慮,屈從于欲望的當下性和唯我性,會忽視欲望的豐富性和欲望滿足的復雜性。欲望要求得到滿足,它是自私的,不會顧及到别的欲望。
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地滿足當下的欲望,就會無形地壓制未來的其他欲望;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地滿足自己的欲望,就會忽略别人的欲望。
從長遠來看,這很可能形成對欲望總體滿足而言的一個不利局面:欲望單調化、既定化,從而造成欲望滿足感的下降;人與人之間相互衝突的欲望得不到調節,牽制之下欲望的滿足量總下降。
正是出于深謀遠慮,人類不單具有生物的本能欲望,而且還派生出關于欲望的欲望:我不但想吃飽,我還想我想吃飽的想法能得到實現;為了讓我想吃飽的想法得到實現,我又產生了一系列的想法……
不斷地想下去,派生出來的欲望已經遠離了最初的欲望。樸素的工具思維顯然遺漏了這種情況。
鑑于以上考慮,樸素的工具思維就會沒那麼有說服力。依據這一思維而認為哲學無用的人,也就不會那麼理直氣壯。
哲學是不是欲望的滿足品,是不是帶來滿足品的錢财或相應的技術,是不是能為相應技術提供支持的基礎理論,完全取決于需要滿足的欲望是什麼。
就算哲學真的不能滿足生物本能的欲望,但是,它為什麼不能滿足某些派生出來的高階欲望呢?
如果能,那哲學就是有用的。認為哲學沒有用,很可能是因為,我們對哲學、對我們自己還不夠了解。
三、哲學的用處
哲學,幾乎總是工作在人類知識的邊緣。它會帶來一個壞處,很難有一個确定的進步。
我們差不多無法理直氣壯地說,今天的哲學比孔子柏拉圖的哲學要好得多。
所以,今天的大學,還在學習他們的著作。但在科學領網域,這是顯然的。牛頓的物理學就是比亞裡士多德好。
不過,哲學的工作性質也帶來一個好處,那就是,哲學的學習者寬容、堅韌,富有進取精神。
寬容,因為我們都不太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
堅韌,因為如果不堅持下去,就會一無所獲。
富有進取精神,因為前面是無人區。這就讓哲學學習者具有第四個美德——對未來充滿希望:每一個小進步,都是真實的。
《哈佛大學通識教育紅皮書》,是世界教育的經典。關于哲學,它這樣說,頂尖的大專院校要讓學生學習哲學。
通過哲學,學生們學會詳細審查自己的基本思想,養成自我批評的習慣;學生們具有高瞻遠矚地把握真理的能力。
有了自我審查式的反思,我們就可以迭代改進;有了高瞻遠矚的視角,我們就會看到整體,不再内卷。
無論學習、戀愛,還是别的什麼,我們都要有強大的内驅力。
我們的生活,不是給别人看的。我們不是别人世界裡的演員。我們的生活,也不是跟别人比的,我們不是别人世界裡的假想敵。我們要過自己的生活。
當然,我們還有更大的抱負。我們希望自己變得更好一些,希望通過自己變得更好一些,來讓身邊的人變得更好一些。
如果整個世界因為我們的更好,真的變得更好了,那就再好不過了。在此之前,我們努力。就像雷軍說的:" 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發生。"
客觀看待哲學,就會發現,哲學有很多用處。
1. 澄清觀念
觀念和本能一起塑造了人的欲望。并非像樸素的工具思維所以為的,人是既定欲望的集合體。跟其他生物一樣,人有很多本能欲望。
但是,跟其他生物不同,人的欲望具有文化性。文化觀念對本能欲望有一個揀選過程,觀念會抑制某一些欲望,放任另一些欲望,并生成高階欲望。
人從什麼都吃,到不吃同類,再到不吃耕牛和寵物,甚至主張素食,就典型地體現出觀念的作用。
又如,求生是動物的本能,人卻可以為了某個觀念而甘受身體傷害以至于接受死亡,選擇做殺身成仁的義士。
毫不誇張地說,人的全部生活都是在本能驅動下由觀念來組織的。從充飢到美食文化,從溫暖到服飾文化,從交配到婚戀制度……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莫不如此。
既然觀念如此重要,觀念的清晰性和正确性就是我們追求的一個目标。錯誤的觀念将會導致錯誤地壓制某些欲望而放縱或生成有害的欲望,如纏足的觀念,就錯誤地壓制了對天足的喜愛和女性對行動自由的追求。
含糊的觀念則可能混淆任性的想要與客觀的需要,甚至因觀念内部或諸觀念系統内部的自相矛盾而自我摧毀。人類關于理想社會的激進烏托邦實驗就是明證。
這方面的另一個例子是因推崇自然而反對技術。自然的概念相當模糊,技術恰恰是自然發生的并基于自然的。未經理性省視的人生之所以不值得去過,因為這樣的人生可能是荒唐、虛妄和自我毀滅的。
哲學在澄清觀念方面具有優勢。任何理性的學科,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澄清觀念。
但是,這些具體學科對觀念的澄清只限于本學科内部,要基于本學科的基本預設。
哲學則不同。歷史地看,哲學是一切學科之母。其他學科有一個準确的問題需要回答,哲學則常常 " 不得不首先去搞清楚你應該回答什麼問題 "。
它讨論一切需要讨論而又不能納入到成熟學科的話題,直到這些話題成熟到可以納入到成熟學科為止。
奧斯丁曾把哲學比喻成星系形成時期的中心太陽,充滿變化,是一切之源。基于人類認識的有限性,我們有太多的課題需要得到哲學的讨論或者以哲學的方法來讨論。
比如,一人一票的民主到底好不好?平等更重要,還是自由更重要?自利是行動的根本指南嗎?
通過檢視那些 " 根本性的前提和預設,價值和生活方式 ",哲學能幫助我們找到 " 有意識和無意識的态度以及到處可見的深層……偏見 ",這也便是斯特勞遜所說的哲學能 " 使人有自知之明 "。
2. 建構意義
人是意義的存在者。跟樸素的工具思維看法不同,人活着不只是為了滿足欲望。欲望的滿足帶來快樂,意義的實現獲得幸福。人對幸福的追求有甚于對快樂的追求。
百無聊賴者,往往不是因為他們找不到快樂,而是因為他們找不到意義,于是便陷入到 " 在快樂中空虛,在空虛中快樂 " 的閉環;甚至會因為缺乏意義而感到痛苦,就此抑郁困頓。
要獲取意義,就得回答 " 我是誰 "" 我在世界中的位置 "" 我可以希望什麼 " 這樣的哲學問題。就像欲望不是既定的一樣,我和世界也不是既定的,而是由觀念建構起來的。
一切東西,本質先于存在,而人類,存在先于本質。
我是什麼樣的我,不是靠照鏡子,或者做醫學檢查,就可以得到答案,它更大程度上取決于我的觀念。而觀念,又取決于我的建構:" 是懦夫把自己變成懦夫,是英雄把自己變成英雄。"
與此類似,有意義的世界也不是擺在面前的客觀物,依然取決于觀念的建構。并沒有一個既定的世界等着我們去認識,我們對世界的觀察已經滲透着我們的觀念。
通過改變這些觀念,你就 " 把自身改變了 ",從而也就 " 改變了你眼中的環境和世界 "。
面對同一個物理世界,同樣的際遇,有人為之慶幸,有人感到不幸,從而形成 " 幸福者的世界不同于不幸者的世界 " 這一結果。
經驗觀察和科學實證不但無法完成意義的建構,而且還會造成意義的崩解。經驗科學不能給出意義,它只給出材料,給出滿足欲望的工具。
科學看不到愛情,只看到了荷爾蒙;科學看不到快樂,只看到了多巴胺;科學看不到道德和禮節,只猜測為生存的隐忍手段;科學看不到堅定的信仰,只揣測到對更大傷害的恐懼……
甚至,科學都看不見民族、國家和人類,它只發現了一個一個的人,和這些人相互影響的活動。至于人生的目标和理想,它也許會被視作大腦中某個特定的電化學反應或生物分子狀态。
但我們知道,我們追求夢想,可不是在追求一個電化學反應或者生物分子狀态。誠如維特根斯坦所言," 即使一切可能的科學問題都已得到解答,也還完全沒有觸及到人生問題。"
3. 捍衛自由
自由是人類的持久夢想,它有兩個方面的内容。
在主觀方面,自由意味着自主。自主植根于欲望滿足模式中:欲望渴望自己被滿足。随着文化觀念的植入,自主就是要求自己的觀念得到貫徹。
在客觀方面,自由意味着另外一種可能性,這讓選擇得以可能。
哲學之所以能捍衛自由,主要是因為它能澄清觀念和建構意義。
首先,通過觀念的澄清,哲學可以消除不由自主導致的不自由。
模糊的觀念因其虛妄性、自相矛盾的觀念因其自我摧毀性會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為我們設定障礙,由于這些觀念是我們所認可的,在遇到挫敗後,我們甚至不能正确地識别出原因所在。
通過澄清觀念,我們就可以避免由于這些我們自身原因導致的不自由。
其次,通過意義的建構,哲學有助于我們擔當自由。追求夢想是我的選擇,磨難是追求過程中的不可避免的副產品,那麼,我便接受它。
殉道者就是通過自己建構的意義,主動地接受了苦難,并把苦難看成是自己自由的體現。
地藏菩薩 "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 的宏願,早期斯多亞學派并非美德之外别有幸福,而是 " 美德即幸福 " 的主張,皆屬此類。
第三,通過觀念澄清和建構意義的雙重作用,哲學還為我們敞開新的可能性。
通過反思觀念,我們接觸到了觀念的邊界,從而領會到新觀念。由于我們總是在用舊觀念來思考和表達,所以,對新觀念的領會就存在着一個表面的悖論:哲學似乎是在說不可說的東西。
具有歐陸哲學背景的學者往往認為,哲學理應如此," 哲學就是用可說的東西烘托出不可說的東西 "。
但這一措辭過于神秘。一方面,它假定了存在着原則上不可表達的思想;另一方面,它又表達了這一思想。
所以,真實情況很可能是," 說不可說 ",實則是在 " 以不可說的方式去說可以說的東西 "。
我們倒不如直接承認以下事實:哲學的反思可以更新我們的觀念," 擴展我們的思維,讓我們免于約定俗成的暴政 "。
同一個世界,有不同的打開方式;這些不同的打開方式,就是不同的觀念。「哲學并不提供事實,它提供組織事實的方式」。
當觀念更新之後,同樣的事實材料,便會在我們眼前呈現為不同的世界,為我們提供新的選項。
更進一步,通過把新觀念建構成我們的意義,我們就會堅定于我們所相信的觀念,接受它對包括欲望在内的各種行為的規範,讓新的可能性實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四、為什麼感覺不到哲學的作用?
必須承認,很多人都沒有感受到哲學的上述作用。這可能也是哲學無用論泛濫的一個原因:因為感覺不到作用,所以沒有作用。
在很多時候,這種思路很多時候是對的。如果感覺不到行為中的愛,多半是這種行為不表達愛;如果感覺不到疼痛,多半是不痛。如果一個作用起不到任何作用,那當然就沒有作用了。
但是,我們應該把起作用和在感覺上起作用區分開來。完全有可能,起作用了卻沒有被感覺到,就像沉浸在閱讀中時,我們感覺不到眼睛的作用;專注地讨論時,我們感覺不到嘴巴的作用一樣。
感覺不到哲學起了作用,往往是因為,哲學已經起了作用。普通人已經持有某種哲學觀念,因為不從事哲學研究或者沒有關注哲學著作,而不自知。
例如,遭遇厄運後,在詛咒一番之外,便說 " 躲過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這是決定論的觀點。自然或社會中出現造成重大損失的事件後,人們常常認為,一定應當有某人為此負責,這便是 " 一切都有原因 " 的觀點。
這些觀點歷史悠久,但不一定正确。專業的哲學思考可以破除對它們過于執着的堅信。
感覺不到哲學起了作用,還可能是因為,哲學的替代品起了作用。也許有人不願意把上面的例子看成是哲學起了作用,而更願意看成是常識、迷信或宗教信仰起作用的結果。
常識是我們生活的基礎,但常識往往是得過且過、不斷變化的:救死扶傷是常識(人之常情),見死不救也是常識(怕被訛詐)。
比常識更具持久性的是迷信和宗教信仰。見了血會倒黴,由此更容易形成見死不救的穩定模式;傷害生命會下地獄,救死扶傷從此就難以出現例外。
由哲學帶來的觀念和信仰,比之于常識,會更穩定;比之于迷信和宗教,會更理性,因此,如果有錯誤,也更容易得到糾正。
人際的衝突往往潛伏着觀念的衝突。種族屠殺、人類戰争這樣的悲劇,不是因為其中有人天生是壞蛋,而是因為其中有人持有了壞觀念。
不同國家都有針對不同觀念的禁區,這也從一個反面也印證了哲學的作用。讓觀念接受哲學的審視,而非一味聽從常識、迷信或宗教信仰的指引,更有助于緩解和消除衝突。
感覺不到哲學起了作用,還可能是因為,對有用性标準的設定不當。
例如,有的人要求哲學必須具有獨一無二的用處,才是有用的,否則就沒有用。" 哲學應當有的用處必須是符合哲學本性的,屬于哲學本身的,他者無法取代的用處。"。
這個要求,既太高又太低。太高,是因為,在這種要求下,往往找不到哲學的用處。
哲學可以鍛煉思維,數學和邏輯也可以;哲學可以确定世界觀,宗教也可以。不但我們找不到哲學的用處,甚至其他所謂的有用學科,我們也找不到它們的用處。
拿土木建築為例。這門學科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建房子。這似乎是它獨特的功用。
但是,在有這門學科之前,人類就不住房子了嗎?我們的日常經驗和歷史傳承照樣可以幫我們造房子。
如此說來,它便沒有獨特的用處,從而是無用的。這一要求太低,是因為,為哲學找一個獨特的用處又太容易了。
哲學的獨特用處在于,它可以幫助我們從哲學角度更好地理解這個世界、理解我們自己。
誠然,沒有哲學,我們可以從物理的、數學的、化學的角度去理解這個世界,但這些理解都不是哲學的。
8 月 5 日至 6 日,武漢大學哲學院教授蘇德超将在武漢市萬達瑞華酒店進行授課,主題是《企業家的決策思維課——從西方哲學演變,推動企業家精神覺醒》。
蘇德超是誰?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榮譽學院弘毅學堂教學院長,文科學部責任教授,武大通識教育中心副主任。
他是武漢大學教學的标志性人物。教學事迹被學生寫入武漢大學畢業歌,為新華社、光明日報等央媒報道。
他在抖音上講嚴肅哲學,被 22 萬人催更。他主持的《哲學核心問題》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課程,其主講的《西方哲學史》《西方文化概論》均入選國家精品課程。
授課内容是什麼?
問時政:貿易戰源自西方文明與東方永遠的不可調和之痛 ?
問文化:生命的意義都沒有搞通透,談什麼企業使命願景 ?
問管理:商界哲學只有稻盛和夫,世界哲學史其實只有兩個人 ?
問制度: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 不明眾人之事不談制度激活 ?
問品牌:既然活着是為了好體驗,品牌難道不應該是聊心事嗎 ?
問組織:員工的 " 私 " 到底可以到什麼程度 ? 應該到什麼程度 ?
問核心競争力:為何已然 " 已經不行了 ",其實并非終點,而恰逢新的起點 ?
掃碼參與
用好哲學
解決你的問題↓
參考資料:
1.《蘇德超 | 為什麼我們要學哲學?哲學能帶來什麼?》,伐課兒;
2.《蘇德超(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哲學有什麼用?》,中西方哲學思想。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分享、點贊、在看,3 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