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理财經驗:缺口上沿,大盤圍而不攻!行情如何破局?——道達對話牛博士,歡迎閱讀。
本周,大盤繼續走出修復性行情,但更多地體現在局部板塊上。全周,中小盤股、微盤股走勢略強,大盤股、藍籌股表現略弱,本周的情況與上周相反。其中,國證 2000 指數、中證 1000 指數、創業板指數、微盤股指數的漲幅均超過 1.70%,而上證 50 指數下跌了 0.33%。
那麼,中小盤股表現略強,是否意味着穩市場的任務已經結束了?4 月 25 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内容?今天,達哥和牛博士就大家關注的話題展開讨論。
牛博士:達哥,你好,又到了周末我們聊行情的時間。4 月 25 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引起了投資者的廣泛關注,你怎麼看?對于下周的走勢,你又是如何看待的?
道達:我對比了本次會議與過去幾次會議的表述,發現了一些值得關注的方向。
首先說下大家最為關注的股市與樓市。
去年 12 月及今年 2 月的政治局會議,表述都是 " 穩住樓市股市 ";而本次政治局會議的表述則是 " 持續穩定和活躍資本市場 "" 持續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态勢 "。
對于資本市場,表述中的 " 活躍 " 兩個字是超預期的。對于房地產市場來說,已經穩住了。
從上述角度來看,我認為股市的預期差還是挺大,但房地產市場的政策預期差可能不是太大。
其次,在貨币政策方面,大家可能比較關注 " 适時降準降息 " 的表述。不過,達哥關注的是 " 創設新的結構性貨币政策工具,設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同時又提到 " 支持科技創新、擴大消費、穩定外貿等 "。
3 月份,央行方面的提法是 " 研究創設新的結構性貨币政策工具 "。本次政治局會議的表述中沒有 " 研究 " 這兩個字,這可能意味着已步入實質性階段。
在我看來,在貨币政策上,結構性工具的核心在于針對特定目标,講究的是精準滴灌,效果好、靈活性強。
比如,2024 年 9 月 24 日,央行宣布創設兩項結構性貨币政策工具,以支持資本市場穩定發展。兩項工具包括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以及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
事後來看,這對股市非常有用,不僅實現了向大股東、上市公司、金融機構的流動性投放,而且市場的反饋非常積極。
因此,要重點關注國家在科技創新、擴大消費、穩定外貿方面的最新政策。
本次政治局會議提到," 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同時提前公布了一項新的結構性貨币政策工具——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
從去年針對資本市場的兩項結構性貨币政策工具所起到的效果來看,我認為,設立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預期差是比較大的。此外,也對 " 兩新 " 進行了擴圍。
綜上,我認為,從股市的角度來看,持續穩定和活躍資本市場,将夯實市場根基;設立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應該是本次政治局會議最大的預期差。
當然,穩定資本市場的政策措施,多是夯實市場根基以及着眼中長期發展。在短期方面,我們也要看到本周市場的表現,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 " 似強不強,似弱不弱 ",投資者的交易欲望不強。
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關稅政策存在不确定性,這會影響市場風險偏好。
市場方面,本周上證指數在 4 月 7 日跳空缺口的上沿附近徘徊,且不完全回補,主要有幾個原因:一是 3 月 24 日至 28 日形成的平台有較大的壓力,二是市場對部分上市公司業績的擔憂,三是市場在等待政治局會議的結果,四是長假前市場成交一般都會比較清淡。
要擺脫當前的橫盤震蕩格局并向好發展,一個比較好的方式就是上證指數要放量突破壓力區。目前上方距離最近的壓力區,就是 3 月 24 日至 28 日形成的平台。在沒有突破這個平台之前,以适當控制倉位為主。
本周,中小盤股表現略強,是否意味着穩市場的任務已經結束了?我認為,目前還不能做出這樣的判斷,畢竟外部的不确定性還存在。
牛博士:謝謝達哥的分享。那麼,在你看來,下周的機會又有哪些呢?
道達:剛剛我提到,設立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應該是本次政治局會議最大的預期差。因此,擴大内需這個方向是未來行情的潛在主線之一。
從最近兩三年的政策來看,也可以找到線索。2022 年 12 月印發的《擴大内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 年)》,将擴大内需上升為國家戰略;2024 年 12 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确提出将 " 全方位擴大國内需求 " 列為 2025 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2025 年 3 月,政府工作報告将 " 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内需求 " 提升至年度十大重點任務之首。
可以看到,在美國新關稅政策推出之前,國家早就認識到擴大内需的重要性。而在美國新關稅政策推出之後,擴大内需又可以對衝外需的不确定性。
那麼,哪些企業有望受益呢?在我看來,擴大内需的重心之一是消費類行業。
消費方向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傳統消費類,比如食品飲料、醫藥醫療、酒店餐飲、旅遊、商貿零售、釀酒、家用電器、汽車等板塊;二是一些新消費場景與業态,比如教育培訓、文化娛樂等板塊。
除了擴大内需方向之外,第二個潛在主線是國產替代與新一輪科技革命,包括半導體與人工智能等板塊。
本次政治局會議提到,持續用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瓶頸,創新推出債券市場的 " 科技板 ",加快實施 " 人工智能 +" 行動。
此外,中共中央政治局 4 月 25 日下午就加強人工智能發展和監管進行第二十次集體學習。
本次集體學習的通稿提到," 堅持自立自強,突出應用導向 "" 集中力量攻克高端芯片、基礎軟體等核心技術,構建自主可控、協同運行的人工智能基礎軟硬體系統 "。
上述表述,利好 AI 應用、算力、芯片、人形機器人等板塊,我認為是中期值得關注的方向。
最後,達哥作一個總結:市場持續縮量,如果要擺脫這一格局并向好發展,那麼上證指數需要突破 3 月 24 日至 28 日的平台壓力區才行。在沒有突破這個平台之前,以适當控制倉位為主,不激進。
板塊方面,關注兩大方向,一是内需消費方向,二是科技方向,這可能是未來的潛在主線。不過,當前市場賺錢效應還未完全起來,投資者觀望情緒濃厚,不宜盲目下手或匆忙下手,而是要在研究好之後再擇機布局。
PS:想了解達哥的更多觀點,或想和達哥交流,請關注微信公眾号 " 道達号 "。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每日經濟新聞